【為你讀書】「書非借不能讀」的前世今生

2020-12-22 新華網客戶端

【為你讀書】「書非借不能讀」的前世今生

2020-04-29 09:50:13來源: 新華網

  「書非借不能讀也」,這是很多人讀書過程中的深切感受,尤其是對於一些早年經歷過艱苦歲月的年長的人,對此更是感同身受。物質貧乏的年代裡,書對絕大多數愛書人而言往往是奢侈品,能夠借到已然知足,倘能有幸擁有,那真是再滿足不過。今天,讓我們來聽著名閱讀推廣人聶震寧先生的借書故事和感言…

  「書非借不能讀」,我對古人的這句讀書名言一直特別喜歡。因為此話說得微妙真切,引人回味。

  在我們的文化傳統中,借書是有佳話流傳的。最著名的是宋濂借書。明代重臣宋濂,一代文豪,著述頗豐,主纂《元史》,少時家貧,全靠借書、抄書而讀,後人演繹出宋濂借書守信的故事。故事在《弟子規》上能讀到。

  對於借書,從短缺經濟年代和書荒年代走過來的人們會有不少故事。那時候我家很窮,有時候吃飯都成問題,書是斷然買不起的。母親愛讀書,只能從縣圖書館借。我就跟在後面瞅著空讀一點。母親只有一本借書證,一次只能借一本書,借期很緊,為此不少書我只看了一半就被還掉,放學回來尋書不得,心下很是失落。有時候我也從同學手上借,儘管借期緊迫,因為是獨自享受,還是有偷著樂的感覺。到了上個世紀70年代,我在廣西山區農村插隊勞動,知青們時不時會走村串寨互相借書,一本好看的書在五六個村寨傳看是常有的事情。知青們是讀閒書以消磨孤寂時光。那時我們就喜歡說「書非借不能讀」這句話,但並不曉得出處。似乎當時想表達的意思是:借書有理,不借不對。這當然不是此話的原意。

  「書非借不能讀」這句名言出自清代詩人、詩論家袁枚(子才)。袁枚,杭州人氏,在我的家鄉南京住了50年,置有宅院名隨園,人稱隨園先生。隨園先生在其散文名篇《黃生借書記》中講述了自己對閱讀的體驗和感想。他說,少年時,家境貧寒,無錢購書,鄰家藏書甚豐,前往借閱而遭拒絕。這使自己對書的興趣愈發濃厚,以後偶爾從別處借到書便孜孜不倦地攻讀。後來當了官做了知縣,有足夠的薪俸購書,家中的藏書也日漸豐厚,卻來不及去讀了,灰絲蒙卷,生了書蟲。對此,隨園先生深有感觸,並對前來借書的黃生說:書非借不能讀也。

  總之,私人間借書是有趣的。只是此類古樸有趣的事情現在已經不多見了。眼下人與人的關係比起當年來要矜持得多。現代社會裡人們借書的途徑主要是圖書館服務,業務用語為借閱。

  眼下,公共圖書館的借閱正越來越引起社會的關注。近幾年,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得到重視,政府經費投入增加不少。人們都希望公共圖書館在全民閱讀活動中發揮積極作用。可據我們所知,許多城市公共圖書館現在都在發力,在服務讀者方面用了不少心思。但還是有不少圖書館借閱業務至今還開展得不尷不尬,究竟是何緣故,不得而知。

  從私人間借書到圖書館藏書出借再到真人圖書館借人,人類社會的閱讀文化走過了多麼長的一條發展之路!當然,據我所知,現在大多數真人圖書館與圖書並沒有直接關係。這似乎不太好。既然稱為圖書館,還是要以書為本,讀者應當以讀書為要,借人與借書要多一點結合。畢竟,與人談話不能代替讀書,聽說書不能代替讀歷史書,聽《論語》心得不能代替讀《論語》,觀看電影電視劇《紅樓夢》也代替不了讀小說《紅樓夢》的。

《閱讀的藝術》

聶震寧 著

作家出版社

  內容簡介

  《閱讀的藝術》系我國當代著名出版家、作家、全民閱讀推廣人聶震寧先生的最新力作。這不是一本一氣呵成的書,而是集作者長久感悟之大成,是同時身為作家、寫作者、閱讀者,以及一個專業的編輯家的多重身份和幾十年的思考經驗使得作者最終厚積薄發得成此書。全書分閱讀的哲思、閱讀的方法、閱讀的隨想和閱讀的筆記四部分,是一部基於對閱讀與文化持久深沉的情感與擔當寫就的讀書之書。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00428/1bfb1a388d2e4344bba252a5c5d97afa.mp4

相關焦點

  • 書非借不能讀也?非買不能讀也!
    「書非借不能讀也」,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話。我曾有過切身的體會,也曾受益於此。記得上初中時,我的英語學習遇到困難,聽不懂,記不住。特別是語法,老師講的根本理解不了,成績自然是很差了,上初一時還好,到初二時就沒有及格過。其實當時的課本並不難,只是沒有語法方面的內容,全靠老師講解。
  • 書非借不能讀也——我如何讀中醫書?
    「書非借不能讀也」,出自袁枚的《黃生借書說》。黃生允修借書,隨園主人授以書而告之曰:「書非借不能讀也。子不聞藏書者乎?七略四庫,天子之書,然天子讀書者有幾?汗牛塞屋,富貴家之書,然富貴家之書,然富貴人讀書者有幾?其他祖父積、子孫棄者無論焉。
  • 書非借不能讀也,要借就到國圖去借
    清代袁枚在《黃生借書說》中談到一個重要的觀點「書非借不能讀也」,我對這句話深信不疑。我愛讀書,因為家住在國圖邊上,常到國圖去借書,所以也可以說「我的讀書生活是與從國圖借書緊密相連的」。每年讀的書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國圖借來讀的,沒有國家圖書館的支持,我不僅讀不了這麼多書,還極可能早就傾家蕩產了。國家圖書館不僅有書,還有展覽、講座和文創。提起展覽大家都會想到國家博物館,提到講座大家會想到中央電視臺,提到文創大家都會想到故宮博物院,其實國圖一點也不差,而且還以其綜合性更具特色。國家圖書館還有一個更大的好處是靜。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學需靜也。」
  • 世界讀書日「2020.4.23」—書非借不能讀也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喜歡讀書的人大都會關注這個日子。我也在這裡嘚吧一下吧,希望越來越多的人熱愛讀書。著名作家高爾基曾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為珍惜作者們艱辛的勞動,請大家支持正版、支持原創!但在支持正版方面,我還是有些慚愧的。
  • 書非借不能讀
    其實看下來你會發現,他們的喜怒哀樂跟我們的現實生活、跟我們身邊的人是如此的相通。另一本是《中國繪畫圖典》,它把一些古代的名畫印的很清晰、很有質感,仿佛觸手可及的樣子。這本書紙質很好,頁面很大,也很沉,很貴。要是我,八成不會買,可是從圖書館借卻很好。現在我就把它攤在桌子上,隨便一翻,看到哪幅算哪幅,那些繪畫說明的部分看不懂就不看,一切都隨機緣。
  • 文以載道丨袁枚:歲月可惜 書非借不能讀
    對於這樣一個問題,清代大才子袁枚在《黃生借書說》中曾給出一個解釋,其云:「書非借不能讀也。子不聞藏書者乎?七略、四庫,天子之書,然天子讀書者有幾?汗牛塞屋,富貴家之書,然富貴人讀書者有幾?其他祖父積,子孫棄者無論焉。非獨書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必慮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見之矣。』
  • 徵文獲獎專訪| 宗偉航:媽媽說「書非借不能讀」
    徵文獲獎專訪| 宗偉航:媽媽說「書非借不能讀」 澎湃新聞記者 汪華 2019-04-29 10:19 來源:澎湃新聞
  • 電子書盜版現象嚴重:書非買不能讀也
    「書非借不能讀也」,說的是借,不是買。初聽此言是在許多年之前,彼時,買書藏書,還是一件全民雅事,凡稍有些文化的家庭,家中都必備高大的實木書櫃,擺滿書籍,從《辭海》、《辭源》到各種經典,都是一擺一整套的大部頭,看來固然氣派,卻極少有機會讀,終究不過擺擺樣子,因為花了大價錢,還需像對待瓷器古玩一樣,定期清潔保養、撣去灰塵。
  • 學習古人「書非借不能讀也」避免開學在即教輔當道左右為難的尷尬
    新學期就要開始了,家長們趕緊著為孩子選購新學期的教輔。其實,再著急也要冷靜著辦,多花點冤枉錢事小,平白給孩子增加不必要的負擔才是大事。不是每本教輔都能合理的被孩子們利用,隨便問問周圍孩子在讀書的家長,誰家沒有十幾本不曾翻動新新的舊書,在成人眼裡,整整齊齊碼放的都是心血換來的擺設,因為不曾讓自己的孩子光顧,那就一文不值。教訓孩子時常用「鄰居家的孩子說事」,孩子也常說誰家的「書籍和玩具比我的好」,其實仔細看看,自己的孩子也沒差多少,家長們再苦再難也沒差孩子多少。家長們先搞清楚教輔是什麼?為什麼要選擇教輔?
  • 書真的是「非借不能讀也」
    個人讀書筆記一頁上中學時,學的文言文不多,袁枚的《黃生借書說》是記憶最深的一篇,特別是那句「書非借不能讀也。」這些年來一直激勵我讀書,而且是借書讀。我出於好奇,有時間就到學校圖書館去讀與攝影有關的書,雖說沒有相機實驗,但讀得多了,就有了感覺,經常在閒聊時還「紙上談兵」一番,儼然一個「攝影通」。後來就借同學的相機給大家拍照,大家都誇我拍的不錯。為了讓自己拍得更好,我就再根據自己的實踐到圖書館借書、讀書,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連圖書館的老師都知道我愛攝影方面的書,一購進這方面的新書就會給我留著。
  • 冷玉斌:書非「跨界」不能讀
    一讀到這裡,我就想,課堂上不也是如此?教育教學始終是複雜的,當教室裡只有教師是唯一的主導時,那情況肯定也不妙。作為經濟學門外漢,我從一本經濟史著作中得到這樣的啟發,實在愉快,不僅在於閱讀的內容,更有打破了界限的閱讀帶給我的遼闊與瞻望。果然,書非「跨界」不能讀也。
  • 你知道TA的「前世今生」嗎?
    你知道TA的「前世今生」嗎?一起來看看TA的「前世今生」統計事業需要你我共同守護資料:統計微訊 上海統計原標題:《你知道TA的「前世今生」嗎?》
  • 書非藏不能讀也
    自從清人袁枚《黃生借書說》問世,「書非借不能讀也」一語便流傳甚廣,而實貽誤天下人不淺。當然,也許是讀者誤會了袁枚,以為袁枚一生的學問真的只是建立在借書讀的基礎上。其實,他不僅善於借書讀,而且也善於購書、藏書而讀。這在《黃生借書說》中已有所透露:「通籍後,俸去書來,落落大滿。」但是不是每一本他都通讀過?稍有一點藏書經驗的人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 廖閱鵬:前世今生催眠曲,帶你夢回前世,總結今生!
    最近在最右上,看到了一則消息,許多人聽了廖閱鵬的前世今生催眠曲,都看到了自己的前世,我覺得很神奇,便趁著月黑風高之夜,孤身一人躲在被窩裡,悄悄的打開了喜馬拉雅收音機,點開了前世今生催眠曲,帶上耳機,準備一場穿越之旅。
  • 書非借不能讀也?你可能只是缺一間書房
    總有一天,你會發現,有些東西帶給你的滿足和成就遠比金錢帶給你的樂趣,來得充實。因此每周寫幾段文字分享一下家裝技巧亦或是生活瑣事,就變成極其有意義的事情,做生活中的「智者」,一起享受生活,熱愛生活,一起把平淡的生活過得閃閃發光。最美人間四月天,唯讀書和美景不可錯過!明天就是世界讀書日了,收藏的書單都看完了嗎?立志要讀完的名著進展如何了?
  • 精選5本前世今生文,無論前世,還是今生,我想一直在你身邊!
    今天為寶寶們整理了5本前世今生文,快一起來看看吧。如果寶寶們想看什麼類型的小說,可以在留言區告訴九九哦,九九會整理分享給大家。01《洞房前還有遺言嗎》作者:且墨<文案簡介>卿如是:我是你的祖宗,我們之間是不會有好結果的,這樣是會遭天譴的。
  • 一本好書如同一位良師益友,讀書能為我們帶來哪些變化?
    讀書的重要性在此已無需贅述,關於讀書和教育,它永遠是一個不朽的話題,任時光荏苒,歲月流逝,從書中學來的知識無懼歲月的考量和時間的衝刷,只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化作一股內在的力量,伴隨著讀書人一路前行。從古至今,人們一直都對慨嘆良友難尋,能交到知心交談的良友,是人生的一大幸事。熱愛閱讀的人,能讀到一本如此好的新書,真是如飲蜜汁。
  • 今生的夫妻是前世情人,今生的情人是前世夫妻:善待每一份相遇!
    作者:胡楊映月情人之所以對你柔情似水,之所以是浪漫溫柔的代名詞,之所以讓你感覺愛得百轉柔腸,之所以讓你刻骨銘心,是因為你們是前世的夫妻。今生之所以尋你而來,只因為前世的一份緣還沒有盡,所以今生來續前緣,是來還債的。
  • 前世今生因果輪迴
    世界如此之大無奇不有,我們生活在這美好的世界裡,人生在世是否真的會有前世與今生。每一個人都在猜想,都在找答案。如果真的有前世,就會想到有沒有來世。前世與今生如果真的還有今生,那麼今生無法報答的恩情等到來世再報 。人世間是如此美好,今生修來的福分是前世的因果。好人必有好報。前世的因果,決定了今生的命運。
  • 今生的愛人就是前世埋葬你的人
    佛祖解釋道,其實那具海灘上的女屍,就是你那個未婚妻的前世,而你正是那個路過她身邊,給她穿上一件衣服的路人。她今生和你相戀,只為還你一個情。但是她最終要報答一生一世的人,便是最後把她掩埋的那個人。那人便是她後來所嫁之人……「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其實,當你與愛人攜手之時,就是前世殘存的記憶在提醒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