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由孫儷主演的電視劇《安家》在北京、上海兩大衛視同步收官,這部劇從開播以來收視一路飆升,話題熱度居高不下,可以說是2020年至今的國產劇巔峰。這段時間北哥斷斷續續看了一些,今天借這個機會跟大家分享一下觀後感。文中內容涉及部分劇透,請慎入。
《安家》的原型是日劇《賣房子的女人》,原劇主要講述了一個房地產界傳奇女人——三軒家的故事。作為一名房產經紀人,三軒家總會有各種辦法,把各種奇怪的、很難賣的房子賣出去。而且在她看來,作為一名房產經紀人,她所考慮的,不只是賣出一套房子,而是客戶的整個人生。在這個信條下,她總能設身處地的發掘出客戶內心深處可能連他們自己都沒有發現的需求,並成功地將合適的房子推薦給需要的客戶。
比如,有一對工作忙碌只能把兒子託付給奶奶養育的醫生夫婦,奶奶去世後,執意要求買一處更遠的大房子,但孩子卻不願意搬走。三軒家在夫妻倆值夜班時去陪伴孩子,發現孩子之所以不願意搬走,是因為新房子裡沒有奶奶的記憶。於是她給醫生夫婦找了一套很小但離醫院很近的房子,並把它裝飾成了舊房子的樣子。她對客戶解釋說,「你們需要的不是一所大房子,而是一個上班地點離兒子不遠,每天揮揮手能相互看見,並且讓孩子感覺到奶奶還在的地方」。果然,一直不願搬家的孩子深深的喜歡上了這套小房子,夫妻倆也終於明白了自己長期對孩子的疏離和虧欠,對三軒家感激不已。
在原著中,像上面這樣的案例一共有十個,作為一名王牌房產經紀人,三軒家不僅能靠自己的專業能力滿足客戶的需求,更能夠通過對人性的洞察去發掘客戶的需求,這絕對是一般房產中介做不到的。在電視劇《安家》中,孫儷飾演的房似錦也具備同樣的能力,不過在情節上,編劇六六根據中國的國情進行了一些本土化的改編。
六六是誰?六六就是十年前寫《蝸居》的那個作家!從2009年的《蝸居》的火爆到2019年的《安家》引發的熱議,十年過去了,但是房子依然是大家關心的熱門話題!
《安家》開篇的第一個故事就是從十年前《蝸居》的主演海清和郝平開始的。在《安家》中,海清飾演的宮蓓蓓和老公是一對博士醫生,一家六口擠在一套一居室裡,宮蓓蓓又即將生第二胎,這麼小的房子根本就不夠住。他們找到房產中介,想要買一套二居室,最好還能有一個儲物間(實際上是當書房),而且必須是學區房,還要求交通便利、配套齊全、購物方便……,但是他們的預算卻非常有限,只有賣掉小房子的錢,因此他們看了快一年,也沒有一套滿足條件的房子。
房似錦接手宮蓓蓓的案子後,親自去了一趟宮蓓蓓家,真正了解了她們家買房的迫切性和需求痛點。正好,店裡有一套戶型非常不好(奇葩)的房子(見下圖),掛牌了幾年也沒有賣掉。這套房子的致命缺陷在於有一條很長的「Z」字走廊,將其中一間房子分隔開,上個廁所都要繞好幾道彎,而且隔開的這間房子還沒有窗戶,只有一個小小的天窗!
跑道房戶型圖
房似錦看完這套房子之後馬上聯想到了宮蓓蓓的需求,在學區、交通和居住等方面這套房都能滿足,而且因為賣不出去,價格也明顯低於其他房子,這些都能很好地匹配宮蓓蓓的需求。針對房子戶型的缺陷,房似錦巧妙地將這套房子進行了改造和裝修,將宮蓓蓓兒子的畫都做成畫框,將「Z」字走廊裝成了畫廊,又將單獨的那間屋子改成了上下兩間,這樣就相當於多了一間書房。改造完之後,這套房子就完美匹配了宮蓓蓓夫婦的需求,一年多沒賣出去的房子終於找到了買家,兩個難題都迎刃而解!光靠文字無法表達這其中的妙處,大家看視頻吧。
這還沒完,關於這套奇葩戶型的房子,還有一個後續。宮蓓蓓一家在這套房住了一年之後,家裡又產生了新的問題,由於和老人在育兒方面存在分歧,宮蓓蓓夫婦想跟老人分開住,正好他們的手頭也寬裕了一些,所以想買一套更好的房子。這套跑道戶型的房子就又面臨了賣家難找的問題。
正好,有一個在網上做直播的小夥子因為每天晚上直播打擾家人休息,跟他父親產生了激烈的矛盾,直播做不下去了。房似錦發現這一信息之後,馬上聯想到了這套跑道戶型的房子,如果讓主播一家住在這套跑道房,讓主播在走廊那邊的房子裡做直播,就不會打擾家人休息了。他們想方設法聯繫到主播,主播一家看完這套房子之後非常高興地租了下來,並同意在房子滿2年之後買下來。這樣,房子的租客和買家都找到了,主播也終於可以在不打擾家人的情況下繼續進行直播工作了,皆大歡喜!
在《安家》中,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因為北哥也沒看全,就不多舉例了。總之,再難賣的房子,到了房似錦手裡都能變廢為寶;再難搞的客戶,到了她這裡也能輕鬆拿下。
有人吐槽這部劇裡很多案例情節過於誇張,不具有普遍代表性,但是據六六自己說,在動筆寫作之前她訪談了超過一千名房產中介和買房人,劇中的人物和故事在現實生活中都有真實原型。這部劇之所以受到這麼大的關注,也正是因為喚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對於房產中介(經紀人),相信現實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打過交道。那麼在現實生活中,他們是一群什麼樣的人呢?在過去十多年中,北哥結識了不少房產經紀人,比如:
小李,遼寧人,在北京從事房產中介5年,趕上了2016年行情好的時候,賺了一些錢在老家買了一套房子結了婚,前兩年生了孩子,但是非常不幸的是孩子剛出生不久就患了白血病,為了給孩子治病花光了所有的積蓄,還背了一身債。他現在每天拼命地工作,就是為了早日還清家裡欠下的債務。
小張,黑龍江人,從事房產中介6年,我14年買的那套房子就是他從事房產中介以後開的第一單,因此他跟我關係非常好。前兩年他攢了一些錢並和同公司的一個女同事結了婚,當時也沒有在老家買房,就想著以後能在北京郊區買個房安個家。但是這兩年北京樓市一直冷清,中介競爭非常激烈,他們公司去年還取消了底薪,兩個人收入都沒有保障,經常是入不敷出的狀態,聽說今年春節過後他們就不打算回來了。
小何,河北人,3年前從部隊轉業後來北京打工,因為沒有學歷也沒有太多技能,經人介紹從事了房產中介工作。在那之前北京樓市行情還不錯,不過他入職以後正好趕上北京317新政發布,樓市一蹶不振。3年時間,我眼睜睜看著他從一個140斤的壯漢,瘦成了100斤的「骷髏」。疫情暴發後他早早就回到了北京,最近還經常給我發信息介紹房源,說實話,我真不好意思拒絕他,也不知道他這兩個月沒有開單是怎麼過的。
… …
以上只是北哥身邊比較熟的幾位房產經紀人,全都是真人真事(名字是化名),而房產經紀人這個群體,在全國範圍內已經超過了一百萬人。
安家的英文名
《I Will Find You A better Home》
但是長期以來,很多人對房產經紀人一直存在偏見。在一些人眼中,房地產經紀人就是一群沒有文化、沒有素質、甚至沒有尊嚴的人,他們之所以做房產中介,就是因為他們沒有學歷,沒有能力,找不到好工作,他們就該被人瞧不起。但是北哥覺得,大部分房產經紀人可能確實學歷不高、家裡也沒錢沒背景,但是他們之所以選擇從事房產中介工作,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們相信,房產中介是一個可以不靠學歷、不靠背景,只要靠自己的努力就可以取得成功,並讓自己和家人過上更美好生活的職業。他們每天掃樓、帶看、發傳單、打電話、發微信,不都是在為自己追求的美好生活目標而努力嗎?別人看到的是他們每天都在給客戶推薦各種房子,可實際上對他們來說,最大的夢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夠在這個城市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對於《安家》這部劇,在收視狂飆的同時,我們也聽到了不少爭議,比如房產中介該不該介入到客戶的生活,介入程度可以有多深,不過這不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話題。北哥覺得,不論你是房產中介,還是在從事其他職業,為了做好自己的工作而努力,為了能在這座城市有自己的一席棲身之所而拼搏,都是值得敬佩的。
更何況,就像《安家》這部劇的英文名字「I WillFindYou AbetterHome」一樣,對於房產經紀人來說,他們的工作還是為了讓其他人能夠住上更好更適合的房子,擁有更加美好的人生,這不應該是一件利人利己、功德無量的好事嗎!
每一個為了安家而奮鬥的靈魂,都值得尊敬!
希望大家都能擁有自己的房子和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