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裝的自來水顏色常跟米湯一樣濃稠,有時候又跟醬油一樣黑。」瑞昌市桂林村村民2013年年底裝上了自來水,本以為可以喝上乾淨水,但是自來水的水質並不好,只能用來衝廁所。
村民認為問題出在自來水公司選址不當,作為水源地的水庫不但有人搞養殖,附近還建有養豬場;記者調查後發現,自來水公司未通過驗收即向村民供水。
桂林街道辦事處黨委書記何毓軒證實,飲水水源是個水庫,之前外包給養殖戶養魚。
8月26日,桂林街道已經向自來水公司發出通知,要求其於9月10日之前到相關部門依法依規辦理特許經營權。瑞昌市安監局也於8月29日要求城西自來水公司立即停產停業,補辦相關手續。
瑞昌城西自來水公司已裝了二次過濾水箱
村民感慨自來水有時像醬油
「家裡裝的自來水顏色跟米湯一樣濃稠,有時候又跟醬油一樣黑。」8月28日,瑞昌市桂林村村民朱豔豔(化名)向新法制報記者抱怨道。
據朱豔豔介紹,2013年年底,她家裝上了自來水,本以為可以喝上乾淨水,但是自來水水質很差,只能衝衝廁所。
朱豔豔向記者展示了她家正在使用的自來水開關處的引水塑料管,「原本是白色的」,現在用了一段時間,已經明顯變成了黑色。
桂林村毛家墩村民徐尤政用盆接了一碗自來水給記者看,記者發現自來水並無明顯的異樣。但是徐尤政強調,水有時候好點,「今天是比較好的」。水有時候是黃色的,有時候是黑色。
村民饒珍珍稱,村裡先後有300餘戶在2013年9月裝好了水管,饒珍珍家當年12月接通了自來水,但很快村民就發現水質不好,「有村民向有關部門反映過水質不好的問題,但是也沒什麼回應」。
記者從瑞昌市衛生監督所了解到,該所8月5日曾對瑞昌市城西自來水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城西自來水公司)供應的生活飲用水進行了抽樣檢測,檢驗報告印證了百姓的擔憂,檢驗報告顯示:菌落總數為1.0×103CFU/mL(標準是小於等於100CFU/mL,超標10倍),判定不合格,總大腸菌群判定合格。
瑞昌市衛監所監督二科科長周惠香透露,衛監所每月都會對菌落總數和總大腸菌群兩項檢驗項目進行檢測。
記者翻閱檢測報告,發現此前6月至8月對城西自來水公司提供的水樣的檢測報告均顯示菌落總數不合格。
約300戶村民每戶繳費2000元
據悉,桂林村所在的桂林街道桂林橋集鎮位於瑞昌市郊以西,該集鎮附近有6個行政村,1個社區,總人口3.4萬,此前該片區沒有集中供水設施,群眾生產生活用水大部分取用地表水或分散用水井取水。
據何毓軒介紹,2010年8月31日,桂林街道辦事處向瑞昌市發改委申請立項,解決桂林橋集鎮供水問題。
瑞昌市發改委於同年9月6日對項目立項進行了批覆,同意建日供水1萬噸的城西自來水公司(深井取用地下水),項目總投資1580萬元,其中申請上級補助
資金650元(財政已補助170萬元),擬採用自籌和招商形式籌集資金930萬元。
作為招商引資的對象,2011年1月9日,九江惠民給排水工程有限公司(城西自來水公司的上級公司)與桂林街道辦事處籤訂了自來水廠建設協議,當時籤訂協議的代表人為股東萬兵。
記者注意到,在這份協議中,確認「將下雷水庫作為水源取水使用」,而不是立項中提到的「深井取用地下水」。
2012年3月14日,瑞昌市發改委、水利局正式將《關於呈報瑞昌市農村飲水安全項目集中供水及管網延伸工程實施方案的請示》報至九江市發改委、水利局。當年7月5日,九江市發改委通過了方案審查。
據悉,自來水廠於2013年完工。自2013年9月起,約300戶村民安裝了自來水管,每戶繳納了2000元的安裝費,而自來水公司承諾其中的500元折算作水費。
「地下取水」為何變為水庫取水?
事實上,出現水質問題後,村民質疑是水源地被汙染,因為水庫不但有人搞養殖,附近還有多家養豬場。
瑞昌市衛生監督所的檢測報告出來後,8月8日,衛監所曾對城西自來水公司提出意見:水源水不得有養殖、遊泳等任何影響水源水質的活動;必須加強對供應的生活飲用水水質消毒力度,並做好記錄,確保供應的飲用水符合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
周惠香也稱,自來水檢驗不合格,是因為入夏以後水庫藻類增多,應該與水庫養魚有關。
8月29日,記者來到自來水的水源地——下雷水庫,記者現場看到,水庫水偏深綠色,肉眼並不能看出水質好壞,也沒有聞到異味。
萬兵介紹,自來水的水質由衛監所進行檢測,大多數時候都是合格的,主要是投料養魚導致的水質不合格,不過養魚老闆現在已經沒有投飼料了。記者在現場並沒有見到養魚的老闆,無法證實現在是否已經不再投放飼料。
何毓軒告訴記者,水庫養魚所籤合同於2014年底到期,「終止合同還在協調中」。
水庫下遊位置有兩個養豬場,上遊附近也有一家養豬場,萬兵強調,上遊的養豬場與水庫的直線距離約2000米,豬糞便不會影響水庫的水源。
不過,瑞昌市水利局水資源科科長李軍分析說,惟一可能會影響水源的情況是下大雨的時候豬糞隨雨水衝刷下來。
如果水庫存在汙染威脅,能不能作為水源地呢?為什麼放棄立項時確定的取水方案?
瑞昌市建設局於8月18日的關於城西自來水公司運行情況調查報告中也提到,水廠的水源,從立項批覆中的「地下取水」改成現在的下雷水庫取地表水,未有相關部門的批准文件。
桂林街道辦副主任豐麗華稱,最後選擇下雷水庫作為取水點是自來水公司的個人行為。
工程沒有驗收也未辦環評手續?
記者調查發現,除該農飲工程選址存在爭議之外,還存在其他問題。
8月28日,瑞昌市環保局、水利局、發改委、桂林街道辦事處等相關部門召開聯合會議,就桂林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工程情況進行商討。
當日,瑞昌市發改委向瑞昌市政府提供的關於桂林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工程情況說明中稱:發改委沒有獲得「桂林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工程」招標、投標任何信息,也沒有獲得工程要求開工報告,該項目沒有招投標、沒有開工報告。
發改委沒有參與瑞昌市水利組織聯合檢查、驗收「桂林農村居民飲水安全」項目信息,該項目沒有縣級驗收。
瑞昌市建設局於8月18日出具的關於城西自來水公司運行情況調查報告中也提及:未見水廠的驗收資料。
8月29日,瑞昌市環保局局長幸珍祥受訪時表示,環保局並沒有對城西自來水公司進行環評審批,並強調將立案追究該廠的責任。
「取得取水許可證可供水」
面對質疑,萬兵介紹,放棄立項時確定的取水方案,將水源改為下雷水庫的地表水是有原因的。
萬兵強調,從公司的經驗和國家的形勢看,從長遠來講,要取地表水,不能取地下水。如果在下雷水庫取地下水,成本更低,「我接地表水花了約200萬元,如果挖深水井,只要100萬元就夠了」。
萬兵認為,將取水點改為地表水其實也是得到了政府的認同。在他看來,2011年1月9日籤訂的建設協議書中明確了將下雷水庫作為水源取水使用的條款,因此公司選擇水庫作為取水點並無不妥之處。
對於桂林街道辦事處的相關說法,萬兵認為這是因為協議是與前一任黨委書記籤署的,「現在他們(街道辦)不知情」。
豐麗華受訪時強調,國家倡導使用地表水作為水源,「只要水質合格,我們也是支持的」。
至於城西自來水公司是否真的存在未通過環評、沒有通過驗收即供水的問題,萬兵拿出一份複印件顯示:2013年6月20日,城西自來水公司獲得取水許可證,證號為:取水(贛瑞)[2013]第0001號。「手續都是齊全的,為什麼不能供水?」
李軍向記者證實:「該公司確實取得了取水許可證,當時是水利廳發的證,前面的手續齊了我們才按程序辦的取水許可證。」
萬兵認為,取得了取水許可證就可以供水,水質未達標可以整改。
自來水公司正在整改
8月29日,桂林街道辦事處向記者提供了一份8月8日上報的《關於請求市相關職能部門對瑞昌市城西自來水公司供水安全檢查執法的請示》稱:「城西自來水公司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市衛生監督所在7月16日對水質進行了檢驗,並作出了檢驗報告,結果為水質不合格,但該水廠仍在供水;二是供應給村民的自來水顏色呈淡黃色;三是水廠安全防護措施不到位,水池四圍無圍牆;四是水廠飲水源下雷水庫有漁業養殖現象,水庫周邊有養豬場仍在生產。目前,城西自來水公司仍在供水。請求市政府立即責成相關執法部門依法依規督促該水廠限期整改到位。」
何毓軒說,已經要求城西自來水公司停水整頓,並要求水廠於9月10日之前,到相關部門依法依規辦理特許經營權。
8月29日,瑞昌市安監局也要求城西自來水公司立即停產停業,補辦相關手續。同時指出,由於該企業建在一座山坡上,周邊圍牆未建設完成,相關監控系統未安裝到位。
同日,瑞昌市環保局在「關於城西自來水公司的調查情況的報告」中稱,該項目未辦理環評審批手續擅自建設,依照《環境影響評價法》規定,該項目應立即停止建設,可處以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採訪時,新法制報記者在該公司的供水過濾池看到,有兩個過濾池通過一根管道連接,城西自來水公司工作人員陳鋼告訴記者,前幾天增加了一個過濾池對水進行二次過濾。
9月3日,萬兵向記者證實,8月28日已停止了自來水供應,正按要求整改。
◎文/圖 記者黃婉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