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為什麼越來越多,可以玩的玩具卻越來越少?
買玩具的頻率越來越高,玩幾天就不想玩了?
哇
如果你家出現這樣的情況,別人會說:「真敗家啊,玩具這麼多!」
不管是「敗家老娘們」,還是「敗家小能手」,敗也要敗得合理,讓別人吐槽你的玩具,卻沒辦法說你敗家,讓孩子又有玩具玩耍,你該如何做得到?3個玩法:
看
先清理缺胳膊斷腿的玩具,把它們處理掉。
這樣做是有原因的,這也不是敗家,而是斷胳膊的玩具,它的鋒利性可想可知。
孩子衣服穿得少的時候,刺到皮膚,刮出血來。所以這個提醒很有必要,不是說:「是個玩具就可以玩。」爛的玩具需要果斷地扔棄。
敲
如果有人說你敗家,你就認了吧,畢竟考慮孩子的安全性,是十分周全的。
塑料的玩具摔爛了,稜角就像刀片。有一次,隔壁鄰居的孩子,光著腳踩到了家裡1個爛的搖鈴,塑料做的,弄得孩子受傷腳板刺出血了。
孩子的媽媽很後悔,但後悔也沒有用。如果不想後悔,親愛的家長們,就需要先把爛玩具、或即將開裂的玩具及時扔棄。
把這一些潛在的危險因素去除,留下滿滿的正能量和美好的童年記憶,玩具就能夠勾起孩子一輩子的回憶。
爛
先把玩具用紙箱全部收拾起來,用膠條封起來,放入一個房間。
如果有50樣玩具,全部倒出來玩,滿屋子的玩具,你給孩子玩,也沒有重點,也沒有益智的效果。
不知道細心的家長發現了沒:孩子在眾多的玩具中挑玩具,他們往往只需要玩耍其中的一兩樣玩具,只要足以構成他們想玩的一個遊戲。有時只要玩1樣玩具,他們就很滿足了。
玩
因此,把一半的玩具封藏起來,可讓家裡保持有序的環境。
玩具越多,孩子的專注力不集中,丟三落四的習慣形成起來,就會像猴子丟了西瓜摘玉米。
我們家把封藏1個月的玩具,拿出來的時候,孩子感到很新鮮,至少可以愛不釋手一段時間,像新買回來的玩具一樣,可讓孩子保持持續的熱度,從而激發他們的好奇心。
藏
把玩具封藏1個月,照樣可以新鮮出爐,像不像釀酒啊?「酒深不怕巷子深」,孩子喜歡玩就好。
合理地利用於玩具的使用次數,只需要孩子喜歡,就不需要隔三差五地去買玩具。
經過玩具店、超市的時候,儘量避開一些,不是為了節省購買玩具的費用,而是孩子天生是貪婪的,買過一次,就會想買很多次。
買
而孩子對玩具的渴求,往往是一次兩次的縱容,孩子一定會得寸進尺。
有很多媽媽認為:「買就買吧,不就是幾十塊的事情。」
很多長輩認為:「買了那麼多,還買,敗到家了!」我就聽過好幾次這樣的說法。
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轉移孩子對玩具產生的興趣,讓孩子去讀書去閱讀吧,別人想說敗家,都會不好意思說出來。
閱讀能讓孩子自帶光芒,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而玩具和閱讀交替進行,想怎麼玩就怎麼玩,玩出新鮮感,很帶勁對不對?^_^
讀
謝謝友友們細心的閱讀,也謝謝大家的點讚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