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楊國棟
2019-05-29 20:32 來源:澎湃新聞
2017年德國聯邦大選前一周,德國《明鏡周刊》上刊載了一篇題為「一個時代的終結?——歐洲社會民主黨人的緩慢死亡」的文章,逐國分析社會民主主義政黨在當年的歐洲各國選舉中的挫敗乃至崩潰。一周後,曾經長期佔據德國政壇半壁江山並構成歐洲社會民主主義運動核心力量的「百年老店」——德國社會民主黨創下了二戰後最差的選舉成績:20.5%的得票率。
或許正是驗證了「緩慢死亡」這個「詛咒」,德國社會民主黨在剛剛結束的歐洲議會選舉中只拿下15.8%的得票率,得票率持續下探。更重要的是,社民黨此次甚至失去了左翼盟主的地位——長期作為社民黨小兄弟的綠黨以明顯優勢壓過社民黨,成為左翼選民的首要認同。
「綠色浪潮」崛起如果只是失去中間選民,雖然意味著無法執政,但仍足以護住基本盤以待來日的政治風向轉回左翼;失去基本盤則意味著該黨存在的正當性已經受到嚴重挑戰:如果綠黨可以成為左翼的合格盟主,為什麼不可以拋棄社民黨呢?雖然現在還無法以一次選舉或短期表現評判社民黨的存亡,但一旦左翼選民建立起對綠黨投票的政治習慣,社民黨將迎來一段相當長的「至暗時刻」。
與社會民主黨的頹勢相比,「綠色浪潮」則是本次歐洲議會選舉的最大看點之一。在愛爾蘭、法國和德國,綠黨的表現都明顯超過選前預期,德國綠黨的得票率正好與社民黨在上次聯邦大選中的得票率一致:20.5%。
綠黨的崛起部分原因在於成功地接收了社民黨的政治支持力量。社民黨的衰落既是由於作為其基本盤的產業工人數量的持續萎縮,也在於經歷長期執政或聯合執政之後,社民黨的「建制派」特徵愈發明顯:精英化的領導層脫離民眾尤其是年輕選民、支持者的年齡結構越來越老,政策的中道性越來越強而被理念型選民所拋棄。相對於社民黨基本盤的萎縮和建制派化,綠黨則在吸引年輕人、知識分子和政策宣傳與組織動員方面明顯靈活有效許多。
除此之外,綠黨的崛起也是「時勢造英雄」使然。
首先,環保尤其是氣候變化近年來越來越成為西歐選民的重要投票議題。例如,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中,67%的受訪者就將氣候變化視為面臨的重大威脅,超過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和網絡安全而排名第一。另一家德國調查機構的安全調查報告中,也有近半數的德國民眾認為氣候變化是世界面臨的重大威脅。
自從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以來,歐洲民眾和媒體對氣候變化明顯更為重視。2019年初,西歐的比利時、德國、瑞典、英國等國甚至發生了數萬中小學生逃課參加「應對氣候變化」遊行示威的接力活動,並最終演化為一場蔓延至加拿大、美國等國的 「星期五未來運動」。如同日本福島核洩露曾經成為同期歐洲各國綠黨選舉的最佳助選員一樣,歐洲綠黨在本次歐洲議會選舉中的突出表現就是近期環保運動在民眾動員與媒體效應合力之下的成績。
其次,伴隨著歐洲一體化成為各歐盟成員國新的政治分裂線,各國政黨開始圍繞對歐洲一體化的態度進行重組——這一立場在英國表現最為明顯。英國保守黨和工黨內部皆有留歐派與脫歐派的對立,兩大黨也因此對是否留在歐盟皆採取妥協性立場。相形之下,明確支持留歐的自由民主黨、綠黨和明確支持脫歐的「脫歐黨」就成為本次議會選舉的最大贏家。
有意思的是,自民黨加綠黨的得票總和正好與脫歐黨得票接近。在歐洲一體化問題上,歐盟各成員國社會民主黨先是選擇向新自由主義政策妥協(如支持歐盟的緊縮計劃),又擔心作為其核心支持者的產業工人由於受到一體化影響而反對一體化和國界開放,首鼠兩端的結果是其支持者發生了大流失:產業工人倒向了將失業問題歸罪於外來移民的極右派政黨,知識分子和青年則轉向了綠黨。
「穩健、務實、中道」的衰微兩翼「失血」的社民黨不但面臨政治挫敗,更大的危機是「身份問題」:社民黨是誰?事實上,已有研究指出,近幾年的社民黨「緩慢死亡」大潮基本只是波及支持了歐盟緊縮政策的社會民主主義政黨,明確反對緊縮計劃的社民主義政黨受傷很小甚至依然在選舉中勝出。相較之下,歐洲綠黨則一直採取明確支持歐洲一體化立場。當國內政治分野以對歐洲一體化的態度為標準進行重組時,綠黨早已預先搶下了「挺歐」的大旗,成為「挺歐派」的中堅力量,並且佔據了未來政黨格局中的有利地位。同樣受益於「明確挺歐」這一立場的還有英國自由民主黨、法國「共和國前進」黨——儘管兩黨都沒有其他特別亮眼政績。
如果說這次歐洲議會選舉的結果是選出一個更加碎片化的歐洲議會,那麼這一碎片化的主要原因在於建立於新舊兩種政治分野基礎上的政黨在歐洲議會裡的混雜化。這種碎片化是新舊政治分野過渡時期的政黨重組的暫時狀態,假如歐洲一體化的爭議點確實會成為未來的政治分界的話。
如果說這次歐洲議會選舉有贏家的話,那麼那些對歐洲一體化亮出明確立場的政黨——無論是明確挺歐派還是明確反歐派——都能贏得選票。在一個矛盾和對立愈發激化、政治爭執趨於極端化的社會環境中,或許曾被讚許為「穩健、務實、中道」的政治立場已經愈發麵臨著「吾誰與歸」的窘境。儘管在南歐和東歐部分國家中的社民黨仍保留相當實力,或許未來也逃不過類似的拷問。左翼陣營的主流路線是否將發生由社會民主主義向其他主義的轉換,21世紀餘下的八十年中是否將迎來左翼的「綠色時代」,我們拭目以待。
(楊國棟,西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講師)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歐洲議會選舉,社民黨,綠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