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2020迎接2021 一起來圍觀這些學校的新年獻詞

2021-01-09 封面新聞

時光回到2020年初,彼時,各個學校豪情滿滿,來年的圖紙,寫滿了規劃與措施。但誰也不會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原有節奏。超過兩億師生參與「停課不停學」,廣大教育工作者同舟共濟、共克時堅,「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的答案,在「停課不停學」的這場「大考」中愈加清晰。

當舊日的列車駛出2020隧道,教育工作者們,會以怎樣的心態迎接2021風景,又該如何對昨日做出告別?

2021樹德中學新年獻詞|在變局和混沌中堅守價值

窗隙流光,冉冉迅羽。當你看到這行文字時,正是新一天的開始,也意味著新一年的開始,祝你新年快樂!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人類的信心,正是來自至暗時刻執著閃爍的星鬥和風雪中傲然挺立的脊梁。回眸2020年,那些溫暖的面龐和讓人熱淚盈眶的瞬間被我們深深銘記!中國經歷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防疫隔離和醫療救援,在付出了巨大代價之後,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成績單的背後,是19個省市對口支援湖北,4.2萬多名醫護人員火速馳援;是10天建成火神山醫院,12天建成雷神山醫院,一夜之間武漢方艙投入使用;是四川汶川、彭州、什邡等地菜農紛紛向湖北人民捐贈蔬菜;是海內外捐贈物資上附言「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中國捐贈海外的醫療物資上附言「團結就是力量」「人心齊,泰山移」;是危難之際毅然北上的鐘南山,摘下口罩印痕宛然的李蘭娟;是疫情期間誤入武漢後就地投入救援的義工「大連」,郫都區出現散發病例時夜以繼日進行核酸檢測的「草地姐」;是響應號召居家隔離、佩戴口罩、復工復產的每一個普通中國人……還有奮戰在抗洪一線的人民子弟兵、防汛「阿姨團」,平均年齡僅36歲的「北鬥」團隊科學家,以九旬高齡突破雙季稻畝產1500公斤大關的袁隆平院士,實現「能上九天攬月」的嫦娥五號團隊……在混沌中堅守責任,在逆境中相信未來!仁不在別處,就在我們光明的初心,義不在別處,就在我們行走的大道。這就是我們用以抵禦變局和混沌的價值堅守。

九十二年篳路藍縷,九十二載炬火煌煌。「樹德樹人」的理念、「忠勇勤」的箴言,永遠是樹德人的精神底色,總能在面對歷史洪流時給予我們不竭的勇氣。

新年到來之際,再次向全體樹德人作出黨風廉政的溫馨提醒,師者風骨,玉壺冰心。歡度新年的同時,也請注意防疫,祝福大家和家人順遂安康。

「風光行處好,雲物望中新。」迎著2021年的第一縷曙光,再次祝福大家新年快樂!

向上向善 傳承力量 | 2021年成都七中新年獻詞

2020年,註定要銘刻在人們的記憶深處。一些人、一些事一定會在中國教育史和各類學校的校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文字。

2月17日,本是2020年春季新學期開學的日子,神州大地卻依舊籠罩在疫情的陰霾中。學校和老師們一邊忙著「停課不停學」的工作,一邊做著即刻開學的相關準備。省、市、區 、街道、社區逐級來學校檢查督導,開學的演練一遍遍地進行,開學的日期卻一次次推遲。

回首2020 年,我們要永遠記住這個春天對早日開學的期盼。

今天回望,這種期盼何嘗不是一次特殊的教育。這次疫情讓全體師生迅速成長,我們不僅知道了科學知識、科學技術的重要,更懂得了責任與擔當的重要,懂得了個人命運總是跟國家和時代的命運、跟集體和團隊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懂得了對生命負責,對國家負責,對民族負責,對人類命運負責的重要。

2020年是成都七中建校115周年和新校區成立10周年的特別年份。4月12日,是成都七中的建校紀念日,我們早就準備好了為成都七中慶祝生日的方案,但國家和整個世界還在疫情的陰霾裡。我們對校友宣布,按下線下校慶的暫停鍵,讓校慶走上雲端。

時光沉澱文化,學校文化塑造師生精神長相。在艱難的抗疫戰鬥中,七中人以天下為己任,秉承百年七中做時代向上、向善的力量的精神基因,給母校華誕以最好獻禮。我們追蹤我校畢業生,陸軍西部戰區總醫院護士長陳亭以及四川省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領隊龔旭等校友的足跡,我們把七中人的精神畫像和校友們在抗疫中的先進事跡,在學校雲端校慶中發布——精神傳承才是最好的校慶方式。

疫情爆發後,引發了遠在世界各地的七中校友對母校、對家鄉的廣泛關注。當他們在網上看到成都華西醫院接受社會捐贈的公告後,就一家家商店尋找和採購防護服和口罩,想盡辦法發往成都。校友的義舉,正是傳承了成都七中的精神基因:做時代向上、向善的力量。這些何嘗不是校慶的最好獻禮。

名校,不僅與歷史、名氣、榮譽有關,名校還與責任擔當有關。身為名校,不辭擔當,推動區域和國家基礎教育的整體提升是成都七中始終如一的追求。

獨行速,眾行遠。與無數兄弟學校一起成長進步是成都七中高品質學校建設的外在驅動力。成都七中把全日制遠程直播教學作為高效的教育精準幫扶方式。藉助衛星通訊技術,將9個高考學科原汁原味的課堂教學常態化地向薄弱地區、民族地區遠端兄弟學校進行直播,實現了薄弱地區、民族地區遠端學校的師生與成都七中師生的異地同堂。每天在雲、貴、川、渝等十一省二區一市310餘所高中,近10萬名高中學生通過衛星直播的方式與成都七中的學生同步上課,「異地同堂,協作教學,共學共贏」,實現高品質學校建設的「全納」「共生」與「多贏」目標。

高品質學校建設是學校生命力的最高級體現,高品質學校建設是校長領導學校最長期、最核心的目標,高品質學校建設是實現學校現代化的關鍵著力點。

11月,獻給成都七中建校115周年的生日禮物——校史館即將落成,我們突然發現,校史館有序章,卻缺少一個結束語。老師們被緊急發動起來。最後,語文組耿狄秋老師的作品《七中人的使命》被大家一致推薦為校史館的結束語。現摘錄這首詩歌大部分內容作為2020年的結束語:

有一種校服,白底藍條,那是蒼穹與大海的樂章

有一枚徽章,銀杏海鷗,那是大地與飛翔的模樣

芙蓉花香,七裡盈袖,墨池微漾

碧梧棲鳳,千秋經脈,翰羽飛揚

審是遷善,模範群倫

只為書寫七中高度,榜樣力量

全球視野,中國脊梁

只為塑造七中風骨,精神長相

……

南開三問,催人思考

七中回答,一如既往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我願祖國繁榮永昌

墨池黌舍,縣中學堂

酌古準今,陶鑄國民

這是一百年前劉辛甫校長的回答

千年文脈,百年弦歌

家國重任,凌雲直上

這是代代七中人鄭重的回答

……

以上的文字片段,獻給七中,獻給中國教育。

星光不問趕路人 風雨無阻更向前丨四川大學2021年新年賀詞

黨委書記王建國、校長李言榮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2021年,忽焉已至!新,總是帶來希望和憧憬,也提醒我們更加清醒地回顧過往以明當下,在不確定性加劇的時代做確定的我們。

在極不平凡的2020年裡,四川大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改革發展,攻堅克難匯聚昂揚向上正能量,幹事創業形成蓬勃發展新動能,學校工作點面結合亮點紛呈,高質量內涵發展交出滿意答卷,譜寫了一曲為國擔當、為民奉獻、搶抓機遇、加快發展的壯麗詩篇。

面對不確定的疫情,我們守望相助、攜手同心,做到了「川大校園很平安、科研很給力、人才很爭光、華西很出彩,為國家疫情防控貢獻了川大力量。」

疫情突襲而至時,學校就確定「始終堅持把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堅決防止疫情在校園擴散蔓延。

疫情防控最艱難時,300餘名醫護人員白衣為甲、逆行出徵,馳援湖北武漢等地、海外疫情嚴重國家和地區;武漢天河機場,勇士相遇隔空喊出的聲聲「我是川大華西的」,不僅成為艱難時刻鼓舞全國人民的「王炸強音」,更為83年前「東齊魯」「西華西」同聚華西壩抗日圖強的歷史,注入並肩「戰疫」的時代精神;在承擔全川疫情診療、防控任務同時,學校緊急啟動應急攻關科研項目,新冠病毒重組蛋白疫苗研發獲國家藥監局批准臨床試驗,研發了國際上首個「5G+遠程CT掃描作業系統」,多種新冠病毒檢測技術及產品投入臨床應用。

常態化疫情防控時,我們在四川高校中率先啟動學生分期分批、錯時錯峰返校工作,圓滿完成2020屆畢業生畢業和派遣等工作,啟動秋季學期返校工作有條不紊。回顧2020年學校抗疫工作,我們為全校師生員工的擔當和作為而感動和鼓舞,全體師生員工或停止休假緊急返回工作崗位,或志願服務充實全校各個值守點位,或減少外出居家辦公學習,積極為學校疫情防控貢獻力量;我們為廣大校友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所振奮和鼓舞,各界友好和廣大校友或關心慰問,或捐款捐物,或幫助解決困難,為川大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貢獻;我們更為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和「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的個人和集體而自豪和鼓舞,榮譽是對川大全體師生員工的共同褒獎!

面對不確定性加劇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艱巨繁重的學校改革發展任務,我們最大程度克服疫情帶來的影響,堅定不移抓改革發展,自信從容地沿著既定目標,做到了推進學校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和世界一流大學新的偉大事業全面加快。

2021年,我們將迎來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將開啟國家和學校「十四五」的新篇章,也是四川大學在新的發展方位中開啟新徵程、在新的發展格局中力爭新偉業的一年。新年伊始,疫情形勢仍然嚴峻複雜,國際環境仍然錯綜複雜,學校發展任務仍然艱巨繁重,前進路上不總是一路平坦,未來還有諸多不確定性的挑戰,這些不確定的挑戰中的衝突與張力驅使我們「行之於途而應於心。」2021年,讓我們保持戰略定力,專注學校「兩個偉大」的奮鬥目標,團結一致加油幹,凝心聚力向前走,去遇見更精彩的我們、更精彩的川大!

此刻,請向身邊人和自己問聲「新年好,過去一年辛苦了」;請對著2021年的晨光大聲說出「你好,2021!」共同祝願偉大祖國更加繁榮富強,祝福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闔家幸福!

封面新聞記者 何方迪 部分摘自學校官微

相關焦點

  • 點亮2021 | 山東高校新年獻詞精選(四)
    ——黨委書記 高哲學 校長 張成博HAPPY NEW YEAR山東外國語職業技術大學新年獻詞(精選) 奮楫揚帆行致遠 凝心聚力譜新篇2021年是建黨100周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學校加快創建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優秀試點學校的關鍵一年。
  • 點亮2021|山東高校新年獻詞精選(二)
    HAPPY NEW YEAR山東理工大學新年獻詞(精選)2020,我們滿懷豪情,濃墨重彩奮力描繪山理工畫卷。學校成為山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單位、省市共建高校,深入實施「人才優先戰略」,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科研管理體制改革,推動校地融合,加強基本建設,統攬全局從嚴治黨。「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國內知名的教學研究型大學」的目標基本實現。
  • 告別2020迎接2021抖音句子 新年快樂祝福語 迎接2021年的勵志句子
    人生的道路無論多麼艱難,我們都要繼續前進,馬上就是2021年了,你們準備好迎接啦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有關於告別2020迎接2021抖音句子說說文案大全,希望大家喜歡。告別2020迎接2021句子  1、珍寶丟失了還可以找到,時間丟失了永遠找不到。2020,再見;2021,你好!
  • 第一財經2021新年獻詞:是什麼支撐著我們?
    2020年即將過去,朋友圈裡的感慨非常多,很多人急著告別,絲毫沒有留戀;很多人感慨這一年不堪回首;也有一些人說:「我會很懷念2020!」懷念?為什麼要懷念?提筆寫這篇新年獻詞的時候,我腦海裡反覆出現的是2020年年初的那些場景,2019年最後一天上午,第一財經在國內首發了武漢發生新冠疫情的報導,瞬間把全中國的目光引向武漢,但當時的人們怎麼也不會想到,未來的一年全世界會陷落到這麼一個境地,恐懼、混亂、撕裂、仇恨、隔絕、凋敝。
  • 媒體2021新年獻詞「武漢」成高頻詞
    歲末年初,全國各大主流媒體紛紛發表新年獻詞,回望2020,展望2021。縱觀央媒、地方主流媒體的新年社論、元旦寄語等,「武漢」成為高頻詞彙。
  • 鍾華論:新徵程,我們再出發——2021年新年獻詞(2)
    (配本社同題文字稿) 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新華社照片,北京,2020年12月31日 鍾華論:新徵程,我們再出發——2021年新年獻詞 醫護人員走向武漢火神山醫院病房(2月4日攝,無人機照片)。
  • 「安靜」告別2020 「攜手」迎接2021
    新華社記者 高靜 攝  閱讀提示  告別2020年,全球度過略顯「安靜」的跨年夜。迎接2021年,多國領導和國際組織負責人發表新年賀詞,呼籲攜起手來、團結一致戰勝新冠疫情,齊心協力建設美好未來。「當我們邁入2021年之際,必須謹記在2020年,新冠大流行帶給我們的教訓和提醒,並在接下來的一年中,以科學、同情和關懷,戰勝孤立、分歧和對科學的攻擊,一同走向隧道盡頭的光明。」
  • 再見2020你好2021句子_告別2020迎接2021勵志朋友圈文案
    安徽事業單位招聘網同步騰訊發布招考動態:再見2020你好2021句子_告別2020迎接2021勵志朋友圈文案。更多關於再見2020,告別2020迎接2021,2021勵志朋友圈文,安徽事業單位招考動態的內容,請關注安徽事業單位招聘網/安徽事業單位招考(ahsydwzk)公眾號和交流群。
  • 再見2020你好2021句子_告別2020迎接2021說說朋友圈文案大全
    關於再見2020你好2021句子_告別2020迎接2021說說朋友圈文案大全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再見2020你好2021句子_告別2020迎接2021說說朋友圈文案大全,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再見2020你好
  • 山東農業大學新年獻詞:號角已經吹響,夢想就在前方
    編者按:對山東高校來說,2020年是負重前行的一年,是守正創新的一年,是潛心育人的一年,更是堅定信仰、砥礪奮進的一年。2021年的鐘聲已經敲響,凡是過往,皆為序章。元旦期間,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悅讀大學」欄目推出新年獻詞系列,聚焦省內大學的新年展望與奮發姿態。
  • 新年獻詞:把不好的留給2020,寄希望於2021
    今天是2020年12月31日,一年中最後的一天。 原本都計劃好了,晚上去參加一場跨年晚會,面朝大海,不醉不歸的那種。 第二天上午,也就是2021年1月1日參加一年一度的青島迎新跑。為此還早早預定了五四廣場附近一家酒店,準備可謂充分。
  • 2021你好!廣州媒體齊獻新年獻詞
    習近平主席在2021年新年賀詞中強調,徵途漫漫,惟有奮鬥。歷史,總是要前進的。攻堅克難,本就是生活常態。所以,「不確定性」又怎樣?「動蕩變革期」又如何?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堅勁!縱有關山萬千重,且去攀登!《南風窗》新年獻詞:人之為人的限度,是一切美好品質閃耀的因由即將過去的2020年,每一個人都戎馬倥傯。縱有玉杯在手,奈何徵途顛簸。
  • 「告別2020,迎接2021」徵文比賽決賽結果
    溫一壺清酒,在這2020年的最後一月,獨自對酌,向遠在學校的他祝福,向這糟糕也不糟糕的2020告別,去迎接2021的到來,等真正到了2021,定要溫清酒一壺,與君在小雪中對酌,在未來中共勉。——大眾傳媒系陳富豪我們將在高中裡的青春、美好作別,封存於內心。我們將帶著這些隱隱作痛卻永不褪色的青春在嶄新的大學時光裡熠熠生輝,不斷生亮。
  • 忻州實驗中學2021新年獻詞 |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光陰荏苒,歲月如歌  2020年已接近尾聲  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  時光的車輪又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痕  2021年如約而至    新年獻詞發表微視頻  在這辭舊迎新的時刻  12月30日上午,升旗儀式上
  • 成都大學2021新年獻詞:校長王清遠第六次入選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
    2020年,對成都大學及成都大學所有師生來講,應是刻骨銘心的一年。2020年下半年,成都大學原黨委書記在朋友圈留下遺書後失蹤,後被發現時已溺水身亡。圍繞其朋友圈發文涉及到的人與事曾引起軒然大波。慶幸的是,經過組織嚴密的調查,已經有了結論,事情得以平息。
  • 臨沂大學新年獻詞:加快推進與臨沂市共建臨沂大學醫學院
    編者按:對山東高校來說,2020年是負重前行的一年,是守正創新的一年,是潛心育人的一年,更是堅定信仰、砥礪奮進的一年。2021年的鐘聲已經敲響,凡是過往,皆為序章。元旦期間,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悅讀大學」欄目推出新年獻詞系列,聚焦省內大學的新年展望與奮發姿態。
  • 南華大學2021年新年獻詞!
    2021年新年獻詞老師們、同學們、校友們、朋友們:大家好!2021年的鐘聲即將敲響,2021年的第一縷陽光將灑向中華大地。2020年,我們慶祝學校合併組建20周年暨建校62周年的喜悅充盈胸間,奮進新時代的腳步鏗鏘有力。2020年是「迎風逆行」的一年。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 蘇州科技大學2021年新年獻詞!
    蘇州科技大學二〇二一年新年獻詞天儀再始,歲律更新。在2021年的鐘聲敲響之際,我謹代表蘇州科技大學,向全體師生員工、離退休老同志、海內外校友和長期關心支持學校事業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致以誠摯的問候和新年的祝福!櫛風沐雨,春華秋實。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學校勠力同心、自強不息的一年,是學校辛勤耕耘、歲物豐成的一年。
  • 河南工業大學2021年新年獻詞!
    告別充滿挑戰和困難的2020年,即將擁抱滿懷機遇和希望的2021年。在這辭舊迎新的美好時刻,我們謹代表學校黨政領導班子,向明德、求是、拓新、篤行的全體師生員工,向一直以來關心和支持學校建設與發展的各級領導、離退休老同志、廣大校友和社會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新年問候。2020年,註定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濃墨重彩、氣壯山河的一年。
  • 新年新氣象! 成都19所學校花式迎接2021
    和面、調餡兒、擀皮、包餃子與傳統的文藝節目表演有所不同,在新年到來之際,雙林小學特別開展了五育並舉跨年秀之勞動最光榮活動,讓孩子們通過「系紅領巾」「包餃子」「整理書包」「包餃子」等日常勞動教育活動共同迎接2021年的到來。學校德育負責人表示,「五育並舉」是時代賦予教育的新要求,希望通過該類活動能夠讓孩子掌握生活技能、感受勞動氛圍,做一名合格的「雙馨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