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12月3日召開會議,聽取脫貧攻堅總結評估匯報。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這意味著8年的精準扶貧、5年的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這不僅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重要裡程碑,更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亙古未有,偉大跨越。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扶貧工作,先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方針,在實踐中探索了一系列創新舉措,千百年來困擾中華民族的絕對貧困問題,在這一代人手裡歷史性地得到解決。但是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更應接續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更大貢獻。
在奮鬥的新起點,需安上防止返貧的「保險槓」。脫貧攻堅成果來之不易,須倍加珍惜,嚴格落實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的要求。一方面健全利益聯結機制,在合作中求發展,實現共擔風險、共享利益,讓群眾收入穩定增長。另一方面激發群眾自身能動性,堅持扶志、扶技、扶智融合,教育引導群眾從思想深處拔掉「窮根」,進一步增強群眾自力更生的意識和勤勞致富的動力。
在奮鬥的新起點,需接上鄉村振興的「磨合器」。在抓好鞏固脫貧成果的同時,要紮實推進鄉村振興,以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全面振興為目標,從根本上解決農村、農業及農民問題。首先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奠定鄉村振興人才基礎,讓農民群體生活得更加美好;其次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延伸特色產業鏈條,提高農產品附加值;要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
在奮鬥的新起點,需裝上追求幸福的「強馬達」。中國脫貧攻堅的實踐表明,脫貧致富是在黨的領導下緊緊依靠貧困群眾的辛勤勞動來實現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我們要更進一步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配強鄉村兩級班子,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以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提振農民群眾致力鄉村振興的「精氣神」,激發群眾內生動力,讓「要我致富」真正的轉變為「我要致富」,在脫貧摘帽的基礎上,靠自強奮鬥創造邁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全力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奠定基礎。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繪就了我國未來的發展藍圖,我們既要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後一公裡」,還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我們要堅定決心不鬆勁,精神抖擻向前進,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而努力奮鬥。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