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
總有一些不法分子以身試法
企圖趁機發國難財
近期,深圳市消委會接到
大量消費者購買口罩後的投訴
在這個非常時期
口罩糾紛不僅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也傷害了消費者身體健康
常見的騙局都有哪些?
買口罩要注意什麼?
被騙了通過什麼渠道投訴?
趕緊跟小編一起來看看~
一、微商微博賣口罩 收了貨款藏貓貓
不法商家在朋友圈、微信群、微博、小程序等平臺發布口罩銷售廣告,宣稱口罩來源於庫存、國外代購和工廠加工等。付款後一直未收到口罩,消費者發現被商家拉黑、網上店鋪改名或關閉等情況,已無法聯繫商家。
典型案例
消費者2月5日向某商家購買了42個一次性醫用口罩,價格174元。消費者付款後商家一直不發貨,也無法查看訂單的記錄,小程序店鋪名稱也發生了變更,無法聯繫上商家。
二、廣告儘是白富美 貨到卻變舊損黑
不法商家在疫情期間生產或銷售劣質口罩,貼上知名品牌的商標後,通過微商、淘寶等渠道將劣質口罩售賣給消費者。消費者收到口罩,發現口罩為假冒偽劣產品時,商家卻將產品下架,無法聯繫商家。
典型案例
消費者稱在淘寶購買口罩,收貨後發現口罩外包裝上有較多汙漬,內包裝只有一層膠質塑料包裹50個口罩,沒有生產廠家等信息。現商家已下架相關產品,要求商家退款無果。
三、掛羊頭賣狗肉 買醫用變普通
鑑於病毒的強大傳染性,佩戴醫用口罩成為消費者自我防護的重要手段。不法分子藉機兜售醫用口罩,實際卻以普通口罩發貨,獲取非法收益,危害消費者身體健康。
典型案例
消費者稱1月25日在某商家處購買醫用口罩,售價60元一盒。但收到貨後發現,口罩並非醫用口罩,而是售價10元內的普通口罩。
四、平價下單等半年 加價購買才有貨
不法商家提高口罩價格,對高價購買口罩的消費者先發貨,而早期低價購買口罩的訂單故意拖延發貨時間,並要求消費者取消訂單後以目前高價重新購買口罩。
典型案例
消費者1月21日在某商家處購買了100個一次性外科醫用口罩,價格53.8元。付款後商家一直未發貨,商家以各種理由推延發貨,並要求消費者退款重拍高價口罩後,即可按時發貨。
五、「公益」人士送口罩 騙取郵費才是真!
披著「公益」外衣,行詐騙的不法商家,以「獻愛心」公益送口罩等名義,告知消費者支付少量運費,即可收到口罩。消費者付款後卻未收到口罩或只收到劣質口罩,且無法聯繫上商家。
典型案例
消費者看到商家宣傳做公益送口罩,只需付10元郵費。付款後卻一直未收到口罩,客服電話無法接通,廣告消息仍在不斷擴散,眾多消費者受騙。
六、下載APP付郵費 醫用變成非醫用
不法商家以送口罩為名引誘消費者下載APP,宣稱下載APP後可免費領取N95口罩。而消費者下載後,收貨時卻發現需要支付高額郵費,且收到的是售價低廉的普通口罩。
典型案例
商家宣稱下載APP後可免費領取價值20元一隻的KN95口罩,但消費者實際支付郵費18元後,收到的是市場售價1.5元的普通口罩,並非商家宣稱的KN95口罩。
七、捆綁銷售有陷阱 缺東少西不退款
商家還利用口罩進行強買強賣,將口罩捆綁店內的其他商品組成高價套餐銷售,而購買了口罩套餐的消費者,收到貨後發現套餐內其他商品都在,卻缺少急需的口罩。
典型案例
消費者為購買口罩支付了商家售價496元包含20個口罩的套餐產品。付款7天商家依然未發貨,商家客服敷衍拖延,其他購買相同套餐的消費者,也表示只收到套餐內其它產品沒有收到口罩。
八、訂購口罩遭限購 退單拒發無理由
疫情的發生,使得口罩等防護物資緊缺。消費者訂購的口罩,下單多日後商家公告稱口罩限購,拒不發貨並要求消費者退款。
典型案例
消費者1月份在某平臺下單購買了8盒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並同意商家延遲發貨至2月10日。但商家於2月6日在其商城發布限購公告:稱口罩限購1盒,超出1盒的訂單皆不發貨,並要求消費者全部退款。
九、宣稱會員有口罩 口罩無貨費不退
商家以口罩做噱頭盈利,消費者充值會員後卻發現口罩無貨,或買口罩設限,VIP會員待遇不VIP,會員費用卻不退。
典型案例
某公司宣稱充值VIP會員後可以買口罩,消費者繳納380元費用辦理VIP會員後,客服告知會員每5天才能購買10支口罩。繳納會員費用後購買口罩卻有諸多限制,消費者要求退費遭商家拒絕。
十、宣稱一包為十個 到手一包變一個
商家在網站上的商品信息顯示十個口罩為一包,消費者付款購買10包,卻只收到10個口罩,商家信息不實拒絕補發口罩。
典型案例
2月12日消費者在某網站上看到商家出售韓國進口KF94口罩的信息,商品信息顯示:KF94/KF80十個一包透明袋裝,售價24.1元,現貨順豐到付。消費者購買10份,收貨後發現只有1份共10個口罩,聯繫商家補發剩餘口罩,商家辯稱10份就是10個口罩。
為了更好地幫助廣大消費者
了解口罩產品的基本知識
深圳市消委會發布了
口罩消費十大知識點~
全!部!是!重!點!
知識點1:口罩有三類,作用不一樣
市面上的口罩主要可分為醫用、工業和民用的口罩。醫用口罩包括一次性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醫用防護口罩;工業口罩包括KN及KP系列口罩等,人們也常使用KN系列口罩日常防霧霾、粉塵等;民用口罩包括日常防護型口罩,活性炭口罩和防寒保暖的棉口罩等。
小貼士:
1、對於新冠肺炎有防護效果的是醫用口罩、KN系列口罩和日常防護型口罩;活性炭口罩和棉布口罩基本起不到防護作用。
2、醫用外科口罩分為內中外三層,外層防水(紡粘無紡布),中間過濾層(熔噴無紡布),內層吸溼(紡粘無紡布)。外科口罩通過濾料阻隔病原體微生物、體液、顆粒物直接被人體吸入或者呼出。
3、KN95和N95口罩:防護級別相當,只不過是遵循不同國家的測試標準。KN95口罩遵循的是中國標準,N95口罩遵循的是美國標準,二者對於非油性顆粒物(實驗用氯化鈉顆粒物)的防護效率皆不小於95%。
知識點2:口罩正規渠道購買更靠譜
建議到正規藥店或電商平臺等購買,質量安全有保障。
小貼士(深圳免費預約口罩方式):
1、關注i深圳微信公眾號,在口罩預約目錄下有市民專區和中小企業專區進行預約;
2、下載讀特客戶端,打開「發現」菜單,點擊「愛心口罩」,就可以登記手機號預約抽籤。
知識點3:口罩正確佩戴才有效
口罩正反分清,一般淺色朝內,深色朝外,上下要對,鼻梁夾穩。
知識點4:多戴幾層口罩沒必要
口罩的防護效果除了過濾性,還取決於氣密性。佩戴二個或多個口罩,可能會造成口罩與面部密合性變差,上下錯位,很難根據鼻梁形狀塑形鼻夾,不一定能增強防護效果,且多層口罩不僅會影響透氣性,還造成資源浪費。
小貼士:
只要正確佩戴合格產品,只需一個就能達到預防效果。
知識點5:口罩不可加熱清洗
口罩經過清洗、酒精消毒、微波爐消毒、蒸鍋蒸一下、沸水煮等方式處理後,會導致口罩變形,過濾層受損,破壞口罩的保護作用和密合性,不能使用。此外,在以上處理過程中易造成二次汙染。
小貼士:
普通居民在風險較小的地方使用一次性口罩,在保障口罩清潔、結構完整,尤其是內層不受汙染的情況下,可以適當重複使用,每次使用之後應該放在房間比較潔淨、乾燥通風的地方。
知識點6:日常防護不必戴N95口罩
戴口罩是阻止新型冠狀病毒飛沫傳播的有效方式。日常防護選擇醫用外科口罩即可,KN95或N95口罩雖防病毒效果更好,但透氣性差,不適合長時間佩戴。
小貼士:
普通市民日常防護選擇醫用外科口罩或日常防護型口罩即可。
知識點7:兒童不宜用成人口罩
兒童臉型較小,與成人口罩邊緣無法充分密合,兒童不可以佩戴具有密合性要求的成人口罩。
小貼士:
建議選用兒童專用款口罩,才能使口罩更好貼合口鼻及面部,起到防護作用。
知識點8:自製口罩不能防病毒
自製口罩材料基本都是棉紗、帆布等。這些材料空隙較大,阻擋病菌作用有限。
小貼士:
儘量選擇一次性醫用口罩。
知識點9:用過的口罩處理分場合和人群
健康市民在醫療機構使用過的口罩,直接投入醫療廢物垃圾袋;其它場合使用過的口罩直接投入專用回收垃圾桶;對疑似有傳染病市民使用過的口罩要交給相應工作人員作為醫療廢物處理;對接觸過傳染病的市民口罩要用消毒液噴撒或塑膠袋密封丟棄垃圾桶。
知識點10:買到假口罩撥打12345
懷疑買到假口罩,保留好消費憑據,請及時撥打12345進行投訴。
原標題:《十大騙局要警惕!買到假口罩怎麼辦?趕緊撥打這個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