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騙局要警惕!買到假口罩怎麼辦?趕緊撥打這個電話~

2020-12-20 澎湃新聞

疫情期間

總有一些不法分子以身試法

企圖趁機發國難財

近期,深圳市消委會接到

大量消費者購買口罩後的投訴

在這個非常時期

口罩糾紛不僅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也傷害了消費者身體健康

常見的騙局都有哪些?

買口罩要注意什麼?

被騙了通過什麼渠道投訴?

趕緊跟小編一起來看看~

一、微商微博賣口罩 收了貨款藏貓貓

不法商家在朋友圈、微信群、微博、小程序等平臺發布口罩銷售廣告,宣稱口罩來源於庫存、國外代購和工廠加工等。付款後一直未收到口罩,消費者發現被商家拉黑、網上店鋪改名或關閉等情況,已無法聯繫商家。

典型案例

消費者2月5日向某商家購買了42個一次性醫用口罩,價格174元。消費者付款後商家一直不發貨,也無法查看訂單的記錄,小程序店鋪名稱也發生了變更,無法聯繫上商家。

二、廣告儘是白富美 貨到卻變舊損黑

不法商家在疫情期間生產或銷售劣質口罩,貼上知名品牌的商標後,通過微商、淘寶等渠道將劣質口罩售賣給消費者。消費者收到口罩,發現口罩為假冒偽劣產品時,商家卻將產品下架,無法聯繫商家。

典型案例

消費者稱在淘寶購買口罩,收貨後發現口罩外包裝上有較多汙漬,內包裝只有一層膠質塑料包裹50個口罩,沒有生產廠家等信息。現商家已下架相關產品,要求商家退款無果。

三、掛羊頭賣狗肉 買醫用變普通

鑑於病毒的強大傳染性,佩戴醫用口罩成為消費者自我防護的重要手段。不法分子藉機兜售醫用口罩,實際卻以普通口罩發貨,獲取非法收益,危害消費者身體健康。

典型案例

消費者稱1月25日在某商家處購買醫用口罩,售價60元一盒。但收到貨後發現,口罩並非醫用口罩,而是售價10元內的普通口罩。

四、平價下單等半年 加價購買才有貨

不法商家提高口罩價格,對高價購買口罩的消費者先發貨,而早期低價購買口罩的訂單故意拖延發貨時間,並要求消費者取消訂單後以目前高價重新購買口罩。

典型案例

消費者1月21日在某商家處購買了100個一次性外科醫用口罩,價格53.8元。付款後商家一直未發貨,商家以各種理由推延發貨,並要求消費者退款重拍高價口罩後,即可按時發貨。

五、「公益」人士送口罩 騙取郵費才是真!

披著「公益」外衣,行詐騙的不法商家,以「獻愛心」公益送口罩等名義,告知消費者支付少量運費,即可收到口罩。消費者付款後卻未收到口罩或只收到劣質口罩,且無法聯繫上商家。

典型案例

消費者看到商家宣傳做公益送口罩,只需付10元郵費。付款後卻一直未收到口罩,客服電話無法接通,廣告消息仍在不斷擴散,眾多消費者受騙。

六、下載APP付郵費 醫用變成非醫用

不法商家以送口罩為名引誘消費者下載APP,宣稱下載APP後可免費領取N95口罩。而消費者下載後,收貨時卻發現需要支付高額郵費,且收到的是售價低廉的普通口罩。

典型案例

商家宣稱下載APP後可免費領取價值20元一隻的KN95口罩,但消費者實際支付郵費18元後,收到的是市場售價1.5元的普通口罩,並非商家宣稱的KN95口罩。

七、捆綁銷售有陷阱 缺東少西不退款

商家還利用口罩進行強買強賣,將口罩捆綁店內的其他商品組成高價套餐銷售,而購買了口罩套餐的消費者,收到貨後發現套餐內其他商品都在,卻缺少急需的口罩。

典型案例

消費者為購買口罩支付了商家售價496元包含20個口罩的套餐產品。付款7天商家依然未發貨,商家客服敷衍拖延,其他購買相同套餐的消費者,也表示只收到套餐內其它產品沒有收到口罩。

八、訂購口罩遭限購 退單拒發無理由

疫情的發生,使得口罩等防護物資緊缺。消費者訂購的口罩,下單多日後商家公告稱口罩限購,拒不發貨並要求消費者退款。

典型案例

消費者1月份在某平臺下單購買了8盒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並同意商家延遲發貨至2月10日。但商家於2月6日在其商城發布限購公告:稱口罩限購1盒,超出1盒的訂單皆不發貨,並要求消費者全部退款。

九、宣稱會員有口罩 口罩無貨費不退

商家以口罩做噱頭盈利,消費者充值會員後卻發現口罩無貨,或買口罩設限,VIP會員待遇不VIP,會員費用卻不退。

典型案例

某公司宣稱充值VIP會員後可以買口罩,消費者繳納380元費用辦理VIP會員後,客服告知會員每5天才能購買10支口罩。繳納會員費用後購買口罩卻有諸多限制,消費者要求退費遭商家拒絕。

十、宣稱一包為十個 到手一包變一個

商家在網站上的商品信息顯示十個口罩為一包,消費者付款購買10包,卻只收到10個口罩,商家信息不實拒絕補發口罩。

典型案例

2月12日消費者在某網站上看到商家出售韓國進口KF94口罩的信息,商品信息顯示:KF94/KF80十個一包透明袋裝,售價24.1元,現貨順豐到付。消費者購買10份,收貨後發現只有1份共10個口罩,聯繫商家補發剩餘口罩,商家辯稱10份就是10個口罩。

為了更好地幫助廣大消費者

了解口罩產品的基本知識

深圳市消委會發布了

口罩消費十大知識點~

全!部!是!重!點!

知識點1:口罩有三類,作用不一樣

市面上的口罩主要可分為醫用、工業和民用的口罩。醫用口罩包括一次性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醫用防護口罩;工業口罩包括KN及KP系列口罩等,人們也常使用KN系列口罩日常防霧霾、粉塵等;民用口罩包括日常防護型口罩,活性炭口罩和防寒保暖的棉口罩等。

小貼士:

1、對於新冠肺炎有防護效果的是醫用口罩、KN系列口罩和日常防護型口罩;活性炭口罩和棉布口罩基本起不到防護作用。

2、醫用外科口罩分為內中外三層,外層防水(紡粘無紡布),中間過濾層(熔噴無紡布),內層吸溼(紡粘無紡布)。外科口罩通過濾料阻隔病原體微生物、體液、顆粒物直接被人體吸入或者呼出。

3、KN95和N95口罩:防護級別相當,只不過是遵循不同國家的測試標準。KN95口罩遵循的是中國標準,N95口罩遵循的是美國標準,二者對於非油性顆粒物(實驗用氯化鈉顆粒物)的防護效率皆不小於95%。

知識點2:口罩正規渠道購買更靠譜

建議到正規藥店或電商平臺等購買,質量安全有保障。

小貼士(深圳免費預約口罩方式):

1、關注i深圳微信公眾號,在口罩預約目錄下有市民專區和中小企業專區進行預約;

2、下載讀特客戶端,打開「發現」菜單,點擊「愛心口罩」,就可以登記手機號預約抽籤。

知識點3:口罩正確佩戴才有效

口罩正反分清,一般淺色朝內,深色朝外,上下要對,鼻梁夾穩。

知識點4:多戴幾層口罩沒必要

口罩的防護效果除了過濾性,還取決於氣密性。佩戴二個或多個口罩,可能會造成口罩與面部密合性變差,上下錯位,很難根據鼻梁形狀塑形鼻夾,不一定能增強防護效果,且多層口罩不僅會影響透氣性,還造成資源浪費。

小貼士:

只要正確佩戴合格產品,只需一個就能達到預防效果。

知識點5:口罩不可加熱清洗

口罩經過清洗、酒精消毒、微波爐消毒、蒸鍋蒸一下、沸水煮等方式處理後,會導致口罩變形,過濾層受損,破壞口罩的保護作用和密合性,不能使用。此外,在以上處理過程中易造成二次汙染。

小貼士:

普通居民在風險較小的地方使用一次性口罩,在保障口罩清潔、結構完整,尤其是內層不受汙染的情況下,可以適當重複使用,每次使用之後應該放在房間比較潔淨、乾燥通風的地方。

知識點6:日常防護不必戴N95口罩

戴口罩是阻止新型冠狀病毒飛沫傳播的有效方式。日常防護選擇醫用外科口罩即可,KN95或N95口罩雖防病毒效果更好,但透氣性差,不適合長時間佩戴。

小貼士:

普通市民日常防護選擇醫用外科口罩或日常防護型口罩即可。

知識點7:兒童不宜用成人口罩

兒童臉型較小,與成人口罩邊緣無法充分密合,兒童不可以佩戴具有密合性要求的成人口罩。

小貼士:

建議選用兒童專用款口罩,才能使口罩更好貼合口鼻及面部,起到防護作用。

知識點8:自製口罩不能防病毒

自製口罩材料基本都是棉紗、帆布等。這些材料空隙較大,阻擋病菌作用有限。

小貼士:

儘量選擇一次性醫用口罩。

知識點9:用過的口罩處理分場合和人群

健康市民在醫療機構使用過的口罩,直接投入醫療廢物垃圾袋;其它場合使用過的口罩直接投入專用回收垃圾桶;對疑似有傳染病市民使用過的口罩要交給相應工作人員作為醫療廢物處理;對接觸過傳染病的市民口罩要用消毒液噴撒或塑膠袋密封丟棄垃圾桶。

知識點10:買到假口罩撥打12345

懷疑買到假口罩,保留好消費憑據,請及時撥打12345進行投訴。

原標題:《十大騙局要警惕!買到假口罩怎麼辦?趕緊撥打這個電話~》

相關焦點

  • 十大騙局要警惕!買到假口罩怎麼辦?趕緊撥打這個電話
    疫情期間總有一些不法分子以身試法企圖趁機發國難財近期,深圳市消委會接到大量消費者購買口罩後的投訴在這個非常時期口罩糾紛不僅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也傷害了消費者身體健康常見的騙局都有哪些?買口罩要注意什麼?被騙了通過什麼渠道投訴?
  • 警惕!你買到的口罩是假的,可能被騙
    這幾天,隨著疫情的變化,現在不少地方政府都規定,出門、坐地鐵公交、進商店,甚至買杯星巴克都必須戴口罩。於是,求買口罩逐漸變成了很多家庭的奢望。很多咖粉都反映,走遍了藥店都買不到一個口罩,這很快就要上班上街了,沒有口罩怎麼辦?選擇在網上購買口罩的咖粉又表示,遇上的騙子店鋪居多。在微信購買的,被騙的人也不在少數。
  • 「低價服務」藏陷阱 節前警惕上門清洗油煙機騙局
    貼假客服電話分演角色 用假冒產品騙押金節前警惕上門清洗油煙機騙局 本報訊(記者林靖)春節臨近家家戶戶大掃除,許多人找專業師傅上門清洗吸油煙機,卻不料「低價上門服務」的背後還可能隱藏陷阱,有團夥趁機行騙,並將騙局升級,上門時將自製的「客服維修電話」偷貼在油煙機上,並分工出演,以200元假冒產品騙走老人5000元押金。
  • 十大保健騙局
    高發指數 ★★★☆狡猾指數 ★★騙局2 火車票騙局旅客楊某正在火車站為買不到當日回老家成都的火車票發愁時,突然走來一位「好心人」要幫他購票,楊某於是給了這個「好心人」200元讓他幫忙買票,當然,他也跟在這個「好心人」
  • 科普:微信群、朋友圈買到假口罩該怎麼投訴?
    網上銷售勞動防護用品口罩和其他不屬於醫療器械的疫情防護物品的,應當保留進銷貨臺帳,所售商品應當有中文標示的廠名、廠址、規格、型號、產品標準、生產日期、產品出廠合格證等,確保銷售產品質量。口罩產品標準標註為GB2626—2006的,要標註過濾原件的濾料等級、儲存壽命;口罩產品標準標註為GB/T32610—2016的,要標註推薦使用時間、貯存期、產品防護效果級別。 什麼不能做?
  • 【安全防範】十大電信詐騙騙局!
    【安全防範】十大電信詐騙騙局!轉 黃平公安 7月25日十大高發電詐騙局請查收!警方提示:聽口音,這種詐騙類型具備比較強的地域特徵,犯罪嫌疑人一般南方口音比較重,當接到這類口音電話時,要提高警惕;問虛實,對方獲取了事主部分信息,但是信息有限,可以反問對方是否是身邊可以看到的人,如對方順口回復,就可確認是騙子無疑;如不能確定對方身份,可詳述具體事件進行確認。
  • 假住房、假工作騙局需警惕
    【僑報網報導】即使孩子們已經上大學了,你還是要提醒他們一些針對大學新生的潛在騙局。據abcny報導,根據商業改善局(Better Business Bureau,簡稱BBB)的調查,大學生更有可能遭受經濟損失。首先,BBB提醒學生們要警惕那些價格過低的公寓。
  • 疫情期間買到假口罩怎麼辦?這些消費投訴典型案例要看!
    安裝後當晚,消費者發現並非當時在經營者店內所選的石材,現安裝好的石材花紋與當時選購的石材花紋不同,非常難看,要求退貨退款或者更換石材,雙方就此問題無法達成一致,消費者撥打了12345杭州市市長公開電話投訴,要求有關部門幫助調解。
  • 「網警提醒」警惕「貨到付款」騙局
    大多數的人聽到快遞員這麼說,應該都是愣一下,然後付錢,拿快遞迴去的路上一直在想這是什麼東西,我什麼時候買的,回家拆開一看,就幾塊錢就能買到的東西,發現自己好像被騙了……誰又能想到,給我們帶來快樂的快遞也會暗藏騙局。
  • 有人買到假口罩!一招教你識別「假口罩」
    坑自家人的犢子……劣質假貨口罩數不勝數,大家一定要注意再注意了不要盲目去買一堆防護力未知的口罩囤著,買不到你也要有所選擇,現在三無口罩太多了。3M口罩包裝盒上還有一個肉眼就可以分辨的標誌,就是包裝盒上的雷射防偽標籤,真的口罩,紅黑部分在某個角度會變成同一個紅色,白色部分在某個角度會變成淺藍色。而假的口罩標誌不會變色。而且「3M」印花沒有明顯的凸凹感(如下圖)還有許多人買到的3M口罩是散裝零售的,這種應該如何鑑別真假呢?
  • 「移民局」管賣假口罩的?注意天津市民留心眼
    天津北方網訊:移民局管起了賣假口罩?近日,一名市民遭遇假冒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詐騙,幸虧及時向警方求助,東麗警方揭穿了騙局。5月11日下午,東麗區華明派出所社區民警接到轄區群眾丁某打來電話,稱半個小時前,自己接到了所謂「移民局」的來電,對方說其涉嫌售賣假口罩,丁某否認後,對方又說有人冒充丁某的身份實施犯罪,需要核查丁某的銀行帳目。
  • 「假警察」要長沙女子撥款10萬元,幸好,真警察的一通電話讓她及時...
    「是的,有個自稱是公安局的人加了我的微信,他說一個小時之後要在我的微信裡撥款10萬元,我現在手機也沒有話費了。」「不是你的手機沒有話費了,是我們把你的手機先暫時關停了。」付奕彬說,好在警方及時對張女士進行了勸阻,保住了她的10萬元。
  • 擔心買到假口罩?不放心可上這個網站查真偽
    來源:經濟日報擔心買到假口罩?上這個網站查一下吧。2月6日中國消費者協會、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聯合宣布,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官網(http://www.cttu.org)可查詢目前國內主流的口罩生產企業。消費者如果對自己所購口罩品牌、質量有疑問,可向相關企業進行查詢。記者查詢發現,目前該網站已收錄了5000家口罩企業信息。在全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形勢下,口罩成為必需消費品,甚至有人把口罩上升到了「戰略資源」的層面。藥店斷供,限量供應,買不到合適的口罩甚至買不到口罩,這些都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熱點問題。
  • 市民接電話通知領法院傳票 要求轉帳是電話騙局
    近日,廣州市民小美便收到了自稱是廣州中院的電話,通知她領取傳票。隨後,這一「消息」又經過「派出所金融科」、「信息科」層層「證實」。當小美被「法官」「警察」一步步誘導洩露個人網銀信息時,她忽然如夢初醒,逃過騙局。廣州中院法官表示,最近屢發假傳票詐騙,有詐騙電話甚至直接打到了法院。法官提醒,要求提供銀行帳號、轉帳或者繳納費用的,尤其是要求轉入的帳戶名是個人而不是單位名稱的,一定是騙子。
  • 你在賣假口罩,發黑心財!」
    你在賣假口罩,發黑心財!」「你在賣假口罩!你還在發黑心財!」▲ 劉某被抓獲 這是2月5日,合肥市公安局高新分局民警偵辦一起銷售假冒偽劣口罩案件時,與嫌疑人的一段對話。當日,辦案民警克服疫情風險,奔赴阜陽、亳州等地,輾轉多處,最終抓獲銷售假冒偽劣口罩的犯罪嫌疑人劉某。
  • 美國拒絕中國標準N95口罩後續③:外貿人一定要警惕這些口罩出口騙局!
    外貿人面對大量的詢單,努力報價後卻發現都是假單。 究竟,為什麼面對大量的詢價,卻成交率極低呢? 1. 本身單子的真實性 這一些類型的訂單基本特點就是量大又要的很著急,還是華人詢價並且不是專業從事進口的。這種詢價一般都是無疾而終的多。 2.
  • 口罩沒到貨,小心是騙局!嚴打涉疫情網絡詐騙
    這個春節裡,少了些走親訪友的熱鬧,多了些網上問候的關懷;不斷刷新變化的數字與信息牽動著每一個國人的心,我們正在共同經歷一個特殊的時期。1月28日,廣東潮州警方在騰訊守護者計劃團隊的協助下破獲了利用肺炎疫情發布虛假口罩廣告實施詐騙的案件。騙子在網上發布信息,謊稱囤有大量N95口罩,因受害人關心疫情,便向其付費購買。當收到轉帳後,騙子便將受害人拉黑。
  • 電話語音通知收掛號信? 郵局:可能是騙局
    >來源:婁底新聞網 我要評論() 婁底新聞網訊(記者 吳名為)近期,部分市民接到這樣的電話,有掛號信需要到當地郵局領取
  • 戰疫3.15 | 買到假口罩、個人信息洩露怎麼辦?你關心的都在這!
    執法部門建議如下:1.在商品房交易市場看房或者諮詢樓盤信息時,儘量不隨意留下電話號碼及聯繫方式。2.如果商品房購買成功,開發商同時就一定收集了業主的個人信息,在這個時候,業主可以提醒開發商,自己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未經本人同意,不能被擅自使用。否則,將依法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