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看到大瓶化妝水,第一反應是什麼?
反正我第一反應就是買個面膜碗,再抓一把壓縮面膜,躺在躺椅上,一片一片溼敷化妝水,讓我的皮膚暢遊再化妝水的海洋,一次吸飽水,我已經想到那個愜意的畫面了......
打住!我不能把你們往歪路上引,這麼溼敷,臉可就毀了!
其實溼敷化妝水並不是什麼神奇的事情,原理就和敷面膜一樣的,只不過是把面膜的成分換成了化妝水而已,讓皮膚長時間浸泡在水裡,提供這樣的環境的確可以促進某些成分的吸收,醫院裡面也會採取一些溼敷療法。所以溼敷這個方法沒毛病,關鍵是掌握正確的方法,知道怎麼敷、敷什麼水。
溼敷好不好,頻率很重要
很多人也不管自己的皮膚狀態,有事沒事就溼敷化妝水,一來是這麼一大瓶,浪費了也不心疼,再者就是認為溼敷化妝水這件事就像喝水一樣,多點少點都無所謂。其實這種想法真的是很危險啊。
皮膚長時間泡在水裡會怎樣,舉個例子大家就知道了,泡過溫泉、遊泳池的朋友都知道,從水裡出來沒多久,臉上就會幹巴巴的,皮膚會變皺、起皮。如果你很久沒戲水,這些感受一時想不起來,看看這張圖,你應該不陌生吧。
手掌的角質層比較厚,長時間泡在水裡,角質層會吸水過量,變得膨脹,原本的「磚牆結構」被破壞,角質細胞間的脂質被帶走,角質層變得鬆軟,所以就會變皺、起皮,這時候,角質層的鎖水能力會變差,所以皮膚很快就會幹巴巴的。
偶爾這樣也還好,角質層可以恢復,但是經常這樣,作為皮膚屏障的角質層就會被破壞,皮膚的抵抗力變弱,就很容易過敏,變成敏感肌。敏感肌要想修復,可就不是容易的事情了。
所以啊,喜歡溼敷的小夥伴們要注意了,每次4-5分鐘,一周1-2次,可不要過量了。至於敏感肌的小朋友們,請你老實一點,塗一塗、拍一拍、噴一噴就好了。
溼敷好不好,水類很重要
在很多人的心裡,皮膚吸水就像海綿吸水一樣簡單,有水就洗,洗飽完工。對於有這種想法的小寶貝們,請欣賞我的無敵大白眼。
皮膚吸水可比這個複雜多了,具體來說,有兩種方式:一部分細胞是主動吸水,但是還有一部分細胞則是被動吸收。大家都知道,被動接受一定是有壓力影響的,那讓肌膚被動吸收水分的壓力就是滲透壓。被動吸水的過程,就是水從滲透壓低的地方流向滲透壓高的地方。
那麼什麼決定滲透壓的大小呢?水裡的微粒濃度決定,像是礦物質、微量元素都屬於這裡說的微粒,這些東西越多,滲透壓越大,可以理解成越有內涵,越強大。
明白了這個原理,聰明的小夥伴一定會想到,存在皮膚中的水被往外吸的情況。恭喜你,答對了,我們把水分成三種,高滲水、低滲水和等滲水。
1. 皮膚細胞中原本就有水,所以細胞裡原本就是存在滲透壓的,當皮膚接觸到高滲水,水中的微粒含量高,就會將皮膚中的水分倒吸出來。就像是海水中鹽分含量高,接觸過海水的皮膚會很乾燥。
2. 那皮膚接觸低滲水呢?皮膚會再滲透壓的牽引下,不停接受水分,細胞會過度吸水而膨脹,出現水腫的情況。
3. 還有一種水是等滲水,和皮膚中的滲透壓相同,當皮膚中的水分適量時,內外滲透壓對等,皮膚既不吸水也不失水,一旦皮膚進入缺水狀態,細胞中的水分減少,微粒的濃度升高,滲透壓升高,就會將水往皮膚中吸,當皮膚達到最佳水潤狀態,滲透壓回到正常水平,就會停止吸水,完美避開吸水過度。所以,等滲水才是皮膚的最佳選擇。
這麼一解釋,相信大家都會明白應該選什麼樣的水做溼敷啦。把握好溼敷的頻率,以及水的類型,才能讓皮膚舒舒服服地喝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