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不是每次拍嗝都一定能,且必須把嗝拍出來的
拍嗝是為了將寶寶胃中的空氣以「嗝」的形式拍出,預防寶寶因吸入空氣而造成的溢奶或是吐奶現象。如果按照正常方法拍完之後,沒有嗝出來,那一般情況下,寶寶就不太會因為空氣的緣故引發溢奶、吐奶。(前提是用正確的方法,且拍了足夠的時間)
二、 怎樣正確拍嗝,儘可能確保將嗝拍出來?
1、 選準時機
一般餵完奶之後,建議停滯一分鐘左右,讓奶徹底進入寶寶胃中,並有個適應的過程以後,家長再開始拍嗝。有時拍嗝拍了兩分鐘仍不見有嗝出來,可以考慮將寶寶輕輕平放在床上,然後再抱起繼續拍嗝,可能就會拍出來了。
2、 正確拍嗝
寶寶容易產生嗝,吃奶的過程中,睡覺過程中,玩耍過程中,都容易產生嗝。拍嗝成了每個媽媽的必備技能。最常見也是用的最多的拍嗝方式就是豎抱拍嗝。有什麼比較好的拍嗝手法?
一般來說,常用的拍嗝手法有如下3種
1、豎抱式
將寶寶的頭輕輕地靠在大人的肩頭,寶寶的身體呈直立狀貼在大人的身上,再用手掌以空心拳的方式輕拍寶寶的背部,直到聽到寶寶嗝出的聲音即可。
2、坐抱式
將寶寶抱起端坐在大人右側大腿,輕輕握住寶寶的腋下,讓寶寶的下巴貼於大人的右前臂,左手用空心掌自下而上的輕拍寶寶的背部。
3、俯抱式
將寶寶以面朝下的姿態放在大人的雙腿上,以右手握住寶寶的腋下,左手輕撫寶寶的後背。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用「心」教育)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 寶寶知道 帳號,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