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揭示下落的彈簧不受重力作用的原理

2020-12-20 搜狐網
生活中,玩具彈簧的下落情形總是讓人充滿疑問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玩具彈簧幾乎是大多數人兒時的玩具,但它的下落情形卻令人產生疑問,在重力環境下,如果它的頂端被垂直懸掛靜止,然後釋放,直到其塌陷的頂部和底部碰撞時,玩具彈簧才會開始下落。但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澳大利亞雪梨大學的研究員就解釋了這種不受重力作用的下落原理。

  其實,這種玩具彈簧的下落暫停時間原理十簡單。據科學家發表的文章表述道,因為「玩具彈簧的張力塌陷是自上而下的,當彈簧從頂部開始釋放時,物體的波前傳播到下方需要一定的時間。」

  鑑於遵循重力作用的信號必需通過物質來傳播這一概念,雪梨大學副教授Wheatland說:「你改變了頂部某些東西,就勢必需要一定的時間將這一信息傳播到彈簧的底部,這就是一個信號。無論你對物體做什麼,企圖產生一個改變,這其實就是個信號。因果關係意味著你先做了某事。這裡也存在因果關係,如果兩者不處於相同位置的話,信號的傳播就需要時間。」

  科學家用數學的方式解釋了該信號的傳播方式,稱物理學的本科生就可作出解釋。同時,科學家們指出該模型並不普遍,因為考慮到玩具彈簧的自然屬性,以及每一節彈簧撞擊下一節所產生的效應。(尚力)

相關焦點

  • 重力傳感器工作原理_重力傳感器作用
    打開APP 重力傳感器工作原理_重力傳感器作用 發表於 2019-06-10 14:16:03   重力傳感器簡介   新型屬傳感器技術,它採用彈性敏感元件製成懸臂式位移器,與採用彈性敏感元件製成的儲能彈簧來驅動電觸點,完成從重力變化到電信號的轉換。
  • 學霸都會的物理——重力(八年級下冊)
    【不要寫成垂直向下】6.利用重力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原理製成鉛垂線,可用來檢查牆壁是否豎直.7.重心:對於整個物體,重力作用的表現就好像它集中作用在物體的某一個點上,這個點叫做物體的重心.在線練習1.下列關於重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A.重力的大小等於地球的引力B.重力就是地球的引力C.直升機在空中靜止不動,是因為它不受重力
  • 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7.3《重力》視頻微課+圖文講解+同步練習
    牛頓精心研究了歷史上很多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推而廣之,找到這樣一個真理:宇宙間任何兩個物體,在到天體,小到灰塵之間,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這就是萬有引力。二、重力是怎麼產生的?讓學生看課文第55頁圖13.2-2從高處拍攝的蹦極照片。問題:為什麼做蹦極運動時,人跳出去後總是向下落?還有為什麼水總是向低處流?
  •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的典型例題練習
    重力就是地球對物體的吸引力,其方向一定指向地心B. 重力的方向就是物體自由下落的方向C. 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彈簧測力計或桿秤直接測出D. 在不同地點,質量大的物體可能比質量小的物體所受的重力小【審題指導】從重力的產生、大小、方向等方面理解重力。透徹理解和準確把握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是正確解題的前提。
  • 七年級下冊3.3重力
    從A點下落到B點的過程中,小石塊受到重力的作用 C. 從B點下落到C點的過程中,小石塊的速度先增大後減小 D.小石塊在C點時,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7.如圖所示,是我們常見的圖象,這種圖象如果在橫縱坐標加上適當的物理量及單位,可以用來描述的是(  ) A.彈簧的伸長與彈簧所受拉力的關係 B. 功率和時間的關係 C.
  • 重力作用在太空中不顯著的兩個原因
    圖片說明:萬有引力使行星按照自身的軌道圍繞太陽運轉太空中的物體總是朝向地球、太陽和銀河系中心下落的原因是引力在太空中無處不在。但它們卻看起來像是在沒有引力的環境下漂浮著,這其中有兩個原因。首先,以地球作為標準的話,那麼太空就顯得非常廣闊並且空洞了。
  • 第七章第三節《重力》練習題(二)
    2、甲、乙兩球的質量之比為3∶2,則他們所受的重力之比為____,若甲球所受的重力為60N,則乙球所受的重力為___N。3、如圖11中,甲圖是坐在船中的人用手推另一隻船時,自己坐的船同時後退,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的;蓋房子所用的重垂線如乙圖所示,所依據的物理知識是_________.
  • 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7.3《重力》精講
    ④重力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地理位置有關,即質量越大,物體受到的重力越大;在地球上,越靠近赤道,物體受到的重力越小,越靠近兩極,物體受到的重力越大。①原理:是利用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性質製成的。如圖所示,拋出去的桌球落地前,在空中飛行時受到的力是 (不計空氣阻力)(  ).A. 重力和拋力      B. 只有拋力     C. 只受重力      D. 沒有任何力作用A. 地球上的所有物體都受到重力的作用B. 重力作用不需要地球與物體相互接觸C. 玩具「不倒翁」不倒就是重力作用的結果D.
  • 初二物理教學教案:重力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是在前三節內容的基礎上,研究最常見的力——重力.教材通過「蘋果落地」和「拋出去的石塊向地面下落」兩個例子使學生認識重力的存在.然後用實驗研究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跟質量的關係,方法是用彈簧測力計測出質量成倍數關係的鉤碼所受到的重力的大小,算出每次測得的重力的大小跟質量的比值,由此得出重力跟質量成正比,質量增大幾倍,重力也增大幾倍
  • 【試講教案】高中物理《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生:類似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小樹在大風的作用下的彎曲,直尺在力的作用下的彎曲,繩子在力的作用下的扭轉,彈簧對壓縮它的物體的力的作用.    師:所有這些現象說明了什麼?生:要使物體形狀發生變化,要對它施加力的作用.    師:物體形狀或體積的變化稱為形變,從剛才幾個例子我們可以得到什麼樣的結論?生:力是使物體產生形變的原因.
  • 如果一位農民發現反重力原理會怎樣?科學並未完全堵死反重力之路
    今天發現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如果一位農民發現了反重力的原理,他該怎麼辦? 反重力原理無鬚髮現,很簡單,人人都知道,因為你時刻都在反重力。你舉手,你的手在反重力,克服重力才能抬起來;你抬腳,你的腳就在反重力,克服重力你才能走路。
  • 北師大版(郭)初中物理八年級全冊《三、重力》教案
    (2)成熟了的蘋果向地面下落。(3)空中的雨水落到地面上。(4)跳傘運動員為什麼會下落到地面?[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幾幅圖片,看看這幾幅圖片有什麼共同的特點?說明了說明問題?[生]這些圖片中的物體都是向下運動的,說明這些物體都受到一個向下的力的作用。[師]回答正確!非常好!那麼這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力呢?
  • 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7.3《重力》精講​
    ④重力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地理位置有關,即質量越大,物體受到的重力越大;在地球上,越靠近赤道,物體受到的重力越小,越靠近兩極,物體受到的重力越大。①原理:是利用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性質製成的。如圖所示,拋出去的桌球落地前,在空中飛行時受到的力是 (不計空氣阻力)(  ).A. 重力和拋力      B. 只有拋力     C. 只受重力      D. 沒有任何力作用A. 地球上的所有物體都受到重力的作用B. 重力作用不需要地球與物體相互接觸C. 玩具「不倒翁」不倒就是重力作用的結果D.
  • 重力傳感器的原理及有哪些應用
    打開APP 重力傳感器的原理及有哪些應用 發表於 2019-07-09 15:46:19 重力傳感器採用彈性敏感元件製成懸臂式位移器,與採用彈性敏感元件製成的儲能彈簧來驅動電觸點,完成從重力變化到電信號的轉換。
  • 實驗二:探究彈簧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係
    所用的鉤碼每隻的質量都是30g,他先測出不掛鈎碼時彈簧的自然長度,再將5個鉤碼逐個掛在彈簧的下端,每次都測出相應的彈簧總長度,將數據填在了下面的表中。(彈力始終未超過彈性限度,取g=9.8m/s2)(原創題)在做「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係」的實驗中,我們一般所採用的彈簧,其本身所受的重力相對鉤碼的重力來說很小,可忽略,稱之為輕彈簧.小華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完成此實驗.在實驗過程中他錯拿了彈簧,他所選用的彈簧本身所受的重力不能忽略.鉤碼的重力用F來表示,彈簧的形變量用Δx來表示,根據測量得到的數據他畫出了F-Δx圖象.請問圖象經過坐標原點嗎?
  • 備考2021年中考專題講解七:重力、彈力、摩擦力
    這一對相互作用的力同時產生,同時消失,而且是分別作用在兩個物體上。考點二、重力地面附近的物體,由於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符號:G。考點三、彈力1、彈性、彈力定義(1)物體受力發生形變,不受力時又能自動恢復原來形狀的特性叫做彈性。
  • 中考物理題精講:利用阻力與速度關係,求雨滴下落過程的重力功率
    利用阻力與速度關係求雨滴下落過程的重力功率,這是物理中考的重要題型,解決這類題型的關鍵是對勻速下落的雨滴進行受力分析,結合二力平衡條件,可以得到勻速下落過程受到的空氣阻力與重力的關係,再利用條件給出的空氣阻力與速度的關係,可以得到雨滴勻速下落的速度與重力的關係,再結合功率的計算公式
  • 「蹦極」和「小球壓縮彈簧」時力和運動的分析
    初中物理的學習中,如果沒碰到下面兩道題(同類型的,不一定是原題),說明你刷題量嚴重不足。
  • 交流接觸器的作用是什麼?它的工作原理又如何?
    交流接觸器的作用是什麼?相信大家碰到這個問題時,大多數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有些人甚至連「交流接觸器」這個名詞都沒聽過。畢竟大多數人沒有接觸到相關領域,自然沒興趣知道,但是交流接觸器的確和家庭用電息息相關。下面就給大家講講交流接觸器的作用以及它的工作原理。
  • 如果光沒有質量,為什麼它會受重力影響呢?
    但是,通過限制光我們有意料之中的發現,光有質量,光產生、也受重力影響。圖源:Wikipedia用鏡子反射光,光所顯示的動量僅僅是MC而M=E。這僅是把重量重新定義為靜質量的難題之一。在處理重力和無約束光時,將運動方程視為彎曲的空間/時間是很方便的,但我認為這是最好的計算工具,而不是一個基本的揭示。無論如何,因為光只以光速傳播,它的引力行為比簡單的的加速度要複雜的多。注意,由於重力使光彎曲,那麼光一定也有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