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琴弦在使用中遇到的問題

2020-12-16 餘音提琴

小提琴琴弦是經常要更換的部件,它的品質對發揮小提琴的潛力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採用不同種類的琴弦或相互間搭配恰當,可修飾小提琴的聲學效果,平衡各條琴弦的音色和音量。小提琴的琴弦有很多種,可以根據曲目的不同,選擇合適的琴弦以達到跟好的效果。

1.製作琴弦的材料有羊腸、金、銀、鋁、合金鋼、生絲和尼龍等,不同的材質對弦的特性和品質有較大的影響,似乎金屬愈貴重音色愈好。可以採用標準產品的鋼絲或合成的尼龍纖維。鋼弦一般用於練習琴,小提琴的E弦常用鋼弦,大型的全尺寸提琴也常用鋼弦。好的尼龍弦較耐用,定住音的性能也比腸弦好。如果配用專門的防滑弦軸或使用弦軸膏,弦軸的調音和防止跑軸的效果會更好。

2.高質量的腸弦還是為人們所樂於採用的,因其發出的聲音較為純正有力。好的羊腸弦是白色半透明且沒有汙斑的,黃色或帶汙斑的質量較差。不過顯得過於白的腸弦可能是漂白過的,不僅耐用性較差,而且調到同樣音調時張力較低。腸弦需避光密封保存且不宜久存,因其易變幹發脆。可以在弦上塗杏仁油使它滋潤變軟,但用前要擦乾淨,否則弓毛沾上油會在弦上打滑而拉不出聲音。生絲製的弦碰到手汗後會變差,而且較易磨損。

3.由於腸弦很難做到整體粗細均勻,大提琴弦因為更長,故誤差比小提琴弦更大。要儘可能多地試用不同製作法和規格的腸弦,以得到最佳的聲音。

4.琴弦的結構可以是單根的或絞合的,並可在其上再纏繞不同金屬的外皮,或者鍍上金或銀。同樣長度的弦,弦的粗細會影響諧振頻率,所以高音弦比較細,愈趨向低音弦就愈粗。

5.對於某一給定的音調,弦愈粗張力就愈大,聲音就愈響。腸弦由於強度較低,要達到同樣的張力就必須加粗直徑。同一種類的提琴,尺寸小的琴因弦的長度較短,故用較小的張力即可達到大尺寸琴同樣的音調。想要加大張力以提高音量,就需要加粗弦的直徑,如小型中提琴常用粗的C弦。有專為小尺寸琴製作的粗弦,但細的弦響應靈敏易於演奏。過大的張力對面板的弧度是有害的,不過任何一種弦都會產生壓力,經歷長時間後會使弧度下沉。選擇弦的最重要準則是聲音品質,以及符合音樂家或聽眾的品位和需求。

6.測量弦的粗細就是量它的直徑,用專用量規表示弦粗細的單位是PM,它比毫米單位小20倍,即千分之幾英寸的一半。量規並不能測出弦的重量和張力,重量和張力是由材料的強度、重量和結構決定的。如小提琴的D弦(17 PM)有時比G弦(16 PM)粗,因D弦纏的是鋁外皮,而G弦外皮是銀的。弦的規格會標有直徑的細、中、粗,質地的硬和軟,發音的強、中、柔等。如大提琴的A弦往往發音比D弦強,故通常選用發音強的鋼弦D和發音中的A弦。凡是符合規格的琴弦,同一標號的琴弦相互間的誤差是小的,故沒有必要一根根地挑選。

7.優質的琴弦振動時看起來就像有兩條平行的弦,出現不規則振動線的弦質量就較差。一根粗細不均勻,圓度不規則的弦,不會發出高品質的聲音。單根的鋼絲弦如小提琴的E弦,如果圓度不勻或表面不光滑,常會在拉空弦時偶爾不發聲,顯然會影響演奏效果。用細粒度的金相砂紙打磨接觸弓毛的那段,可以消除這個隱患。弦的外皮鬆動會產生雜音,一根低質或損壞的弦會擾亂其他弦的音色,或者使各弦的發聲不均衡,破壞了整個提琴的聲學性能。如果琴的聲音有了缺陷,在結構和安裝上找不到毛病,就要想到可能是弦的問題。

8.如果天天或略有間斷地演奏提琴,不要每次演奏完都把琴弦鬆開。這樣對琴弦和提琴都沒有好處,使它們保持在演奏狀態更好些。若長時間不演奏或要長途運輸,可把弦放鬆些但仍然保持一些張力,使琴馬對音柱略有壓力以免音柱脫落。因為安裝音柱時基本上是讓它自然地進入應在的位置,僅稍稍地把它拉緊一些,所以若沒有弦的壓力,稍一震動音柱可能就會脫落。如果演奏者沒有安裝音柱的經驗,想找到音柱的合適位置是要費一番工夫的。

9.指板末端處琴弦底面離指板的間隙,因琴弦的種類和粗細不同要作適當的調整。張力大的弦間隙要小一些,否則演奏者會感到略手,弦粗間隙要大一些。所以鋼弦要比尼龍弦的間隙小,尼龍弦比腸弦小,高音弦比低音弦小。如果指板的曲率半徑合適,指板表面各條弦之下的縱向下凹間隙做得恰當。各條弦離指板末端的間隙可適當小一些,尤其是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張力低的弦由于振動幅度大,間隙過小會與指板表面發生摩擦產生噪聲。

相關焦點

  • 關於小提琴的琴弦
    關於小提琴的琴弦 琴弦 對於所有弦樂樂器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音質的優劣有一部分受琴弦好壞的影響
  • 小提琴課堂:小提琴手指的使用非常關鍵,注意這9個問題
    大家好,我是活潑開朗、有才華又有氣質的小提琴愛好者伊人,我會每天在這裡和大家分享關於小提琴的知識,今天跟大家聊一聊我們在練習小提琴時,手指的使用非常關鍵,但是我們經常遇到以下9個問題。6、拉和弦時:四個手指應在不同的縱向表面上按壓琴弦,食指輕輕觸摸頸部的頂部,這樣就很容易完成縱向運動,手指也不容易觸摸相鄰的琴弦,從而更好地拉出豐富的和聲。食指觸及頸部的最高點。自然放鬆,學會揉弦,離開琴頸,既方便又容易,而且有助於學好揉弦。
  • 小提琴的四根琴弦的音色以及發音
    小提琴是一件最接近人聲的樂器,良好的發音的基本特點是音色圓潤,富有共鳴,純淨、均勻。演奏要富有感染力和藝術情感,必須掌握聲音強弱變化——即音樂力度變化。音樂力度變化範圍是廣泛的,有音響上的強弱、緊張度的不同、聲音的尖柔等。小提琴有幾根琴弦構成這是不懂提琴的初學者會問的問題。
  • 小提琴使用的金屬琴弦介紹
    其特點是張力大,聲音有爆發力,琴弦可以經得起弓子更大的壓力,做出突然的漸強減弱,以及幅度很大的音色變化,此外就是發音敏感聲音純且明亮集中。金屬銀弦對於爵士樂、鄉村音樂、流行樂、現代樂電聲提琴的演奏家,以及新琴,或者太悶的老琴,應該仍然是最佳的選擇。金屬銀弦的缺點首先是聲音帶金屬聲,其次是太硬太細,尤其是A弦。理由是銀比鋁密度高很多。
  • 「乾貨」琴弦更換小技巧
    學習小提琴,不僅僅是要會拉琴,還要把自己鍛鍊成一位懂得更換小提琴配件的小能手!斷弦、換弦是拉琴的朋友一定遇到的事情,但是,我們總不能一直依賴著別人給自己更換,畢竟這個是一個小小的技能,只要我們耐心一點點,一到兩次的經驗就可以換得很好哦!
  • 左手琴弦,右手毒品,小提琴老師的雙面人生
    4歲時,李悅開始學習小提琴,很快便展現出了音樂天賦,多次在比賽中獲獎。從一所重點大學音樂專業畢業後,她順理成章地進入了當地的一家歌劇團,擁有了穩定的工作。「我一直覺得,我就是為小提琴而生的。」說到自己最愛的琴,李悅原本黯淡的眼睛,突然有了光亮。
  • 小提琴課堂:初學者2種練習小提琴的方法,更好提高效率
    空弦練習是小提琴中常見的基本技能練習。它要求演奏者保持高度集中,耐心地完成每一項技能練習,並規範自己的行為,以確保在表演過程中不會出現拉弓錯誤。表演者的左手應該在空弦練習中保持靜止,他右手的動作,如握弓、舉弓和跳弓,應該分開練習,找出他的不規則動作並糾正它們,反覆練習正確的動作,以提高右手動作的熟練程度。
  • 琴弦的幾個問題?
    1、琴弦是否到了斷損以後才換新弦?初學古箏者,往往到了琴弦斷了以後,才換新弦,而有的初學者因彈奏力度較小,即使高音部位的 琴弦也能用上幾年的時間。另外,由於演奏者的手汗等滲入至尼龍絲內層,弦中的絲弦 層會發生變質,也會影響到古等的音色。故一般高中音部位琴弦在累積使用100小時之後,可根據琴弦 的實際情況換上新炫。2、新琴弦在調音時為什麼容易走音?新裝的琴弦有一個張力趨向穩定的「過渡期」,也就是琴弦的「延伸期」。
  • 隱藏在《鈴木小提琴教材》中的連弓學習妙招
    在我剛做小提琴老師的時候,對小提琴入門的教材了解不多,對各種入門教材的優缺點也不知道,在教學的過程中曾遇到過很多麻煩。印象最深的就是教學生學習連弓時的窘態。原因是不論你怎樣說,不論你怎樣示範,學生總是一弓一音,換音就換弓,我的白毛汗水那個直流啊!現在想起來猶如昨天,印象太深刻了。直到使用《鈴木小提琴教材》,這種事情就再沒出現過,學生總能極順利的學會連弓。
  • 小提琴出現雜音不要驚慌仔細排查幫你解決
    小提琴的發音不允許帶有任何雜音,要求是乾淨和圓潤的樂音。出現雜音,它是許多正弦波合成的,它的波形圖線是很複雜的非周期性的曲線,沒有明顯的調及音高,一般聽起來使人感到不舒服。在演奏小提琴時,也會混雜著一些噪聲是琴弓和琴弦的磨擦聲,好的樂器和好的演奏者,可將樂器的雜音減少到最小程度。
  • 小提琴的10點硬知識,建議新手收藏
    小提琴作為西方古典音樂中最重要的樂器之一,已經存在了超過數百年的歷史,也被各類音樂家們用來演繹不同風格的音樂。相信想學習這個樂器的人都是被舞臺上小提琴手優雅的表演和小提琴演奏出的宛轉悠揚而深入人心的旋律深深吸引,那麼想要入門學習小提琴之前,不妨先來了解一下小提琴的複雜構造吧。
  • 小提琴課堂:關於小提琴的,6個調音方法
    大家好,我是活潑開朗、有才華又有氣質的小提琴愛好者伊人,我會每天在這裡和大家分享關於小提琴的知識,今天跟大家聊一聊關於小提琴的6種調音方法。小提琴音色的調整是每個小提琴初學者都會遇到的問題。方法2:仔細聽老師調好音的小提琴這很重要,因為很多事都是從模仿開始的。在調音之前,我們應該先聽正確的音準和音色,並且通過反覆的聽來使耳朵記住它。具體需要怎麼聽得?E弦開始,輕輕敲打琴弦。你會聽到四個不同音色。然後聽任何兩個弦的聲音。你會感受到四弦的音色。
  • 中國家長,請不要隨隨便便讓孩子學「小提琴」
    最近發覺身邊越來越多的家長朋友都開始為自己的小孩報名「小提琴」培訓班。當然,這種望子成龍的心態固然可以理解,但學小提琴背後可能存在的隱形問題,基本上沒有多少家長知道,此文將從音樂的角度,談一談普通人到底適不適合學小提琴。
  • 小提琴怎樣在運弓中避免「大肚子音」的方法
    小提琴由於音色細膩、富於歌唱性而受到人們的喜愛。但對於初學者來說,掌握小提琴的持琴、握弓、運弓絕非易事。所謂「大肚子音」,是指在小提琴演奏過程中,每運行一弓時習慣性地在發音上出現兩頭音量小、中間音量大的一種毛病。
  • 小提琴課堂:盤點練習小提琴,要學會的7種方法
    這是學習者經常遇到並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但是因為每個人的實際情況和條件不同。練習琴的目的、要求和時間也不同。因此,練習的方法和步驟也不一樣。1、有明確的目的要求:學習小提琴演奏知識和技能可以培養他們的演奏能力、表現能力和教學能力。如果學習者有明確的目標要求,他會有一個強烈而持久的動力。
  • 影響小提琴音質的因素,怎樣拉的聲音更好聽
    和許多其他樂器一樣,小提琴對不同的演奏者有不同的反應,創造出不一樣的聲音,可以根據你想要產生的音樂的風格和類型,你應該能夠根據每個技巧去調整你的小提琴的音調。這五個提高小提琴音效的技巧將有助於你從小提琴中獲得更飽滿、更豐富的音調,同時也有助於你發展你個人風格。
  • 科技發展:鋼琴和小提琴是如何被人類發明製造出來的
    巴赫在訪問波茨坦的老弗雷德裡克時,演奏使用的就是西爾伯曼製作的鋼琴。稍後,德國制琴師史坦因設計了「棘輪裝置」,錘敲擊琴弦後立刻移開,讓琴弦自由振動。1777年,莫札特在試彈過史坦目的鋼琴後說:「不論我怎樣按鍵,音色始終平滑,從不刺耳。」到80年代初,英國的一家布羅德伍德父子公司,為鋼琴添上了一種機械裝置,奏出的音域比史坦因的鋼琴更廣。
  • 小提琴課堂:在識譜上,家長常遇到的2個問題
    大家好,我是活潑開朗、有才華又有氣質的小提琴愛好者伊人,我會每天在這裡和大家分享關於小提琴的知識,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在識譜上,家長常遇到的2個問題。在初學小提琴的時候,我們是沒有辦法直接接觸樂曲的。除了打好堅實的基本功,還有一點會讓很多人產生疑問,那就是關於樂譜的問題,在學習樂器的時候總會遇到看譜的時候,那是不是必要要識譜還是說可以不識譜,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關於樂譜的2問題。1、在學習小提琴的時候是不是必須要學會看譜子?伊人是建議大家學習譜子的。
  • 小提琴應該如何進行調音
    小提琴調音方法 小提琴四根琴弦從低到高分別為G弦(4弦)、D弦(3弦)、A弦(2弦)和E弦(1弦)。 運弓 優秀的演奏家能在小提琴上發出千變萬化的聲音,就運弓而言,取決於運弓的速度、弓在弦上的壓力以及弓和弦的接觸點這3種因素的不同結合。小提琴的弓法繁多,就其主要的有以下幾種:分弓:一弓演奏一個音,音要拉的乾淨,清楚;連弓:一弓演奏許多音,在很多樂曲中都會用到,是最常用的弓法之一;頓弓:音與音之間斷開;跳弓:弓毛離開琴弦。
  • 如何尋找小提琴琴碼安放的最佳位置
    我們在買到一把比較理想的小提琴,作為進入調試程序中的第一步工作是什麼?是努力尋找安放琴碼的最佳位置。下面那就告訴大家如何尋找琴碼安放的最佳位置  因為,琴碼的作用太重要了,無論怎樣強調都不會過分。借用一句廣告詞來說,世界上沒有最好的琴碼,只有更好的琴碼(廣而論之,小提琴也是這樣)。  琴碼是小提琴的咽喉,作為從音源過渡到音箱的橋梁,它所承擔的使命不僅僅是負責架設起四條琴弦,不僅僅是負責聲音的傳導,更為重要的是決定了音箱的共鳴程度與效果,並進而由此直接影響到小提琴的音量是否宏亮,音質是否純淨,音效是否均衡,音色是否優美(即是否具有豐富的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