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8個安全提醒一定要告訴孩子

2020-09-05 光明網

新學期開始了,

孩子們上學路上、

校園內有哪些安全隱患?

家長和老師們在提醒孩子

認真學習知識的同時,

安全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呢!

01

防疫安全手冊

●1. 敦促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手衛生,比如餐前、接觸垃圾後、外出歸來都要認真洗手,平時少聚集。

●2. 疫情期間,口罩、免洗洗手液等要常備,上下學的路上等人多的場合要佩戴口罩、注意防護。

●3. 學生和家長要養成檢測體溫等健康狀況的習慣,一旦身體出現異常情況要及時向老師和學校報備,聽從學校安排。

●4. 每天要保證健康飲食,不要熬夜,進行適當運動,提高免疫力。

●5. 家長日常也要注意防護,因為孩子的健康與家長息息相關。

02

交通安全手冊

開學以後,孩子們每天上學、放學都會遇到各種複雜的交通環境。一些小朋友精力充沛,缺乏自控力,交通安全意識較為薄弱,容易誘發安全事故。

●1. 留意路面情況,不要突然開車門下車(警惕「開門殺」)。

● 2. 不要橫穿、猛跑過馬路;不要在馬路上嬉戲打鬧;不要翻越護欄;不要走路時低頭聽音樂或看書。

● 3. 乘坐公交、地鐵時不要搶上搶下;乘車時不向窗外招手探頭,乘車須抓緊扶手,待車停穩後再下車。

● 4.不要與機動車搶道,路口要四處觀望,確認安全後再通過;不要在機動車道騎行,不要在路上並行騎車,不要在騎車時聽歌。

●5.不乘坐無牌無證車輛、不乘坐超載車輛。

●6.警惕汽車盲區。家長應告知孩子汽車在行駛和倒車時的盲區,不讓孩子在盲區玩耍、逗留。

●7.警惕孩子被遺忘在車內。家長老師離開車前一定要留心查看,在孩子具備一定能力的情況下,教給他們一些求救辦法,如按喇叭、打雙閃以及拍打車窗等方式引起周圍人的注意。

03

活動安全手冊

青少年處在活潑好動、愛玩愛鬧的階段,這是孩子的天性,但是一切活動都務必以安全為前提。

● 1.不爬牆、樹木及危險物。

● 2.無論教室是否處於高層,都不要將身體探出窗外或護欄外,更不要爬到高處玩耍。不要倚靠樓梯欄杆,因為有的欄杆之間縫隙過大,有的欄杆高度不夠,有的欄杆經過風吹日曬可能生鏽破損,都存在安全隱患。

●3.擦玻璃等打掃衛生活動要注意安全,既要防止自己跌落,也要防止打掃工具掉落,帶來高空墜物危險。

●4.課間文明休息,不在教室中、樓道裡、樓梯口、樓道拐彎處追逐打鬧,課間活動不猛跑。

●5.不要把學校公共設施當成遊樂設施,不在體育器材周邊追逐打鬧,不玩危險性遊戲。

●6.教室門窗等縫隙會「咬人」,很危險,尤其是在開關門窗時,不要將手指等身體部位放到縫隙處。

●7.經過假期長時間休息後,學生突然回歸開學狀態,體力和精力會有些不足,參加運動會、軍訓、體育鍛鍊等活動時,要避免中暑、肢體拉傷,要及時補充水分,保證休息時間。

04

戶外場所安全手冊

警惕溺水觸電

●1. 遠離建築工地、道路等存在安全隱患的場所。

●2. 不到坑、池、塘、溝、河流、水壩等不安全的地方遊泳、玩耍。

●3.遠離魚池、噴泉池和造景池,謹防滑倒或觸電。

●4.不在變壓器周圍逗留,更不能攀爬變壓器。

●5.出門一定要告知父母長輩,和誰在什麼地方玩,要注意時間,不要很晚到家,以免父母擔心。

05

應急避險手冊

防震避險

●1.避震原則是震時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

●2.如果在教室,老師和最前、後排的同學應立即打開教室前、後門。大家迅速躲到書桌下或講臺旁。

●3.如果在禮堂、食堂、體育場館內,應躲到承重牆的牆角或穩固的設施旁。

●4.如果在宿舍,應躲到小開間內,選擇承重牆的牆角或床旁。

● 5.如果在室外,應立即蹲下或趴下,降低重心、護住頭部,避開容易倒塌的高大建築物。千萬不能回到沒有倒塌的建築物中,因為餘震隨時可能發生。

火災逃生

●6.遇到火災,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爭分奪秒,快速離開。萬一被火圍困,要隨機應變,設法脫險。

●7.如果睡覺時被煙嗆醒,應迅速下床俯身衝出房間,不要等穿好衣服才往外跑。

●8.如果整個房間起火,要匍匐爬到門口,最好找一塊溼毛巾捂住口鼻。

●9.如果煙火封門,不要貿然開門,應改走其他出口,並隨手把通過的門窗關閉,以延緩火勢向其他房間蔓延。

●10.如果被煙火圍困在屋內,應用水浸溼毯子或被褥,將其披在身上,尤其要包好頭部,用溼毛巾蒙住口鼻,做好防護措施後再逃離。

●11.千萬不要趴在床下、桌下或鑽到壁櫥裡躲藏,不要為搶救貴重物品而冒險返回正在燃燒的房間。

06

危險物品安全手冊

●1.不攜帶管制刀具、危險玩具和能傷害他人的一切工具進入校園,水果刀也不帶進校園。

●2.不攜帶火種進入校園。如打火機,鞭炮等。

07

宿舍安全手冊

開學後,宿舍裡各種電器及學生生活用品增多,安全隱患明顯增多,住宿的同學一定要做好防範。

●1. 不在宿舍內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2. 不在宿舍內私接電線。

●3. 不違規使用大功率充電器,電器發現異常,要及時報告宿管老師。

●4. 離開宿舍時,務必檢查並關閉門窗及電燈、電扇、充電器等所有電器設備的電源。

● 5. 特別加強貴重物品的保管。

● 6. 在宿舍樓內或周邊發現行蹤可疑的人,應加強警惕、多加注意。

08

食品安全手冊

新學年開學,到了季節交替的時候,是多種疾病高發期,食物容易變質,要注意食品衛生安全。

● 1. 勤洗手。腸道傳染病主要是「病從口入」,因此,手的衛生十分重要,要用流動的水洗手。

● 2. 多喝水。秋季氣候乾燥,空氣中塵埃含量高,人體鼻黏膜容易受損,要多喝水,讓鼻黏膜保持溼潤,能有效抵禦病毒的入侵,還有利於體內毒素排洩,淨化體內環境。

● 3. 多吃蔬菜水果,適當增加水和維生素的攝入。

孩子安全無小事,

新的學期,請記住,

先有安全再談成績,

願孩子們平安每一天!

應急君綜合整理

中國應急管理報 新媒體中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今天,這8個安全提醒一定要告訴孩子!
    新學期開始了,孩子們上學路上、校園內有哪些安全隱患?家長和老師們在提醒孩子認真學習知識的同時,安全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呢!家長應告知孩子汽車在行駛和倒車時的盲區,不讓孩子在盲區玩耍、逗留。● 7.警惕孩子被遺忘在車內。 家長老師離開車前一定要留心查看,在孩子具備一定能力的情況下,教給他們一些求救辦法,如按喇叭、打雙閃以及拍打車窗等方式引起周圍人的注意。
  • 開學後,這7個安全提醒一定要告訴孩子
    小編在這裡提醒廣大家長:孩子開學回到學校終於回歸正常的學習生活家長們興奮之餘孩子安全的這根弦可千萬不能松!這7張圖告訴你孩子的安全都要注意點啥?各位家長這些安全提醒您都記住了嗎新學期來了一定要告訴孩子哦!來源:中國教育報
  • 應急科普:這8個安全提醒一定要告訴孩子
    新學期開始了,孩子們上學路上、校園內有哪些安全隱患?家長和老師們在提醒孩子認真學習知識的同時,安全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呢!● 4.不要與機動車搶道,路口要四處觀望,確認安全後再通過;不要在機動車道騎行,不要在路上並行騎車,不要在騎車時聽歌。●5.不乘坐無牌無證車輛、不乘坐超載車輛。●6.警惕汽車盲區。家長應告知孩子汽車在行駛和倒車時的盲區,不讓孩子在盲區玩耍、逗留。●7.警惕孩子被遺忘在車內。
  • 【應急科普】這8個安全提醒一定要告訴孩子!
    新學期開始了孩子們上學路上校園內有哪些安全隱患?家長和老師們在提醒孩子認真學習知識的同時安全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呢!家長老師離開車前一定要留心查看,在孩子具備一定能力的情況下,教給他們一些求救辦法,如按喇叭、打雙閃以及拍打車窗等方式引起周圍人的注意。
  • 提醒!馬上開學了,這40個安全提醒要告訴孩子!
    新學期開始了,孩子們上學路上、校園內需要避免哪些安全隱患?家長和老師們在提醒孩子認真學習知識的同時安全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這40個安全提醒要告訴孩子!3 校園安全手冊青少年處在活潑好動、愛玩愛鬧的階段,這是孩子的天性,但是一切活動都務必以安全為前提,這就需要我們的老師和家長們攜起手來,細細叮囑,小心看護。1.不攜帶管制刀具、危險玩具和能傷害他人的一切工具進入校園,水果刀也不帶進校園。2.不攜帶火種進入校園。
  • 開學了,這40個安全提醒要告訴孩子!
    這40個安全提醒要告訴孩子!每天要保證健康飲食,不要熬夜,進行適當運動,提高免疫力。● 5. 家長日常也要注意防護,因為孩子的健康與家長息息相關。03 校園安全手冊●●青少年處在活潑好動、愛玩愛鬧的階段,這是孩子的天性,但是一切活動都務必以安全為前提,這就需要我們的老師和家長們攜起手來,細細叮囑,小心看護。
  • 開學了,這8個安全提醒要告訴孩子!
    新學期開始了,孩子們上學路上、校園內有哪些安全隱患?家長和老師們在提醒孩子認真學習知識的同時,安全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呢!每天要保證健康飲食,不要熬夜,進行適當運動,提高免疫力。● 5. 家長日常也要注意防護,因為孩子的健康與家長息息相關。02交通安全手冊開學以後,孩子們每天上學、放學都會遇到各種複雜的交通環境。一些小朋友精力充沛,缺乏自控力,交通安全意識較為薄弱,容易誘發安全事故。● 1.
  • 開學了,這40個安全提醒一定要告訴孩子
    、愛玩愛鬧的階段,這是孩子的天性,但是一切活動都務必以安全為前提,這就需要我們的老師和家長們攜起手來,細細叮囑,小心看護。6、要注意教室安全。學生上課離開本班教室一定要關好門窗。尤其在剛開學、需要買書本、交各種費用的階段,孩子手裡或多或少會有一些零用錢,家長和老師們一定要提醒孩子提高警惕!1、不要有貪小便宜的心理,在微信、QQ發現有不法違規行為,請及時撥打110報警。2、上學時不要攜帶貴重物品,身上不要帶較多的零花錢,不要和別人攀比。3、個人物品要保管好,家門鑰匙及零花錢要隨身攜帶,不隨意擺放。
  • 提醒 | 馬上開學了,這40個安全提醒要告訴孩子
    新學期開始了,孩子們上學路上、校園內需要避免哪些安全隱患?家長和老師們在提醒孩子認真學習知識的同時,安全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呢!不要與機動車搶道,路口要四處觀望,確認安全後再通過。● 8.不要在機動車道騎行,不要在路上並行騎車,不要在騎車時聽歌。
  • 開學了,這8個安全提醒一定要告訴孩子——
    家長和老師們在提醒孩子認真學習知識的同時,安全教育也必不可少防疫安全手冊●敦促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手衛生,比如餐前、接觸垃圾後、外出歸來都要認真洗手,平時少聚集。● 疫情期間,口罩、免洗洗手液等要常備,上下學的路上等人多的場合要佩戴口罩、注意防護。
  • 【科普】開學了,這8個安全提醒要告訴孩子!
    家長和老師們在提醒孩子認真學習知識的同時,安全教育也必不可少防疫安全手冊●敦促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手衛生,比如餐前、接觸垃圾後、外出歸來都要認真洗手,平時少聚集。● 疫情期間,口罩、免洗洗手液等要常備,上下學的路上等人多的場合要佩戴口罩、注意防護。
  • @家長們,開學了,這8個安全提醒要告訴孩子!
    新學期開始了,孩子們上學路上、校園內有哪些安全隱患?家長和老師們在提醒孩子認真學習知識的同時,安全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呢!家長應告知孩子汽車在行駛和倒車時的盲區,不讓孩子在盲區玩耍、逗留。● 7.警惕孩子被遺忘在車內。 家長老師離開車前一定要留心查看,在孩子具備一定能力的情況下,教給他們一些求救辦法,如按喇叭、打雙閃以及拍打車窗等方式引起周圍人的注意。
  • 提醒 | 馬上開學了,這40個安全提醒要告訴孩子!
    新學期馬上開始了,孩子們上學路上、校園內需要避免哪些安全隱患?家長和老師們在提醒孩子認真學習知識的同時,安全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呢!不要與機動車搶道,路口要四處觀望,確認安全後再通過。● 8.不要在機動車道騎行,不要在路上並行騎車,不要在騎車時聽歌。
  • @鷹潭家長,開學這40個安全提醒要告訴孩子
    家長和老師們在提醒孩子認真學習知識的同時安全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0103校園安全手冊青少年處在活潑好動、愛玩愛鬧的階段,這是孩子的天性,但是一切活動都務必以安全為前提,這就需要老師和家長們攜起手來,細心叮囑,小心看護。● 1.
  • 【應急科普】開學了,這8個安全提醒要告訴孩子!
    家長和老師們在提醒孩子認真學習知識的同時,安全教育也必不可少防疫安全手冊家長老師離開車前一定要留心查看,在孩子具備一定能力的情況下,教給他們一些求救辦法,如按喇叭、打雙閃以及拍打車窗等方式引起周圍人的注意。
  • 科普丨開學了,這8個安全提醒要告訴孩子!
    家長和老師們在提醒孩子,認真學習知識的同時,安全教育也必不可少。防疫安全手冊●敦促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手衛生,比如餐前、接觸垃圾後、外出歸來都要認真洗手,平時少聚集。● 疫情期間,口罩、免洗洗手液等要常備,上下學的路上等人多的場合要佩戴口罩、注意防護。
  • 先有安全再談成績!這40個安全提醒要告訴孩子!
    新學期開始了,孩子們上學路上、校園內需要避免哪些安全隱患?家長和老師們在提醒孩子認真學習知識的同時,安全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呢!三、校園安全手冊青少年處在活潑好動、愛玩愛鬧的階段,這是孩子的天性,但是一切活動都務必以安全為前提,這就需要我們的老師和家長們攜起手來
  • 這40個安全提醒要告訴孩子
    家長和老師們在提醒孩子認真學習知識的同時安全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01交通安全手冊開學以後,孩子們每天上學、放學都會遇到各種複雜的交通環境03校園安全手冊青少年處在活潑好動、愛玩愛鬧的階段,這是孩子的天性,但是一切活動都務必以安全為前提,這就需要老師和家長們攜起手來,細心叮囑,小心看護。● 1.不攜帶管制刀具、危險玩具和能傷害他人的一切工具進入校園,水果刀也不帶進校園。● 2.
  • 應急科普丨開學了,這8個安全提醒要告訴孩子!
    家長和老師們在提醒孩子認真學習知識的同時,安全教育也必不可少防疫安全手冊●敦促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手衛生,比如餐前、接觸垃圾後、外出歸來都要認真洗手,平時少聚集。● 疫情期間,口罩、免洗洗手液等要常備,上下學的路上等人多的場合要佩戴口罩、注意防護。
  • 應急科普丨開學了,這8個安全提醒要告訴孩子
    家長和老師們在提醒孩子認真學習知識的同時,安全教育也必不可少防疫安全手冊家長老師離開車前一定要留心查看,在孩子具備一定能力的情況下,教給他們一些求救辦法,如按喇叭、打雙閃以及拍打車窗等方式引起周圍人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