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黑色開局,2020年中國產業園區經歷了跌宕起伏的一年,面對周遭劇變產業園區嶄露堅強韌性,但重塑增長仍是當下面臨的嚴峻考驗。
12月18日,「韌性·復甦·新生2020第四屆中國產業園區新驅動力峰會暨2020年度中國產業園區金梧桐獎頒獎盛典」在北京萬達文華酒店舉辦。大會由選址中國主辦,賽迪網、和君諮詢、知行曉政協辦,中國產業地產與產城聯盟、中國建築學會產業園區學術委員會特邀支持。
本屆峰會邀請到財經智庫專家、投行高管、數十家業內知名園區運營商代表、國際房地產顧問機構高管、開發區政府領導,以及專業的第三方產服運營平臺、智庫諮詢機構、新聞媒體、行業協會等500餘人次,共敘園區人的2020,共話向暖的2021。
王者雲集:赴一場年度盛會
蒞臨大會並發言的重量級專家及園區嘉賓有:知名財經學者、創投專家、如是資本董事總經理張奧平,中信證券投資銀行管理委員會高級副總裁宋雲濤,戴德梁行中國區產業地產部主管、董事總經理蘇智淵,上海自貿壹號生命科技產業園首席戰略官兼聯席CEO吳波,鴻坤產業集團常務副總裁李雨龍,賽迪顧問有限公司副總裁李珂,西安三元園區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副總裁毋若雲,西北旺聯社副總經理、西北旺萬合科創園副總經理苗思露,知行曉政創始人兼CEO蔡家偉,北京保羅投資集團副總經理雷向國,青島市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滕雲楓,和君諮詢高級合伙人、和君產業園區事業部主任王鵬,啟迪協信科技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豔紅,北京首鋼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招商中心負責人丁磊,北京中關村信息穀公司戰略管理部總監雷豔麗,天津西青經濟技術開發區招商部部長戴明昊,新華網房產頻道主編李連章等。
峰會主辦方代表選址中國創始人、CEO陳雪源,選址中國運營中心總經理葛翠等出席活動並發言。
獨家連載:圍觀園區行業報告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諸多產業園區面臨著空置、招商和資金壓力。」選址中國創始人、CEO陳雪源表示,「希望藉助此次峰會為業界同仁搭建交流平臺,尋求廣泛的合作機會,挖掘產業園區新的價值增長點。」
選址中國創始人、CEO陳雪源
一度峰會,一部白皮書。儘管產業園區發展與地方經濟息息相關,卻鮮有智庫撰寫相關領域報告。每年中國產業園區新驅動力峰會選址中國都將出品數萬字的年度報告,全景呈現一年中產業園區行業發展、企業選址的客觀規律,梳理園區發展新趨勢。因為需要,因為高含金量,報告發布成為歷年峰會的「保留節目」。
面臨無常變局,創新成為園區突圍的制勝法寶。選址中國、和君產業園區事業部聯合出品《2020年度中國產業園區創新發展報告》(後簡稱「報告」),報告顯示,疫情成為園區行業洗牌的催化劑,推動了園區創新轉型的步伐。部分標杆園區在盈利模式、融資模式、政策、招商運營、數位化升級等五大方面做出了諸多有益的探索,核心競爭力持續提升。
和君諮詢高級合伙人、和君產業園區事業部主任王鵬
編委代表和君諮詢高級合伙人、和君產業園區事業部主任王鵬介紹,「2020年以來,我們觀察到越來越多的園區在努力擺脫『房地產開發商』的形象,向『園區運營服務商』、『企業合伙人』、『科技投行』等角色轉變,產業服務、產業投資成為園區盈利模式升級的突破點。」
今年隨著鼓勵國家級開發區上市融資等創新政策逐漸湧現,產業園區加速擁抱資本市場,藉助「註冊制」、科創板、REITs等「東風」,打通園區資產的「融-投-管-退」全周期通道。面向未來,產業園區創新發展仍是機遇與挑戰並存。
選址中國運營中心總經理葛翠發布了《2020中國企業選址十大案例和趨勢》,結合《外商投資法》、減租抗疫、騰訊5000億阿里2000億,合肥戰投蔚來、優客工場上市等年度熱點事件,呈現出中國仍是外資熱土,新基建掀投資熱潮,科技企業選址需求不減,二線城市吸引力攀升,資本招商影響選址天平,聯合辦公常態化存在等十大趨勢。
權威發聲:經濟向暖政策向好
當前經濟形勢仍然嚴峻,錯綜複雜的內外環境仍然存在不確定性。中國經濟到底面臨怎樣的形勢?知名財經學者、創投專家、如是資本董事總經理張奧平發表了題為《2020年中國產業經濟與資本市回顧和展望》的主題演講,他認為,科技+數字經濟將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新動能。隨著我國疫情的有效控制,消費短期內恢復欠佳,雙循環格局下長期增長可期。製造業是2020年的經濟復甦主力,2021年製造業景氣度向好,投資穩健增長。產業園區也迎來資本化融資大幅放寬的新機遇。
知名財經學者、創投專家、如是資本董事總經理張奧平
今年4月30日,中國證監會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共同發布《關於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試點相關工作的通知》,明確將高科技產業園區納入試點範疇。中信證券投資銀行管理委員會高級副總裁宋雲濤在大會上作《公募REITs元年——產業園區如何把握機遇》的主旨演講,以投行視角闡釋產業園區公募REITs的實操方法論及值得關注的重點問題,在他看來,園區公募REITs頂層設計強調權益屬性,成熟園區資產不希望增加資產負債率,更願將其轉化為權益投資獲取長期利潤,園區公募REITs符合企業訴求,利於推進園區輕資產化開發管理。
中信證券投資銀行管理委員會高級副總裁宋雲濤
一線迴響:亟待建立園區標準
面對2020年的常態化挑戰,園區人各有精彩也各有難題,如何把握機遇乘風破浪?大會邀請園區高管與智庫機構代表就產業園區現狀進行深入交流。民營園區運營商在不利因素的影響下,對2020年的成績打70分,開啟自省、創新模式。相比物流地產IPO,產業地產如今站在資本風口上,卻尚未有一條標準化的路徑,未來價值點在於推出一套標準化IPO模型,園區行業短期低潮但長期看好。
《大勢所趨——產業地產的變革和升級》圓桌對話從左至右依次是:陳雪源、李珂、滕雲楓、蘇智淵、李雨龍、張豔紅
面臨諸多變化,園區人今年也做起了主播,體驗「雲招商」。對於2020年的「變」與「不變」,園區招商人、政府招商部門、第三方企服平臺認為,今年生物醫藥、直播、科技等產業園區經歷了冰火兩重天,上半年因為疫情招商難,下半年也因為疫情,企業業務激增推動園區快速招商。當然,市場上大部分企業在選址上變得愈發謹慎,更加注重對潛在風險的控制。面向未來,在全球疫情蔓延中國有力控制趨於穩定的情況下,相信明年外資會迎來爆發期。同時,招商方式也進入了投融資、飛地招商的3.0階段。
圓桌對話:《面向未來——招商引資和企業選址的突破創新》從左至右依次是:李連章、雷向國、蔡家偉、吳波、丁磊、雷豔麗、戴明昊
本屆大會也邀請到2位園區一線操盤手分享他們在園區打造上的創新經驗。
西安三元園區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副總裁毋若雲認為,產業改變城市,城市的運營是核心產業IP的運營。作為園區運營商,西安三元15年來服務50個城市,200個園區,沒有一個是雷同的,園區產業IP差異化成為核心競爭力。
毋若云:《產業改變城市——新形勢下產業打造的思考和實踐》
海澱北清路,科技網際網路產業的下一站。西北旺聯社副總經理、西北旺萬合科創園副總經理苗思露分享了在此盤活集體土地資源,運營集體土地產業園的挑戰與機遇。
頒獎盛典:揭曉10強園區榜單
在中國產業園區發展邁入第4個十年,大會在晚宴環節,向在企業引進、空間建立、企業服務、產業創新方面持續耕耘並取得行業領先地位的園區,頒發2020年度中國產業園區金梧桐獎。
130家園區、345萬張網絡投票,歷經月餘激烈評選,綜合網絡投票60%、專家投票40%的計票方式,終於揭曉綜合實力10強園區、創新活力10強園區、企業服務10強園區、最美空間10強園區名單。
金梧桐獎綜合實力10強榜單:西北旺萬合科創園(西北旺「一鎮一園」)、一方健康谷、保羅大健康產業園、中糧健康科技園、中航技廣場、北京經開·壹中心、中關村科學城金隅智造工場、招商·東湖網谷、武漢東湖自貿生物創新港、大族企業灣(排名不分先後)。
金梧桐獎創新活力10強榜單:北方循環經濟示範園區、MAX科技園、青島國際特別創新區、亨通數雲網智產業園、泗洪綠色智能裝備產業園、上海自貿壹號生命科技產業園、北京經開·壹廣場、華潤置地·科創大道、中關村電子城(昆明)生命健康科技產業園、燕京總部基地(排名不分先後)。
金梧桐獎企業服務10強榜單:電子城·國際電子總部、天津京濱工業園、南陽·中關村信息穀創新中心、藍貝創新園、銘泰產業園、國泰·奧北科技園、中關村電子城(昆明)科技產業園、海泰產業園、青島市工業技術研究院、格雷眾創園(排名不分先後)。
金梧桐獎最美空間10強榜單:用友產業園(北京)、金科景朝長沙科技新城、亦花園創意產業生態園、海開·磚窯裡、中天·國際金融園、和君教育小鎮、青島中關村信息穀創新示範基地、金隅高新產業園、鴻坤·金融谷、亦城財富中心(排名不分先後)。
本屆峰會吸引了來自首創、清控科創、市北高新、康橋集團、用友、金科產業、遠洋集團、亦莊控股、啟迪控股、榮盛產城、鑫創科技、聯東集團、合生創展、聯科產城等幾十家主流園區運營商人士參會,同時還有來自京津冀、環渤海、長三角、中部城市群等地區的政府園區和投促機構人士蒞臨。
據悉,中國產業園區新驅動力峰會至今已舉辦四屆,峰會專注於產業園區領域,關注產業政策、產業變遷和產業發展新趨勢,已成為園區人一年一度的行業盛會。峰會旨在為經濟學家、智庫專家及數百位園區一線操盤手搭建交流平臺,互漲經驗裝備升級,練就核心競爭力,共同打造中國產業園區百家爭鳴的局面。
大會活動主辦方選址中國是專注企業選址的網際網路服務平臺。提供選址快訊、選址問答、選址流程、招商政策、人才政策等專業資訊,聚合海量產業園區、產業地塊、工業廠房、聯合辦公、寫字樓、孵化器等空間形態,擁有專業、高效的選址顧問團隊,為企業選址提供最具價值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