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是小而美的精緻空間,是城與鄉的詩意聯結。它們呈現了小鎮發展的多種形態,又不斷生發新的可能。小鎮故事多,故事裡有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也有我們矢志奮鬥的未來。
「清」泉涓涓映梨花,「流」水潺潺憶鄉愁。清流鎮坐落於川西平原腹心、成都市新都區北隅,集特色生態資源、醇厚人文歷史與多元文創體驗於一身,被譽為成都第二繞城高速境域「綠寶石」,素有「艾蕪故裡」「百泉之鄉」「花海梨鄉」之稱,是川西農耕文化和成都農商文旅融合發展極具代表性的區域之一,是「國家級生態鄉鎮」「四川省省級特色旅遊鎮」。
清流在宋代以遠就能成其為鎮,得益於此地的富庶和官道通達。清流鎮有興隆堰等水碼頭和渡口,登舟即可順流而下,入沱江,入長江。最熱鬧的時候,街鋪林立、人流如織。
「清泉映梨花」是清流鎮獨具一格的名片。清流名泉有烏木泉、湯家泉、黃龍泉等,共有426眼。
桃樹、李樹、梨樹等1500餘畝花海肆意芬芳,驚豔了春光。漫步清流、溯溪而遊,清流鎮在塵世喧囂中繪出了一筆身臨水墨畫境的愜意。
清流有如畫風景,亦有古韻悠揚,流淌的舊時光中跳動著人文歷史的脈搏。清流鎮是我國著名作家、「流浪文豪」艾蕪的故鄉,清流鎮翠雲村那座傍鄰兩條清澈小河的湯家老院子,是艾蕪的出生地。「人應該像一條河一樣,流著,流著,不住地向前流著;像河一樣,歌著,唱著,歡樂著,勇敢地走在這條坎坷不平、充滿荊棘的路上。」這是艾蕪的名言,更是他對水的認識,對清流的認識。
如今,「全域景區化」推動著清流鎮鄉村文旅的融合發展,「山水鄉村、月月賞花」的格局將多元的遊覽體驗賦予其中。於林立的高樓間驀然回首,清流這座「寶藏」小鎮正在泉映梨花下訴說著生機勃勃的詩意。
總策劃:惠小勇
總監製:侯大偉
編審:王釩 塗麗君
文案:蘭姿珊(整理)
配音:羅帥
新華社熊貓社區&新華網四川頻道 聯合出品
小鎮雲支持:成都雲智天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