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唐車主,我都不太關心這個問題。因為唐的電池是終身質保的,如果壞了,或者衰減超過70%,可以免費換新的,雖然我自己還沒換過,但身邊已經有不少車友都更換過了,所以並不擔心。
最廠家短保八年,你覺得能用幾年?
其實和車需要保養一樣,電池也是如此,看你怎麼用。不保養的車,你可勁造,三年就差不多了。可是你保養好了,說是30萬公裡剛過磨合期也不算誇張,十年二十年都是它。電池略微有些不同,衰減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把70%以上的容量看作是健康狀態的話,那麼保養好的話,用個十年八年絕對沒問題。
我是老款唐車主,自2015年唐下線以來,到現在也不過5年多的時間,理論上應該都在使用周期內。然而據我所知,已經有不少車友換過電池了。最早的好像就用了兩年多。我們算是第一批唐車主,我本人也是因為比亞迪電池終身保的政策而下定決心購買的,不過說是終身保,大家心裡也都嘀咕,直到第一個換了電池的哥們兒說一分錢沒花,我們才算放心。
這哥們兒也是天津的,也是因為搖號的問題選的唐,根本沒有充電條件,冬天夏天都當燃油車開了,除了去4S店保養的時候充一次電,其餘幾乎沒插過電源。而且這哥們兒根本不會開插混車,就是無腦的混動經濟模式,因為這種模式下40Km以下是不啟動發動機的,在市區開和純電沒什麼太大區別,所以根本保不住電,一般都是把電開沒了,然後強制啟動發動機,電量總維持在15%左右。因為也不充,加上天津冬天也挺冷的,所以電池衰減非常嚴重。才兩年多衰減就超過了70%。
而我因為充電比較方便,幾乎天天充,而且路程計算的比較好,基本上15%電量到家,到家就充電。哪怕出門在外,我也懂得插混車保電的駕駛技巧,在外面從來沒有低電量過,少說也30%以上。所以電池還比較堅挺,第三年的時候測試,從10%到100%,仍舊可以充15.2度電(唐一代電池容量是18.4度)。算下來電池容量大概還在16.89度,衰減算是非常低了。現在在夏天,80Km的續航,跑個65Km以上一點問題都沒有。
一定要強調是夏天,冬天那就沒準了。老唐是磷酸鐵鋰電池,抗低溫性能很差。所以冬天也就能跑個50都費勁,要是開暖風的話,估計到不了40Km。到底能跑多遠我具體沒測過,冬天如果路程短的話,我也不在乎電耗,如果路程比較長,那我就直接當燃油車開了。
這幾天說比亞迪漢EV冬天續航的問題吵得沸沸揚揚,其實大可不必。600Km的漢EV,零度左右,你不開空調凍著,不堵車的話開個360到400是肯定沒問題的。但是你開空調再加上堵車就沒數了。原地不動開暖風就得三四千瓦,再大腳油門踹兩腳,電下的肯定快。我要是想黑漢的話,100Km都開不了。這東西一看就是有心之人為之,純電車甭管什麼電池,溫度低必然會衰減的,不考慮電池加溫技術的話,基本上磷酸鐵鋰電池打55折,三元裡打7折。看漢的刀片電池火了,集中火力攻擊漢,其實你特斯拉又如何,一個樣。
我是不推薦純電車的,這就是理由之一,如果是漢DM,冬天你和我一樣,當燃油車開不就完了了嗎?
其實插混車冬天也是有駕駛技巧的,你先純電,然後開暖風,肯定費電,等把電耗光了之後再用油充電,油耗也必然高。拿80Km續航的唐來說,冬天你心裡有數,續航就50Km,40Km以下你純電開暖風沒毛病,超過這個數就有講究了。
比如說今天出門100km回來,怎麼開?你下樓之前先用雲服務把空調打開,暖風先吹著,等收拾好下樓,車裡就是暖和的。上車座椅加熱打開,然後純電開出小區,上馬路,切換混動雪地模式。這其實就相當於熱車了,市區裡你也開不了多快,雪地模式油門比較柔和,等水溫上來,關閉AC,暖風就不用再耗電了。這時候看路況,如果不堵車,能開起來的話,可以換成混動經濟模式,SOC40%就行了。路況好的話,40%的電量不會掉,快到家時切換純電,這時候車內還有餘溫,也不需要電加熱空調,到家正好15%左右,也不會額外耗電。如果電掉的比想像的快的話,那就用混動雪地模式,增加一點怠速油耗而已,怠速的同時能給電池充電。
說電池,最低的應該就是兩年,我認識那哥們兒兩年就換了,最長還不知道,我估計像我這樣,用個七八年應該不成問題,現在車已經4年了,電池和新的差不多。
如果說理論值的話,磷酸鐵鋰電池可以循環2000次,唐DM純電續航80Km,日常行駛我們打個折扣,因為涉及到蠕行堵車什麼的,算平均60Km,那麼完整循環2000次相當於12萬公裡,看你一年能開多少公裡了,如果一年一萬公裡的話就是12年。注意,這是純電裡程,算你每天都把電池開沒電了,就是一天60Km,那就是2000天,也就是5.47年。
關於電池的保養
本來對比亞迪唐來說,電池保養是個偽命題。反正終身保,誰在乎用多久呢?反正能換新的。不過電池保8年的新能源車比比皆是——這裡多說一嘴,新能源車型,電池不終身保就是耍流氓,這種車就不值得買。前些日子寶馬5系新能源,車主集體維權,一個群400人,200人換過電池了。最多的一個換了四次。在保期間好辦,這要是出保了,電池開寶馬的也換不起啊!國家沒制定標準,我覺得消費者得有個心眼,倒逼廠商提高質保服務,受益的是所有消費者。包括比亞迪,終身保只對首任車主有效,也不如原來厚道了。
又說遠了,咱說電池的保養。動力電池你看著是一整片電池板,其實裡面是N個電池組,電池組是N個電池包組成的,而電池包裡面又有N個單體電池。目前動力電池,甭管三元鋰還是磷酸鐵鋰,都是這樣的。或許日後特斯拉的無極耳電池出來可能會有所改變。
一顆電池充放電很容易理解,比如說電壓3.7V是充滿,電壓不足3.3V算是沒電了。鋰電池沒有什麼記憶效應,如果是單個電池的話,並不需要如何保養,你只要不禍害它就行——怎麼禍害?前面說了,過放電之後長時間不充,放於低溫環境下。
一顆電池容易理解,可是串聯成一個電池包呢?然後再串聯成一個電池組呢?最後N個電池組並聯才是我們使用的動力電池。拿特斯拉為例,7000個小電池連在一起,你在外面施加一個電壓充電,7000顆電池裡,只要有一顆電壓達到最高值,你就不能再充了,都知道電池不能過衝。這7000顆電池此刻的狀態可能是這樣的:1000顆3.7V,1000顆3.65V,4000顆3.6V,可能還有1000顆3.55V。你從外部看,電池充滿了。
可是放電的時候,大家一起使勁,3.7V的放電,3.55V也跟著一起放電,等3.55V電壓降到了3.3V 的時候,這時候整個電池板都提示電量不足了,其實這時候3.7V的電池電壓3.45V,還有餘電放不出來。這就有一個均衡的概念,像是特斯拉,它最牛的就是電池管理系統,7000個電池,讓這個系統擺弄的明明白白的,誰電壓高了,誰電壓低了,怎麼調節都給安排了。比亞迪這方面差一些,不過也可以解決,就是電池的均衡。
像是快充,直接高壓大電流輸入,為什麼只能充到80%?也因為這個原因。
三元鋰電池因為活性的原因,並不需要太過均衡,充電過程中就自動均衡完了,一個個小電池的素質都差不多。而磷酸鐵鋰,包括漢EV用的刀片電池,就會涉及這個問題。其實操作也很簡單,使用低壓慢充,你就插著吧。以我一代唐為例,18.4度電,有時候均衡需要24小時。正常充滿了,儀錶盤變黑,但是紅色的插電顯示燈還亮著,什麼時候這個燈滅了,說明均衡結束。預計大電池均衡時間可能會更長。
均衡有多重要?當初我們車友群裡有一位濰坊夏哥,玩車比較狠,18.4的電池已經衰減到了12度左右,達到了換電標準了。不過這位老哥豪橫,不想換,均衡完畢之後出去開一圈,把電消耗到70%左右,再次充電均衡,幾次下來,12度電的容量到14度以上。
記住上面說的原理:第一個小電池達到3.7V就顯示充滿,100%了,可是這時候最低的可能只有3.55V,放電的時候電壓最低的電池低於3.3V就顯示電量耗盡。而均衡的概念就是在充電顯示充滿後,在小幅度放電,3.7V電壓高,所以放電也更快,等3.7V的電壓降到了3.6V,而3.55V則降到了3.5V,接著再次充電,當3.6V升到3.7時,3.55的那個小電池這次就升到了3.6,這中間的差距,就是通過均衡保養得到的,如此往復,讓所有的電池都達到相近的水平,電池續航會大大增加。
問題很簡單,一不留神又給展開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吧,願意和大家分享一些新能源車的用車心得,感興趣的話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