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實體Home鍵以後
我們已經可以非常肯定,一個月後將要發布的iPhone8是不會有實體Home鍵的了。智慧型手機畢竟是一種強調便攜的設備,機身尺寸不可能無限放大,所以既能夠強化大屏體驗又保證握持手感的最佳方案,那就是讓整個機身正面幾乎都是屏幕了。屏幕佔滿了整個正面,Home鍵肯定就留不得了。
Home鍵一旦不在,那麼人們最關心的問題當然就是Touch ID指紋識別的何去何從。不過這個問題大家已經討論得太多了,目前得到的比較靠譜的結論是蘋果可能會用面部識別來取代指紋識別。事實上沒有了Home鍵以後,我們除了「少了什麼」外,還可以看看「多了什麼」。
這裡說的當然是取消Home鍵之後屏幕上多出的那一塊了。即使實體Home鍵沒有了,用戶切回主屏幕的需求還在,虛擬Home鍵肯定是得有。不過有傳聞說,蘋果會在屏幕的下方劃出一塊「功能區」,以放置虛擬Home鍵,很可能還有其他的功能鍵。
那麼蘋果該如何利用這多出來的部分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現在當然還不知道。不過,零零散散的消息和爆料總是有的。說夠了Touch ID,我們還是來說說虛擬Home鍵和功能區吧。
新功能區
早在今年2月份,著名的蘋果分析師郭明錤就在自己的報告中表示,蘋果將會在iPhone原先Home鍵的位置替換上所謂的功能區,除了擺放虛擬Home鍵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功能。
事實上在一些業內人士的分析和猜測中,iPhone 8的主屏幕部分和功能區部分還是有著顯著區別的,他們認為功能區在顯示效果上比主屏幕區要差,而且只能呈現功能鍵圖標,無法顯示主屏幕內容。這個分析的依據是,如果蘋果想在屏幕下方集成光學指紋識別模塊,那麼屏幕該部分的像素密度就不能那麼高。當然了,隨著不斷有證據和爆料稱指紋識別功能都可能已不復存在,這種猜測也就沒有立足之地了。
所以我們要聯想的話,還是得往功能區和主屏幕兩者更加一體化的那個方向去想像。在這一點上,安卓倒是走在了前面,但是它的虛擬按鍵功能並不討好世人,而且功能性上也沒有突破,僅僅是原先的那些物理按鍵的虛擬化。如果讓蘋果來做這些,它會不會有更多的新意呢?畢竟它可是已經在MacBook Pro上實現了Touch Bar。不能讓「功能區」擁有更多的功能的話,它肯定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好在現在我們有了來自HomePod的系統固件。從它的代碼中,我們看到了關於iPhone 8的很多東西,包括新的功能區在內也是。這下對於功能區的存在,我們終於得到了更具「官方」色彩的證據。
疑問依舊在
自HomePod固件流出一開始就專注於挖掘新產品信息的iOS開發者史蒂夫·特魯頓·史密斯最近在個人社交網絡上公開了他發現的關於iPhone 8功能區的新信息。
首先最值得提及的一點是,在主屏幕狀態下iPhone 8的功能區是一直可見的,這個區域內包含著虛擬Home鍵和其他的功能鍵圖標。當進入應用後,功能區就會被隱藏,以顯示該應用的其他內容——不過如果開發者願意的話,也可以選擇讓功能區和Home鍵隨時可見。另外在用戶以全屏模式觀看視頻時,功能區也會被隱藏。
還有一點很重要:從已知的這些信息中我們能得知,功能區的API似乎是部分向開發者開放的,所以開發者能夠控制它的可見與否,還可以調節這個區域的大小。消息來源表示,功能區被認為是一個「獨立於主屏幕之外的用戶界面」,所以人們懷疑開發者是不是還能夠自定義Home鍵以外的那些虛擬功能鍵。不過特魯頓·史密斯明確表示API不允許開發者改變按鍵顏色,所以實際究竟是如何還不好說。
有MacBook Pro上的Touch Bar在先,我們不免對iPhone 8的功能區多了幾分期待。Touch Bar讓MacBook Pro的操作體驗得到了擴展,能夠根據當前運行程序的不同而變化的快捷鍵列表不可謂不方便。所以當功能區來臨時,我們是否能夠看到一個小型的Touch Bar呢?
更重要的是,當開發者選擇將功能區隱藏起來時,系統如何知曉用戶何時想要使用Home鍵或別的功能?我們知道iPhone 8搭載面部識別功能,當用戶看著屏幕時,它能夠偵測到這一點,並自動將提醒音效靜音。那麼蘋果會不會打算用面部識別配合重力感應,讓手機能夠正確識別到用戶希望使用功能區的意圖呢?而當開發者選擇讓功能區一直可見,橫屏操作時的誤觸問題又該怎麼解決?
實體Home鍵的取消牽一髮動全身,使得iPhone的界面和操作體驗都將迎來不小的改變。我們希望見證的是蘋果能利用這次機會帶來更加新鮮的感受,而非勉強去填補這一空缺。
大勢所趨
正如我們之前所說的,當智慧型手機的機身尺寸增大到一定程度時,我們將不可避免地迎來大屏佔比時代。到那個時候,所有機身正面上的實體按鍵都將會變成不需要的東西。這不僅僅是蘋果、三星或小米會這樣選擇,而是大勢所趨,留給廠商們的選擇並不多。
所以不論你喜歡與否,未來的智慧型手機設計都會朝著這個方向發展。而在如何設計用戶界面,讓系統的操作體驗能夠彌補實體按鍵的缺失,甚至讓它能夠發揮更多功能這點上,我們獲將能夠看到廠商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事實上我們不太需要擔心蘋果會在此露怯,因為它過往的許多改變,很明顯都是在慢慢轉向一個更強調觸控,而非實體按鍵的未來。所以對這樣的一天,蘋果想必是已經早有準備了。或許當它推出自己的方案之後,一波競爭對手們的學習熱潮又要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