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錄取結果紛至沓來,然而卻發生了怪事兒,第二志願的第一個專業就被錄走的小K,查到錄取結果後就歡天喜地在群裡告知老師們,感謝的話快要溢出屏幕,我們真心替孩子高興,可家長第二天卻私信老師入學後有沒有可能改專業,諮詢師們一頭霧水,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小K是個很獨立自主的孩子,成績雖然不太理想,但是比較有藝術天分,唱歌跳舞畫畫樣樣感興趣,性格也很明媚陽光,雖然是個男生,但明顯是個暖男,性格上是個萬人迷,老師們在溝通時也很喜歡這個孩子。
溝通當日,是一家三口到現場,家庭氣氛也比較融洽,家長表明填報選專業完全尊重孩子意願,畢竟是孩子自己念書,分數和院校上由諮詢師幫助把握。
溝通過程很順利,結合孩子過本科線不多的分數(科普下:本科線其實是按照120%超額劃線的,但實際招生數量還是100%,所以20%看似過線生,其實也是沒法上到本科的。尤其分數剛超出本科線的孩子,志願填報若毫無計劃性,就沒法PK掉其他分數更高的孩子,無緣本科)。
我們和家長及孩子最終鎖定核心目標:
1、盡全力保住本科
2、不想去南方城市
3、孩子意向專業方向:教育、新媒體、廣告、健康服務與管理學等。
孩子明顯霍蘭德S和A指數非常高,喜歡與人打交道的工作,對孩子、對老人都有很強的共情力,對相對不刻板不單一重複的工作更有興趣。
結合綜上訴求,我們為孩子合理排布出了志願方案,家長和孩子也拿回方案考慮了2天,做了順序的微調,最終形成了志願表。
按理被第二個志願的第一專業的專業錄走——山東某校學前教育專業,完全是超出孩子分數的錄取結果了!孩子歡天喜地,可為何家長不在群裡說,反而偷偷找諮詢師溝通呢?
後來私聊才知道,錄取完家長本來也很高興,也告知了家人朋友和同事,結果很多親朋好友「紛紛支招」,說一個男孩子未來去幼兒園當老師,像什麼話?幼師哪有男的?!以後畢業就得失業!巴拉巴拉,說了一堆,小K家長像是霜打的茄子一樣心情低落到了谷底,一時沒了主意……
雖然填報時諮詢師已經將學前教育未來的發展、對男生而言的優勢都做了說明,同時確實孩子本身性格和興趣都很適合,目前中國家長對孩子的投入是只增不減,除了當幼兒園老師,一些高校教師崗位、考取公務員、早教中心機構、兒童玩具大品牌內部崗位等,都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需求量很多,加上本身是男生,就屬於行業內「稀缺資源」,只要孩子本身喜歡能學好,就業更是不在話下!
然而,身邊紛雜的聲音太多,小K家長被身邊人的聲音嚇怕了,於是急忙來找老師諮詢進校如何轉專業……
這不是瞎鬧庸人自擾麼?!
家長也覺得自己的說法站不住腳,於是不敢和孩子說,但是家長又覺得身邊那麼多人不看好,連單位的事業有成的領導都說應該讓男生就學個理工科,於是覺得讓孩子自己決定選啥專業是錯的……
//小六私房話//
其實家長的心我們很理解,但是,理解不等於贊同,因為這些都是信息不對稱造成的!
在小K家長身邊同事、親戚的人生經驗裡,可能根本沒男生選學前教育這個選項,所以他們全盤否定、不看好……
但不知道的就是不好的麼?小眾的就是沒法就業的麼?甚至都不了解孩子興趣和性格,就直接因為是男生就必須學理工科麼?……
偏見來源於無知!而這種家長其實真的不算少。
很多家長固執已見,一直拿自己30年前高考的情況去對標現在的孩子,認為男生就該學機械、女生就得學會計,那些新興專業都是瞎胡鬧,以後考個公務員吃大鍋飯才是正經事……
每年志願填報的諮詢,最難的根本不是選學校和專業,因為那些都是有規律可循的,是通過學習通過了解就可以解決的,然而,家長的一些不知哪裡來的「聽風就是雨」才是最要命的!
最常見的一些固執思想:
1、覺得孩子性格不重要,學啥都是為了掙錢 ……
2、覺得孩子喜不喜歡不重要,孩子懂個啥?!爸媽選的你就學就行了……
3、覺得父母還會害你麼?!你三姑六嬸兒都說學計算機好,你就學這個!……
4、覺得只能在本地念書,離著父母近,全家親戚都在這,畢業了你去外地誰能給你找工作?憑孩子自己那點本事,根本找不到工作!
……
術業有專攻,專業的事兒請交給專業的人,知識有其價值,不是因為照本宣科,而是如何靈活使用在每一個人身上,進而實現其最大價值!
而有些人擅長的卻是一張嘴把你說的心煩意亂,一味打著好心的大旗,說著膈應人的話,卻對結果毫不負責,最終還覺得你「不懂好賴」……
生活很多時候都是這樣,明明是好事,卻自尋了煩惱,人活幾十年,光長歲數不長在智慧可不行,孩子們都已經在逐步趕超了!
歡迎各位留言交流看法。
————————————————
防走失,請花1秒鐘關注我:)我將持續更新有關高考志願填報的乾貨!
作者:我是小六老師,愛奇藝平臺籤約高考志願填報講師,高考志願填報諮詢師們的培訓師。
曾幫助幾百名考生成功填報,無一掉檔。
教您科學武裝自己,躲開志願填報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