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深圳流浪動物14天無人領養就將被安樂?

2020-12-23 找狗尋狗助手

很多喜歡寵物的朋友應該都已經知道了這件事:深圳擬規定流浪狗超 14 天無人領養,即可實行安樂死。

很多喜歡寵物的朋友應該都已經知道了這件事:深圳擬規定流浪狗超 14 天無人領養,即可實行安樂死。

對於城管部門在街上捕獲或者接受的流浪狗,規範指出在犬只收治中心接收後,應當在七日內查找養犬人並通知認領。對於屬烈性犬品種且具有較強攻擊性的犬只、其他超過 14 天無人領養的犬只,相關部門可以對其實施無痛安樂死。

這裡有上萬隻待幫助的流浪動物

這一規定在網絡上曝光以後,動保圈炸鍋了。有些動保人士不分青紅皂白,在各種群裡瘋狂吐槽這項規定,還寫申請給深圳市政府,要求取消這項規定。

其實對於流浪動物這件事情,我非常想讓其得以解決,之前我也寫過關於救助流浪動物的文章,因為我本身也是一名志願者,很能明白解決問題之難度。但是不得不說,深圳這項新規真的挺不錯的,可以說是一個很好的政策。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流浪動物的數量實在太多,只靠愛心人士來救助流浪動物實在是太困難了,每一個救助站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而這些救助站又是民間自主的救助,能救助的流浪動物很有限,即使救助人已經拼盡了全力,街上的流浪動物依然隨處可見。

其次,流浪動物在街上可能會給人們造成危害。這些流浪狗一些是從家中走丟的,一般不會對人造成危害,但還有一些是天生流浪的孤獨者,它們之中有些性格暴躁,會有傷人的風險。安樂既不會造成太大負擔,也給了人們充足的領養時間。

其次,流浪動物在街上可能會給人們造成危害。這些流浪狗一些是從家中走丟的,一般不會對人造成危害,但還有一些是天生流浪的孤獨者,它們之中有些性格暴躁,會有傷人的風險。安樂既不會造成太大負擔,也給了人們充足的領養時間。

最後,流浪狗是個社會問題,但問題的根源不是狗本身,而是那些隨意丟棄的主人。做了很多年志願者,我見過太多太多將狗狗遺棄或者出門不牽繩把狗丟了的狗主人,這才造成了社會上流浪狗越來越多的現象。

其實很多人也挺可笑的,關於流浪狗,不出政策的時候嚷嚷著國家不管,要求有政策安置,但政策出來了,又不滿意,人家外國不也是安樂嗎?真是可笑。

希望每一個養狗的人都能看管好自己的狗狗,解決流浪狗問題,從自身做起。

相關焦點

  • 深圳擬規定流浪犬超14天無人認領將被安樂死 深圳市城管局回應
    央廣網深圳10月15日消息(記者楊振)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深圳日前發布「養犬管理規範」徵求意見稿,其中,「擬將對超過14天無人領養的流浪犬實行安樂死」的這一規定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昨天(14日),深圳市城管局就此作出回應。
  • 美女獸醫用自殺來呼籲社會關注流浪動物安樂死,她白死了!
    這些收容中心又將面對怎麼樣的局面呢?等待他們的又是什麼呢?是不是也只能面臨倒閉的局面或者被迫每周安樂死一些流浪動物? 但殘酷的是,這些被愛心人士送來的或者是被強迫抓進來的流浪狗狗,每7天就必須面對一次生死局:每7天就要對一批狗狗施行安樂死。沒有辦法,檢疫處能夠收容的流浪狗的數量是有限的。
  • 結果都是殺死流浪狗,為何這次深圳出臺的政策得到大多數人支持?
    根據深圳市最新出臺的城管局擬規定,對於屬烈性犬品種且具有較強攻擊性的犬只、其他超過14天無人領養的犬只,相關部門可以實施無痛的安樂死。一石激起千層浪,新聞報導一出,網絡評論明顯分為兩個派別,實際在現實中,愛犬人士和恨犬人士之間的鍵盤戰就此起彼伏,特瑞頓主頁君的帳號,也多被網絡輿論所攻陷。
  • 東方快評丨流浪狗實施安樂死,深圳養犬規範具有示範意義
    對屬烈性犬品種且具有較強攻擊性的犬只、其他超過14天無人領養的犬只,相關部門可以對其實施無痛安樂死。《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養犬管理規範(徵求意見稿)》近日公開徵求意見,規定在深圳所有的犬只均需植入晶片,具備電子身份標識。(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社會公眾意見,截止時間為10月31日。(10月15日《南方都市報》)  深圳擬出臺養犬管理規範,犬只需登記,且植入晶片,超過14天無人領養犬只擬無痛安樂死,養犬不按時登記可罰兩千元等等,規定十分細化,聞之不禁為之拍手叫好!
  • 同樣是殺死流浪狗,為什麼深圳這次沒挨罵?
    每個城市都有一套自己的規則,深圳最近就在嘗試用一種新的思路作答。深圳市城管局擬規定,對於屬烈性犬品種且具有較強攻擊性的犬只、其他超過14天無人領養的犬只,相關部門可以實施無痛安樂死。新聞一出,評論區很快就被兩種聲音攻佔了。
  • 領養流浪動物全程指南(行為篇)
    動物領養全指南(行為篇)當你決心帶回一個新生命,讓它成為家庭的新成員。這一舉動不僅預示著未來的快樂,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和義務,以及未來漫長歲月中的耐心。我們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詳細敘述領養動物前、中、後所需準備及可能遇見的問題,幫助每個新手主人擁有更好的陪伴以及更和諧的生命體驗。
  • 揭秘:流浪寵物救助站為何要將它們「安樂死」?聽完原因讓人心疼
    流浪寵物救助站的人會和你說「我感謝你」,實際上後面是否還帶話就不好說了。當然這只是一個玩笑,一隻狗狗送到流浪寵物救助站,救助站是要將寵物養到有願意領養它的人來為止,在此期間,如果流浪寵物生什麼病之類的,救助站也是要解決的。
  • 領養動物前後對比照,告訴你愛能改變什麼
    終結流浪。有數據顯示,每年因虐待、遺棄等原因,進到美國動物收容所的流浪貓數量有320萬之巨;其中能有幸被領養的,勉強佔到一半。雖然不清楚我國的具體統計數字,但從常識角度考慮,只會更悲觀嚴重——遺棄的怕是更多,領養的怕是更少。
  • 哈市溫暖「貓舍」:大愛撐起流浪動物的家
    不圖出名的好心人只為給流浪動物一個家  一走進貓舍,記者碰巧看到「貓舍」來了領養者。這次的領養者是一對母女,她們要領養的兩隻貓叫大胖和小胖,據陸繼紅介紹,大胖之所以被遺棄是源於主人嫌它吃得多,這次能碰到好心人收養著實不易。
  • 為什麼一些寵物救助站、收容所,不給免費領養?
    雖然在客觀事實上來說,如果沒有健全正確的飼養規定和保護規則,光是靠收容領養或者是捕殺流浪動物的方式,都是沒有辦法解決流浪動物問題的。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對那些付出愛心收養流浪動物、緩解社會問題的人十分尊敬,所以這次我們就來解答一下這個關於寵物領養的問題吧。
  • IKEA可以領養寵物了!接受捐贈閒置床上用品,給流浪寵物過冬!
    在澳洲,這些被拋棄或者走丟的小可愛,一般都會在RSPCA(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暫時安家,等待領養。正值寒冬,無家可歸的寵物們真的很需要溫暖的被窩——7月6日—14日IKEA(宜家)將展開為期9天RSPCA不僅僅是動物保護組織,還是澳洲最大的寵物領養中心,每年都會收到約好幾萬隻無家可歸的小動物。
  • 美國安樂死,俄羅斯捕殺,德國找不到!各國都是如何處理流浪狗的
    很多的「流浪動物愛好者」也只不過是看了幾個視頻,從而同情心發作,一廂情願地以為流浪狗是「墮入凡間的天使」,殊不知在更多地方更多人眼裡,這些流浪動物就是「走錯地方的害蟲」。目前國際上對於流浪狗的存在,大致有這幾種處理方式。1,美帝大洋彼岸的我們一般看不到美國人虐狗的新聞,反而是經常有一些美國人救助流浪狗的視頻傳播。
  • 領養代購買 數百隻流浪小動物住新家
    在第16屆南昌領養日活動現場,南昌小動物保護協會的工作人員期待能儘快為這些小動物找到溫暖的新家。找新家 「阿福」盼安享晚年活動現場,一名小夥顯得特別難過,他的朋友不斷輕聲安慰他。原來,他剛將收養了幾個月的橘貓「寶寶」送養出去,心中很不舍。「我是江西旅遊商貿職業學院的學生,幾個月前在學校附近撿到這隻貓。」這個小夥告訴記者,因家人反對,學校宿舍又不許養寵物。
  • 熱議 動物收容院院長選擇動物安樂藥與世界長辭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本月5日,桃園市動物保護教育園區(動物收容所)院長簡稚澄,服用動物安樂藥自殺,送院經多日搶救,12
  • 收容所舉辦領養日,200隻小毛孩找到新家!卻留下一道落寞的身影~
    說到對流浪動物的管控,外國一些國家的養寵會更規範一些,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承擔責任。流浪動物說到流浪動物,很多國家都會存在。而在國外一些國家都會有專門設立的收容所,來收容那些被棄養、無家可歸,沒有絕育的動物。
  • 動物保護高標準臺灣民眾眼裡不揉沙
    隨著社會發展水平的提升,動物權益保障幾成「臺灣共識」。對於動保議題,臺民眾的檢視標準越來越嚴格。動物保護也是縣市長政績自臺灣2010年實施「動物保護法」以來,無論經濟動物、實驗動物、寵物或其他動物,臺灣都將其納入「動保法」進行保護。
  • 志願者王成毅:倡導「領養代替購買」推動動物保護立法
    鄭州領養日誌願者王成毅說,與動物和諧相處是生態平衡中最重要的一環,合理安排流浪動物的歸宿是造福人類自身的,不但可以避免社會上流浪動物傷人,改善我們的生活生態環境,還能構建更美好的文明社會,「希望我們未來有更大的聲量去呼籲動物保護並幫助更多的流浪動物找到溫暖的家」。
  • 深圳一女子領養流浪貓狗餵自家的黃金蟒?後面又否認自己養蛇!
    近日,網傳深圳一位流浪貓狗救助人,疑似用領養來的貓狗餵養自家的黃金蟒,引起網友熱議。記者通過一名自稱認識該救助人的狗友,與這名救助人取得電話聯繫,電話接通後,對方表示,自己沒有飼養黃金蟒,是獨立救助動物者。目前,深圳市公安局森林分局已介入此事,事件尚待調查。
  • 為流浪動物「安家」
    店員在觀察動物。    店員定時給動物餵食。位於石岐區延齡路的中山市啟善愛護動物保護中心,是一家起源於2011年的民間動物保護組織,一群志同道合的公益人因為興趣聚在一起,並開始了她們的公益之旅。該中心通過日常運營寵物店、銷售寵物產品、提供寵物護理服務、寵物領養等獲取微利潤,並悉數用於流浪貓狗的救治和開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