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失敗,論文沒寫,工作毫無頭緒:2020這屆畢業生有多慘?!

2020-12-14 CDA數據分析師

作者 | 懷左來源 | 懷左同學(ID: hztongxue)

昨天逛微博時,我發現了這樣一個熱搜:「這屆畢業生有多慘。」

最近我在和很多快畢業的讀者朋友交流時,聽他們講了很多畢業的難處,設身處地地去想,他們確實太難了:

有的人考研失敗後目前還不知道怎麼辦;

有的人嘴上說著寫論文但現在論文還未開始寫;

有的人早就有了目標公司但現在也沒法開始行動;

……

今天這篇文章,我在和很多大四的小夥伴聊了之後,把我自己想像成一個符合上述三種情況的一個比較「慘」的畢業生,然後展開了我的故事:

「這屆畢業生真的太慘了」,作為一名今年剛考研失敗的大四狗,看到這個微博熱搜時,心裡真的五味雜陳。

評論區裡很多小夥伴調侃:「年前花的一分不剩,年後一分也沒掙,天天和床如膠似漆的我,躺在床上焦慮不安、輾轉難眠。」

但我想說,沒有經濟來源是一個問題,但真正讓人焦慮的還是畢業、就業問題:投了無數簡歷但是都石沉大海;

快要交論文初稿了,但還一頭霧水,找不到數據、建不了模型;

考研失敗,在國家線邊緣徘徊的分數,讓人很想掙扎一下,但又沒有勇氣和信心。

當所有的事情堆積在一起時,才體會到畢業生的難才開始責怪當初沒有盡全力的自己。

所以今天我寫下這篇文章,既是因為看了微博有些感同身受,也是希望能夠給還有機會改變的學弟學妹們一個警醒。

01 考研失敗

考研成績公布那天,我懵逼了。

本來我以為自己早做好了接受失敗的準備,但真到出分那天,還是選擇了逃避,打心眼裡不敢看成績。我從早上七八點一直磨蹭到了下午3三點,始終沒有勇氣打開研招網。

不停的有同學、朋友、老師發消息過來,一再詢問自己的成績考的怎麼樣,但我始終只能假裝沒看到消息。

拿到分數時,我反而坦然了,沒有驚喜也沒有預想中的悲傷,但是一想到工作還是二戰,我還是陷入了焦慮。

失敗我能接受,我真正不能接受的是失敗以後,沒來由的空虛感,以及面對不得不選擇踏入社會的不安和不知所措。

拋開自己不談,父母也是我們焦慮的原因之一。

一直不怎麼玩手機的母親,卻一次次問我什麼時間可以查成績,有多少省份推遲了出分時間,國家又推出了哪些新政策......

考研這個話題,在我們家並不敏感,但父母卻總是那樣小心翼翼地試探,也許他們怕我無法接受,但其實我無法接受的是讓他們難受。

有時候我們接受不了的,並不是自己的失敗,而是父母落空的期待。

現在我都不太知道該如何面對家人,面對老師和同學,繼續二戰還是工作,我還在思考中……

02 論文沒寫

考研沒有考上,我們可以換一條路,但論文沒寫,卻不能換個方法畢業。

疫情初期很多人都說,一定要儘早把論文寫完:「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但真實的情況卻是:「今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明天再寫吧,今天再玩最後一天。

完全沒辦法下筆,你們到底怎麼寫的啊?

每天望著空蕩蕩的word文檔,還氣定神閒的打開了微博,真想捶死自己。

果不其然,2月磨蹭到了3月,論文還是沒有動筆,別人都交初稿了,自己才開始著急,但是心中還是依然有牴觸情緒,不願意去動手。每天擔驚受怕,緊張兮兮,就是不願意逼自己一把,趕緊寫完。我想這應該是很多人面對論文的真實寫照吧。

剛開始我也是這樣的想法,能拖一天是一天吧,甚至還告訴自己:最後寫、效率高、速度快。

但越到後面才發現,很多時候,我們很大一部分焦慮就源於心底壓著一件大事,一件自己不得不做,但是又想逃避的事。

拿我自己來說,開始動筆寫論文,基本框架寫的差不多的時候,我的焦慮也減少了,解決了一件大事,心裡也變得輕鬆不少。

萬事開頭難這句話,放在寫論文身上也是有道理的,只要你開始動筆,就一定會發現,其實沒有想像中那樣困難。

所以,如果還沒有動手的小夥伴們,趁著疫情,趕緊動起手來,論文寫完了,整個人會輕鬆不少,也許畢業也就沒想像中悽慘了。

03 工作毫無頭緒

論文只是讓人頭大,工作才是真的讓人頭疼。

很多人考研是為了暫時躲避自己還沒準備好進入社會這個事實,躲避七大姑八大姨的詢問,工作找到了嗎?工資多少?

作為一名大四狗,從來免不了要被「議論」。

考研失敗不可怕,找不到工作才可怕。考研失敗了,別人也許會說上幾句,但也只是類似「找工作吧,讀書太難了」之類的話,而一旦成為了無業游民,別人一定會吐槽:「不是讀了大學嗎?連個工作都找不到?不可能吧!你的大學白讀了嗎?」

別人酸上幾句,其實過了也就過了,更讓人難受的是父母明裡暗裡的比較,一不小心你又成為了別人家的孩子,只不過是反面教材。

微博上很多人說,在家裡最怕爸媽上思政課,但我想說,其實最難的不是上思政課而是問你:「你同學工作怎麼樣了,工資高嗎?」

你如果回答他們:「還不錯,大概5、6千吧,能養活自己。」得到的回應大多是:「可真厲害啊,現在人家父母可以輕鬆點了吧。」

一句話,幾個字,但你卻無言以對。只能感慨,有時候語言並不是殺傷力最強的武器,語氣才是,氣的不是父母不理解,而是自己的無用。

曾經因為考研,我們可以心安理得的不去想工作的事,不去想如何養活自己的問題,但一旦考研結束,這個藉口沒有了,才發現畢業的恐懼。

沒有提前布局,不夠努力,不會居安思危的後果就是陷入無盡的焦慮和痛苦。既想要逃避,得過且過的混下去,又深知不去準備的後果會更慘。

所以我想告訴大家,如果現在的你還在校園,請珍惜時間,提前規劃,別給自己將來的自己焦慮的機會。

04 人生就是在不停地做選擇

畢業前,我們有四條路,考研、出國、考公、就業等很多選擇,很多人說這是大學最難的選擇,但我想說,其實這屆畢業生面臨的選擇才是最難的。

考研失敗去不了理想的學校,但付出了時間和心血,放棄又不甘心;遇到疫情,工作泡湯,只能宅在家裡干著急;論文寫不完、畢業成了大問題,家長還要不停問人生計劃和安排。

不過對於畢業生來說,真正讓他們頭痛的事,還是如何在這個岔路口做出最優選擇的問題。

到底是選擇死扛到底,繼續心無旁騖的二戰;還是先找工作,進入社會以後再思考考研的問題。

大多數畢業生目前在家的狀態就是焦慮和糾結,不知道該怎麼辦,所以只能一邊麻痺自己,一邊逃避問題,一邊感概「我太難了,我實在太慘了。」

有時候我也會想,坦然面對,不要逃避現實,也許才是最好的辦法。

不管是考研失敗還是找不到工作,我們首先應該做的可能是先去接受不完美的結果,接受別人給的評價,自己不去逃避,才能更好地去解決問題。

不管工作體面不體面,先去投簡歷等面試;不管論文有多難,先去動筆查資料;不管能不能有幸被學校錄取,也不管會不會二戰,先去準備自己。

羅曼.羅蘭說過:「真正的英雄主義,是在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對於處在困難面前的我們來說,這句話也可以是:「坦然接受好與不好,學會面對現實,然後解決問題。」

用計劃去應對變化,別一直被負面情緒控制。

最後我想用張泉靈的一句話結束今天這篇文章:「年輕的好處就是,儘管此時你們不盡如人意,但依然還有機會。」

不管有多難,也不管有多慘,生活還需要繼續,我們仍然要努力。

相關焦點

  • 2020屆畢業生太慘了:開學即畢業!畢業即失業!
    開學即畢業2020屆畢業生到底有多慘?最近,微博有一條熱搜叫#這屆畢業生有多慘#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今年的應屆畢業生打亂所有計劃。而畢業設計、論文、畢業照、考研、春招…有關畢業的繁瑣事項,都因為疫情被打斷。圖源:中國經營報慘到讓你覺得書白讀了,學白上了!
  • 2020年畢業生也太慘了吧
    這一屆畢業生們承受的暴擊,似乎比往年來得更猛一些。1、「我莫的辦法了」■ @喜東東:春節本來打算在實驗室做實驗、寫論文、投文章以及寫畢業論文準備畢業的。現在實驗沒法做,論文沒法投,畢業論文也遲遲沒有進展,為六月份能否畢業感到擔憂和焦慮。
  • 疫情讓大四畢業生「很慘」?大三學生可能「更慘」!
    很多網友都覺得這屆大四學生真的是很慘,不過大三學生可能「更慘」!轉眼間已經到了大四畢業季,往年的這個時候,很多大四的學生要麼是忙於畢業論文,要麼東奔西走的應聘面試,或者考研的學生忙於準備複試或者尋找調劑學校。但是今年卻顯得格外不同。畢業生不能返校進行答辯,有的甚至連論文都沒法寫,聽起來是挺慘的。
  • 考研受阻、論文受挫、求職無望:2020屆畢業生的掙扎血淚
    我真慘,真的。我單知道畢業的秋天壓力如山大,我不知道春天也會有,竟還有新冠病毒的事。我一清早就坐起來寫字,抱著小電腦,聲淚俱下,講講準畢業生的二三事。01 疫情爆發,坎坷考研路作為一隻考研狗,今年的查分等待不可謂不煎熬。
  • 2020屆畢業生比慘大會
    在無數小學生不動聲色地發出「耶,又可以打遊戲了」的歡呼聲時,這屆大學畢業生們祈禱趕緊開學的浪潮已經掀過了一波又一波。他們沒想到,本該在圖書館瘋狂碼字的3月,自己正在家和弟弟玩餐桌桌球,陪老媽研究電飯鍋蛋糕。
  • 20屆畢業生,9月還沒找到工作,是什麼體驗?
    今天刷知乎,看見了這麼一條: 學妹阿琳就是這樣,因為準備考研,錯過了校招,後來考研失敗,從0開始找工作,雖說錯過了「金九銀十」,但也拿到了offer~ 相信很多2020屆的同學也有一樣的感受。
  • 考研英語上熱搜,考生:上午有多「甜」,下午就有多「慘」
    考研政治和英語剛剛結束,沒想到就雙雙上了熱搜。考研政治奮筆疾書,考研英語毫無頭緒,上午還在「膜拜肖神」,下午變成了一片「吐槽聲」。有些考生直言:真的是上午有多「甜」,下午就有多「慘」。「考研政治給了我不少信心」如果說四門考試中哪一門投入時間最少?毫無疑問是考研政治。有的學弟學妹進入12月份才開始了解政治考點,有的學弟學妹甚至是直接寄託於「四套卷」。
  • 我,今年畢業,論文沒寫,offer沒有
    據教育部官網消息,2020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將達到874萬人,對比19屆增加40萬人。對這將近900百萬人來說,開學延期就意味著畢業時間會推遲、做畢設時間縮短,原本的求學、求職計劃全部都被打亂。就像這位同學的微博,對於今年的畢業生來說,2020開場就很難,簡直就是一個大大的「南」字寫在臉上。
  • 不考研寫論文沒意義!教授建議上熱搜,網友開吵了
    教授:不考研本科生寫論文沒意義…近日,微博認證為首都經貿大學財政稅務學院教授的@首都經貿大學劉穎一條微博上了熱搜,這位老師認為:從微博內容來看,這位老師是看了學生的論文後,有感而發的。今天凌晨,該老師的微博又對之前的觀點進行補充,她認為:想讀研的本科生是有必要寫論文的,但不打算讀研的本科生現在找工作艱難,對論文也不走心,體現不出寫論文的意義。
  • 這屆考研人很慘?不,22考研人才是真的慘
    據預測,今年考研報考人數可能會突破400多萬,21考研競爭激烈程度如何已經可以預見,你以為這已經很慘啦?!22屆考研人才是真的慘好嗎?而且,受疫情影響,經濟形勢下滑,企業裁員降薪,可能有一批職場人士加入考研,最近能量姐做了一個簡單的統計,在後臺私信我考研問題的50%以上都是在職人員。
  • 八月份還沒找到工作的20屆畢業生是一種什麼體驗?
    21屆同學有何借鑑?20屆還沒找到工作的同學,現在該如何快速自救?!一起看下去吧~01 八月份還沒找到工作的20屆畢業生是一種什麼體驗? 8月找工作的20屆畢業生 @匿名:畢業一個多月了,找工作也一個多月了。面試過很多家公司,大都以沒有經驗被拒。好不容易有肯收留自己的又被自己腦子抽筋給拒絕了,到後面越找越差。
  • 2020屆應屆畢業生至今還沒有找到工作,要崩潰了嗎?
    2020屆應屆畢業生可能是過去十年最慘的一屆,但卻是未來最好的一屆!小學有非典,初中不許擇校,高考取消加分,大學畢業趕上……由於新冠的衝擊,經濟下滑,部分行業不景氣等,導致就業形勢壓力山大!一時間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也算很正常了。今年874萬應屆畢業生要一同去吃已經縮小了N+1倍的蛋糕。這是不是已經很難了?
  • 大四畢業生:一旦患上這個「病」,他們的論文就懸了!
    感覺寫起來很容易,分分鐘就可以搞定。但一打開電腦,腦子裡就是一團漿糊,毫無頭緒可言,抓了兩分鐘頭髮之後就默默關上了電腦,期待著關上電腦,自己或許會有靈感。需要看文獻的時候,總是犯困,於是,就此作罷,覺得論文還可以再拖拖,等最後逼急了,肯定會寫出來。整日無所事事,就是不寫論文,總是要等老師催稿的時候才敲出幾個字,這病患得越來越久。
  • 知乎106萬人圍觀:沒找到工作的20屆畢業生是一種什麼體驗?
    21屆同學有何借鑑?20屆還沒找到工作的同學,現在該如何快速自救?!八月份還沒找到工作的20屆畢業生是一種什麼體驗?3、早早開始求職但一直沒找到:這個原因很多,大概率是因為沒實習經驗, 公考、考研失利,又碰上疫情,沒辦法去湊一個實習經歷, 結果畢業了一方面缺少經驗, 一方面公司倒了一大片, 求職者變多, 公司需求變少...
  • 2020年度美強慘:應屆畢業生
    特殊的2020年,有一批在人生十字路口突然迷茫的「最難畢業生」,在「Hard」模式裡尋找著通關的秘笈。身邊有位朋友是法學院王牌專業,CPA通過5門,還有2段律所實習經驗,但就是這麼優秀的人,年後到現在仍然沒找到合適的工作。現在已經越來越臨近畢業,開始更多地考慮能否找到更好的工作。當然找工作這件事本來就不能急,尤其是現在的環境,很多企業都縮小招聘規模,對我們這屆畢業生來說就業形勢嚴峻。
  • 電子工程學院多措並舉抓實2021屆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育人工作
    近日,電子工程學院在育才校區理科綜合樓203教室召開全院教職工會議,會上,學院黨委相關負責人通報了2020屆畢業生就業率與就業質量,學院黨政主要負責人分別講話,強調要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學習貫徹學校2021屆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部署會精神,總結經驗,發揚成績,發揮優勢,查找不足,群策群力,協同推進,尤其是把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育人工作融入到畢業設計(論文)的指導當中,確保2021
  • 不急找工作怎麼了?2019屆畢業生慢就業背後的內心戲不是一般豐富
    最最身邊也有許多人參加了2019年考研的初試。與此同時,各大企業在高校的秋季招聘也出現了遇冷的現象,應屆畢業生們在畢業之際不是忙於找工作,而是選擇出國、考研、考公、旅行等或者在家陪父母以及繼續等待機會,慢慢挑選合適的工作。
  • 不考研寫論文沒意義!教授建議上熱搜,網友開吵了…
    今天凌晨,該老師的微博又對之前的觀點進行補充,她認為:想讀研的本科生是有必要寫論文的,但不打算讀研的本科生現在找工作艱難,對論文也不走心,體現不出寫論文的意義。近日又有媒體報導,在合肥市黃山路旁一所高校寢室的走廊內,張貼著不少代寫論文的小廣告。不少學生透露,他們周圍曾有同學購買過代寫論文服務,有學生甚至表示代寫論文在高校中已是常事。
  • 考研失敗,但卻這三點收穫
    2011年2月中旬碩士研究生考試成績出來,因為英語只考了45分,與國家線10分之差,考研失敗。經過一段較長時間的思考,考研雖然失敗,但是我卻還是收穫了很多東西!說起考研,我一輩子都忘不了楊老師那次鼓勵。
  • 畢業生增4萬+疫情影響……2020屆雲南高校畢業生,你找工作還順利嗎?
    在就業心態方面,受「鐵飯碗」和「家鄉寶」這類固有觀念的影響,畢業生偏好公務員、事業單位、國企、央企的崗位,同時有超出一半的畢業生希望在家鄉所在城市就業。對於自主創業,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畢業生屬於熱情大過實踐,雖然有55.9%的畢業生有創業意向,但將之付諸實踐的僅有1%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