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慶均是期貨界了不起的大人物,是最早踏入中國期貨的老一輩,他被業界尊稱為「葉大戶」、「中國的索羅斯」以及「期貨界的南帝」。有人說,他是寧波漲停板敢死隊的靈魂。然而,異常低調又神秘的他,至今網絡上都沒有他本人的真實照片。
據悉,葉慶均在90年代歷經三次沉浮,崛起於大豆牛市、成名於棉花牛市,一戰爆賺數十億。此後,他在TA、銅期貨上賺了20億元,螺紋鋼進帳5億元,豆粕牛市中賺走4億元。
據了解,葉慶均參加過天津紅小豆、蘇州紅小豆、海南橡膠等幾乎所有的大戰役。天性聰明,膽識過人,憑藉著對交易的領悟,90年代已在江浙一帶小有名氣。
他早在足佳期貨擔任操盤手,因為做單還不錯,被足佳期貨重用,被派往寧波籌備營業部。後來,足佳期貨在上海三夾板上因為逼倉不成功而暴虧,公司倒閉,葉慶均帶著遺憾離開。
1998年後,國家開始對國內期貨進行整頓,葉慶均在期貨裡的操作並不風順,兩次暴賺,但也兩次爆倉,一直徘徊在迷茫的路上。最後的一次爆倉發生在2002年,已傾家蕩產,此時,葉大戶陷入了徹底的絕望,像很多失敗的期貨人一樣,曾想過跳樓。
2002年,爆倉。
2003年,抵押房產,重倉押豆,資產自10萬增至500萬。這波大豆操作讓他完成原始資本積累、奠定了此後事業的基礎,從此開始踏上了期貨界大佬之路,先後分別在銅、橡膠的牛市上,接連創造了輝煌,2006年底,他的資產已達6000萬,據傳至2007年底資產已增至以億元計。
2005年後,伴隨著國內A股牛市的到來,葉慶均加入了寧波漲停板敢死隊,以吃莊家為生,洞悉莊家動向,果斷吃進,火速撤離,以「快、準、狠」著稱。不過當時,他並不出名,只是會員之一。
2007年,葉慶均憑藉著對交易的天生悟性,創造了不少新的戰法,逐步被寧波漲停板敢死隊捧為靈魂人物,也是當時的神秘人物。
2009年,成立寧波敦和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為敦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前身。
2010年,抓住棉花瘋漲行情,是年個人資產據傳已達數十億,揚名期市,奠定大佬地位。(一朝失誤,退出人民視線,遠程遙控,終結脆皮時代)
2011年,棉花期貨下跌時錯誤繼續做多,損失12億元,暫敗於「濃湯野人」林廣茂之下。遠程遙控戰場。揮手為紅,翻手為綠斬殺野人與劉備於黑色金屬與棉花的草叢!
2012年,集結資金使用消耗戰、偷襲戰等戰術圍剿「濃湯野人」,慘勝。同年,抓住豆粕牛市,是年資產據傳已達百億元。
葉慶均的神秘「操盤團隊」
永安期貨是葉慶均的大本營,同時也是早期「敦和」的人才輸送大本營,尤其是農產品研究團隊,市場傳言其麾下有五虎將,其中「張將」、「俞將」均來自永安期貨。而隨著投資範圍的擴大,人才的挖掘範圍也不再拘泥於期貨、股票,債券人才也被納入其中,如原中金公司固定收益研究組帶頭人徐小慶被敦和資管聘請,擔任公司宏觀策略總監一職。
據了解,敦和資管投資範圍廣闊,全球大宗商品、股票、股權、外匯、債券等均有涉及,投資手法十分靈活。他們曾經跨股市和期市套利。值得一提的是,敦和資管涉及國際外匯市場交易業務,並有專門的外匯交易員負責交易。
這家低調的私募基金公司資產規模超200億規模,名列私募基金投資基金行業前列,2014年敦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成為「中國證券投資基金協會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專業委員會」初始八家委員單位之一,同時也是八家委員單位中唯一一家投資於國內外市場、多類別資產的宏觀私募基金公司。
業界稱,葉慶均是一名伯樂,知人善用,在他的麾下,有40人左右,其中有一位軍師,比較厲害,被稱為當今的「諸葛亮」,視野比較大,預測比較準。他每次大的戰役,由這位軍師來選擇時機。他麾下的五虎猛將中,張擅長閃電戰,唐擅長偷襲戰,俞擅長消耗戰。除此之外,其他的成員大多是永安期貨過來的,也基本上是永安一流的分析師和操盤手。
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葉總的身份主要是集團董事長,投資具體事宜主要由團隊打理。他本人有事沒事打打太極、蒸蒸桑拿,很少再直接涉及交易層面的細節。」
葉慶均的操作手法
90年代,葉慶均依賴技術分析,擅長道氏理論和K線理論,當然對基本面也有研究,不過不深。2000年後,葉大戶逐步將操作方法轉移到基本面上,並且成功預測對了農產品的牛市。
2007年後,葉慶均在組建團隊之後,基本上就是依賴基本面分析,他喜歡閱讀高盛的投資報告,他的團隊在第一時間搜集財經,研究經濟信息,然後第一時間做出判斷,比其他公司能領先,以能掌握戰役的主動權。他對宏觀大局的認識和見解,絕非一般人所能比,能一針見血地指出基本面的發展趨勢,作為國內排行第一的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都公開稱,「葉老師洞察深邃,見解過人」,並表示對他是佩服之至。他投資的視野,是遍布全球,著眼於全球視野,進行資產配置。
業界評論:外表溫文儒雅,又不失霸氣;交易已爐火純青,行雲流水;洞悉宏觀的同時,又能精確把握時點,踩準節奏。乃大師級的人物。
低調慈善的葉大戶
多年來,葉慶均一直在低調做慈善事業,並就此成立敦和慈善基金會。據敦和慈善基金會官網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0月,該基金會累計資助項目486個,籤約資助金額高達10.05億元,合作機構數量299個。
敦和基金會出手高、低調、創新,此風格無—不帶有葉慶均的烙印。敦和慈善基金會沒有論文範文,除了官網,信息相當有限,但很多公益組織和公益項目背後都有敦和基金會的身影,它是基金會的基金會。
此外,葉慶均還專注教育事業的資助,2017年5月,敦和基金會向浙大捐贈1億元人民幣,支持學校的建設和發展,為此他還被聘任為浙江大學校董;2017年6月,葉慶均通過敦和基金會向西湖教育基金會捐贈3億元,資助西湖大學的籌建與發展,被授予「西湖大學創始捐贈人」榮譽,並擔任西湖大學創校校董。
(文章來源:中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