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8人候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三一重工總裁上榜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中國工程院22日對外公布了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並向社會公示一個月。在公布的560名有效候選人中,除了佔多數的來自院校及科研院所候選人外,企業的工程科學技術帶頭人也佔了相當比例,多位企業高管也榜上有名。

  中國工程院今年院士增選的總名額不超過60名。新院士將於今年年底前選出。

  記者發現,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易小剛,湖南大學羅安、陳政清、曾光明,湖南省農業科學院鄒學校、單楊,長沙理工大學鄭健龍和湖南農業大學陳立雲都在名單裡。 省農業科學院鄒學校:

  讓你在各地都能一年四季吃鮮辣椒

  「評審環節非常嚴格,最終能否評上,不得而知。」湖南省農業科學院院長、研究員鄒學校說。

  5月23日下午,鄒學校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提名增選院士候選人的途徑有三條,一是省政府和相關部委推薦,二是三個以上的院士聯合提名,三是中國科協提名。他是經省政府推薦入圍的。

  鄒學校介紹,入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必須具備多個條件,如候選人的學術水平、研究的項目在全國產生的影響、科研成果是否產業化等。他透露,2009年也曾被提名、推薦為院士候選人。他分析,2009年落選的原因是,「學術影響還不夠大」。

  鄒學校研究的領域是辣椒,研究時間長達20多年。可以這樣形容,市場上的辣椒,大部分來自於鄒學校的科研團隊。

  湖南的氣候高溫、高溼、寒冷,形成了獨特而豐富的辣椒地方品種。鄒學校的研究工作就是,把外地辣椒優質品種引進來,與湖南本地品種雜交,形成新的品種。品種的使用,一般是逐年退化,所以,鄒學校的科研工作就不能停止。經過20多年的努力,他帶領的團隊在長江中上遊地區收集了1079份辣椒品種資源,是我國辣椒資源保存最多的育種單位之一。

  很多人講,現在的辣椒越來越不辣了。這是鄒學校幹的。上世紀80年代末,鄒學校發現了甜椒與尖辣椒(猛辣型辣椒)雜交,出現了一個新的辣椒類型——微辣型辣椒,而且產量極高。這一成果迅猛地推薦到了全國全球許多地方。很多不吃辣椒的地方,開始接觸微辣型辣椒。有人形容,湖南的辣文化在全國蔓延,完全是從這個品種開始改變的。

  對於湖南、四川、貴州的人而言,不辣不過癮。鄒學校又將西北的螺絲辣椒品種優化,推出了油閃閃、皺巴巴、脆生生、辣度較高的螺絲辣椒。湖南人最喜歡吃的辣椒炒肉,不用這個辣椒品種,就會枉費那一碗肉。

  「我們的工作,就是不斷研發品種,讓大家一年四季、在不同的地方,都能吃上當地產的鮮辣椒。」鄒學校說。

  鄒學校參評中國工程院院士的類別是蔬菜學。他介紹,目前,中國工程院只有兩位蔬菜專業的院士,分別是黃瓜院士與甘藍院士。

  他不認為,因為市場上出現了被汙染、使用激素催熟等問題蔬菜,評審委員會就會對蔬菜院士候選人高看一眼,「都是嚴格按評審程序進行。」鄒學校說。

  今年全國入選中國工程院的院士候選人約有560位,鄒學校說,最終入選的院士大概就是十個人中產生一個。

  辣椒大省能不能出個辣椒院士,只能等待下半年的最終評選結果。記者曾鵬輝實習生曾孝喜張雪松

  三一重工易小剛:民營企業技術創新帶頭人

  三一集團董事、三一重工執行總裁易小剛作為民營企業的技術創新帶頭人,進入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候選人名單。

  易小剛是湖南武岡人。他擔任三一的首席科學家,主持參與了90餘項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項目,開發的混凝土泵送關鍵技術使國內混凝土機械市場格局由上世紀90年代初外資品牌佔據95%以上市場份額改變成國內品牌市場佔有率95%以上。    記者張冬萍

  湖南大學羅安:電氣工程專家

  55歲的羅安主要從事的學科專業領域包括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主要研究方向為現代電氣自動化技術與裝備、現代電力系統控制理論與技術等領域。2013年獲得「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終身榮譽稱號。 記者謝功梅實習生張雪松

  湖南大學陳政清:橋梁抗風專家

  陳政清教授是湖南大學985工程首席科學家,1988年開始一直致力於大跨度橋梁和結構的非線性分析和抗風抗震研究工作,主持包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內的科研課題多項,創新成果成功地直接應用於我國幾十座大型橋梁工程。 記者謝功梅實習生張雪松

  湖南大學曾光明:捐出獎金資助學生

  2010年11月,曾光明教授將所獲「長江學者成就獎」的1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長江環境獎」基金,用以資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優秀學生。

  曾光明主要從事城市生活垃圾綜合利用、清潔生產工藝和方法、環境系統工程、廢水廢氣治理、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的研究。 記者趙晶實習生王渠平

  長沙理工大學鄭健龍:攻克「公路癌症」

  鄭健龍是我國道路工程領域的著名專家,長沙理工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科的學術帶頭人。他領著全國25家單位的380多名科技人員,針對在公路修建中遇到膨脹土「逢塹必滑,有堤必塌」這一「工程中的癌症」,聯合艱辛攻關,終於「治癒」這一「頑疾」,榮獲200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記者趙晶實習生王渠平

  省農科院單楊:讓橘瓣罐頭生產更環保

  單楊研究員帶領的團隊不但找到了去皮和脫囊衣效果最好的複合酶,還順利將成果應用到企業,用於生產橘瓣罐頭,可減少氫氧化鈉廢水排放。在去年2月8日舉行的湖南省科技獎勵大會上,該項目獲得省技術發明一等獎。

  單楊是湖南攸縣人,現任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 實習生李亞平記者楊傑妮

  湖南農大陳立云:水稻品種專家

  陳立雲,男,1949年出生,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種子科學與工程。現為湖南省農業委員會委員,湖南省種子協會副理事長,湖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委員、水稻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共中央組織部聯繫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他主持育成的18個水稻品種(組合)通過湖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的審(認)定,累計推廣7000多萬畝,新增產值近60億元。 實習生李亞平記者楊傑妮      

相關焦點

  • 中國工程院士增選候選名單公布 多企業高管入圍(附名單)
    多位企業高管候選工程院院士 工程院院士增選候選名單公布 共560人繼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公布後,昨天,中國工程院也對外公布了這項名單,並向社會公示一個月。
  • 高校278人入圍!中國工程院2019年院士候選名單公布
    日前,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據了解,中國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選候選人提名工作已於3月31日結束。經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審定,最終確定的有效候選人共531名,其中,來自高校的有效候選人有278名,佔候選總人數的52.35%。2019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名額為不超過75名,最終當選名單預計將在今年12月份公布。
  • 中國工程院候選院士名單公布 李彥宏、王堅等上榜
    站長之家(ChinaZ.com) 4月30日 消息:今日,中國工程院今天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經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審定,最終確定的有效候選人共531位。其中,來自企業的候選人有114位。
  • 為奮鬥者喝彩 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上榜湖南「最美奮鬥者」
    7月12日,湖南發布了《關於湖南「最美奮鬥者」推薦人選的公示》,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等20人上榜。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上榜湖南「最美奮鬥者」據了解,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全國正廣泛開展「最美奮鬥者」學習宣傳活動。
  • 湖南兩個高校上榜! | 頭條
    湖南的中南大學和湖南大學上榜!ARWU是世界範圍內首個綜合性的全球大學排名,2003年首次發布,今年發布的是第15版。排名前三的世界名校分別為哈佛大學(連續第15年蟬聯全球第一)、史丹福大學、劍橋大學(兩年內連升兩名)。
  •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增選院士名單公布!合肥這些專家入圍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增選院士名單公布!:共6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20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和75位中國工程院院士、29位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當選。青1960年10月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嚴新平1959年07月武漢理工大學楊樹興1962年11月中國兵器工業第二〇三研究所朱廣生1963年01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9人)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單位羅先剛1970年12月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蘇東林(女)1960年03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孫凝暉1968年03月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王耀南
  • 2019年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選人名單公布 廈大三名60後教授入圍
    近日,中國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公布,總共531名,在閩高校有4人,其中三人來自廈門大學,一人來自福建農林大學。有效候選人名單一般通過兩個渠道確定,一個是院士推薦,一個是中國科協推薦。廈大上榜的三位教授分別是:趙燕菁、白敏冬、夏寧邵。另一名候選人是福建農林大學尤民生。廈大的三名教授都是「60後」,各有特點,趙燕菁曾任廈門規劃局局長,白敏冬是位女科學家,今年54歲,是三人中最年輕;夏寧邵帶領團隊研製出世界首 個戊肝疫苗,他同時獲院士推薦和中國科協推薦。
  • 2019年工程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公布 廈大三名「60後」教授入圍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 佘崢) 近日,中國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公布,總共531名,在閩高校有4人,其中三人來自廈門大學,一人來自福建農林大學。
  • 向文波: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兼副董事長
    向文波,男,漢族,1962年6月生,湖南益陽人,中共黨員,1982年參加工作,先後就讀湖南大學鑄造專業、大連理工大學材料專業和中歐國際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工學碩士、工商管理碩士,高級工程師。現任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三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工會主席,兼任國家製造強國戰略諮詢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南亞商務理事會執行主席、中國民營經濟國際合作商會副會長、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副會長、湖南省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
  • 中國工程院增選院士候選名單 共560名(附名單)
    中新網5月23日電 中國工程院日前在其網站公布增選院士候選名單,並向社會公示一個月。在公布的560名有效候選人中,除了佔多數的來自院校及科研院所候選人外,企業的工程科學技術帶頭人也佔了相當比例。
  •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以下簡稱院士),是中國設立的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中國工程院院士由選舉產生。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是對年滿80周歲的院士授予的稱號。資深院士不擔任院及學部的領導職務,不參加對院士候選人的提名和選舉,可以自由參加院士會議及諮詢、評議和學術交流等活動。享受資深院士津貼。
  • 剛剛,湖南新增7位院士!兩院院士達73人
    今天,中國科學院與中國工程院分別公布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湖南共有7位專家入選,全部來自高校。其中,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的分別為國防科技大學王懷民教授和國防科技大學李東旭教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分別為湖南大學王耀南教授,國防科技大學姚富強教授,中南大學柴立元教授,湖南師範大學劉少軍教授,湖南農業大學劉仲華教授。除國防科大3位新增院士外,其餘4位院士均為我省科技領軍人才培養對象。
  •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博導李道增院士逝世
    點擊播放 GIF 0.2M來源 | 光明日報、新湖南、募格學術編輯 | 學術君據@光明日報 官方微博消息: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李道增院士 微博@光明日報 資料圖公開簡歷顯示,李道增,1930年1月19日出生於上海,籍貫安徽省合肥市。1947年,李道增以高分考取了清華大學電機系。後師從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轉入清華大學建築系。1952年畢業後留系任教,曾任清華建築學院第一任院長,199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 三一重工:「一帶一路」上的中國名片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受邀出席峰會活動。作為湖南本土成長起來的機械工程領軍企業三一重工,被譽為「一帶一路」的量身定製者。目前,三一在美國、印度、德國、巴西擁有4大海外研發製造基地,13家製造工廠,業務覆蓋150多個國家和地區。
  • 三一重工總裁拜訪中國信保總部副總經理戴春寧
    會見合影(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向文波(右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副總經理戴春寧(右三))  紅網北京6月24日訊(通訊員 蘇毅)近日,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向文波、三一集團副總經理李國強一行拜訪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副總經理戴春寧
  • 三一重工的新起點
    在這臺泵車前,路甬祥稱讚三一重工是「湖南的驕傲,中國的驕傲,是新時代的民族英雄」,給全體研發人員極大的鼓舞。他特別叮囑:要堅持走核心零部件自製之路。  2011年11月14日,路甬祥副委員長再次來到三一重工視察。在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執行總裁易小剛等人的熱情接待下,路甬祥一行參觀了三一亞洲最大的18號廠房,在這裡一睹了世界最長臂架泵車——三一86米泵車的雄姿。
  • 改革開放候選百傑大數據:浙江籍上榜最多,80人是中共黨員
    其中,浙江、廣東、上海、北京上榜人數名列前四,分別有7人、6人、4人、3人上榜;天津、重慶、河北、山西、山東、江蘇、湖北、四川、西藏等9個省級行政區上榜人數均為2人;其餘17個省級行政區均有1人上榜,湖南省上榜人數為0。湖南推薦人數為1人,但未能上榜。
  • 湖南大學「院士專場」助推科技成果落地
    華聲在線4月15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易禹琳 通訊員 向鵬 餘楚倩)今天上午,湖南大學科技成果轉化系列活動·院士專場——「電渦流阻尼新技術產業化研討會」在嶽麓科創港召開。湖南建工集團、三一重工等31家知名企業和12家投融資機構代表參會,共同探討電渦流阻尼新技術的產業化進程。據悉,這是湖南大學第二次舉辦「院士專場」,向投融資機構和企業重點推介具有良好產業化前景的高價值科技成果,加快其在湘快速落地轉化。自2019年10月以來,該校已完成總額超過2億的智慧財產權作價投資。
  • 這7位中國工程院院士,都畢業於湖南同一所高校,還是同一個院系
    周福霖,200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學1963屆校友。工程結構與抗震隔震減震控制專家, 為創立我國&34;作出了奠基性的貢獻。主持建成我國首幢橡膠支座隔震住宅樓,地震安全性提高4-8倍,還能保護室內設備儀器正常運行,可成為大地震中的&34;,並成功經受地震考驗,被聯合國工發組織顧問評價為&34;。
  •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獲評首屆「湖南省教書育人楷模」
    原標題:熱烈祝賀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業大學劉仲華教授獲評首屆「湖南省教書育人楷模」「他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每一位楷模都將帶來榜樣的力量!」8月30日下午,首屆「湖南省教書育人楷模」發布暨宣傳啟動儀式在新湖南大廈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