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南京的氣溫迅速拉高,在這樣的天氣裡,出行的最好方式自然是「空調車」。眼看著可能到來的客流小高峰,很多南京的「的哥」「的姐」卻開心不起來。開了近20年計程車的王勇,心裡更是拔涼拔涼的,因為收入無法支撐生活,他剛剛和陪伴了自己近20年的「計程車司機」身份徹底「拜拜」,迅速轉型去跑網約車。他的現狀是南京一部分計程車司機的縮影,在南京各計程車公司的停車場內,有3000餘輛計程車被「閒置」。儘管當地出臺一系列「優撫」政策,但依然沒有挽回「老司機」們的心。
收入銳減3000餘輛計程車「退群」
今年4月22日,王勇將陪伴了他三年的大眾汽車退還給公司。按照南京市計程車行業管理規定,如合同未到期就提前退租,公司會直接抵扣承包車輛時繳納的2萬元押金。即便如此,依然阻止不了王勇退租的決心。
王勇如此狠心的原因只有一個——網約車大量進入市場,在南京開計程車已賺不到錢。「生意最好時,去掉租金、油錢,一個月賺萬把塊錢挺輕鬆。可從2015年開始,特別是今年,還是原先的工作強度,一個月只能賺三千元左右。」
停車、關門、交鑰匙,這輛車和近一年來南京停運的3000多輛計程車一樣,成了一輛「殭屍車」,被閒置在南京市某個停車場中。
4月26日,記者來到中央北路附近,這裡的南京中北運通旅遊客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北公司」)專門用來停放退租計程車輛。雖然這裡是空車場,但對陌生人管理特別嚴,「由於這兩天已成為媒體關注的熱點,停車場已經不讓進入,也不讓拍照。」停車場的門衛告訴記者,因為之前有媒體進入車場,並對停放的計程車拍照,他們這些門衛全都受到了處分。
記者繞行1公裡左右,找到了停車場的另外一個大門。從這裡可以清楚看到,車場內整齊擺放著一輛輛黃色的計程車。粗略算去,停放在這片空地上的黃色計程車約有120餘輛,大部分車輛上都蒙著一層塵土,明顯已經有一段時間沒開過了。
劉先生是停車場的一位負責人,他告訴記者,這裡是內部停車場,停的基本都是中北公司計程車司機退租的車輛。不僅是這裡,在浦口、堯化門以及各計程車公司大院內,都停放有大量的退租車。
「現在大家都打網約車了,既方便又便宜,計程車哪兒還幹得下去?」劉先生說,以前這個停車場基本沒什麼車停,但從去年開始陸續有退租的車輛停放到這個停車場,現在每天都還有退租後停到這裡來的。在他上班的時間裡,差不多每天約有5輛計程車來退租。
「截至3月中旬,因無人駕駛而閒置的車輛已經超過3000輛,退車比例佔總運營數的四分之一。」南京出租汽車協會秘書長凌強告訴記者,根據統計,2015年南京市傳統計程車駕駛員日均營運收入700元左右,2017年這一數字是590.39元,下降15.82%。尤其是進入2018年以來,駕駛員的月均收入下降了近50%。
招手打車人少收入差距較大
南京城區的道路上,車輛前門貼著滴滴、美團、曹操、易到、神州等多家網約車平臺標誌的車輛在馬路上隨處可見。據媒體報導,目前南京市一共擁有12000輛雙證齊全的網約車,還有6000輛已擁有兩證的網約車在等待上牌。
除規模龐大,網約車的價格戰也讓計程車受到很大衝擊,「美團推出的1元打車以及滴滴對乘客的補貼,讓很多乘客不再打計程車出行,而選擇網約車。」事實也的確如此,記者4月26日從位於南京通濟產業園乘坐計程車到中央北路,花費了65元,返回時記者選擇網約車,同樣的行程,只花費了45元。
「現在在路上跑活兒,看到很多人在路邊候車卻不招手,全都拿著手機看,然後抬起頭來看車牌,顯然在等網約車。」計程車司機劉師傅無奈地說,現在經常空跑20多公裡也拉不到一個乘客,計程車在南京市內的生意越來越難做,街上很少能見到招手打車的人。無奈之下,很多在市內跑的計程車轉戰機場,寧願在機場排隊5個小時拉上一個乘客,也不想空駛,試圖通過接長距離的活兒,來減少網約車帶來的衝擊。
4月27日下午,網約車司機裡谷浩(化名)打開網約車軟體給記者看他的工作量,26日他在線12.2小時,流水做到了740元,「扣除油錢和平臺抽成,加上單數獎勵,高峰期訂單價格乘倍,我一天的收入比原來開計程車高出一倍多。」
記者採訪十位計程車司機了解到,計程車和網約車收入的巨大差距,讓南京計程車司機們人心惶惶,「現在退租的司機基本都去跑網約車了。按現在網約車司機的收入,即使司機自己承擔退租的2萬元押金,也只需要3個月就能賺回來。」劉師傅說,現在他的車還有幾個月就要到期。如果還是這種情況,他也準備去跑網約車。
黑車、補貼讓計程車很「難過」
2016年7月28日,中國網約車新政落地,各地細則相繼出臺。相較而言,南京網約車新政對戶籍沒有限制,只是對軸距、車型、統一標識和外觀、資質審查有所限定。這也讓在南京獲得許可證的網約車平臺達到了7家。
7家平臺讓南京網約車的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各平臺都對旗下網約車司機進行補助,這也導致大量人員加入到網約車的運營上。 出租司機李明告訴記者:「正規的網約車和我們一起競爭並不怕,但是現在南京的『黑車』太多。有些網約車平臺允許不符合規定的車輛或司機投入營運,它們寧可讓政府部門來查、來抓,抓到以後平臺給司機報銷罰款。」南京出租汽車協會秘書長凌強告訴記者,目前南京市域的合法網約車共有一萬餘輛,但非法網約車至少在20萬輛以上。
資料顯示,2017年2月美團進入南京,這裡是美團打車第一個上線的城市,也是美團打車第一個與滴滴開打價格戰的城市。隨著網約車市場競爭,「補貼戰」也在進行,2017年南京市曾現「1塊錢打車」的巨額補貼時代,市場搶奪的效果開始顯露,大量消費者被分流。「現在網約車比較方便,基本不用大家等,不像出租一樣天熱還得在馬路邊上招手打車。而且最重要的是網約車比計程車便宜划算。」一位在路邊等車的市民說。
價格不佔優勢,再加上大量的不合規網約車運營,都加劇了網約車與巡遊計程車公司的矛盾。凌強指出,特別是從2017年開始,南京計程車退車率大幅上升。凌強表示:「一個市場要進入良性循環的話,那麼必須是在整個市場,有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下去進行。目前來看,南京的計程車市場,無論是網約車也好,巡遊車也好,是處在一個無序、不公平競爭的環境下。」
南京打擊非法網約車多次約談平臺
「滴滴、美團平臺長期存在不合規車輛和人員從事非法運營的問題,省、市有關部門已經先後約談十餘次。」南京市客管處處長鄒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據《南京市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管理暫行辦法》,「網約車」須張貼統一規範的標識,持有《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和《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否則不得上路營運。在查處過程中,有些駕駛員取得了《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但是《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卻還沒有拿到,這也是不可以開展經營活動的,屬於「黑車」。
鄒振表示,在今年3月28日到4月20日的查處行動中,共查扣非法營運車輛256輛,其中非法網約車253輛、外牌非法網約車29輛。現在已經加強了與公安交管的協作聯動,分別就擾亂道路秩序、擾亂客運秩序的行為實施處罰。下一步,將加強與市出租汽車改革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的協作,形成聯合懲戒的管控機制。
鄒振介紹,近期部分網約車平臺公司為搶佔市場份額,使用無資質車輛及人員,採用高額雙向補貼低於成本價等違規經營行為,破壞了出租汽車市場環境,也給城市交通秩序帶來了巨大壓力。在今年年初南京多部門集中約談了滴滴、美團網約車平臺公司,並向兩平臺下發了限期整改通知書。兩平臺也明確表態,按照主管部門要求儘快整改,公平合法開展各項市場活動。
4月19日,南京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聯合發布通告:從4月21日零時起,該市交通運輸局暫停受理出租汽車(含網絡預約出租汽車)新增運力許可事項,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暫停受理從事出租汽車客運服務新增車輛註冊登記為營運性質的許可事項。南京也成為國內首個出臺政策暫停新增出租汽車投放的城市。
計程車企業頻頻出招留住司機
面對大量計程車司機的流失,計程車企業也並非沒有作為。
記者從南京出租汽車協會了解到,網約車出現後,有些企業開始通過降低「份子錢」來減少行業內司機的流失。先是把價格從7200元調到了6800元,後來又調到4900元,目前南京市場上最低的計程車「份子」價格已經降到了3000多元。
「公司想了很多方法,通過降低部分車型租金、增加車輛維修保養補貼等方式降低司機運營成本,依然無法阻止退車現象的愈演愈烈。」公交集團江南出租分公司副經理鄒國勝說,現在公司正在試點和網約車平臺的融合派單模式,企業想要生存,必須提升計程車司機運營效率、降低空駛,增加司機收入。
此外,南京東方出租汽車公司還想出了其他辦法,如在部分計程車副駕駛坐椅背上掛分類儲物袋,司機賣出貨品會獲得相應提成。除此之外,記者從多個公司的計程車司機那了解到,為了留人,各計程車公司紛紛增加對駕駛員的補貼,如每月給500元的安全行駛補貼,免費提供一桶汽油,還有保養費減免等優惠手段。
據媒體報導,5月10日,嘀嗒出行宣布與南京市出租汽車行業協會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備忘錄。根據協議,南京市現有巡遊計程車將統一接入嘀嗒計程車平臺,全部實現網約化,當地市民可通過嘀嗒出行App來呼叫計程車。不過,此次不是排他性合作,此前出租司機已安裝的其他平臺軟體不需要轉換。
雖然從政府到企業都出臺了利好政策,但記者走訪南京計程車市場後發現,退車的情況依然沒有好轉。不少計程車司機對記者表示,今年八九月份各個公司原來老一批籤約的車將陸續到期,如果情況還不改變的話,可能還會出現一次大規模的退租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