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
正式開學
兩所入駐高校的相關學院——
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
開始講授開學第一課
長江日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
兩所高校的相關學院
不僅先後入選
國家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項目
學院院長也均
校長或校黨委書記擔任
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官方網站顯示,國家網絡安全學院院長由武漢大學校長、院士竇賢康兼任。
在華中科技大學官方網站8月29日發布的《校黨委書記邵新宇為網安學子講授開學第一課》新聞中,顯示該校黨委書記邵新宇院士兼任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院長。充分顯示了學校對網絡安全專業學科的重視。
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常務副院長趙波向記者表示:
武漢大學一直把國家網安基地建設、一流網安學院建設當作頭等大事來抓。
而華中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黨委書記高順文認為:
校黨委書記兼任學院院長,為高站位、高起點、高水平推進一流網安學院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更充分體現了學校黨委服務網絡強國戰略和國家重大需求的堅強決心。
2016年,武漢大學響應中央網信辦,武漢市委、市政府戰略部署,成立國家網絡安全學院。同年,華中科技大學也積極響應國家戰略部署,成立網絡空間安全學院。
兩所高校相關學院先後入選國家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項目。2017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開幕式上,包括武漢大學在內的7所高校被確定為首批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示範項目高校。兩年後,第二批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示範項目高校名單公布,華中科技大學等4所高校入選。
教育部官方網站發布的《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示範項目管理辦法》顯示,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示範項目的總體思路和目標,是經過十年左右的努力,形成4~6所國內公認、國際上具有影響力和知名度的網絡安全學院。其主要任務包含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校企合作等九個方面。
入駐國家網安基地校區後兩所高校均已採取了新動作
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院長助理杜瑞穎介紹:
未來教學工作將以30人的小班教學為主,突破傳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課堂上可隨時答題、隨堂測驗。
同時進一步引進一流教師,把一流的學生培養成一流的人才,並與地方政府、企業通力開展合作,不斷產出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成果。
(圖為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學生正在上課。記者蔡欣星 攝)
華中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黨委副書記李磊介紹:
該學院已於2020年開始招收第一批本碩博貫通培養班,採取「一生一方案」,實施個性化教學。
同時,學院在全國首創分級通關人才培養模式,與相關企業從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材編制、實踐教學、課題研究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
(圖為華中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學生正在上課。記者蔡欣星 攝)
記者:蔡欣星 通訊員:李文 彭輝 編輯:李杏 校對:童永忠
◇ 7日,武漢長江新區兩大重點工程:新區大道工程東段及湖北省首個全埋式地下汙水處理廠——諶家磯再生水廠全面投入建設。
(圖為諶家磯再生水廠效果圖。)
◇ 湖北省高職高專批文理類志願填報今日啟動,時間為9月8日8:00-9月11日17:00。
◇ 12日,第八屆武漢「戲碼頭」中華戲曲藝術節將拉開帷幕。月底前將有15場演出通過線上、線下形式與戲迷見面。
◇ 湖北省首個食品安全智慧監管平臺——武漢經開區「明廚亮灶智慧食安」監管平臺正式上線。
(圖為餐飲企業後廚信息實時呈現在系統後臺大屏上。記者張智 攝)
◇ 「惠遊湖北打卡大武漢」活動推出滿月,累計252萬人次免費進入景區遊覽,近半為外地遊客。
◇ 9月7日,2019年度「武漢市十大法治人物、十大法治事件、十大法治案例」評選結果揭曉。
◇ 2020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湖北主題日活動現場,共計籤約16個重大項目,其中包括武漢會展行業項目3個。
◇ 7日,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發布《2020年度正能量報告》,武漢位居正能量城市第一名。
◇ 截至9月4日,武漢農貿市場累計改造完工312家,完工率97.5%;累計實施關停轉向101家,關停率96.19%。
◇ 海關總署7日發布數據顯示,8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2.88萬億元,同比增長6%,形勢繼續向好。
◇ 7日,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高分十一號02星。這顆光學遙感衛星主要用於國土普查、城市規劃、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
(圖片來源:新華社)
◇ 截至7日,新疆(含兵團)自7月15日發生疫情以來的確診病例全部治癒出院,無症狀感染者全部解除醫學觀察。
◇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7日,印度累計新冠確診病例已突破420萬例,超過巴西成為全球累計確診病例數第二多的國家。
◇ 強颱風「海神」7日從日本九州地區西岸北上,帶來狂風及強降雨,造成1人死亡、76人受傷。
中國農民豐收節將至,袁隆平寄語年輕人:「我希望更多青年從事現代農業。現代農業是高科技的農業,不是過去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業,都是機械化、智能化的農業。希望廣大知識青年投身農業研究!」
(圖為9月7日,袁隆平在家中會客廳介紹自己的科研進展和近期目標。新華社記者周勉 攝)
製圖|張莉
整理 | 李玉瑩 設計|張莉
來源:長江日報、新華社、人民日報等 封面圖:郭川 攝 製作:曹欣怡 校對:楊梅
【編輯:姚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