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九月,暑假已過,不少同學直呼:心態崩了...... 每年暑期備考一過考研就迎來了一個棄考的小高峰。
首先,小編想告訴你的是:考研過程中心態崩了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在找不到院校和專業的複習書目和真題時,你會心態崩;在暑假燥熱無比時,你會心態崩......就算到了考試那兩天,你考完政治後,都會心態崩!在從開始決定考研到考上的那段時間裡,敢說自己從來沒有心態崩過的同學少之又少。所以,當你已經知道自己心態崩了的時候,不如先停下來,靜下心思考一下:此時此刻,我為什麼會心態崩?
不論是從小編自身經歷來說,還是從研友們的經歷來看,暑假這個時期無疑是「放棄考研」的一個高峰期,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缺乏良好的學習氛圍。暑假期間,出於各種原因,很多同學是在家複習的。在家裡複習首先是缺乏一種「競爭感」和「學習氛圍」。其次是缺少「約束性」。比如在圖書館,你可能為了不影響其他同學就有意地控制了自己,而在家裡想吃水果就跑去廚房,十分散漫。最後,也有不少同學是和父母或研友一起住,不免要配合他人的節奏和步調,很容易影響自己的學習狀態。
2、缺乏堅定的目標。雖說很多同學已經有了自己心儀的院校,但是也有不少同學隨著對專業課的了解加深,開始動搖了起來。比如有的恩波學員就向我說過:發現目標院校命題非常靈活,客觀題佔比少之又少,自己難以駕馭,想放棄了。一邊學著這個學校的方向,一邊又在猶豫另一個學校,搖擺不定。
3、情緒起伏大。毋庸置疑暑假是複習黃金期,大家應該好好把握。但是大家也一定要學會克制自己的情緒,不要今天一篇英語閱讀全對就覺得「我穩了」,明天一篇錯四個又覺得「我涼了」。時常不穩定的情緒會影響我們的狀態,從而影響學習效果,惡性循環,越學越想放棄。
4、缺少具有可執行性的計劃。為什麼要強調「可執行性」,是因為有的同學的計劃可能是比較長期一點的「月計劃」、「周計劃」,對於剛剛步入全面複習的同學來說是不夠精細化的。今天學習時長12小時,明天又驟減到4小時,整體節奏非常混亂,沒有計劃性和規律性,就會導致自己時而覺得學到了很多,時而又覺得毫無所獲,感到內疚、崩潰。
5、拖延症。拖延其實與上一環節緊密相連。正因為缺乏一個可執行性的計劃,沒有嚴格規定好自己今天之內要完成哪些任務,只是隨心情安排,就導致了自己變得越來越鬆懈。殊不知,這種拖延會在後期越來越影響自己,覺得複習不完了,變得更加消極。
6、易受旁人影響,盲目攀比。相信備考同學們加了很多專業群、學習小組之類的,看著別人滿屏的「今日學習時長12小時」、「7月份專業書已經複習了三輪」等消息時就開始懷疑自己了,別人複習得這麼快還這麼努力,那我努力還有什麼用,反正無論我怎麼學都追不上的,我沒希望了。
7、戰線過長,充滿不確定性。考研是一場漫長而又充滿各種未知的旅程,有的人會提前一年準備、有的人會提前十個月準備......一開始壯志凌雲,慢慢地就變得平淡。但無論幾個月,過程中的未知和挑戰不會少,我們不知道學到什麼程度是盡頭;不知道學到什麼程度叫合格;不知道對手是多少;不知道對手的水平是什麼......一切未知都讓當下的自己更加畏懼。
導致心態崩的原因可能不盡相同,但是以下幾方面絕對是你需要做好的事情。
1、為自己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比如在開始學習前就把手機等娛樂物品放在一旁,自我約束。大家嚴格要求自己,該學習時就全神貫注,該休息時再休息。
2、樹立並堅定一個目標。
同學們一定要思考好自己的目標院校和專業,一旦確定好之後就不要再受任何人、任何東西的幹擾了,要避免「兩頭空」的結局。
3、學會克制、調節自己的情緒,擺正心態。
有時候大家不必太過在意一套卷子所呈現的效果,把自己的眼光放長遠些。考研畢竟是個日積月累的過程,也許這一張卷子於今天而言稱不上什麼進步,但最後的成功正是這一個個小腳印的見證。你需要做的就是踏踏實實、安安穩穩地前行。
本文根據網絡內容整理,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