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西藏阿里見聞:犛牛運輸隊帶來邊境小村...

2020-12-25 央廣網

【解說】崗莎村位於西藏阿里巴嘎鄉,地處中國、印度和尼泊爾三國交界處。這裡本是一個貧困的邊境小村,近年來,憑藉緊靠「神山聖湖」的特殊地理位置,人們成立犛牛運輸隊,從逐草而居到以旅遊業為生,走上了全民致富之路。

【解說】崗莎村因坐落於「神山」岡仁波齊腳下,與「聖湖」瑪旁雍錯相伴而聞名。每年有數以萬計的信徒和遊客前來轉神山、朝聖湖。由於這裡海拔接近5000米,香客轉山轉湖十分辛苦,他們的行李和物品主要靠人背畜馱。當地捕捉到了這個商機,1996年崗莎村犛牛運輸隊成立。當地牧民群眾開始用自己的犛牛和馬匹來為轉山者提供搬運服務。這為崗莎村村民的生活帶來了變化。

【同期】西藏阿里地區巴嘎鄉崗莎村黨支部副書記 村委主任 久美多吉

每年的收入是每人1萬元左右的收入。

(犛牛運輸隊成立之前)家裡的車子什麼都沒有,家裡生活條件也很差,現在有了犛牛運輸公司之後,都建了新房子,每個家裡都有大車小車,還有摩託車,還有有些是三臺車子。

【解說】上午九點鐘,崗莎村的天空湛藍而透徹,遠處岡仁波齊在巍峨的群山中顯出耀眼而奪目的一抹白色。在傾瀉下來的陽光中,崗莎村犛牛運輸隊的隊員一邊哼著歌,一邊整理行裝開始一天的工作。

【解說】從之前的農牧業,到如今犛牛背上的生意,隊員悠揚的歌聲讓人感覺到這個邊境小村日新月異的變化。

【解說】1981年崗莎村村民自發組織成立犛牛運輸服務中心。1996年崗莎村村委會以全村88戶群眾入股的形式成立犛牛運輸隊。二十多年來,得益於國內外遊客人數持續增長,崗莎村犛牛運輸隊已成為一個擁有兩千兩百多頭犛牛的專業運輸隊。

【同期】西藏阿里地區巴嘎鄉崗莎村黨支部副書記 村委主任 久美多吉

每個國家的人數是越來越多的。英語培訓班每年都有,而且我們都是用的小本子,手冊,這裡面有的是畫的,有的是下面是藏語,英文,漢語都有。

【解說】進入犛牛運輸隊服務中心,記者看到,年輕的工作人員正在為遊客提供諮詢。久美多吉告訴記者,隨著運輸隊規模的擴大,運輸隊團隊開始吸納更多年輕人才的加入。

【同期】西藏阿里地區巴嘎鄉崗莎村黨支部副書記 村委主任 久美多吉

今年開始都變成大學生和高中生的學生,他們參加進來,我們犛牛運輸公司都網上可以訂的。那個收錢都是二維碼掃碼,還有網上可以發訂金。

【解說】崗莎村犛牛運輸隊的成立也帶動了當地的旅遊業。在犛牛運輸隊之外,村民們有了新的主意。

【同期】西藏阿里地區巴嘎鄉崗莎村黨支部副書記 村委主任 久美多吉

這邊都有裡面可以吃的,可以(住)賓館的,可以賣藥的,還有吸氧的。

【解說】在岡仁波齊的下山路上,遠望崗莎村,村落讓空曠的原野有了更多生活的氣息。說到未來的願景,久美多吉告訴記者,以後還要打造更為人性化的服務,走出一條綠色環保又可持續的致富路。

相關焦點

  •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雲上草原
    gmw.cn/gmw/videoroot/2019-09-05/1567646695534.mp4     【新時代
  •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走進獅泉河鎮「康樂新居」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西藏阿里5月20日訊(記者 董家朋)5月14日上午,「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網絡主題活動西藏行阿里報導組來到了獅泉河鎮「康樂新居」。
  •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廣西龍州:脫貧攻堅永遠在路上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廣西龍州:脫貧攻堅永遠在路上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8年10月26日 10:59 A-A+   龍州縣地處廣西西南邊陲,屬革命老區、邊境地區、民族地區。長期以來,由於交通不便、思想閉塞,以甘蔗為單一產業的龍州縣發展受到很大的局限,並於1986年被定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航拍新疆伊犁察布查爾縣巨幅3D稻田畫...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航拍新疆伊犁察布查爾縣巨幅3D稻田畫 (1/12) "← →"翻頁
  •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媒體人眼中的大草原是什麼樣的?
    還有很多關於內蒙古、關於大草原的體驗,在#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內蒙古行的活動中,小編同全國18家媒體、28名記者齊聚內蒙古錫林浩特,用5天的採訪深入內蒙古,與草原文化、內蒙古的風土人情來個親密接觸。提起大草原,就想起遼闊、美麗、自由、奔放……作為一個從小生長在城市的內蒙古人,草原對於我來說是熟悉的。
  •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錫林浩特: 居家型牧民養老園 開啟養老...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錫林浩特: 居家型牧民養老園 開啟養老新模式 原標題: 過去,因家庭條件、進城落戶等多種因素困擾,牧民養老一直延續著在牧區居家養老的傳統習俗,給牧民老年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愛祺樂牧民養老園區的建設運營,實現了由傳統牧區養老向進城養老的轉變,大大降低了牧民進城養老的成本。為牧區老年人創造了一個有相同風俗習慣、相同生產生活方式、相同語言環境的集體生活空間。
  •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三沙:祖國最南端 美麗幸福得來不易
    中國日報網三沙6月10日電 (記者 王晗) 6月9日,「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網絡主題活動海南行採訪團來到三沙市永興島。這裡的一切都有著「祖國最南端」的烙印。參觀完後,記者深深地體會到三沙的美麗幸福來之不易。
  •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 | 探訪文昌航天主題樂園 網媒記者開啟...
    南海網專題: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新時代·美好新海南(點擊進入)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文昌6月12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任桐)6月12日,「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海南行網絡主題採訪活動來到文昌航天主題樂園。
  • 【幸福花開新邊疆】花開邊疆的幸福人生 ---山南市錯那縣邊境小康...
    來源標題:【幸福花開新邊疆】花開邊疆的幸福人生 ----山南市錯那縣邊境小康村見聞 行程近8個小時,「幸福花開新邊疆」網絡主題活動媒體團終於到達錯那縣麻麻生態文明小康示範村。薄霧朦朧,山川秀色。年輕的卓瑪正坐在一樓的沙發上用毛線鉤織抱枕。只見她穿針引線,手速奇快。不用兩三天,就可以織成一對,這樣的手工抱枕可以賣到400元。2015年,麻麻生態文明小康示範村建成並投入使用,卓瑪和村裡的其他百姓一起搬進新家,住上了寬敞明亮的大房子。
  •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古城喀什:聆聽絲綢故道的樂音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古城喀什:聆聽絲綢故道的樂音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7月31日 19:12 A-A+   這樣的狀況帶來的不僅是衛生問題:地處地震帶上的喀什老城,傳統民居的建築強度無法起到抗震的效果,大大小小的過街樓,星羅密布的地下通道,隨時都有坍塌的危險。  歲月的洗禮已然使曾經輝煌的老城難以適應現代居住要求,2010年8月,國家發改委等八部委聯合發文,正式批准實施喀什市老城區危舊房改造綜合治理項目,對喀什老城28個片區49083戶、507萬平方米危舊房進行改造。
  • #幸福花開新邊疆#西藏山南市措美縣扎雜村:搬走貧困,遷來幸福
    【#幸福花開新邊疆#西藏山南市措美縣扎雜村:搬走貧困,遷來幸福】扎雜村的牧民原本住在坡陡、路窄、房屋布局凌亂密集的山頂上,就醫、交通、孩子教育等都成困難;加之近年來降雨量增加,多數民房牆體開裂、地基下沉,嚴重威脅到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 | 網媒記者參觀鳳翔溼地公園 點讚海口...
    6月10日,「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海南行網絡主題採訪活動採訪團,來到位於海口椰海大道的美舍河溼地公園鳳翔段內,參觀了海口的水體治理及生態修復成果。「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海南行網絡主題採訪團參觀海口美舍河溼地公園鳳翔段,了解海口的水體治理及生態修復成果。
  •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鑿壁書記」次仁歐珠:修出懸崖村致富之路
    高原,雪山,美麗的布達拉宮,獨特的民族風情,神秘的宗教文化,是西藏帶給人們最鮮明的暢想與印象。其實,西藏的景色與民俗之美,更多地是孕育在鄉村之中——腳步越是深入到鄉村細部,對藏地的印象解碼就越是豐富。金魯社區村貌。
  •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甘坑客家小鎮:從500億起步邁向GDP上...
    成群結隊的小朋友在農場內體驗種菜深圳新聞網9月27日訊 (記者潘潤華)9月26日,「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網絡主題活動廣東行在深圳啟動。
  • 西藏亞東:邊境產業興 邊民喜脫貧
    海拔4360米的日喀則市亞東縣帕裡草原是西藏最肥沃的草場之一。當地農牧民草上掘金、水中尋寶,積極發展鮭魚、犛牛、藏雞等產業,走上了脫貧致富路。亞東鮭魚養殖基地魚池裡的鮭魚。新華社記者張汝鋒攝今年49歲的達瓦過去靠養牛和打零工為生,年收入約1萬元。今年初,他用家裡的6頭犛牛做股本,入股帕裡犛牛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 手繪圖解:「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網絡活動採訪團路線攻略
    手繪圖解:「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網絡活動採訪團路線攻略
  • 有一隻來自西藏的高原犛牛,成就了藏犛牛雪域風情火鍋
    來了就是深圳人,來了深圳的都愛吃牛肉火鍋除了大街小巷的潮汕風味外有一隻來自西藏的高原犛牛用一鍋好湯吸引了眾多吃貨紛至沓來藏犛牛雪域風情火鍋藏犛牛養生火鍋的創始人居住在西藏多年品嘗到了直擊靈魂的特色美食發現了許多正宗的藏式美食
  • 聽說西藏還有「小規則」?十裡不同天犛牛不能惹?這是什麼梗?
    圖片來源網絡很多的人來拉薩可能是為了來一次虔誠的朝聖,也有的人是想來看一看這個最接近天堂的地方的美麗景色。但是你也真的以為川藏線上只有如畫的美景嗎?雖然風景美如畫,但是廁所很難找在川藏線上,沿途中是很少有廁所的,這應該是所有進入西藏人中遇到的最頭疼的一個問題了。可能你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廁所,人還沒等進去呢,就已經被燻暈在廁所門外了。所以如果去西藏最好還是準備一把傘,特別是女生如果穿上裙子的話會更加的方便一些,在西藏上露天廁所已經是一種很平常的事情了。
  •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新疆是個好地方】人間淨土喀納斯:民宿...
    民宿也成「打卡」點 牧民搖身變老闆  6月25日,記者跟隨「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新疆是個好地方」採訪團一行來到喀納斯風景區,映入眼帘的除了這裡湖光山色獨好外,還有一排排錯落有致的民宿。  背靠雪山、綠樹環繞、鮮花點綴,還有貓咪在屋前伸著懶腰……在窩斯盼·馬勒克的民宿前,總有遊客不時來「打卡」拍照。
  • 西藏日喀則市亞東縣邊境的幸福小康村
    圖為亞東縣邊境小康示範村——龐達村一角。記者 李洲 攝  近年來,西藏日喀則市亞東縣邊境小康示範村建設按照傳統民居與現代工藝相融合、群眾傳統生活習慣與現代城市生活相配合的要求,將生產區和生活區分離,統一建設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統一配備村委會、衛生室、文化活動室等公共服務設施,著力打造特色邊境小康示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