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都」戰局中的小黨
為避免完全「泡沫化」而奮鬥
新黨、親民黨、臺聯黨,這三個小黨也曾在臺灣政壇風光過,然而這次「五都」選戰,它們卻沒能推出自己的市長候選人,只是選擇市議員選舉這個「小舞臺」,作為其延續政治影響力的命脈。另外,這三小黨與兩大黨在此次選舉中的互動,也頗惹人關注。年近九旬的臺聯黨精神領袖李登輝頻繁幫民進黨市長候選人站臺,而民進黨對臺聯黨議員參選人也有些「照顧」;新黨則打出「(臺北)市長支持郝龍斌,議員投新黨」的口號;親民黨卻抱怨國民黨對其「不聞不問」。「五都」選舉結果如何,不僅關係到2012,對這些小黨而言,還決定其是否會淪入完全「泡沫化」的境地。
「五都」議員選舉 小黨的最後舞臺
臺灣這次「直轄市長」選舉,除了大高雄殺出個無黨籍的楊秋興之外,其他 「四都」均為兩大黨對決。新黨、親民黨、臺聯黨,臺灣這三個主要小黨,都沒能推出自己的參選人,甚為「寒酸」。想當年,他們都曾「闊氣」過。新黨不僅推人參選過1994年、1998年臺北市長選舉,還參加了1996年「大選」,得票率還不低;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也親自上陣,參選過2004年「大選」與2006年臺北市長選舉。在「立法院」,三小黨都扮演過「關鍵少數」的角色,高峰時擁有十多個甚至幾十個席位。
輝煌只屬於過去,近兩年三小黨都窘迫得很。臺灣成功大學政治學系主任丁仁方告訴導報記者,小黨「泡沫化」的一個重要原因是 「立委」選舉「單一選區兩票制」的實施,加上「國會」席次減半。這導致2008年的「立委」選舉,三小黨推出的人選幾乎全部落選。碩果僅存的只有親民黨原住民「立委」林正二,而且林因賄選,今年7月已被判當選無效定讞。
三小黨這些年人才流失嚴重,這也加劇其「泡沫化」,導致這次「五都」市長選舉,它們根本無人可推。新黨、親民黨、臺聯黨都屬於「都會精英型政黨」,而且「五都」議員選舉仍維持「複數名額」選區制。即每一選區都有多個應選名額,參選人往往只要能獲得5%以上的選票,就可篤定當選。因此,這又給小黨提供了繼續參與地方事務的機會。「事實上,這也是它們避免泡沫化的最後舞臺了。」丁仁方認為。
大小綠、大小藍結盟 但並非合作無間
據公開的資料顯示,新黨本次選舉共推出9名議員候選人,主要集中在臺北市,包括陳彥伯、王鴻薇兩位電視名嘴;親民黨推出14位候選人,則是五個「直轄市」都有提名;臺聯黨也有12位出來參選議員。與親民黨類似,臺聯黨也是採取「天女散花」策略,各市都投有戰將。不過就知名度來看,這些小黨推出的候選人大多不高,以新人居多。
這些不知名的 「小雞」要想出頭,須有 「老雞」帶著。但小黨自己沒有市長候選人,只得求助於「友黨」。這一點,新黨與郝龍斌配合得比較好,新黨打出「市長支持郝龍斌,議員投新黨」的口號。
相比,國民黨與其另一友黨——— 親民黨的關係就太一般了。親民黨秘書長秦金生就曾抱怨:「國民黨對親民黨不聞不問」、「關於輔選事宜,國民黨高層沒拜託過親民黨」。宋楚瑜則在17日幫楊秋興站臺,並炮轟「執政者」無能。富權把其中的原因歸結為「馬瑜心結」。丁仁方則表示,這也反映了親民黨在當前島內政局的影響力,已是微乎其微了。
綠營方面,「大綠」和「小綠」關係不錯。臺聯黨精神領袖李登輝不顧近九十歲高齡,四處為民進黨的市長候選人站臺,黨中央也喊出「綠營團結,全力支持民進黨市長候選人」的口號。而民進黨的一些造勢場合,也允許臺聯黨的議員候選人上臺「露臉」。
事實上,「大藍」與「小藍」、「大綠」與「小綠」並非合作無間。日前,國民黨就出臺了「跨黨輔選規範」,規定市長候選人、選區總督導只能在友黨議員候選人競選總部成立時到場站臺一次,「立委」只能在臺下致意,不能上臺。民進黨也制定了類似的規範。對此,中評社發表分析文章稱,這次議員選舉競爭激烈,國民黨和民進黨自顧不暇,制定相關輔選規範,是為了避免本黨議員候選人的選票大量流失。
小黨「越來越小」 政黨凝聚力差是一大原因
新黨、親民黨、臺聯黨成立時,都曾自詡是臺灣社會的 「第三股力量」,要成為政壇的 「關鍵少數」。但從這次 「五都」選舉來看,這三小黨是越來越小了,遠沒能成為「關鍵」。
對此,臺灣《新新聞》周刊今年5月發表文章稱,新黨、親民黨、臺聯黨的發展,都有類似的模式,就是個人色彩相當濃厚,等到趙少康、宋楚瑜、李登輝逐漸淡出政壇,或失去對該黨的熱忱後,那麼這個黨的發展就會遭遇江河日下的命運。另外,這些小黨喜歡從兩大黨 「招降納叛」,黨內人士缺乏共同情感,凝聚力自然很弱。一旦有外在誘惑,他們又有可能「帶槍投靠」。
中評社的一篇分析文章指出,「第三黨」標榜走中間路線,政黨文宣都寫得冠冕堂皇,但是如果「第三黨」的「人」都是出自於原先兩大黨,那麼 「第三黨」就缺少新鮮感,不容易跳脫原來政黨的框架,只能淪為兩大政黨的附庸。
這次「五都」選舉是三小黨避免完全「泡沫化」的關鍵一役,但要想取得不俗戰績也很難。合併升格後,大臺中、大臺南、大高雄「三都」的席次都大幅縮減,參選人數卻有所增加,導致這屆市議員選舉異常激烈,兩大黨都有不少不滿初選落敗執意參選到底的例子。丁仁方認為,目前議員選舉還是「多席次選區」,小黨只要堅守固有支持者就能當選。但即使獲得一些市議員席次,如不能跳上 「中央」舞臺,小黨創黨時所展示的那些理想與抱負,也就無法實現了。(海峽導報 記者 薛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