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 源: TED演講
時間不是省出來的
當人們發現我寫關於時間管理的文章時,他們都會假設兩件事:
第一,我永遠都準時(但我並不是),我有四個小孩,我偶爾將遲到歸咎於他們,不過有時候真的不是因為他們。有一次我在時間管理主題的演講上遲到了,這是多麼諷刺。
第二,人們總是假設我有很多節省時間的技巧,有時候我聽說一些雜誌在寫這方面的故事,教讀者如何在一天中獲得額外一個小時,基本思路就是從日常的每個活動中擠出一點時間,然後我們就有時間去做更有意思的事情。
比如錄下你最喜歡的電視劇,跳過廣告時間,這樣每半個小時就可以擠出八分鐘,這樣你看兩個小時電視,就能省出32分鐘去鍛鍊。的確有意思。但你知道還有什麼方式能省出32分鐘鍛鍊時間嗎?不要看電視劇就行了,對吧。
總之就是在各處省點時間,加起來就有時間做我們想做的事。但在我了解成功的人如何分配時間,並看過了他們的時間表後,我發現這個想法是完全本末倒置的。
我們不是通過節省時間過上我們想過的生活,我們應該先清楚自己想過的生活,時間會自然而然節省出來。
時間是有彈性的
最近我有個「時間日記」項目,觀察最忙碌的女士生命中的1001天,她們工作繁忙,有時候是自己的生意,有時候要照顧自己的孩子、父母,都是很忙的人。我記錄了她們一周的行程,計算她們工作和睡覺的時間,採訪她們常用的策略,其中一個女士,在周三晚上出去了一趟,回家發現她的熱水器壞了,地下室都被水淹了。
於是那個晚上她立刻著手處理,第二天找了一個水管工,第三天找了專業的清理人員來處理損壞的地毯,總共花了她一周中的7個小時。7個小時,等於一周七天,每天都要擠出一個小時。
假如你在一周前問她:你能在這周抽出7個小時鍛鍊嗎?你能在這周抽出7個小時指導年輕人嗎?我猜她會像大多數人一樣說:怎麼可能,你看不出我有多忙嗎?
但是這周她不得不抽出7個小時,因為她的地下室被水淹了。她擠出了這7個小時。
這件事告訴我們:時間是有彈性的。我們不能創造更多時間,但是時間會自己調整適應我們選擇做的事。
所以時間管理的關鍵就是,對待重要的事,就應該像對待那個壞了的熱水器一樣。
一流成功人士如何分配時間?
要做到這一點,借用我採訪過最忙的人的話,她經營著一個小企業,請了十二名員工,空餘還要照顧六個孩子。我聯繫上了她,想要採訪她怎麼做到「無所不能」的。我記得那是一個周四早晨,她沒時間和我說話,原因是她去遠足了。當我最終聯繫到她,她說:聽我說,蘿拉,我所做的所有事,我花的每分每秒都是我的選擇。與其說我沒時間做這個,沒時間做那個,不如說這些不是我的優先事項。」
其實你想想,這的確是更準確的說法,我可能會告訴你:我沒有時間清理百葉窗,但那不是真的,假如你願意付我10萬美金請我清理百葉窗,我會馬上去做。既然那不可能發生,我可以說不,不是因為時間不夠,而是我不想做。
這就提醒了我們:時間是一種選擇。我們是聰明人,應該有能力去選擇一些值得做的事。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如何像對待壞了的熱水器一樣,對待我們的優先事項?
首先,我們要找出哪些事對自己重要。這裡分享兩個技巧:
所以建議你周五下午為自己做一個分成三類優先事項的列表:事業,人際關係,個人生活。每個列表都有一些值得做的事。只要一個短短的列表,每個列表都列出2-3件事,它們會幫助我們看清下周如何計劃。
這對有些人來說可能比較難,如果你有好幾個要照顧的孩子,找時間參加詩歌班一定不容易。我知道這很難,但是我接下來要說的數字會改變你的想法。
我們每周都有168個小時(24*7)。如果你有一個全職工作,一周是40個小時,每晚睡8個小時,一周是56個小時,我們有剩下72個小時來做其他事情。這是一段很長的時間。假如你說自己每周工作50個小時,你還有60個小時做其它事情;每周工作60小時,還有52個小時做其它事情。假如你說每周工作超過60小時,你確定嗎?(笑聲)
曾經有個研究對比了人們估計的工作時間和實際工作的時間,他們發現那些表示工作時間超過75小時的人,有25個小時的誤差。
你可以猜到這個誤差多了還是少了吧?
無論如何,在一周168個小時裡,我們總可以找到時間做我們想做的事。如果你想花時間陪孩子或者準備即將到來的考試或者鍛鍊3個小時,你都可以的。即使你的工作時間遠超過法定時間。
結語
你知道嗎?我們根本不需要那麼多時間去完成一個大目標,當我們有一點空閒時間的時候,我們會做什麼?拿出手機,對吧?開始刪除郵件,或者在家裡閒逛,看電視。
但是,每個時刻都有無窮的潛力。
你可以用零星的時間獲得零星的快樂,比如在上班的公交上讀一些精彩的東西。當我以前的工作需要我每天早上乘兩趟公交和一趟地鐵的時候,我周末會找圖書在路上讀,這讓我的生活更豐富了。工作間隙可以用來冥想或者禱告。如果你因為工作忙吃不了家庭晚餐,可以試試家庭早餐……
這就是看著一個人所有的時間,然後找到什麼時候可以想做的事。我真的相信,我們都有充分的時間。就算我們很忙,仍然有時間去做重要的事。
當我們找到重要的事,我們可以用自己的時間過上我們想要的生活。
排版 | 陳博宇
審校 | 葉開甫 主編 | 葉正新
每一個正在發生的時刻都是歷史的轉折,我們迫切地需要一場巔峰對話來總結過去,回答未來。2019年12月29日-2020年1月1日,坐標廣州,2020正和島新年論壇暨新年家宴,劉東華、宋志平、王林、汪建國、江南春、李連柱、黃菡等在內的重磅專家學者與商界先鋒將共同回答2020的機遇與挑戰。
掃描圖片二維碼,一起回答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