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膚淺化閱讀令人擔憂 不如讀些「費勁」的書

2021-01-09 央廣網
    

  中廣網上海7月3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不要只停留於瀏覽,還要學會沉下心來,不要只讀那些令自己舒服、快樂的,還要讀些「費勁」的,循序漸進。」

  這是近八旬的作家王蒙在上海圖書館對讀者們說的話。一口京片子的他,像嘮家常一般與大夥分享自己曾經讀過的那些書,也對網絡時代催生的膚淺化閱讀趨勢不無憂慮。他擔憂的是:當閱讀變得過分輕鬆、方便時,淺層的瀏覽會從此代替專心致志、費點勁兒的思考,久而久之成為人們的一種習慣。

  縱橫點評:網絡時代人人都是瀏覽高手,動動手指便能「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但在我們口若懸河、誇誇其談的時候,有多少人能拍著胸脯保證自己「不僅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就像王蒙先生說的,與其頻繁打開網頁,不如靜下心來,讀一些「費勁」的書。正因為費勁,慵懶的大腦才會「運動」起來。也因為費勁,智慧的寶藏才能被「挖」出來。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推出新聞熱線4008000088,撥打熱線電話即可將您手中的新聞線索第一時間反饋。我們將第一時間派出記者調查事件、報導事實、揭開真相。)

相關焦點

  • 著名作家王蒙與臺灣清華大學學子分享閱讀寫作心得
    著名作家王蒙與臺灣學子分享寫作心得。 7日下午,大陸著名作家王蒙與臺灣新竹清華大學學子,就「文學為誰而寫」進行對話。  當天下午,正在此間參加2015兩岸筆會的大陸著名作家王蒙、蔣子龍、明曉溪、孔見,走進臺灣新竹清華大學,向臺灣學子和教師代表,分享了自己的寫作經歷。  作為寫了一輩子的文學人,王蒙不相信「網絡瀏覽能夠完全代替紙質書籍的閱讀」。他說,沒有語言和符號,思想和情感不可能達到一定的深度。
  • 王蒙:以出世心態入世
    晨報訊(記者 劉婷)昨天,著名作家王蒙在京推出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中南博集天卷獨家策劃發行的新書《莊子的奔騰》。該書是王蒙繼《莊子的享受》、《莊子的快活》後第三次論述莊子,在前兩部書對《莊子》內篇、外篇進行解讀之後,該書對《莊子》雜篇作了轉述、解釋與發揮。王蒙表示差不多用了三年時間,在七十七歲高齡完成這樣三部書,「談莊享受,舞莊快活,思莊奔騰」。談起儒、道之間的關係,王蒙表示莊子書中已有高明回答,以出世的心態入世。莊子、 老子、紅樓夢、李商隱是近些年王蒙熱衷談論的話題,尤以莊子著墨最多。
  • 王蒙:《這邊風景》是我再也無法抵達的寫作狀態
    王蒙茅盾文學獎被視為是中國當代文學的最高獎項之一,作為第九屆茅盾文學獎得主,王蒙在活動現場為「茅獎」站臺,表示,「評上茅盾文學獎評獎的書在發行上非常見效,別的獎未必,但是這個獎確實見效。」王蒙直言,《這邊風景》在獲得茅盾文學獎以後加印了十幾萬冊,而且不斷地出現各種版本。
  • 王蒙:在手機時代,文學依然是「硬通貨」
    王蒙前不久,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長、「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王蒙應邀來到廣州黃埔書院進行主題分享。「我想告訴大家,任何時候我們都離不開文學。」王蒙表示,在手機時代,文學依然是「硬通貨」,正因為如此,所以儘管自己已經86歲了仍筆耕不輟,依然是「一線勞力」。
  • 王蒙:文學是「硬通貨」任何時候都不過時
    網絡的發展豐富了人們文化生活的同時,也帶來負面效果:那些最精英、最經典的東西被淹沒在通俗性的、娛樂性的東西裡面,一個長篇小說的點擊率還不如一個抖音短視頻。 但隨後,王蒙話鋒一轉。他說,文學是不會滅亡的。文學仍然在一切藝術形式中居於特別重要的部分,語言和文字是思維的符號,語言和文字的發達是思維的發達,是文化積澱的發達。
  • 「老部長」王蒙:86歲仍筆耕不輟的「一線勞力」
    2019年9月,王蒙獲得「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前夕,本報記者當時曾在北京見過他,與那時相比,如今白頭髮似乎又略微多了一些。王蒙透露,自己現在每天都會堅持到樓下散步,此外還堅持半冷水洗澡,並且喜歡遊泳,這就是他的「長壽秘訣」。 王蒙坦言,去年疫情期間他一直想為社會做些有意義的事情。但歲數大了,也不可能去到抗疫一線,但他還是覺得要做點什麼,不讓時間虛度。
  • 王蒙御用插畫師:為王蒙著作手繪漫畫約200幅(圖)
    說起與王蒙的交往,吉建方說那得追溯到三年前了。身為報紙編輯,當時她的一項工作就是做名家訪談。然而2011年她聯繫採訪王蒙時,卻因王蒙太忙而無緣見面。得知吉建芳會畫漫畫,2012年年初,王蒙的秘書彭世團約她畫一幅王蒙年輕時扛麻袋的漫像。「王蒙老師曾在新疆度過16年艱苦歲月,他經常和別人提起,那時自己的體重只有一百斤左右,卻能扛得起二三百斤重的麻袋,並常以此為榮。
  • [浙江書展]斯文濟世、《天下歸仁》——著名學者王蒙說《論語》
    《天下歸仁:王蒙說<論語>》出席全民閱讀節暨浙江書展(後簡稱:浙江書展),著名作家黃亞洲、浙江衛視主持人李晗也作為嘉賓現場助陣。作為浙江書展之江閱讀沙龍的首場活動,王蒙、黃亞洲與李晗共同聊起了孔子和論語的話題。談到王蒙先生的這本新書,黃亞洲總結了自己閱讀後的三點最直接和鮮明的感受——「穿越、深刻、幽默」,並坦言自己是王老幾十年的粉絲,寫作也深受王蒙先生的作品影響,並為其一生筆耕不輟而深感敬佩。
  • 王蒙推出新作《天下歸仁:王蒙說〈論語〉》
    資料圖:王蒙新作《天下歸仁:王蒙說〈論語〉》   除了大量的文學創作外,著名作家王蒙近年來解讀老子與莊子的系列作品,曾引發讀者廣泛關注,讓人體味到從其獨特人生經歷以及豐富人生閱歷透露出的幽默與智慧前天,王蒙又推出新作《天下歸仁:王蒙說〈論語〉》,並於北京言幾又書店與讀者交流。著名學者趙士林、錢文忠到現場助陣。三人從儒家的「仁」說開去,談及《論語》與當下社會話題。王蒙說道,《論語》是以一種道德理想主義和文化理想主義的道理來優化人心,來使這個社會能夠得到某些幫助。他還表示,文辭解釋不是他的強項,他主要從《論語》出發,對社會、人性、權力等展開評述。
  •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
    近幾年「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可以說是網上討論的一個熱點,著名作家王蒙也多次以此為主題演講。在諸多觀點中「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似乎更受追捧,有人甚至提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高人指路,高人指路不如自己去悟」,特別是2014年3月美國當時第一夫人米歇爾在北京大學以「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為主題演講,由於她的特殊身份讓這一觀點甚囂塵上。
  • 王蒙自傳三部曲核心《大塊文章》「乾貨」不少
    4月26日,王蒙自傳第二部《大塊文章》的新聞發布會,王蒙一上來就把話說得很滿,挑起了記者的好奇心。《大塊文章》所寫是王蒙自1978年到1988年這一時間段的人生經歷。這期間,王蒙「解禁」復出,隨即「步步高升」,《人民文學》主編、文化部部長、中央委員等顯赫頭銜相繼落在他的頭上,《活動變人形》、「季節三部曲」等皇皇巨著先後問世,可謂風光無限。
  • 王蒙:我的性格適合寫作
    不論哪種場合,王蒙的敏銳和深刻,風趣與智慧,總是平添許多歡樂的氣氛。   有評論家評價王蒙是一個很讓人意外的作家,他給讀者帶來很多清新,但對評論家來講,面對王蒙這樣的作家是十分為難的,一個是追不上,你追不著他,即使你追上了也很難定性。王蒙是充滿各種可能性的。這就使得我對此次採訪充滿不同以往的期待,格外珍惜這次採訪的機會。
  • 作家王蒙走進作業幫名家講堂 向全國中小學生提了一個「小目標」
    5月10日晚17:00,原文化部部長、現年85歲的作家王蒙走進作業幫名家講堂直播課,與全國中小學生在線「面對面」,共同探討在網際網路時代怎樣讀書。在課上,王蒙鼓勵大家為改變、改善、優化自己而讀書,並向同學們提出了一個小目標:每天讀書20至30頁。讀書得琢磨 要讀「硬書」愛書如何會讀?這是王蒙老師此次直播課的「自命題」。
  • 王蒙:不讀書的挺能耐,書讀的多倒顯得傻,為什麼現在還是這樣?
    在現實的種種慘痛經歷之後,王蒙仍舊沒有放棄自己那理想化的觀念,雖然不認可這個觀點的絕對正確,但王蒙卻以一種辯證的態度,向著中間化的價值觀與風格轉變王蒙先生說的這句:不讀書的挺有能耐,書讀得多倒顯得傻,為什麼今天還是這樣?其實正是他風格的一眾體現。有的人,或許勤於讀書,但讀的卻是「傻書」。
  • 20200925免費電子書|《農政全書》《王蒙精選集》《未來人不存在-未來事務管理局》《遊牧者的抉擇》《戰拖行動》
    雲課堂101—你的掌上圖書館,加入會員,千門課程免費學:職場提升、創業理財、健康變美、婚戀情感、生活娛樂等課程,荔枝微課正版課程返現30%,送電子書會員。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即可領取   驗證碼: 87dj     加入會員,免費學1000門課程,荔枝微課直播間購買課程,返現30%現金紅包,詳情諮詢微信:fw1s1s520。
  • 王蒙最新訪談:當作家,不當部長
    走第三條道路張英:《中國天機》真是一本了不起的書。一個老作家,敞開心扉,總結一輩子的工作經驗和人生經驗,書裡苦口婆心,一切有來源,一切有出處,一切是經過自己人生經歷和撫摸過的,這是一本大書。但你也說了,你不寫就沒人會寫,為什麼呢?
  • 英國《衛報》:電子書閱讀效果不如紙質書
    參考消息網8月21日報導 據英國《衛報》網站8月19日報導稱,一項新研究發現,用Kindle看書的人在回憶懸疑小說情節的發生時間時「明顯」不如紙質書讀者。研究人員正在全歐洲範圍開展一項大規模調查,以評判數位化對閱讀體驗產生的影響,上述研究即為這項大規模調查的一部分。
  • 王蒙推新書《天下歸仁》 趣解論語「思而不學則die」
    在18日舉行的《天下歸仁:王蒙說<論語>》(以下簡稱《天下歸仁》)新書發布會上,王蒙攜其最新力作亮相,並與學者趙士林、錢文忠圍繞《論語》以及儒家精神展開深入討論,三人談古論今,語言幽默,現場笑聲掌聲不斷。
  • 王蒙:我還沒到寫自傳那份上
    中廣網北京6月3日消息 近日,有媒體報導,知名作家王蒙在某圖書館演講結束接受專訪時表示要出自傳,正在醞釀中。此前一直堅定表示自己不出自傳的王蒙此次改變初衷,引起讀者的關注。今日凌晨,記者聯繫到了王蒙及人民文學出版社,他們均表示,自傳的事兒純粹是杜撰。
  • 年近九旬依然書寫青春書寫愛情 來聽王蒙講一堂文學課
    ——王蒙文學是對時光的一種挽留《紅樓夢》裡的蘆雪亭聯詩就是「大觀園的青春節」很多人都說,青春是短暫的、易逝的。王蒙先生說:「怎麼能夠挽留住我們對青春的這種體會、這種心得、這種記憶呢?」在浩如煙海的文學作品中,《紅樓夢》是王蒙先生百讀不厭的一部。△1983版電視劇《紅樓夢》劇照(陳曉旭 飾 林黛玉)在王蒙先生看來,《紅樓夢》是青春的小說,因為書裡有那麼多可愛的青年,尤其是少女,她們永遠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