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避孕器被曝有副作用 嚴重者可致命

2020-12-24 一品手機網

拜耳避孕器被曝有副作用 嚴重者可致命

2015.11.11 15:05:03來源:環球健康網作者:環球健康網

數千名不想要孩子的澳大利亞女性在使用了拜耳(Bayer)製藥推出的一款廣受歡迎的植入式避孕器之後,身體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

拜耳總部位於德國,是一家大型跨國企業。

拜耳公司宣稱,這款上市13年的Essure螺旋式裝置是一種安全、無需手術的避孕方式,植入輸卵管只需15分鐘,迄今為止全球共有75萬女性使用了該產品。但是,現在有數以千計的女性站出來,揭露這款產品可怕甚至是致命的副作用,包括劇烈疼痛、出血和生殖組織穿孔等問題。

據報導,有的女性出現該避孕裝置的碎片移位到身體其他部分去的狀況。更離譜的是,有的女性在使用了拜耳製藥的避孕器後,竟出現意外懷孕的狀況。

新州的學術顧問尼娜(Nina Bernius)在9年前植入了這款Essure螺旋式避孕裝置,直到現在她才從極度痛苦中恢復過來。尼娜近日贏得了一場指控她的婦科醫生給她身心造成長時間巨大傷害的官司。在此期間,她曾經懷孕3次,人工流產2次。

這位3個小孩的媽媽表示,在她接受植入該避孕設備後不到1年的時間就感到身體不適,隨即發現自己竟然有了4個月的身孕。她不得不選擇終止妊娠, 她的婦科醫生向她保證這種情況絕對不會在發生了。但是就在三年後,她又再度懷孕,生下了現在已經5歲的女兒莉亞(Rya)。她說:「我非常的害怕,我在想『我這是怎麼了?我為什麼還會一而再再而三地懷孕呢?』」

然而不懈追求自己事業的尼娜在2年後又再次懷孕,她不得不選擇第二次人工流產。尼娜一直認為這都是自己的問題,所以她決定進行手術絕育。在手術過程中,醫生們發現這個Essure螺旋式避孕裝置已經被擠出她的輸卵管了,這才是導致尼娜3次懷孕的主因。尼娜解釋道,隨後她不得不切除整個子宮——這也是當時唯一的解決方案。她表示,這個裝置應當被禁止使用。

「我覺得我受到了欺騙,我只想告訴其他女性,讓她們知道在使用了Essure之後,生活會變成什麼樣。」

澳大利亞專業理賠律師事務所Shine的合伙人費林(Lisa Flynn)表示,「可能有數以千計」的澳大利亞女性因此受到影響。她說:「訴訟並不能改變已經發生的事情。但是受害女性可以獲得一定的賠償,這些經濟補償可以幫助她們繼續接受治療,這樣她們的生活才能向前走。

相關焦點

  • 阿奇黴素被曝存致命副作用
    阿奇黴素是一種大眾所熟知並在臨床廣泛運用的抗生素,但近日該藥卻被曝出有致命副作用,或導致潛在性致命心律不齊。記者走訪濟南部分醫院發現,因為阿奇黴素適應症很多,所以在臨床運用廣泛,但目前還未發現心臟病的不良反應,偶爾會有過敏、皮疹現象出現。
  • 子宮內避孕器 子宮內避孕器的危害
    避孕一直以來都是一困擾,避孕的方式有很多,但是可能並不是每一種都沒有傷害的,那麼今天要講的就是其中一種的避孕方式子宮內避孕器。子宮內避孕器的種類有很多。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子宮內避孕器的危害?人類懷孕的機理是,女性的卵巢排出卵子,卵子在輸卵管壺腹處受精,然後在輸卵管裡發育成胚胎(桑椹胚),然後胚胎被排到子宮裡著床生長。而避孕就是阻斷其中的任何一個步驟。
  • 子宮內避孕器有效性99%,為啥使用的人卻不多?
    另一個原因就是子宮內避孕器的造型問題。這種避孕器造型看起來比較另類,因此有很多敵對性謠言,比如說,使用這種裝置會很痛、會造成不孕不育或者是影響性行為質量。子宮內避孕器的歷史有許多波折,這樣看的話有這些謠言也就不足為怪。最早是在19世紀晚期,就有人設想出往女性生殖器官內放置特殊裝置以避免懷孕的想法。
  • 研究發現子宮內避孕器可預防宮頸癌
    據美國健康日網站報導,《柳葉刀腫瘤學在線》最新刊文稱,使用子宮內避孕器可以防止HPV(人類乳頭狀病毒)發展成為宮頸癌。  西班牙卡塔拉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進行了迄今為止最大的流行病學研究,檢索了過去10年中涉及到20000名婦女的研究個案。這些研究案例表明,宮內避孕器可以減少子宮頸癌的機率。
  • 拜耳驅蟲藥怎麼樣?服用後症狀有哪些?
    分享一下關於拜耳驅蟲藥是怎麼樣的與服藥後症狀!寵物體內很容易出現各種寄生蟲,而且危害都特別的大,很容易傳染給家人,狗狗感染嚴重的,也很容易造成死亡,為了家人與寵物的健康,必須要定期的進行驅蟲,目前驅蟲採用最多的產品,就是拜耳驅蟲藥,那麼拜耳驅蟲藥到底怎麼樣呢?
  • 這5種常用藥,被許多人當「神藥」,殊不知他們的副作用可致命
    上火就吃牛黃解毒片,退燒就吃安乃近……生活中有一些被我們認為「神藥」「萬能藥」,遇到頭痛腦熱就服用一點。但是,這些藥物被我們過度使用了。然而,這款全國暢銷的「退熱神藥」,由於足以致命的副作用,研究顯示,安乃近臨床應用有引發白細胞缺失、粒細胞減少症的風險,還可能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蕁麻疹、剝脫性皮炎等病症,其中,致死性粒細胞缺乏為其最嚴重的副作用。我國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發布的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多次涉及該藥品。
  • 拜耳避孕藥再陷血栓門 40歲以上最好別吃緊急避孕藥
    吃避孕藥導致血栓在杭城有過  市中醫院中婦科姜萍副主任醫師說,血栓是避孕藥引起的較為嚴重的副作用,發生的概率很低,她曾聽說過2例因吃避孕藥導致血栓的病人:「她們都已經40多歲了,體形偏胖。有一個比較嚴重,她一直自己在藥店買短效口服避孕藥吃,吃到第四個月的時候,突然出現了靜脈栓塞。
  • 女子裝子宮避孕器不想懷孕,寶寶搞破壞不請自來
    我記得之前有個相聲是這樣說的,剛出生的寶寶把接生護士的戒指偷了,攥在自己手裡。你肯定覺得這只是一個笑話,不過真實的事情發生了,美國一位裝了宮內避孕器的女子發現自己懷孕了,要知道這種宮內避孕器成功率可是99.9%。網友們紛紛調侃該來的還是會來的。
  • 藏紅花究竟有什麼副作用
    藏紅花是一種鳶尾科番紅花屬的多年生花卉,也是一種常見的香料,多年生草本,淡藍色、紅紫色或白色,有香味,花柱橙紅色,柱頭略扁,頂端楔形,有淺齒,子房狹紡錘形。是馳名中外的「藏藥」。其藥效奇特,尤其以活血養血而聞名天下。那麼藏紅花有副作用嗎?下面一起來了解下。據《本草綱目》記載,藏紅花能「活血、主心氣憂鬱,又治驚悸」。
  • 拜耳健康消費品以創新思路為「健康中國」提速
    作為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跨國企業之一,全球領先的生命科學企業拜耳150多年來在健康消費品市場不斷革新,持續推進中國健康消費行業的發展。通過整合全球優勢資源,並結合本地創新能力,拜耳源源不斷地為中國消費者帶來多品類的健康消費品,同時以數位化思維探索拓展健康消費品的可及性,以全方位提升消費體驗,讓消費者觸手可及拜耳的優質自我保健產品和解決方案,為「健康中國」的建設提速。
  • 四款避孕藥或致血栓在美被查 優思明在中國有售
    優思明在華有售 拜耳否認血栓風險高  據悉,此次被曝「正處於調查中」的4款拜耳避孕藥中,Yasmin(優思明)是中國內地目前唯一引進的拜耳避孕藥,且為處方藥,2009年正式上市,由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生產,目前仍處於銷售狀態。
  • 拜耳醫藥保健參評最具可持續發展力的資料(組圖)
    拜耳醫藥保健致力於中國醫藥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醫療保健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基礎,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通過改善醫療保健和提供創新產品來不斷兌現自己為建設一個更加健康和更加和諧的社會的承諾,為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作為中國領先的醫藥公司,拜耳醫藥保健致力於讓中國成為一個更健康的社會,其中製藥公司能夠起到關鍵作用的是開發出更多療效良好的新產品,來滿足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
  • 5年有效 宮內避孕器公布大規模臨床實驗數據
    副作用方面,兩名(0.1%)女性放置避孕器後發生穿孔,均在第一年內被發現;有63人(3.7%)受試者發生裝置脫離,大多數(50人,79.4%)發生在使用的第一年;11名(0.6%)女性確診盆腔感染。使用超過5年的女性中有39人(2.3%)因出血而停止。
  • 研究顯示使用激素避孕貼片可致血栓
    如今避孕的方法很多,不僅有傳統的保險套、避孕藥還有一些避孕針、激素避孕貼片等。而近日一項研究方法,某些女性所使用的激素避孕貼片可能比使用避孕藥丸更易發生嚴重血栓。因此為了減少發生血栓的風險,女性最好是換其他的避孕方法也可以考慮使用避孕藥丸。
  • 苦參的功效與作用 它有什麼副作用
    那麼,苦參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應該怎麼使用?副作用有哪些?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苦參的功效與作用美容護膚作用苦參可以平衡油脂,收斂毛孔,還可以清除皮膚的雜質,促進學趕神經細胞的修復,讓肌膚更加細滑,有美容護膚的作用。
  • 吳速玲拒絕再為曹格生孩子 因老公無法接受自己偷偷裝避孕器
    然而已經38歲的曹格仍想繼續追生三胎,這下輪到現在將重心放到事業上的吳速玲不樂意了,為避免意外情況發生,她給自己裝了「避孕器」,火速就引發了眾多網友熱議。因為在2014年參加《爸爸去哪兒》,曹格迎來事業的第二春,老婆吳速玲也跟著一同走到臺前。因為嫁給曹格前,吳速玲本身就是造型師,現在她的事業也發展得相當不錯,儼然成了時尚界的新貴。
  • 「首農-拜耳示範農場」揭牌
    近日,「首農-拜耳示範農場」揭牌儀式在北京首農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首農食品集團」)旗下西郊農場首農莊園舉行。  「首農-拜耳示範農場」揭牌儀式在首農食品集團旗下西郊農場首農莊園舉行  「首農-拜耳示範農場」是首農食品集團與拜耳作科學通過試驗示範、技術培訓、專家交流等與產品合作多種形式,以首農食品集團生產基地(種植業、
  • 可以防止致命劑量輻射傷害的細菌!或將有助於減少放療副作用
    北卡羅萊納大學萊恩伯格綜合癌症中心的科學家,在《科學》期刊上發表的一篇新研究表明:暴露於潛在致命劑量全身輻射中的小白鼠,只要其腸道中存在某種特定類型的細菌,就可以保護它們在致命劑量的全身輻射中生存下來。這種細菌不僅可以減少輻射的傷害,而且還能增加血細胞生成量的恢復以及腸胃道的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