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麓山濱江實驗學校佔地38784平方米,建築面積55200餘平方米,是長沙市教育局直屬公辦完全中學,長郡教育集團重要成員校、麓山教育共同體核心成員校,整體提質改造後市府板塊全新優質學校。
一、理念「樹」校。
面對新時代,學校提出了「三精」「四有」辦學新目標,即打造精緻校園、強化精細管理、成就師生精彩人生,讓麓山濱江成為一所有品質、有特色、有擔當、有影響的一流優質學校。
二、合作「建」校。
2013年,學校與長沙麓山國際實驗學校籤訂「深度融合、捆綁發展」合作辦學協議;2017年,兩校新任校長重溫協議,進一步運籌頂層設計;2019年,兩校就合作辦學進一步深化,推出系列重要舉措。7年來,兩校互派幹部、教師50餘人。學校緊緊依託長郡、麓山品牌,借力集團化辦學平臺,共享優質資源,教學上統一教材、統一進度、統一檢測、統一評價。近年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鏗鏘上揚,被譽為長沙市「合作辦學成功的典範」。
三、嚴謹「治」校。
學校的發展受益於集團辦學,但沒有受制於集團辦學,更多的是注重學校文化培育和內涵發展。校長夏延剛來自長郡教育集團,組織學校修訂、出臺了一系列規章制度,以制度強化責任。幹部作風和整體工作氛圍的極大提升,為學校營造了一個良好的育人氛圍。
四、質量「立」校。
從入口看出口,麓山濱江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近年來,麓山濱江學子紛紛考入復旦大學等名校。2018年麓山班一本率89%,600分以上29人,其中曹俊翔3A3B成績入校,以683分的裸分考入上海交通大學。2019年高考成績再創新高,麓山班一本率92%,蔡文杰4A2B入校,以644分裸分考入華中科技大學。
五、人才「興」校。
學校著力於幹部隊伍建設。原麓山國際高中教務處主任寧凱2019年任麓山濱江教學副校長,管理經驗豐富。學校高中教務處主任譚鵬,教育處主任於志強、副主任黎青均是來自麓山國際的優秀幹部。
學校著力於教師隊伍建設。從全省引進名優骨幹教師,影響一批人;擇優從教育部直屬院校招聘免費師範生,培養一批人。學校採取「集團導師」「名師引領」「平臺拓展」「加強交流」「講座培訓」等一系舉措,將大批中青年教師培養成為教育教學的骨幹力量。2020年,麓山濱江將譚幗要等14名部屬師範院校免費師範生和雙一流院校研究生青年教師聘請為集團導師。
六、特色「強」校。
麓山濱江與長沙市體育局共同探索體教融合特色項目,組建水上運動隊,相繼實現了在世錦賽奪冠、世界盃奪銀、亞運會奪金的夢想;在湖南省13屆運動會上,為長沙市摘得8金11銀16銅;龍舟隊在2019年烏幹達中非友好國際龍舟賽中勇摘桂冠。
學校健美操隊,獲國內外賽事獎牌近百枚。隊員陳瑜2018年考入北京體育大學,併入選2022年冰上舞蹈國家集訓隊。2017年,學校被國家體育總局授牌為「全國啦啦操示範窗口學校」。國家、省市級體育後備人才基地先後落戶麓山濱江。2020年,學校被教育部認定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奧林匹克教育示範校。
麓山濱江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突出核心素養培養,現有播音主持等20餘個學生社團。2020年麓山濱江外聘長沙廣播電視臺政法頻道新聞主播、國家一級播音員李丹擔任播音與主持專業指導老師。近年來,60餘名學子通過播音與主持專業考入中國傳媒大學等高校。
七、文化「蘊」校。
麓山濱江文藝、體育、科技等活動場所布局合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錯落有致,審美與教育功能和諧統一。每間教室備有數字雙控教學系統;學校配有錄播室、校園電視臺、音樂室、美術室、語音室、舞蹈室和數學、地理、生物數字室等。學校利用精緻校園建設,在傳承國學文化、打造班級特色、創設個性教室、助推書香校園等方面的深入建設中,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八、開放「活」校。
英國、法國、新加坡等地的姊妹校與麓山濱江一直保持著友好互訪。同齡人暢談環保科技、體驗傳統剪紙、品嘗中國美食,同畫中國畫……李浩、胡涵銘被國外八所名校爭相錄取。在一次次對外開放和交流中,自信豪邁的麓山濱江人正以昂揚的姿態乘風破浪,奮勇前行。
志存高遠,跬步千裡,麓山濱江用智慧沉澱特色,用創新成就品牌;在一點一滴中沉穩發展,在與學生和家長的真誠交往中成為值得信任的學校。選擇麓山濱江的你,一定是眼裡有光,心中有夢,腳下有路,未來可期!
招生資訊
招生代碼:8120(麓山班)0120(濱江班)
招生計劃:高一年級:麓山班200人 濱江班200人
初一年級:500人
郵 編:410013
聯繫電話:0731—8462753688800910
學校網址:WWW.cslsbj.com
微信公眾號:cslsbjsyxx公交線路:
市內可乘坐66、132、149、168、302、348、357、366、402、405、
704、811、907、W106、115、117、132、149、318、348、401、405、811、903路車到銀盆嶺(奧克斯廣場)站或乘坐地鐵4號線到六溝壠站下車,步行五分鐘即到。
瀟湘晨報記者李楠 通訊員姜欣長沙報導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