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老師被裸體示眾
高中老師被裸體示眾 疑強姦女學生節操碎一地(圖) 高中老師被裸體示眾
-
德國裸體俱樂部受裸體文化衝擊走向衰落(多圖)
德國慕尼黑中央公園以夏季裸體日光浴愛好者眾多而聞名於世。但是,從2002年夏天起,來公園裸體日光浴的人越來越少,德國巴伐利亞的政府官員表示,「人們舉止越來越規矩」,來公園裸體日光浴的人不多了。他們擔心這將損害中央公園的國際形象,同時導致公園遊客銳減。為了挽回形象和損失,他們呼籲當地的日光浴愛好者重新回到中央公園去。
-
裸體休閒漸成時尚 英裸體主義者欲建裸體球場
原標題:裸體休閒漸成時尚 英裸體主義者欲建裸體球場 英裸體主義者欲建裸體球場 騰訊體育10月2日訊 裸體主義是20世紀60年代群居的嬉皮士帶起的一股風氣,過去曾遭到政府鄙視。但現在,更多人開始轉為裸體主義者。據英媒報導,英格蘭薩裡郡沃靈厄姆區的一個擁有300位會員的裸體主義社團,目前欲修建裸體社區,包括新建一座裸體網球場。英國一個歷史悠久的裸體主義者俱樂部,旗下成員正在爭取新建一塊進行裸體網球比賽的場地。在英格蘭薩裡郡沃靈厄姆區,這裡有300位居民都熱衷於裸體主義,包括居住在其中的網球運動員。
-
美國裸體瑜伽受歡迎 一絲不掛三點盡露(組圖)
美國裸體瑜伽受歡迎 一絲不掛三點盡露(組圖) 美國人對外國人的東西不會照搬,而一定是要搞出的花樣來。美國法律規定,不能隨隨便便在大馬路上全裸(在紐約等地可以上半身裸、下半身不行)。喜歡裸體的人可以到天體營或是裸體海難去亮亮身板,享受那無拘無束的樂趣。 美國人既然對裸體採取寬容態度,玩瑜伽的人也就可以來上一通裸體瑜伽,特別是女性,對裸體瑜伽比男人還有興趣。 在舊金山有裸體瑜伽體驗中心,每個星期天的早上,這裡都有90分鐘裸體瑜伽課程。
-
1978年美國裸體選美大賽 這就是男人的天堂
1978年,美國一個奉行裸體主義的組織薩馬加圖馬在聖地牙哥附近的綠洲舉辦銀河裸體小姐大賽,一些裸體主義者聞訊紛紛前往參賽。這個裸體組織有著很長的歷史,他們在聖地牙哥附近的駐地裸體生活在一起。進入70年代後,這個組織曾多次舉辦過裸體選美比賽。
-
一個裸體主義者的一年
美國作家馬克·哈斯克·史密斯(Mark Haskell Smith)克服羞赧與恐懼,花一年時間沉浸在「裸體主義世界」之後發現,恐懼只存在於人們的大腦中,而裸體主義實際上也只是生活方式的一種,並且無關色情;社會需要各方面的寬容,正視裸體主義或許是個好的開始。 「如果你身在機場,肯定不會開有關炸彈的玩笑。那麼,當你跟一群裸體主義者在一起,自然也就不會拿乳房開玩笑。
-
父母的裸體 孩子能看嗎?
在許多家庭裡,父母認為讓孩子看見自己的裸體很尷尬,從不在孩子面前裸體,不與孩子一起洗澡、上洗手間。這種觀念在孩子三歲之前,我還一直這麼保留著,但是後來我朋友家小孩的故事啟發了我。朋友的小孩七八歲了,有一天,他居然被鄰桌女生的媽媽告狀說「耍流氓」,朋友當時氣急敗壞,她兒子卻表示,他發現男女廁所不同,就很想跟著那女生進去看看是怎麼樣大小便的。其實,孩子的心很單純。
-
美國舊金山欲頒布禁裸法令 遭裸體人士抗議(圖)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朔葦】據美國中文網11月19日報導,美國舊金山市議員計劃27日就一項禁止在公共場所裸體的法令展開投票,上周,24名裸體人士在舊金山市政廳前就該法令進行抗議。 首倡該法令的議員維納表示,一旦法令獲得通過,年齡在5歲以上的人在任何公共街道,人行道或廣場上暴露自己的隱私部位將被視為非法。
-
解夢:夢見裸體
按照西方心理分析的觀點,夢見裸體,有可能表達出一種潛在的暴露癖傾向,和內心受壓抑的欲望。這個觀點認為,不論男女,夢見女人的裸體,都有可能暗示性慾。而夢見男人裸體,除了暴露欲,有可能表達異性戀或同性戀欲望。夢見非常理想化的裸體,像雕塑一般,則表達了對愛的渴望,和對渴望境界的渴望。除此以外,夢見裸體還與名譽、處境,與外界的關係等密切相關。
-
裸體新聞之後,又有裸體教外語
這個主意來自說西班牙語的裸體新聞頻道Desnudando Las Noticias(裸體新聞,即主持人裸露上身或者全身播報新聞。而在更早的新聞報導中,曾經有日本和加拿大等國有過這樣的「裸體新聞」)。這個新聞頻道工作室的具體地點位於委內瑞拉,主持人們赤身裸體地談論著重要的話題。這個充滿了原始風味的頻道現在推出了裸體語言(Naked Language)課程,據該頻道網站介紹,DLN期待這個獨特的賣點能夠大獲成功。
-
ESPN雜誌BodyIssue專刊 美國女足門將裸體寫真
本報北京電 從2009年開始,ESPN雜誌每年都會推出一期BodyIssue專刊,邀請約20多位各個領域的男、女運動員拍攝裸體寫真,展現人體之美。2011專刊在10月份上市,共4個封面,美國女足門將霍普索羅有幸成為封面女郎之一,此外還有NBA野獸格裡芬等人。
-
美名牌大學流行「裸體派對」
美名牌大學流行「裸體派對」 據稱小布希女兒也曾參加 本報訊據英國《蘇格蘭人報》9日報導,近幾年來,美國一些名牌大學的學生們為了反抗「枯燥乏味」的社會傳統,竟然越來越喜歡脫光衣服,參加所謂的「裸體派對」。
-
美國男子陰莖上系安全帶 裸體高空走軟繩(圖)
原標題:美國男子陰莖上系安全帶 裸體高空走軟繩(圖) 來自美國的AndyLewis裸體走在軟繩上,只在自己的陰莖上系了一根安全帶。光是在離地面30米的高空中保持平衡還不夠刺激,這群勇敢的冒險家們要挑戰的是――裸體高空走扁帶。
-
裸體觀展!巴黎一藝術博物館向裸體主義者敞開大門
中國搜索訊法國巴黎一家藝術博物館舉辦了一場專門面向裸體主義者的裸體參展活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5月7日以《巴黎博物館向裸體主義者敞開大門》為題對此進行了報導。現編譯如下:資料圖法國巴黎東京宮藝術博物館5月5日舉辦了一次裸體參展活動,允許參展者裸體參觀。參展者將衣服寄存在衣帽間後,可以裸體在館內盡情欣賞雕塑作品和畫作。為了避免意外遭遇,此次裸體參展活動安排在東京宮藝術博物館正式開門進行。當然,現場工作人員是著裝的,他們為裸體參展者講解藝術作品。
-
自「馬賽克版大衛」始,重讀中國裸體藝術史
後來基督教推行禁慾,中世紀裸體藝術成為禁區。直到文藝復興後,人性復甦,當時被打成「女妖」的維納斯又「復活」了。 而在中國,肉慾是猥褻,肉體乃卑汙,推崇德行至上。因此,在我國古代繪畫或雕塑中的裸體作品,始終流傳於民間繪畫或宗教藝術中,從未得到崇尚禮教的文人階層的認可,難登大雅之堂。東方的佛教思想是以人體為一切罪惡之果;東方的儒教思想又以含蓄文飾為修養之極致,所以就根本不能相容。
-
搞笑水電費——美國有個裸體主義研究圖書館
「Ig諾貝爾文學獎」曾在2004年頒給了美國裸體主義者研究圖書館,該館以收藏裸體主義的歷史書籍而著稱,它對參觀者的態度是:歡迎光顧,但穿不穿衣服自行決定。美國裸體主義者研究圖書館位於佛羅裡達州基希米,毗鄰著名的CYPRESS灣天體浴場。
-
裸體考試:女學生何以成小綿羊
(7月26日《城市信報》) 這件事有三個地方讓人想不通。 首先,「裸體考試」是否必要?應該說,體格檢查考試是醫學院常規考試的一種,它考查的是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問題在於,「21個考查項目」,為什麼非要指定胸部檢查和腹股溝淋巴結觸診考試?除非這些女生畢業後很大可能到婦科工作,不然,我們實在有理由質疑,盯著女性身體最隱私部位的監考老師,他的動機和意圖到底是什麼?
-
裸體文化自在中國登陸
相信稍有歷史知識的人都知道給別人豎貞節牌坊的人自己是怎樣荒淫無度的。這階段各類地下裸體小冊不少,但多是淫蕩的春宮圖書,目的不純尚算不上裸體文化。有過類似經歷的人會失去自尊底線、不再有毛躁的虛榮心、意志超強很難被精神壓力擊垮,獨立生存能力極強。請注意這些人只在特定的場合和時間段做這些訓練,絕不會拿這些事做主業把其色情化來謀利。3`&Yf:W$KZ |%c}+x+c"`當今世界三年級的裸體文化已經從特殊人群走向大眾化,他們不滿意偽道德觀給人類身體帶來的種種約束。
-
在文藝復興時期的「裸體藝術」中看「裸體」的演變
在這個展覽上的作品中裸體的人,一般是在去地獄,或是在受折磨的路上,就像漢斯·巴爾丁(Hans Baldung)創作的亞里斯多德(Aristotle)木刻那樣,四肢著地,繞著花園騎行。拉斐爾,《美惠三女神》,約1517-1518年但從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到波提切利的維納斯人體,則是文藝復興時期的進步。
-
文藝復興時期的裸體藝術——裸體的真相何在?
在這個展覽中有很多裸體的人,通常是在去地獄的路上,或是在這世上受盡折磨,就像漢斯·鮑當(Hans Baldung)版畫《亞里斯多德和菲利斯》裡的亞里斯多德,趴在地上,在花園裡被菲利斯騎來騎去。但從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到波提切利的《維納斯》,裸體是文藝復興的一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