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日前,《大眾日報》客戶端詳細報導了我校積極對接青島市「打造成為開放、現代、活力、時尚之城」的戰略需求,發揮優勢特色,及時舉辦一批具有時尚、現代屬性的特色專業,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人才供給的成就。半島網、半島都市報等多家島城媒體也進行了即時跟進報導。
2019年2月,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清憲提出,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努力把青島打造成為開放、現代、活力、時尚之城。青島農業大學秉承「融入青島、建設青島、發展青島」理念,以服務青島戰略需求和城市定位為導向,不斷夯實服務基礎,優化服務功能,提升服務質量。在服務青島市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上,進一步突出優勢特色,調整優化專業結構,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及時舉辦一批准確對接產業發展需求的時尚、現代專業,培養了大批應用型專業人才,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供給。
全文如下:
閃爍著神秘色澤的首飾,或冷峻高貴,或優雅內斂,或活潑靚麗。近年來,青島農業大學藝術學院一年一度的產品設計專業(首飾與珠寶設計方向)畢業展,吸引島城社會各界的關注。來自農大的大學生模特隊以走秀方式將設計作品進行展示,伴隨著動感的音樂、超「燃」的燈光,當代大學生們獨特的藝術見解、豐富的想像力讓人們廣為讚嘆的同時也止不住好奇——這是農業大學學生設計的?
閃閃發光的鑽石不僅一面。雖然主要優勢學科仍然集中在農業工程、農業科學、園藝學、動物醫學、動物科學等傳統涉農領域,但近年來學校在珠寶設計、插畫漫畫創作、動漫創作等藝術人才培養領域,以及在馬科學、葡萄酒、智慧農業等新興專業領域的特色越來越鮮明,為「時尚之都」青島全面發力打造時尚產業,做好了應用型高端專業人才輸出的準備。
藝設+動漫:重創意強實踐培養高端時尚人才
一場 「時尚風暴」降臨青島。
在青島農業大學,產品設計專業(首飾與珠寶設計方向)自2013年就已經開始招生,是山東高校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首飾與珠寶設計方向本科專業。專業舉辦至今招收六個年級、有兩屆畢業生進入珠寶首飾行業就業,其中絕大多數在青島就業。而用人單位對該專業培養人才的設計能力和發展後勁也都評價很高。
原來,青島農業大學所在地青島市城陽區,是中國北方最大的珠寶及流行飾品專業市場,但長期以來,當地在首飾加工產業快速集聚和發展的同時,珠寶設計類專業人才的缺乏也越來越凸顯。正因此,學校敏銳察覺到產業人才缺口,及時對接需求,經過廣泛調研論證,及時調整專業設置,創新性地舉辦了該專業。由於需求對接緊密,專業設置靈活,多年來,學生在畢業前被企業「預訂」、學生上學期間作品被企業選中生產上市,都早已成為平常事。
按照產業需求培養人才,核心問題就是要提高學生應用性,讓學生畢業後「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幹得好」。 作為「山東特色名校工程」首批立項重點建設大學,為更好地提高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學院通過產學研合作等多種形式邀請業內人士走進校園授課,同時安排學生多進入企業實習實踐中。靈活的人才培養模式大大提高了學生對行業的適應能力,兩年來,該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就屢獲國際國內珠寶設計獎。
「在我國,首飾設計行業發展還不太成熟,以青島為例,雖然產業大、公司多,但普遍存在加工製作人才多、專業設計人才少的短板。隨著越來越多珠寶企業從來料加工到創設自有品牌的轉型升級,青島對高水平設計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藝術學院首飾設計教研室負責人鄭海蓉老師說。
在該學院,插圖也是一大特色專業。該專業舉辦於2013年,畢業生中一半以上在青島的文化傳媒、新聞出版、藝術設計等單位就職,從事美術指導、插圖繪製、繪本研發、平面設計、文創研發等工作。
文化出版是青島傳統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更好地為產業行業培養人才,該專業聘有許多在國內插圖領域頗有建樹的專家授課。在課程設置上,除開設形式語言、視覺語言轉換、人物形象設計等十多門核心課程外,還建有專門的版畫實驗室,為絲網版畫、木刻版畫等課程提供實踐支撐。青島良好的文化出版環境為學生成才提供了充分的保障,雖然舉辦時間不長,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較高。在「第三屆全國高等院校插圖藝術作品展」中, 5件學校作品獲最高獎「優秀作品獎」,8件作品入選作品展,獲獎總數與中國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並列全國第一。
在動漫創作人才培養上,青島農業大學動漫與傳媒學院多年來致力於培養「農業傳媒工程師」,指導學生積極參與山東省區域文化藝術傳播和青島市影視之都建設,培養適應本土需求的專業人才。學院師生共同創作了《嶗山傳奇》、《嶗山民俗》等多個系列動畫片,不僅豐富了「嶗山」這一本土文化資源的藝術生命,同時培養了一批了解青島本土文化、善於進行當地文化資源開發的人才。此外,動漫與傳媒學院在音樂創作方面也具備一定優勢, 「給我一次蝶變,展開一幅畫卷,給我一次蝶變,迎來一個春天。」不久前,由該院顏飆老師作曲、編曲、錄音的《蝶變》,為祖國70華誕獻禮。而他本人專門為城陽區作曲創作的《城之陽》,深得城陽市民的喜愛與傳唱,豐富和活躍了當地文化氛圍,也為青島「音樂之都」建設做出了貢獻。
馬術+美酒」:打造「玩轉」輕奢時尚經的專業人才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馬術和賽馬運動逐漸興盛,馬在人們生活中的角色發生了重大轉變,從軍用、農用逐漸轉變為娛樂和運動用途。特別是近年來,現代馬術運動在我國發展迅速,與產業發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馬疫病、馬房管理、馬繁育、馬術活動和賽事策劃等馬產業發展所需要的各個方面專業人才極為缺乏。就青島而言,「馬」產業發展在全省乃至全國走在前列,產業早已初具規範,但人才培養遠未足夠。
2010年,青島農業大學在動物科學專業下開設馬業科學方向,著力培養能夠全面服務馬產業發展的複合型專業人才。經過十年探索,2019年馬業科學專業正式列入國家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成為國內首個馬業科學專業。截止目前,學院已培養6屆畢業生350餘人,為青島市乃至全省全國各地馬術俱樂部輸送了大量優秀人才。
「葡萄美酒夜光杯」,時尚生活離不開酒文化助興。當前,青島提出「補齊夜經濟短板」,而激活夜經濟、活躍夜生活,酒文化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青島啤酒歷史悠久,是青島一張知名的名片。此外,青島也有百年葡萄酒生產歷史,是中國最早生產葡萄酒的城市之一。
為滿足百年產業創新發展的人才需求,青島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舉辦葡萄與葡萄酒專業等相關專業培養人才。由於專業對口,學校每年都有一批畢業生進入青島啤酒、華東莊園等酒企業,從事生產管理、新技術研究、產品設計開發、產品質量檢測、文化推廣等工作。2018年,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群)獲批省教育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專業對接產業項目,青島市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依託學校成立,學會利用學校食品領域專家優勢和當地企業產業平臺優勢,促進高新技術應用和產業轉型,促進青島市包括製酒業在內的食品業新舊動能轉化。
智慧農業:為農業插上信息化翅膀
隨著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智能裝備在農業生產領域的廣泛應用,智慧農業漸行漸近,農業也變得時尚起來。在今年國慶期間青島農業大學舉行的主題晚會現場,一臺由學校研發的基於北鬥衛星導航的自動駕駛拖拉機閃亮登場,該產品基於低成本北鬥高精度定位技術,可實現無人駕駛,讓農業播種收穫變得智慧、炫酷、時尚。
除了時尚的農業生產裝備外,信息化、物聯網也讓傳統農業的生產環節「改頭換面」,「智慧農業」 「時尚農業」正在變成田間地頭的事實,為農民帶來輕鬆、方便。
所謂智慧農業,就是將物聯網等新技術運用到傳統農業中,運用傳感器和軟體實現農業生產的可視化遠程診斷、遠程控制、災變預警等智能管理。為搶佔「智慧農業」科研高地,提高農業信息化研究和人才培養水平,2018年,青島農業大學成立智慧農業系統工程研究中心,確定了智能精準種業、智能設施農業、智能信息農業、智能醫藥農業等四大研究方向,將實現農業生產從育種到生產全過程的安全控制和一二三產業融合、全鏈條發展。
「我們的目的就是讓農民朋友不用再到地裡去,坐在沙發上手機一點,就可以澆灌施肥,使用起來非常方便。」中心負責人徐鵬民說。
培養高端藝術人才、時尚產業人才、智慧農業人才,服務魅力青島,打造時尚之都。在傳統涉農優勢學科之外,青島農大正按照青島建設國際時尚城市的新要求,以服務區域發展為導向,著力培養直接服務時尚產業發展、提升傳統製造業「時尚氣質」以及讓傳統農業更時尚更高端的各類專業人才,為產業行業企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力資源,不斷拓展「立足青島」的豐富內涵和服務支撐力。
相關連結:http://dzrb.dzng.com/api/article/articleId/695538/colID/31?from=single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