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救救這些魚?」二環路西二段與草堂北支路交叉路口,一家臨街的鋪子關門歇業大半年時間,鋪面的落地窗內,有一個大魚缸,幾十條觀賞魚正在逐漸減少。
經常上班經過這裡的市民付女士,心中不禁起了憐憫之心,可是鋪面玻璃門上的一把U型鎖,令她難以向魚兒們施以援手。不得已,付女士在玻璃門上貼出一張「誰來救救這些魚」的求援信,還留下了自己的微信二維碼。不到1天的時間,3位熱心的市民添加了她的微信,後來一個40人的微信群建立起來,大伙兒群策群力共同營救魚缸中的19條生命……
一把U型鎖 困住魚兒大半年
市民付女士隔三差五就會經過二環路西二段與草堂北支路交叉路口。去年底,付女士注意到,路口一家臨街鋪子關了門。在鋪子的落地窗裡,有一個長約1.5米、高約1米、寬約0.8米的魚缸,魚缸裡有大約30條觀賞魚。
然而,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這家臨街的鋪子始終是大門緊閉,魚兒卻在一天天變少。據店鋪旁邊的培訓學校老師介紹,有時候,早上發現一條小魚死了,晚上就發現屍體被大魚全吃光了。除了魚越來越少,魚缸裡的水也在不斷蒸發、越來越渾濁。
6月24日,付女士再次經過這裡,看見魚缸中的許多魚兒奄奄一息,頓時心生憐憫。「沒看見就算了,看見了就沒辦法(不救)。」可是,鋪子玻璃門上的一把U型鎖,令付女士與魚兒只能隔窗相望。
市民發援信 建微信群救魚兒
當天,付女士就找到了物管,可是依然打不開鋪子的門。「U型鎖的鑰匙我也沒有,房租還沒到期。」進屋救魚,房東俞先生也是無能為力。
「聽朋友說,魚兒沒東西吃,最多只能活半年。」得知這一情況,付女士愈發擔心魚兒的安危,於是她發出了「誰來救救這些魚」的求援信,張貼在了鋪面玻璃門上。為了尋找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營救魚缸中剩餘的19條魚兒,6月25日付女士還在求援信上加上了自己的微信二維碼。不到1天時間,就有3位市民加入到了付女士的陣營。
王小姐上下班都會經過這裡,也一直想營救被困的魚兒,所以看到付女士的「召喚」之後,她二話沒說就決定加入。市民申先生是做網絡的,平時工作比較忙,他則在網上呼籲更多人關注魚兒的命運。付女士告訴記者,另一個加她微信的是一個10多歲的男孩,他也一直關心著救魚的進展。
6月25日,付女士又建了一個微信群,總共有40個人,除了上述3人之外,還有住在附近的熱心居民及她的朋友。「乾脆把門砸了!」「不要衝動,先諮詢一下律師!」群上,為了19條生命,大伙兒各抒己見。
12下一頁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