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故宮博物院裡珍藏著一幅金代著名畫作《文姬歸漢圖》,關於這幅畫作的來歷頗為蹊蹺。
溥儀是大清衰帝,被馮玉祥趕出紫禁城盜出了大量國寶文物,妄想用來做大清復闢的資本。後來被日本人扶持做了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大批國寶也就被帶到了偽滿洲國設在東北的都城新京(今長春)。隨著日本戰敗投降,他也隨著日本人一路奔逃,丟下了大批珍寶,這些珍寶也被眾人哄搶一空。據說當時長春大街上的各種國寶比比皆是,各種朝代名畫甚至論斤售賣,俗稱「東北貨」。
新中國成立以後,國家文物部門多次到東北開始收集失散的國寶。60年代初期,設在長春文物收繳點的工作人員到居民家裡走訪收集文物,到一個老漢家裡討水喝。
老漢家裡很窮,居室和廚房之間只有門框沒有門,兩室之間用一大塊破舊油膩的門帘遮擋著。工作人員喝水的時候,發現這個門帘有些特殊,門帘是由很多塊舊布拼接的,多年使用,已經被油煙和灰燼染成黑褐色。但是,工作人員發現門帘上有塊布上面依稀能看出畫跡,湊近仔細查看,讓工作人員大吃一驚。
原來這是一幅絹質古畫,雖然看不出是什麼,但是工作人員明顯感到這是一幅不尋常的畫作。詢問老漢,老漢說這是小舅子從偽皇宮了拿回來的,他的小舅子原先是偽皇宮的伺衛,現在做了一家工廠的鍋爐工。最後,工作人員用160元的價格把這幅絹畫收購回來。
經過專家的清理和鑑定,這是古代金國時期著名畫家張禹的《文姬歸漢圖》,異常珍貴价值連城。
後來長春文物收集點的工作人員感到這樣貴重的文物,給老漢的錢少了點,於是又一次來到老漢家,給老漢燒鍋爐的小舅子2000元錢,以示補貼和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