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培奶粉細節失守 洋巨頭要反思什麼?

2020-12-22 首條財經

作者:於朔鑠

編輯:陽爾、球野

風品:藍海、沈禾

來源:首財——首財研究院

千裡之堤,潰於蟻穴。

的確,細節決定成敗!如「細節管理論」所言:在系統論視域內,企業無論大小,每個活動環節都能影響經營狀況,甚至關乎生死存亡。

想來,這就是老子「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的精要所在。治大國,如烹小鮮;治大企,如何嘗不如此。

那麼,近期雅培的粗放表現是否頗具玩味呢?轟動一時的抽查毒奶粉事件還有餘溫,廣告宣發又觸碰紅線被罰190餘萬。頻頻細節失守,國際營養品巨頭怎麼了?

風波不斷 跌下神壇?

日前,據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示,雅培因違反廣告法被罰194.807151萬元,責令停發涉事廣告並相應範圍內消除影響。

起因為旗下「雅培小安素」在抖音宣發視頻,但該品為一款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適用於1-10歲消化吸收不足造成營養不良的人群。按照規定,此類廣告發布前須經有關部門審批。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首財表示,雅培此次違規宣傳主要是其將特醫的產品按照保健食品的口徑去宣傳,而從食品到特殊食品,再到保健品是不同等級的,按照相關制度已構成違規宣傳。本次事件對於未來雅培未來的品牌、渠道信心、消費認知都會造成一定影響。

有過改之,善莫大焉。

但梳理過往,這不是雅培首次遭受行政處罰。截止2020年11月9日22時,企查查顯示:雅培近5年間共有8次行政處罰,原因大多與違反廣告法有關。

是忽視流程,還是態度缺失?亦或追求差異化道路上的「操之過急」?

資深乳業專家宋亮向首條財經表示,雅培作為領域內深耕多年的國際巨型公司,非常在意中國市場的相關法律法規。這次出現問題很可能只是宣傳管理流程中出現的漏洞。

說到底,還是細節把控問題。

具象到產品,敏感的質量風波也是考量。

2002年,雅培剛進入中國市場時就曾爆出奶粉在生產線被含細小鐵質微粒的潤滑油汙染;

2008年,雅培宣布全球範圍召回兩批嬰兒配方奶粉,原因是產品在出廠時密封不善,導致罐中奶粉被氧化;

2013年雅培又捲入恆天然肉毒桿菌的烏龍門事件;

2017年9月6日,央視財經《消費主張》欄目報導的《揭秘奶粉的秘密(上)》中,雅培一款海淘奶粉也因鐵元素和生物素的含量不符國標被點名;同年10月,雅培一款標稱「心美力較大嬰兒配方奶粉(2段)」的產品因煙酸的檢測值與標示值不符,在中國香港遭下架。

2018年,在中國臺灣雅培旗下6款產品共計接到629起投訴。6款產品被全批號預防性下架。2019年,雅培也因奶粉質量問題曾被加拿大、菲律賓、美國等國官方召回。

在黑貓投訴、聚投訴等投訴平臺上,也不乏「蟲子」、「異物」等用戶產品投訴。

作為全球醫療健康行業領導者,何以有此表現?

業績困境 何以極具挑戰?

因果循環,來看看業績。

作為一家擁有醫藥背景的百年大企,雅培奶粉2002年正式登陸中國市場,和惠氏、達能系奶粉一樣,頭頂外資光環曾獲粉無數。

數據顯示,自2014年起,營養品業務在雅培總體營收佔比中悄然滑至第三位。近年來,該板塊佔比份額最大的嬰幼兒奶粉,與2016-2017年的增速和營收相比也出現降緩跡象。

行業對比看,早在2015年,惠氏在華奶粉業績就邁入百億大關,達能繫緊隨其後2016年達到百億目標。反觀雅培,2019年營養品業務在華業績為50-55億(人民幣)區間,已不在一個量級。

據雅培最新財報:今年第三季度,雅培全球營收88.53億美元,同比增長9.6%。其中,增速最快的為診斷學,營收同比增幅達38.2%,其次為醫療器械,營養品排名第三,同比增幅2.6%,實現季度營收19.2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8.24億元)。其中,雅培小兒科營養業績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市場增速下降8.3%,全球市場下降3.7%。

雅培表示,在嬰幼兒營養品的國際業務中,大中華區的挑戰性環境抵消了東南亞帶來的增長。雅培執行長白千裡(Miles White)更直言,大中華區的嬰幼兒營養市場「極具挑戰」。

2018年,業內甚至傳出雅培將以90億美元出售包括奶粉在內的營養品業務。但隨後,雅培否認了這一消息。

乳業分析師宋亮分析認為,雅培市場低迷主要因三點:一是受肉毒桿菌事件、假奶粉事件打擊;二是受國產奶粉激烈的衝擊;三是渠道轉型慢,「母嬰為主的發展思路沒有形成,還嚴重依賴傳統商超大賣場」。

營養品業務不利,也側面折射出雅培上述廣告頻頻「用力過猛」的癥結所在。但大力往往不能出奇蹟,尤其是在嬰幼兒奶粉這樣講究品質深耕、產品力打磨的行業。太過心急反易急中出錯,比如上文的種種問題。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雅培最近三年以來,業績出現很大波動,既有競爭激烈原因,但更多來自於自身。無論內部的管理組織架構,產品質量,還是渠道構成都存在不同程度問題。而雅培在經過幾年調整之後依然沒有呈現良好效果,雅培存在的問題屬於結構性短板。

「初見」輝煌不在,如今不乏軟肋。如何逆境再起航,是個迫切思考題。

有機奶粉血拼 新品賽道能如願?

值得肯定的是,作為國際巨頭,雅培技術、品牌及營養專業性還在。在終端管理、渠道銷售和品牌塑造方面也做出了積極調整。

比如有機奶粉領域。

尼爾森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有機奶粉同比銷售增長高達77%,平均價格高出奶粉品類均價49%。

雅培可謂有機先行者。早在2015年,雅培就推出了「菁摯有機」系列,並以中國有機市場銷售份額第一,坐上有機頭把交椅。

行業分析師於盛梅指出,有機奶粉主戰場在我國一、二線城市。雅培以其高認知度擁有一定競爭優勢,目前市場份額保守估計在20億左右。

遺憾的是,品牌光環加持下,「出道即巔峰」之後,雅培並沒能把市場份額快速持續做大。

宋亮表示,有機奶粉屬於慢熱型產品,需要精耕細作,不斷做消費者教育。而雅培雖有先發優勢,但並沒把市場做得更大。

問題在於,市場的風起雲湧,不會給任何人多少時間,王者亦不例外。

伴隨乳業振興,一批國產奶粉強勢崛起:從質量到品質,從配方打磨到全產業鏈把控,頻頻迭代創新的攪局之勢讓雅培應接不暇。

以國產嬰幼兒奶粉王者飛鶴為例,近日其邀請知名影星吳京代言,一同亮相的是「臻稚」有機奶粉,意在打造超高端奶粉大單品。並已有卓越成績:截止2020年3月,尼爾森調研數據顯示飛鶴臻稚在有機奶粉MAT市場份額中排名前三,且是排名中增速最快品牌,增速高達184%;

再看伊利,金領冠塞納牧奶粉主打嚴苛的"原生有機"標準,並經中國和歐盟的雙重有機認證,推出一年市場反響亦不俗;

澳優旗下「淳璀」有機系列有機配料含量達95%以上,獲得中澳雙重有機認證;2020年半年報顯示:海普諾凱事業部增勢強勁,總營收11.55億元,同比增長超66%,為澳優增長最快的業務單元。9月24日,澳優旗下有機嬰幼兒奶粉悠藍升級全新品牌,並同步推出悠藍有機媽媽配方奶粉,有機成分達98%。

君樂寶的「優萃」有機系列,則主打全產業鏈優勢。今年3月剛一上市,銷售訂單就突破億元大關。

食品行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雖然有機奶粉是雅培最新推出的,但隨著各家跟進後,其先行者優勢並未顯現。另一方面隨著品牌力、渠道力、公信力的不斷下降,曾經的先發位已經不能帶給它更大的競爭加持。

血拼之下,藍海不「藍」。那只能再尋找下一個發力點,這次雅培選擇的是更加細分小眾的孕產婦奶粉。

2020年3月,雅培推出適用於孕產期女性的「菁摯有機媽媽奶粉」,同樣定位高端,以期提振業績。

能否如願,有待時間做答。

不確定性更多源於價格:目前市面上孕婦奶粉的價格區間基本在100~300元之間,很少高於400元。比如上文新推的悠藍有機媽媽配方奶粉,售價不過358元/800g,而雅培有機媽媽粉售價高達499元/800g。

眾所周知,相比嬰幼兒奶粉,小眾領域的孕婦奶粉相對窄眾,也並不那麼剛需。超高售價足以讓不少人望而生畏。尤其是在新品上市、認知度不足的情況下,想要依靠高端開路業績,難度不小。

新江湖與可貴基因

傳統市場壓力日增,新賽道難言順遂,雅培想要調整狀態、打破逆風局,還有不少的路要走。

而高光隱憂切換的背後,離不開一個關鍵詞:競爭。

《中國奶業質量報告(2020)》報告顯示,2019年,全國奶類產量3297.6萬噸,同比增長3.8%,居世界第四位;國內乳製品產量2719.4萬噸,同比增長5.6%,均實現2015年以來最大增幅。作為全球最大的乳製品市場之一,強勁消費潛力不容忽視。

誠然,2008年事件造成了行業巨震。眾多國產品牌遭受信任危機,一夜入冬。國人海淘盛行,讓國外品牌如雅培、惠氏等迎來機會窗口,大舉搶佔國內市場。

慶幸的是,國產品牌並未沉淪,痛並思痛,經歷蛻變洗禮。深耕安全打磨品質,建工廠、建牧場,加碼全產業鏈布局,用心研發,並以中國寶寶體質特點定做產品。一點點努力,一點點收穫消費信任及口碑。

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數據,國產奶粉合格率不斷提升,2018年已達到了99.8%。

另一邊,一些外資品牌卻未「珍惜羽毛」,不乏底線試探動作。

2020年11月6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喜寶倍喜」1段奶粉檢出香蘭素的抽檢通報,擁有120年發展史的德國喜寶也倒在紅線面前。

2020年8月17日,中國香港消委會通報15款嬰兒配方奶粉檢測結果,全部樣本均含有汙染物氯丙二醇。其中,有9款含致癌物環氧丙醇,雅培、美贊臣、惠氏等知名洋巨頭、大品牌位列其中。

事實勝於雄辯。充分競爭,帶來充分發展。國產奶粉在與高手同臺競技中,正逐步變成高手。品質越發穩健,甚至在不斷深耕中,新鮮度、適合度等本土優勢日益凸顯。

於是,12年摩劍終究迎來了國潮之風。

2018年,國產奶粉銷售額增速達21.1%;2019年,國產奶粉市佔率超60%;2018年,嬰幼兒進口奶粉量41.7萬噸,2019年為34.5萬噸,同比下降17%;2020年1-8月進口量22.4萬噸,相比去年同期再降3%。

升降之間,奶粉江湖巨變。市場天平重新計量背後,雅培等洋品牌的「極具挑戰性」也就無需累言。

該反思什麼呢?

說千道萬,產品力是市場決勝的不二箴言。

魔鬼藏在細節。無論多牛的王者光環加身,久久為功、敬畏專注的精神也永不能丟。

披荊斬棘,不過只為一杯好奶!如何找回、重溫這些可貴基因,拭目以待。

本文為首財原創

相關焦點

  • 外資番號裝國產乳粉 雅培國產終結洋奶粉迷戀?
    然而,雅培剛剛宣布了2.3億美元大手筆國內建廠,還是令行業為之一震———這意味著雅培也轉向國產。在外資公司完全本土化生產、本土公司全部外包進口和本土、外資公司均採用進口奶源本土化生產等各種模式的混雜之下,究竟何種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洋奶粉?這種對于洋奶粉的迷戀又是否有意義?  「中國乳業將開始一個新的歷史篇章。」
  • 雅培奶粉頻遭曝光 被指最不靠譜「洋奶粉」
    近期,雅培奶粉頻頻曝光在媒體的聚焦鏡下,「雅培奶粉驚現半截保險套」、「雅培幼兒奶粉黑色小蟲蠕動」、「雅培再曝『早熟門』 女嬰乳房現卵泡」一個個觸目驚心的標題嚇壞了消費者。  在央視315晚會曝光「雅培奶粉性早熟」事件後雅培聲明自己的產品經檢測完全合格,沒有任何證據能表明孩子的症狀和食用嬰幼兒配方產品存在因果關係,事後還向受害者發律師函聲稱稱其在微博上的爆料與聲明對雅培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要求其刪帖並公開道歉。在消費者投訴雅培奶粉有黑色小蟲蠕動,雅培對此事的回應是肯定不是生產過程中摻入的,可能是打開奶粉罐前,蓋子外面就有小蟲,打開後才掉入奶粉中。
  • 雅培惠氏等洋奶粉漲價1成 消費者仍不願買國產
    銷售人員解釋道:「價格貴了,是因為惠氏奶粉全線升級了,配方更接近母乳。」廣州的雅培奶粉價格也普遍上漲。「我們是6月16日收到雅培要漲價的通知的。」昨日,人民路上一家大型母嬰店銷售員告訴本報記者:「雖然漲價後價格比其他品牌高一截,但是雅培已經很久沒有提過價了。」而這位銷售員承認,這次漲價沒換配方也沒換包裝。
  • 雅培惠氏等洋奶粉漲價一成 消費者仍不願買國產
    銷售人員解釋道:「價格貴了,是因為惠氏奶粉全線升級了,配方更接近母乳。」  廣州的雅培奶粉價格也普遍上漲。「我們是6月16日收到雅培要漲價的通知的。」昨日,人民路上一家大型母嬰店銷售員告訴本報記者:「雖然漲價後價格比其他品牌高一截,但是雅培已經很久沒有提過價了。」而這位銷售員承認,這次漲價沒換配方也沒換包裝。
  • 送檢樣品不達標 雅培被指「最差」洋奶粉
    圖片資料在中國,雅培被看做是個質量高的洋品牌,受到年輕父母們追捧,不少人更是蜂擁到香港去購買雅培奶粉。然而在「保險套門」之後,雅培又被指為「最差洋奶粉」。昨日,香港的CER Research公司發布報告稱,檢測了中國市場六個品牌的嬰幼兒配方奶粉,雅培的心美力一段被檢測出是送檢樣品中最差的一個,而且遠沒有達到國際標準和中國標準。奶粉與內地雅培喜康寶英文名一致。
  • 雀巢惠氏多美滋美贊臣雅培等洋奶粉受到反壟斷調查
    雀巢惠氏多美滋美贊臣雅培等洋奶粉受到反壟斷調查 2013年07月02日 09:57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違反新國標自詡"有機" 雅培奶粉被封"最差洋奶粉"
    大眾網臨沂1月25日訊(記者 王巧)2012年,奶粉質量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雅培奶粉因質量不達標、奶粉結塊有異味等問題,被香港調查公司指控「質量差」,酪蛋白過高可能引發嬰兒腸道出血、營養不良,並可能對腎臟功能造成很大壓力,被稱為為「最差洋奶粉」。現在,又有網友指出,雅培菁智系列奶粉由「有機珍品」變裝為「原裝進口」,關於有機產品認證的問題再次把雅培奶粉推上了風口浪尖。
  • 雅培被指「最差」洋奶粉 遠未達國標及國際標準
    心美力奶粉被檢出酪蛋白太高或致腸道出血等症狀與內地雅培喜康寶英文名一致在中國,雅培被看做是個質量高的洋品牌,受到年輕父母們追捧,不少人更是蜂擁到香港去購買雅培奶粉。然而在「保險套門」之後,雅培又被指為「最差洋奶粉」。
  • 香港曝「最差洋奶粉」雅培濟南熱銷
    研究報告:雅培心美力一段不達標,食用過多或致營養不良  雅培回應:被檢奶粉不在內地銷售,系有人故意損害其聲譽  雅培奶粉最近麻煩不斷,剛剛被曝奶粉中發現「保險套」,其又被一份研究報告指為「最差洋奶粉」。
  • 雅培被曝不達標:洋奶粉或集體陷質量危機
    除此之外,雅培該奶粉β-乳球蛋白出現93%的變性,存在營養破壞的情況。  中國的新國標要求嬰幼兒配方奶粉中乳清蛋白最低比例不能低於60%,雅培的喜康寶一段完全沒有達到這個標準,相差甚遠。  無獨有偶,3月16日,雅培400克金裝幼兒喜康力盒裝奶粉在浙江被曝吃出了「保險套」。
  • 天價「洋奶粉」質量問題頻出
    2011年以來,「洋奶粉」的「質量門」可謂是一波接著一波:美贊臣、雀巢等一線洋品牌奶粉曾被曝出金屬汙染、碘超標等事件;韓國每日乳業部分產品被檢測出含有福馬林;雅培、美素、多美滋奶粉中有蟲子;明治奶粉被檢出放射物銫
  • 洋奶粉屢屢漲價有恃無恐 步調一致無人監管(圖)
    幾大洋品牌漲價一成  加了「全新升級」字眼的惠氏金裝健兒樂、幼兒樂新品包裝和老包裝的產品同時在銷售,比如,惠氏1階段金裝「愛兒樂」從235元漲至248元,2階段金裝「健兒樂」由198元漲至223元;雅培智護喜康寶900克從238元漲至261元,兩歲兒童奶粉由87元漲至97元。惠氏和雅培價格漲幅均達10%—15%左右。
  • 嬰幼兒奶粉投訴6成是外資品牌 洋奶粉崇拜會終結嗎
    2011年 1歲女嬰吃合生元嚴重腹瀉;韓國每日乳業的牛奶中被檢測出含有福馬林;洋奶粉澳優被曝光是國內品牌;雅培、美素、多美滋奶粉現活蟲。  2012年 雅培、美贊臣「異物門」事件被曝光。雅培表示對主力產品系列降價4%~12%。  這些洋奶粉宣布降價後的實際情況如何呢?  昨日,廣州市內某超市相關負責人明確表示:「有部分品牌並沒有在零售終端降價。」對於哪個品牌沒有調價,對方表示目前無法回應。
  • 否認出售傳聞雅培奶粉業務遇天花板
    6月27日,有消息稱雅培要以9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包括奶粉在內的營養品業務。該消息稱,雅培向有關國際奶粉巨頭伸出了橄欖枝,但由於要價過高被拒絕。但隨後這一消息遭到否認,雅培官方回應稱無意出售營養品業務。近年來,在嬰幼兒奶粉市場,各大品牌的市場佔比出現了巨大的變化,雅培所面臨的競爭壓力也日益明顯。
  • 雀巢自爆其奶粉系國產 洋奶粉多為國內生產
    6月11日消息,國內奶粉市場是否真是洋奶粉的天下?針對有關媒體援引乳品專家「國內高端市場洋奶粉市場份額高達85%」的說法,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宋崑岡認為,此種言論並不屬實。
  • 洋奶粉真的優於國產奶粉嗎?
    給寶寶吃什麼奶粉才能健康成長?總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既然有了看起來更先進更科學的國外奶粉,媽媽們當然不能落後,一定會選擇最高級的。林女士就是這樣的一位新媽媽,成箱成箱的外國原產奶粉搬回家,似乎孩子的成長健康就保險到家了。這是許多像林女士這樣的年輕媽媽的普遍心態。但洋奶粉真的優於國產奶粉嗎?
  • 雅培奶粉以「最差」之名闢謠?
    媒眼     事實上,美贊臣、多美滋、雅培、惠氏、雀巢等品牌大多存在代工生產現象,而且存在多個品牌同時由一個企業生產的現象,同一個工廠中出來的產品,雅培出問題後,按照正常邏輯,也不排除其他品牌出問題。
  • 洋奶粉降價風吹到合肥-洋奶粉-中安在線-安徽新聞
    2013年08月09日 02:25  稿源:中安在線-新安晚報   分享到:   8月7日,國家發改委對洋奶粉企業開出反價格壟斷的巨額罰單,而早在上個月,不少洋奶粉就已經宣稱要下調奶粉價格。
  • 雅培奶粉業務要賣?官方回應稱「無意出售」,不過奶粉表現真一般
    近日傳出 「雅培打算90億美元賣掉奶粉業務」的消息,雅培方面今日(6月28日)回復綠松鼠稱,雅培無意出售包括奶粉在內的營養品業務。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近兩年受肉毒桿菌、假奶粉等事件衝擊,加之渠道轉型慢,雅培奶粉在中國市場的勢頭已減弱。
  • 洋奶粉漲價仍受歡迎 成乳品新國標最大受益者
    面對眾多洋奶粉漲價10%,民眾依然堅定地選擇洋奶粉,這份「果斷」令人深思……三大推手助洋奶粉價格齊漲7月3日,廣州多家商場均向記者表示,雅培、惠氏均已開始漲價,幅度達到10%左右。有部分商場的多美滋、美素等品牌的奶粉也跟著漲。但是,即使洋奶粉漲價,很多消費者也不願意轉向國內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