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喜哥」——我本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性別認同障礙

2020-12-25 抑鬱自救

2012年1月14日,山東青島濰縣路發生了一場大火,這場大火本身沒有什麼特別的,但卻燒出了個「怪物」,房子的主人一身男扮女裝的裝扮,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微博上但時間就獲得了3萬多的轉發。

在數萬次的轉發中,大喜哥成為人們爭相娛樂的對象,「妖孽」、「奇葩」等詞不斷出現。56歲的大喜哥火了。就是因為那身裝束,有人叫他阿姨,有人叫他花姑娘,也有人叫他大喜哥,幾乎所有人都不知道他的真名叫劉佩麟。

大喜哥就是一個典型的性別認同障礙患者,我們更加熟悉的性別認同障礙者還是金星。

金星1967年出生在東北,是家裡唯一的男孩。他從小喜歡和女孩一起玩,女孩家玩的遊戲他都會,跳皮筋,跳房子,比姐姐都玩得好。

他怕蟲,怕黑,怕打雷;喜歡美,喜歡唱歌,尤其喜歡跳舞,常常圍上姐姐的花衣服,翩翩起舞。9歲進入瀋陽軍區前進歌舞團,19歲去關國學習現代舞,1995年決定做變性手術。當時手術分成三步,第一次做胸部手術;第二次去除鬍鬚及喉結;第三次做性器官改造手術。手術後社會適應良好,並先後在母親的幫助和鼓勵下,領養了兩個男孩和一個女孩,2005年與德國人漢斯登記結婚,在事業上也收穫頗豐,現代舞《紅與黑》獲文化部文化獎,《上海探戈》在歐洲巡迴演出獲巨大成功。他本人承認在其19歲時就想做手術,一直思考了10年,直到覺得手術對自己的社會能力、為人處世以及事業不會帶來影響,才最後決定走這一步。

性別認同障礙是一種強烈而持久的異己性別的身份認同(不僅僅是想以作為另一性別而獲得社會文化上的好處)。患者為自己的性別感到持久的不舒服,或者認為自己目前的性別角色很不合適,性別認同與自己生理上的性別不一致,強烈地希望成為異性,常常尋求各種方法試圖改變他們的身體和性徵。

性別認同障礙產生的原因至今還沒有明朗。有人提出激素理論,認為在懷孕時母親體內過高的雌激素或雄激素水平對胎兒的發育會造成影響,會雌化男性胎兒或雄化女性胎兒。有少量研究發現,男性性別認同障礙患者第23對染色體有額外的Y染色體,女性性別認同障礙患者有額外的X染色體。

有人研究家庭中孩子的出生序列與性別認同障礙的關係,發現男性性別認同障礙的患者,其出生順序比對照組晚,而且家庭中有更多的哥哥。

社會環境因素對性別認同起一定作用。其中,家庭的養育方式被認為是一個重要因素。一般的男孩在表現出女性的興趣和行為時,往往會受到家庭的反對。而女性化的男孩在其家庭中往往非但沒有受到反對,有時反而得到鼓勵。當他們穿女性的衣服時,家長們認為這是孩子的聰明可愛,有的母親還指導孩子如何化裝,家庭的相冊常有男孩穿女孩衣服的照片,這樣會造成生理上的性別與後天習得的性別認同之衝突。

有人發現,具有性別認同障礙的男孩對感官刺激更敏感,對父母的情緒表達也更為敏感;而母親對再次出生男孩的失望情緒、很容易導致男孩的負面關係。但並沒有證據表明父母生育女兒的願望會導致男孩產生性別認障礙。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性別認同障礙的接納度也越來越高,2018年6月份,在本次世衛組織ICD-11修訂中,性別認同障礙/性別焦慮正式更名性別不符,並且將其從精神疾病明目中刪除。

希望將來人們能給予這部分人更大的寬容度,不要再以怪物、奇葩稱呼他們。

相關焦點

  • 性別認同障礙: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 l 心理扭蛋機
    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金星大喜哥,是一個典型的性別認同障礙者。通俗地說,就是靈魂進入了錯誤的肉體,他們在穿著和行為愛好上堅持否認自己的生理性別。 一旦他們為變性作出努力,他們就成為了跨性別者。在中國,超過400萬人患有性別認同障礙,男性患性別認同障礙人數是女性的3倍。除了經濟因素使他們無法選擇變性,更重要的原因是親戚朋友的極力反對,讓他們只能以委屈自己的方式遭受性別不符的痛苦。他們不僅有性別認同障礙,多數性別認同障礙者,還會患上抑鬱症,焦慮症。
  • 「我本是男兒郎,不是女嬌娥」
    也不是戀與XX人中「只要你在風裡,我就能感知到」的特警白起 「男兒郎還是女嬌娥?」 「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
  • 程蝶衣:「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性別錯位下的悲苦人生
    小豆子本能裡對自己男性身份的認同,總是將那句「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唱反,招來師傅們的不少打罵。小豆子委屈:「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當小豆子在貴客太監張公公面前又唱錯時,一向對他包容體貼的小石頭,憤怒地把菸袋杵進他的嘴裡使勁攪拌來懲罰他,滿口血汙的小豆子含淚開了竅,他這一生的命數就在這聲拔尖嗓音裡,荒了腔走了板……有人認為這種含有「性」隱喻的行為,致使小豆子改變了自己的心理性別,才克服了口誤,清晰地唱完了整段唱詞
  • 再看《霸王別姬》,程蝶衣的性別認同障礙與受壓迫經驗,從何而來
    但他仍舊分不清假戲與現實生活,總是固執地將戲文念反:「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連他最敬愛的師哥也要他承認自己是女兒身:「你就想你是個女的,可別再背錯了。」01先天還是後天?程蝶衣的性別認同障礙程蝶衣從小就被母親送去戲班。
  • 她本是嬌滴滴的美嬌娥,關鍵時卻盡顯男兒氣概
    在這關鍵時刻,老漢的二閨女挺身而出,女扮男裝,為父從軍,她就是眾所周知的花木蘭。花木蘭的父親也曾是一個小小的千夫長,只因多年的戰爭,結累了一身的病,已然不能再次出徵了,晚年方得一子。在這之前,因為一直沒兒子,打從小就把花木蘭當男兒來養,讓她成日女扮男裝,混在自己的軍營中,與士兵們一道操練,跌打滾爬。也別說花木蘭天生就是塊習武的料,她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再加上平時好讀兵書,替父出徵也再合適不過了。她買來馬匹配上好鞍,一生戎裝,因為自小就是男兒裝扮,所以同村同軍營的自是把她當兄弟看待。他們一起興致勃勃隨軍出戰,一路上跋山涉水,四處廝殺。
  • 國漫女裝大佬中沈劍心最妖豔,而這部國漫男性都是女嬌娥
    文|泡泡國漫漫研社 郭嘉掉線了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不知從何時起,「女裝大佬」開始蔚然成風,逐步融入大家的日常生活中,並為吃瓜群眾所廣泛接受。許多開明的父母們也不再視女裝為洪水猛獸,而是擺正姿態體驗「生兒育女」的天倫之樂。
  • 性別認同障礙:男女之間,我是第三種性別
    「我是個男人,從很久以前,從認識你們之前就是。」美月的話,像是一枚炸彈。大家清楚地記得,美月,是個女人。東野圭吾的小說《單戀》,為我們展現了另一個世界。美月身為女子,卻有著一顆男人心。她從小就覺得「自己的靈魂被放錯了身體」,不喜歡女孩的服飾和遊戲。美月認為自己本應該是男孩,因此不斷地在尖銳的痛苦中煎熬。
  • 許桂萍-女嬌娥不輸狀元郎-國內-化妝品財經在線-一個行業的生意與...
    許桂萍-女嬌娥不輸狀元郎 CBO首頁 | 作者:汪瑋 | 來源:CBO獨家  2012-03-07  訪問量:22824
  • 出走歸來的「大喜哥」:我叫劉佩麟不是個瘋子
    「我回來是想告訴大家,我不是個瘋子。」相信不少人還記得年初「大喜哥」離開青島去福州的新聞,時隔231天之後,「大喜哥」帶著以他日記為藍本的新書《我的一生》回到故鄉青島。他此行的目的有兩個,宣傳新書是其中之一,更重要的是,「大喜哥」想告訴自己的家鄉父老,「我叫劉佩麟,我不是個瘋子。」
  • 「生理性別男,性別認同女,可以進女廁所嗎?」
    這裡要提一句,這位up主雖然生理性別是男性,但是經常會畫著精緻的妝容、穿女裝出門。回答是:「如果今天穿女裝出去,我一定會去上女廁。」Up主也有自己的理由:雖然生理性別是男性,但「她」是一個跨性別者,性別認同是女性。
  • 夫妻恩愛十八年,方知身邊人乃是男兒郎,錯愛背後藏著無奈
    歷史上,有很多「狗血劇」,比如這個結婚十八年,才發現老婆竟然是男兒身的故事。故事主角是曾任法國駐華大使館會計的布爾西科與梨園藝人時佩璞,兩人在一場聖誕舞會上相識,自此摩擦出火花。時佩璞對他說了梁祝的故事,時佩璞說自己就是女扮男裝的祝英臺,自己「本是女嬌娥,並非男兒郎」,布爾西科:」我會為你保守這個保密。」正是不瘋魔不成活,兩人義無反顧地住在了一起,布爾西科將時佩璞完全視為女性,兩人山勢海盟,私定終身。就在布爾西科合約期滿要回國之際,時佩璞為心上人送別之時對他說:「我懷孕了。」
  • 青蛇之男兒郎還是女嬌娥|百家故事
    口口相傳的白蛇傳說一直是坊間的一段佳話,今天我也想講一講關於白蛇青蛇的故事,只是這個故事會有點不一樣。白蛇是峨眉山上修煉有成的精怪,她潛心修煉一千五百年,本可佔山為王卻不料她貪念紅塵美名其曰「不走紅塵歷煉一番如何能夠修成正果」,實則就是她貪玩想要去凡間走上那麼一遭。
  • 鈕承澤獲刑4年:女人有美的自由,而不是男人強權的玩物
    《霸王別姬》裡,小豆子有一句改了很久也改不過來的臺詞,我本人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仿佛暗示了他天生的柔美婉轉,嗓音清麗是一種原罪,最後女嬌娥會淪落成男人的玩物,一生在非人非夢中度過。《房思琪的失戀樂園》裡,房思琪認為被老師性侵也是因為她瓷娃娃般的美貌,她羨慕閨蜜斑斑點點的麻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