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廣東工業大學簡介】:
廣東工業大學(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DUT),簡稱"廣工大",位於廣州市,是廣東省人民政府重點建設的省屬重點大學、廣東省「211工程」、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廣東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學,是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入選國家「111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中國製造2025」國家試點示範基地、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協同創新聯盟主要成員。
1995年,由原廣東工學院、華南建設學院(東院)、廣東機械學院合併組建而成,現有省一級重點學科10個,省二級重點學科5個,工程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化學、環境科學5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行列,控制科學與工程在國家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進入國家A類。
1952年,廣州高工、北江高農、興寧高工、海南農校、廣西第六工校合併組成廣州水利土木工程學校;
1953年,學校更名為珠江水利學校;
1954年,併入武漢長江水利學校;
1955年,更名為廣東省廣州水利學校;
1959年,廣東省電業局廣州中心試驗所、廣東電力學校、廣東省水利科學研究所合併組成廣東水利電力學院;
1961年,廣州工學院、湖北科技大學、廣東科技學院合併為中南科學技術學院;
1962年,廣東水利電力學院和中南科學技術學院合併為廣東工學院;
1970年,更名為廣東礦冶學院;
1982年,復名廣東工學院;
1995年,廣東工學院、廣東機械學院、華南建設學院(東院)合併組建廣東工業大學;
1999年,入選第一批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2006年,與東莞市人民政府共建廣東華南工業設計院;
2008年,成為廣東省「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2012年,工程學學科進入國際ESI,位居世界排名前1%。經國家科技部批准成立國家IC基地,與華中科技大學籤約共建國家數控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2013年,與東莞市人民政府共建東莞華南設計創新院,入選首批民政部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訓基地,正式成為英國工程技術學會(IET)大學夥伴(中國第十四所),與廣東省科學技術廳、佛山市人民政府和南海區人民政府四方共建佛山廣工大研究院;
2014年,藝術設計學院與芬蘭著名公司Avarte合作成立庫卡波羅藝術館,學校成立華南地區首家大數據管理領域專業研究機構——廣東工業大學大數據戰略研究院,成為世界藝術、設計與媒體院校聯盟成員,是中國大陸十所高校之一;
2015年,與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籤訂全面合作儀式,與香港科技大學聯合承辦第十四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與惠州市人民政府共建惠州廣工大研究院;
2016年,與肇慶市端州區政府共建端州廣工大協同創新研究院,當選首屆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理事單位,成立環境健康與汙染控制研究院,與香港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所、東莞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籤署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2017年,材料科學進入國際ESI,位居世界排名前1%,成為大學通識教育聯盟成員,入選國家外國專家局和教育部「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國家「111計劃」),入選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成為首批廣東省實驗室佛山實驗室建設主要依託單位;
2018年,計算機科學進入國際ESI,位居世界排名前1%,廣東省唯一坐落在高校的設計博物館——廣東工業大學浩澤萊德設計博物館開館;
2019年,獲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化學和環境科學學科進入國際ESI,位居世界排名前1%,入選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協同創新聯盟副理事長單位。
【二、廣東工業大學院系與專業簡介】:
據廣東工業大學官網顯示,學校設有20個教學學院,4個公共課教學部(中心),81個本科專業,涵蓋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經濟學、理學、文學、法學七大學科門類。
【三、廣東工業大學專業推薦】:
1、推薦指數排名第一:自動化;
專業培養目標:自動化專業是一個應用性極強的專業,屬於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專業以自動控制理論為主要理論基礎,以電子技術、計算機信息技術、傳感器與檢測技術等為主要技術手段,對各種自動化裝置和系統實施控制。主要學習自動控制原理、計算機控制系統、電力拖動與運動控制、模擬與數字電路、微機原理及單片機技術、模式識別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等核心課程,以及一系列的綜合實訓和專業實習,包括自動化綜合課程設計、嵌入式系統設計與開發、控制系統設計與實踐、創新創業實踐、生產實習、畢業設計等。
通過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培養學生成為自動化專業相關領域從事工程設計、技術開發、運營維護、工程應用等方面工作的專門人才。。
2、推薦指數排名第二: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專業培養目標:培養掌握機械設計技術、機械製造技術、機電傳動與控制技術等基礎理論,以及機電一體化專業知識,受到嚴格的工程實踐訓練和科學研究初步訓練,從事機電一體化產品的設計、製造、研究開發以及設備運行和技術管理等方面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工程應用型人才。
本專業是國家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和廣東省名牌專業、廣東省重點專業,2012年被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學科專業。2013年獲得了全校首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2016年進入中國大學本科專業排行榜前20強。
3、推薦指數排名第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專業培養目標: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涉及電力系統、電機電器技術、電力電子技術和機電一體化技術等諸多領域,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專業。我校「電氣工程」專業有悠久的辦學歷史,其前身為於1958年在廣東省內最早創辦「發電廠電力網及電力系統」專業。該專業的培養目標定位為:培養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具有協同精神與創新意識,適應廣東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電氣工程相關領域的技術和管理人才。
4、推薦指數排名第四: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業務培養目標:培養具備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掌握計算機系統的相關技術原理和應用開發方法,受到嚴格的專業技能系列訓練和項目研發初步實踐,能從事計算機系統相關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應用管理和教學培訓等工作的高級技術人才。
本專業是省優勢重點學科專業,結合創新驅動戰略和產業升級背景,培養具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5、推薦指數排名第五:土木工程;
業務培養目標:培養掌握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備從事土木工程的設計、施工、管理及項目規劃、科學研究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以理論教學和實踐應用並重為宗旨構建教學體系,主要課程有工程數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土力學、工程地質、工程流體力學、基礎工程、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建築工程製圖、工程測量、房屋建築學、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土木工程施工組織、結構抗震與高層建築結構設計、建築結構試驗、建設項目管理、工程概預算等。該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省級特色專業及廣東省名牌專業,土木工程學科為廣東省優勢重點學科。
6、推薦指數排名第六:信息工程;
7、推薦指數排名第七:信息與計算科學;
8、推薦指數排名第八:經濟學;
9、推薦指數排名第九:國際經濟與貿易;
10、推薦指數排名第十:網絡工程;
依次為:軟體工程、通信工程、英語、電子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建築學、法學、會計學。。。。。。
下一期給大家講解南京郵電大學,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