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音迷心中的C位,竟是吉卜力工作室?

2020-12-20 ACGx

題圖 / 吉卜力工作室本文由ACGx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看完中國首份日音報告,我們發現了當代日音迷的一些趨勢

恐怕你撓破頭皮都想不到,在國內的日本音樂愛好者看來,最「能打」的日音廠牌居然是吉卜力工作室。

近日,音樂娛樂行業研究機構小鹿角智庫發布《日本音樂在華推廣現狀洞察報告》,這份基於10萬餘份有效樣本的首份中國日音報告顯示,最受日本音樂愛好者歡迎的音樂風格為動漫音樂,最受歡迎的日音廠牌為吉卜力工作室,支持率達40.9%。

從《天空之城》的《伴隨著你》,到《千與千尋》的《永遠同在》,再到《龍貓》的《風之通道》,音樂不僅可以烘託氛圍,還會為優秀的動漫作品注入靈魂。這些耳熟能詳的主題曲,其傳播性與影響力可能遠超我們的想像。

除了日音迷心中的C位外,我們在報告中還發現了更多值得細究的內容,下文也將以此展開論述。

優質動漫內容,「入坑日音」的契機

《日本音樂在華推廣現狀洞察報告》中提到,日音愛好者以95後年輕人群為核心,其中00後佔比超7成,年輕學生群體成主力。這群新生代年輕人,更加崇尚個性、注重自我表達,同時具備較強的消費意願與購買力。

實際上,年輕人能夠接觸並喜愛日本音樂作品並不值得驚訝,畢竟早在上世紀後半期,國內流行音樂市場就已受到日本音樂的影響。像李克勤的《紅日》、小虎隊的《青蘋果樂園》、劉若英的《後來》等傳唱度極高的流行金曲,其實都翻唱自日本歌曲。隨著日本動漫、影視劇的引進,日本文娛作品中的音樂更是為國內觀眾所熟知。

正是因為日本音樂產業的成熟表現,所以始終能夠實現向外輸出,滿足年輕群體的喜好。但令人疑惑的是,如今的年輕人,明明在音樂內容選擇上擁有更多自主權,他們為何依然選擇入坑日音,而且最愛的類型是動漫音樂?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還得從動漫音樂的創作邏輯和日音風格特點講起。

作為文娛作品的衍生產物,動漫音樂與動漫作品之間存在極強的關聯。比如聽到《空中漫步》,觀眾們會想起哈爾牽著蘇菲的手漫步空中;《更替的四季》響起,腦海中立即浮現出小魔女琪琪騎著掃帚的身影;輕鬆明快的《幻化成風》,讓人不禁回憶那場貓國奇遇與成長曆程……經典的動漫作品,會成為讓觀眾愛上主題曲併入坑日音的契機。當然,這一點同樣適用於遊戲、影視劇音樂。

如果說優秀動漫作品讓年輕人在「入坑日音的邊緣試探」,那麼真正留住聽眾的則是日音多元化的風格。不同於K-POP在中國以單一的偶像音樂為主流,日本音樂風格多種多樣,且均在國內市場佔有一席之地,流行、電子、偶像、搖滾、民謠、Hip-Hop等類型能夠滿足不同年輕人的喜好,自然可以吸引到相當一部分的樂迷群體。

在網際網路的作用下,不論是觀賞優質文娛作品,還是聆聽多元化的日本音樂,都更加方便快捷,因此當下年輕人會入坑日音,也就不足為奇了。

版權之外,用戶歸屬感也很重要

對於日音用戶而言,因文娛作品入坑只是一個開始,新鮮感會不斷驅使他們發掘更多符合自己口味的日本音樂。如何在偌大的日音海洋中尋到鍾意的「寶藏」,日音用戶也擁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相比華語歌曲、歐美音樂,日本音樂在中國市場相對小眾,現實生活中,可能很少會遇到有相同愛好的朋友,也因此,國內的日音用戶想要聆聽喜愛的歌曲、便捷地認識同好並進行互動,線上音樂平臺成為他們的不二之選。

《日本音樂在華推廣現狀洞察報告》指出,日音用戶還會參考音樂App的個人化推薦發現日本音樂,由於日音版權、社區氛圍、產品功能、習慣使然等原因,他們會長期使用固定的App來聽日本數位音樂。用一句話來概括,即用戶習慣在一個版權更多、氛圍更好的平臺上,聽歌找同好。而根據「與同好交流時,日音用戶使用網際網路音樂平臺頻次」的調查結果排序,網易雲音樂綜合得分排名第一,也可證明良好的圈層文化氛圍,同樣是日音愛好者的關注重點。

音樂平臺若想吸引日音用戶駐足,版權是基礎。畢竟廣大日音用戶中,有喜愛木村拓哉、嵐等偶像的粉絲,也有單純熱愛日本音樂的樂迷,還有因《網球王子》《千與千尋》《龍貓》等入坑日音的動漫愛好者,甚至會有身處多個興趣圈的日音用戶——在同一個平臺實現不同用戶的聽歌需求,是對音樂平臺版權儲備的一大考驗。

在過去的3年時間裡,網易雲音樂與愛貝克思、《你的名字》音樂製作者RADWIMPS、NBC環球娛樂、U/M/A/A、《歌之☆王子殿下》、哥倫比亞唱片、吉卜力工作室等版權方達成合作,涵蓋流行、偶像、動漫等熱門日音類型,也令網易雲音樂在日音版權儲備方面具備較強競爭力。

除此之外,基於個性化推薦算法+部分人工推薦的方式,了解並滿足不同日音用戶的口味,幫助用戶從「花時間找歌」變成「找時間聽符合個人口味的新歌」。其間的微妙變化,既是為了簡化找歌步驟,也為日音用戶的交流分享做好了準備。

興趣圈層的魅力在於,並不熟識的陌生人,卻有著相同的喜好、相似的個性,他們匯聚到一起,只因興趣與熱愛。而通過歌單、樂評、Mlog、動態等形式,與更多人分享音樂帶來的共鳴,則會讓日音用戶在交流中找到歸屬感。

例如在網易雲音樂上,2018年高分日劇《非自然死亡》主題曲《Lemon》的評論區,已有27萬餘條評論。

可以說,歌單與樂評裡藏著每個人的心情故事:有人認真講述自己聽歌的感悟,「聽著這首曲子,感覺就像穿過一條幽暗且漫長的隧道,暗想著前方究竟是救贖自我的光芒,還是玩弄人心的夜燈」;有人分析原作的人物和劇情,與他人探討女主的CP配對應該是「法醫組」還是「年下組」;有人分享自己的經歷,「奮戰在防疫一線,想倒下又不敢倒下,不知道在另一個世界的爸爸媽媽會不會偷偷抹眼淚」,其他用戶則通過點讚和評論為他加油打氣;還有人談起理想,「堅定了我要回去做法醫本行的想法」,也收穫許多用戶的鼓勵與祝福。

無論用戶當下的狀態是開心幸福,還是孤獨痛苦,都能在歌單中找到共鳴,在評論區感受到來自陌生人的善意。

如今,許多音樂App都注意到了個性化推薦與用戶互動交流的重要性,上線彈幕、評論機制,進行個人化的歌單、電臺推薦等。不過由於精細化運營和用戶習慣使然,網易雲音樂在「懂日音用戶」方面,依然保持著相當大的優勢。

日音運營經驗,還能帶來哪些發展潛力?

平臺運營能力、用戶的分享氛圍,讓網易雲音樂收穫大批忠實用戶與良好口碑。也正因為如此,網易雲音樂也能憑藉自身優勢,在版權方合作、精細化運營等方面,做出更多嘗試。

在中日兩國友好交流的背景下,音樂版權合作促進兩國文化的交流與發展。2017年2月,網易雲音樂與愛貝克思的合作,開啟了中國音樂市場大規模引入正版日本音樂的先例。

就在同一年,日本超人氣搖滾樂隊RADWIMPS數字專輯、演唱會視頻在網易雲音樂同步上線,嘗試數專+視頻的全新銷售模式。同時,藝人官方帳號入駐網易雲音樂、錄製視頻祝福、參與平臺自製訪談節目,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效。經過兩年的積澱,RADWIMPS為新海誠動畫電影創作的音樂專輯《天気の子 complete version》銷量超過20萬張,創下日本音樂數字專輯在中國的最高銷售紀錄。

隨著流媒體時代到來,音樂App成為日本音樂在華推廣的第一選擇,日本音樂人也逐漸重視起自身在音樂平臺上的曝光、合作及運營。多樣化的商業合作,為音樂內容帶來更多價值提升,也幫助日本藝人在中國市場打開知名度。

從另一個角度看來,運用平臺和用戶的優勢促進藝人、音樂推廣的做法,同樣適用於國內原創音樂人的扶持。

雖然比起流行歌曲,國內的ACG音樂依然屬於分眾音樂,卻也能夠通過合適的渠道走向大眾,甚至引領潮流。

2017年,新晉人氣民謠組合「房東的貓」演唱了一首《雲煙成雨》,那句「我多想再見你,哪怕匆匆一眼就別離」,喚起樂迷關於愛情、親情、友情的回憶。離別作為人生必修課,總會觸動每個人的內心。目前在網易雲音樂,這首歌仍是「房東的貓」人氣最高的作品,已有超過30萬條評論。

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雲煙成雨》其實是國產動畫《我是江小白》的片尾曲。一些聽眾則是在歌曲的熱門評論區吃下了動畫原作的安利。

很顯然,用戶聚集的音樂社區,會為ACG音樂、圈層文化甚至原創音樂創作者帶來更多機會,音樂的廣泛傳播又有利於IP的傳播與推廣。

目前《昨日青空》《姜子牙》等國產動畫電影,《陰陽師》《碧藍航線》《明日方舟》等手遊,已經開始嘗試以推廣曲、主題曲、角色曲等形式為作品或活動宣發預熱,而網易雲音樂的資源積累,還能為這些作品在內容、商業層面帶來更多的發展可能——歌曲可以作為作品內容的補充和完善,音樂的發行也能成為IP盈利的途徑之一。將音樂產業與ACG產業的資源結合起來,嘗試探索行之有效的商業模式,相信也會對國內文娛產業的一體化運作有所啟發。

相關焦點

  • 這裡是很多動漫迷們所嚮往的場所,它就是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
    東京的旅遊資源豐富,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東京的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日本動漫在全世界都有很高的聲望,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是由動畫大師宮崎駿在其工作室的基礎上親自設計的,這裡的每一層都是不同的,每一層都有不同的介紹。來這裡可以看到很多動畫大師宮崎駿的作品。
  • 宮崎駿和他的吉卜力工作室
    但今天要說的主角不是《千與千尋》這部電影,而是創作它的工作室。在日本說到宮崎駿,他就像一個國寶級的大師,在每個人心裡都種下了美好的種子,而他的吉卜力工作室裡更是集結了很多厲害的創作大師,也撐起了日本動畫這個金字招牌。
  • 吉卜力工作室再出新作,回顧宮崎駿經典作品
    大家好,我是小星聊動漫最近有消息稱由宮崎駿企劃,宮崎駿長子執導的吉卜力3D新作《阿雅與魔女》2020年冬放送,這也是吉卜力工作室首次嘗試全篇使用3DCG製作而成的動畫。自14年以後就很少在聽到吉卜力的消息了,宮崎駿老爺子更是在13年《起飛了》後宣布隱退,雖然17年就宣布復出,但是新作品《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到現在也才製作了36分鐘,預計還要三年才能看到。這部《阿雅與魔女》不是宮崎駿老爺子導演的,是他的長子宮崎吾朗導演。
  • 吉卜力工作室來中國了,欠宮崎駿的電影票能還上嗎?
    最近關于吉卜力工作室的消息不少,但並不是宮崎駿老爺子又有新作了,而是吉卜力工作室創始人之一的高畑勳因病逝世,一代動畫大師隕落。(高畑勳,圖自:Pinterest)另一則消息是宮崎駿首席大弟子、前吉卜力工作室原畫師米林宏昌的新作《瑪麗與魔女之花》就要在中國上映了。
  • 宮崎駿的吉卜力工作室入華?中文微信、微博悄然上線
    4月14日,一則《吉卜力的世界官方聲明》的消息在中國動畫圈不脛而走。消息稱,日本吉卜力工作室的中國唯一官方授權展會網站「吉卜力的世界」(World of GHIBLI in China)由「上海新創華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負責運營及維護,並從即日起正式上線。
  • 宮崎駿所屬吉卜力工作室賺不到錢 全面中斷動畫製作
    閩南網7月22日訊 在去年宮崎駿、高畑勳兩大吉卜力工作室核心人物相繼宣布告別動畫界之後,吉卜力工作室的命運就備受人們的牽掛。昨日,吉卜力工作室的發言人鈴木敏夫對外確認,吉卜力工作室將全面中斷動畫製作,未來將只進行版權管理工作。而剛剛於19日在日本上映的《記憶中的瑪妮》將成為最後一部吉卜力動畫作品。
  • 片頭上的龍貓,代表了吉卜力帶給全人類的快樂
    全世界動畫迷對宮崎峻主導的吉卜力工作室都不會陌生。每當片頭出現那隻胖乎乎的大龍貓,觀眾心中總會洋溢起一股平靜的快樂。從1985年成立至今的30年裡,吉卜力製作的《龍貓》、《千與千尋》等動畫片已經成為該領域內神一般的存在。宮崎駿和高畑勳。
  • 吉卜力工作室走「3D風」?《阿雅與魔女》定檔,宮崎駿參與企劃
    一直以來,吉卜力工作室以精品2D動畫著稱,其推出的優質動畫,基本上都能獲得很高的票房和評價。尤其是宮崎駿參與製作的動畫,都會得到業界和觀眾們的肯定。最近,吉卜力工作室首部3D動畫《阿雅與魔女》正式定檔,將於12月30日上映。作為幾吉卜力工作室首部3D動畫,可以說《阿雅與魔女》匯聚了很多人的目光,備受矚目。
  • 受日本疫情影響,吉卜力美術館休館22天?79歲宮崎駿搭檔被稱魔鬼
    三鷹吉卜力美術館休館很多喜歡宮崎駿老爺子作品的朋友都知道「三鷹市立動畫美術館(三鷹市立アニメーション美術館)」,這裡通常被稱為「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又稱「吉卜力博物館(日語原文:三鷹の森ジブリ美術館,假名:みたかのもりジブリびじゅつかん,羅馬字:MitakanoMoriJiburiBijutsukan)」,當中的「吉卜力」又譯「知步裡」。
  • 吉卜力工作室的4部作品將在電影院上映
    吉卜力工作室的4部作品將在電影院上映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2020-
  • 吉卜力工作室的回答很巧妙
    但其實他們是一步步淪落成如此模樣的,這一細節吉卜力的工作人員後來也有向我們點明。而且他們這些淪陷過程其實也有非常深刻的隱喻,他們象徵著人類世界中固有的人性貪婪。然後再讓我們一起來好奇一下,千尋父母究竟吃的是什麼才會變身成豬的。
  • 宮崎駿的吉卜力工作室進入中國 微信公眾號、微博正式啟用
    PingWest品玩4月16日報導,4月14日吉卜力的中文官方微信發布了《吉卜力的世界官方聲明》的消息。消息稱,日本吉卜力工作室的中國唯一官方授權展會網站「吉卜力的世界」(World of GHIBLI in China)由「上海新創華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負責運營及維護,並從即日起正式上線。
  • 《龍貓》這部動畫片對于吉卜力工作室來說,有什麼重要意義?
    因為工作室的標誌就是使用作品《龍貓》。如果不重要,那麼工作室就不會選擇以此作為一個公司形象圖騰了。吉卜力工作室成立於1985年,而之後便出了風之谷,天空之城和龍貓,票房也是居高不下,一下子打響了吉卜力和宮崎駿的名聲。我想這對一個工作室而言,便是豐厚的收入,如果工作室能夠繼續運營下去,並且又更多資金可以僱人和完善設備。
  • 吉卜力工作室設定了一個新榜樣,動漫版權開始免費使用
    所以呢,吉卜力工作室就動漫版權法設定了一個新的榜樣,自9月18日起,吉卜力工作室正式從官網上提供他們自己作品的免費截圖,這些作品包括千與千尋,懸崖上的金公主、波比山、起風了等總計大約400張圖片。而且吉卜力工作室鈴木敏夫還發表了一份聲明,表示通過法律保護作者是很重要,但是從不同的授業權角度來看,如果沒有一個人去看,去讀、去聽、那作品的意義又何在呢?所以工作室打算將以前的動漫素材發放出來,這樣不僅可以使作品保存的時間更長,更能讓那些真正喜歡作品的人能夠提供一些方便。
  • 快登上這班龍貓巴士,和我們一起「雲遊」吉卜力美術館吧
    由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設計的吉卜力美術館可以說是每個動畫迷心馳神往的「夢幻之城」。雖然每支視頻的時長只有幾十秒但吉卜力的美仍在人們心中留下驚鴻一瞥。復刻版的宮崎駿工作室↓↓↓夜晚的大廳↓↓↓以及餐廳。工作室官網推出了大量壁紙供下載他們希望,將蘊含在宮崎駿動畫中的溫暖和治癒分享給所有「宅」家抗疫的人們。
  • 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 宮崎駿的童心王國
    吉卜力美術館所在的三鷹市入館後,工作人員會兌換給遊客一張觀看動漫短片的電影膠片式入場券,這些35毫米的電影膠片全部出自吉卜力工作室出品的動漫電影,張張不同,有不少動漫迷選擇收藏。憑券可觀看一場館內「土星座」放映廳放映的十幾分鐘的獨家短片。這間循環放映廳可容納80人,頂棚繪有日月、白雲、飛機和飛鳥,四周牆壁則畫著各種花卉。放映員的房間如同一節列車車廂,四周都是玻璃,可清楚地看到放映短片時機器的運轉。
  • 後吉卜力時代,日本動畫何去何從
    四月五日,吉卜力工作室創始人之一的高畑勳導演去世,享年82歲。而吉卜力工作室的另一位創始人,動畫大師宮崎駿,雖然已經七次反覆宣布退隱,去年也再次表示要復出,但同樣已是77歲高齡、滿頭銀髮的矍鑠老人了。在吉卜力工作室解散了製作部門之後,他們自立門戶,創立了「Studio Ponoc」普樂卡工作室;《瑪麗與魔女之花》就是新工作室的第一部作品。
  • 吉卜力大展來到上海,你可以看到來自日本工作室的經典畫作
    7 月 1 日,《龍貓上映 30 周年紀念——吉卜力的藝術世界展》和《天空之城——吉卜力的飛行夢想展》在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同時開幕。根據主辦方上海新創華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說法,這是由吉卜力工作室官方授權的首個內地展覽,而策展工作則是由新創華方面負責的。
  • 將喜歡的作品變成桌面背景:吉卜力工作室開放第三波動畫劇照!
    孕育了無數精彩動畫作品的吉卜力工作室 Studio Ghibli 近來積極地將其電影向外拓展市場,不只是先前一舉在 Netflix 上架了 21 部動畫,打破以往規則,前段時間更傳出要在臺灣重返院線播放,讓影迷們能再次於大銀幕欣賞這些膾炙人口的經典之作,消息一出自然引起不少話題,而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