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風平浪靜》人物形象不夠立體,但演員演技都在線
由黃渤監製的電影《風平浪靜》上映了 ,說幾個自己觀影后的感受,故事的起源自我感受,宋浩走錯房間時,失手誤殺主人的理由,至於原因有幾個點分析:屋主萬當時已經喝醉了,家裡之前已經被偷過許多次,小女孩無生母,可能也被別人偷走了(手動狗頭),在這種環境與處境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容易產生極端。然後是李唐的人物性格,第一次出現在遊戲裡為好兄弟宋浩結尾,小混混對他的稱呼李公子,看得出來平時就混跡這些人之中。
他爸裝門面的書(猜測關於各種心理手段的書吧),他全部看完了,可能會有一點影響吧,不過後來演的太浮誇,還是有點尷尬。看到網上不少人都在噴邏輯漏洞,確實不可否認,但這裡多說一點,我認為開頭他去遊戲廳的片段設置十分高明,短短五分鐘基本把一個「唯唯諾諾」的好學生表現得淋漓盡致。看電影之前,我以為「風平浪靜」的含義,是宋浩和李唐在保送名額的移交之後,人生道路一個走向光明,一個走向黑暗,兩道軌跡短暫交織之後無可奈何的暫時平靜。
我忽略了那是一部犯罪片,《風平浪靜》裡面有很多海的鏡頭,宋浩捅人之後,跳下渡輪之後,終結自己和父親生命的時候。《風平浪靜》裡也有很野的鏡頭,宋佳跨坐在宋浩的腿上,宋佳和宋浩相擁而眠,赤裸的身體和相似的輪廓在熒幕上脆弱又和諧,宋佳和宋浩在收費站喝同一盒酸奶然後接吻很多遍。大概人的生活裡,就是需要一點點的甜,才能有勇氣度過無邊的黑暗。一場莫名其妙被當作小偷,而失手或自衛導致的誤傷,被陰差陽錯構建成一樁命案,宋浩父子從此都成為了精神的傀儡,被李唐父子所用。
宋浩選擇自我放逐,在石雕廠將自己放在感情的盡頭,淪為世界的路人。而宋浩父親雖然平步青雲,卻一直受李唐父子拿捏擺布,快要出頭的時候,兒子帶著那段過往像個危險品一樣回到了自己身邊,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實現靈魂救贖,卻不知道眾人的生命盤根交錯。沒有人能夠把之前犯的錯完全洗淨,重新開始。一樁命案,李唐、宋浩、潘曉霜,三個人的人生從此改變。如果說老萬的死將宋浩的父親推向深淵,那麼萬小寧的死讓宋浩也完全墮落。
想起了《給你給我》的歌詞,人生中最珍貴的就是「平平淡淡的等待和守候」,潘曉霜給了宋浩「轟轟烈烈的渴望和溫柔」,而人生,海面上風平浪靜,海下的波濤洶湧,沒有其他人知道。對少年宋浩那麼震驚的一個人生轉折,對妻子潘曉霜來說,也只不過是感受到「他也有不那麼體面的時候」。「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了煙」,從技術層面來說,最後的結局大可不必,在宋浩把自己和父親結束的時候就可以落幕,後面的壞人落網不過是迎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抹去了影片悲涼的色彩。
或許故事的整體情節是傀儡的逃離和救贖,就像之前上映的《影》一樣,替身想要用盡一切方式成為清清白白的自己,而不是浮在別人的腳下。這樣一來,宋浩將自己和父親結束的時候,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實現了對李唐父子的擺脫,以死相爭,誰勝誰負是一個無解的謎局。犯罪片中也許不需要那麼多的純情,只需要有色慾、暴力、陰鬱和爾虞我詐的色彩就足夠。從技術層面看,李唐的壞和萬小寧的純都有些刻板和工具人化,人物形象不夠立體,但是演員都貢獻出了及格線以上的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