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語是一部全員也沒超過十人直到結局也沒產生過劇烈衝突的電影,由秦嵐、汪裴、方中信主演,三個冷靜又獨立的人,一個本該幸福的家庭,最終兩個女人全部離開,一個是因為合約到了本就該離開,一個是認清了自己的理念毅然離開。母語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在看電影之前總覺得自己曾經聽到過一個類似的廣播劇,只是那裡面孩子並沒有出生,男主人家也沒離婚,只是家庭的關係的確破裂了,結合兩則故事,國家禁止代孕顯然是正確的。關於女主人方韻和代孕大學生李妍,兩個女人其實都沒有錯,包括男主人張馨以及抱孫子心切的父母,只不過是每個人的立場堅持觀念不同罷了。李妍是因為缺錢,只可惜到最後都沒解釋需要錢的原因,每個人都有自己秘密不說也罷。對於方韻,這個獨立自強的女人,自身原因導致懷孕恐懼加之工作的不允許,她是喜歡孩子的但是對孩子她本身並無執念。與方韻不同老公張馨就比較在意孩子,二人可以說思想開明也能說考慮不周的情況下選擇了李妍代孕。再說李妍一個年輕貌美淳樸的女大學生於生活所迫選擇這一行業,僱主的存在往往使其不安,三句不離孩子時刻提醒著她的尷尬局面。李妍開始也以為自己可以安心離開只是當孩子在肚子裡面動的那一刻起,她對這孩子的感情已經難以割捨了,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永生不見,對一個母親來說太殘忍了。對此我想起曾經有人對某墨說的一句話:結婚了就要儘早要孩子才能拴住對方,至今我也不能理解。方韻本有三次機會做母親卻都不如願,流掉的孩子還沒有那麼深的感情。孩子是很神奇的,一切生物幼崽似乎都有認母的能力,雖為方韻的孩子卻終究不是她生的,孩子竟然不認她。當初的期盼被現實一點點打磨,方韻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還好她遇到了小女孩張羌,也許離婚後叫方羌吧,這個毫無血緣關係卻認同她的孩子,緣分簡直妙不可言。故事裡的三個人都是看似理智實則欠缺考慮,孩子是否是婚姻的必須產物,解決方法該如何,電影的最後李妍離開再無音訊,方韻與張馨離婚留張馨獨自撫養女兒,結果是三個人的不理智造成的,沒法評論絕對的對錯。只是今後的局面,如何對長大的女兒進行解釋?最後方韻收養了地震中的孤兒,二人之間比親生骨肉還要親,如果開始二人採取收養孩子的方法是否是另一個結局,當然這種行為想必很多人並不能理解,畢竟某墨因為不願結婚說以後大不了收養一個而被炮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