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太康縣姓氏和幾次大型人口調查2000年實有485姓氏,較1985年增加18姓,隨著社會發展和人口流動在太康縣人口中,2006年增加至共525姓。
姓氏1985年全縣共有467 姓,有缺少的姓氏歡迎大家補足,按筆劃順序排列於下:
丁 習 廠 萬 於 凡 千 馬 廣 衛 才 久 工 王 仝 牛 毛 尤 韋 尹 風 鄧 東 方 仁 文 井 巴 引 支 化 元 少 戶 木 雲 仉 仇 水 孔 石 馮 劉 史 皮 白 左 巨 葉 田 龍 付 司 申 冉 蘭 盧 甘 代 古 仙 儀 包 艾 寧 記 布 丕 失 阡 平 匹 只 由 臺 區 印 立 任 孫 朱 許 紀 師 祁 邢 曲 池 喬 湯 自 莊 關 仗 江 來 華 齊 西 伍 鞏 剛 安 汝 鍾 畢 阮 伊 叔 吏 厭 伕 吉 仵 旭 陽 陰 先 衣 宇 百 當 合 成 汲 名 刑 呂 缶 導 行 權 沈 張 李 辛 陳 蘇 楊 何 谷 肖 邵 佟 連 應 汴 汪 吳 邱 陸 佘 花 甫 嚴 杜 宋 冷 岔 遲 遠 揚 扶 蘆 折 呈 閔 貢 麥 芳 良 芮 鄒 餘 攸 壽 沙 位 步 園 狄 巫 詞 況 庫 來 靈 周 嶽 尚 林 秀 金 孟 範 明 和 羅 饒 鄭 龐 宗 固 屈 單 建 岑 泮 郎 苑 杭 京 釒阝 賣 武 苗 所 鬱 練 貫 澤 勝 斬 房 英 宛 寵 奈 羌 呼 苻 經 國 官 卓 暢 肅 南 胡 郜 省 鍾 段 婁 胥 趙 祝 賀 彥 郝 姚 施 柳 姜 歐 查 侯 祖 官 榮 郭 冠 費 荊 恆 秋 要 禹 前 封 鹹 度 洛 宣 洪 濃 遜 貴 親 渾 骨 駱 俞 相 茶 厚 項 閣 信 聶 賈 泰 袁 耿 桂 高 晉 徐 桑 唐 夏 倪 殷 姬 顧 酒 橋 慄 海 索 錢 凌 鐵 席 班 翁 狼 諸 柴 寇 展 晁 真 秦 陶 欒 曉 陵 原 秩 缺 都 莫 浦 鹽 塗 崔 梁 康 常 黃 麻 宿 章 菖 續 龔 曹 符 崇 蓋 謝 雪 商 隨 屠 鹿 緒 梅 夢 種 翏 戚 盛 閼 梨 蕭 理 閻 董 童 葛 蔣 程 滑 遊 掌 景 路 傅 舒 焦 韓 惠 曾 彭 遆 溫 粟 普 聯 訾 賴 鋒 敬 黑 善 魯 賞 提 揭 斯 寒 智 翕 富 嫣 僱 竇 蒿 靳 雷 甄 騰 照 褚 楚 裘 詹 幕 蒲 解 擺 樓 蒯 鮑 翟 赫 蔚 熊 廖 譚 蔡 裴 藺 滿 槐 譙 繆 管 廉 截 樊 潘 衡 暴 黎 顏 鶴蘄 薛 霍 穆 薄 燕 戴 鞠 冀 戳 魏 瞿 翻 籍
複姓:軒轅 歐陽 皇甫 尉遲
劉(liú)源出有三:
① 源出於祁姓。相傳帝堯姓伊祁,他的子孫有一支以祁為姓,被封在劉國(河北唐縣),後代稱劉氏。
② 源出於杜姓。杜伯的孫子士會在晉國任士師,晉襄公死後,士會去秦國接公子雍回國繼位,因晉國國內有變故而留在秦國,其後世取姓劉(即「留」之意)。
③ 源出於姬姓。東周時期,周匡王封小兒子王季於劉邑(河南偃師縣南),號劉康公,後代也稱劉氏。劉姓歷史上望族很多,彭城劉隗家族、南陽劉瑾家族、諸城劉墉家族在中國歷史上舉足輕重,至於開闢大漢帝國的沛縣劉邦家族就更不用說了,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劉氏稱帝400多年;三國時劉備建立蜀漢,兩代稱帝43年;南北朝劉裕建立宋,歷時60年;元末劉伯溫輔佐朱元璋建立明朝,統一中國276年。可見劉氏善於建基立業。
劉姓,以邑為氏,據專家考證,世界上劉姓人口在6000萬以上,稱得上是「遍地流(劉)」。按史書記載,有五處源起:
1、帝堯陶唐氏(伊祁氏、伊氏)之後,受封於劉(今河北省唐縣),後裔因以為氏。裔孫劉累,能馴化龍,侍奉夏後,被夏朝第十三帝孔甲賜為御龍氏。此為祁姓之劉。
2、西周時,周成王封王季之子於劉邑(今河南省偃師縣西南),子孫以邑為氏。此為姬姓之劉。
3、西漢初年,匈奴部族強盛,漢高祖劉邦採取和親政策,以皇室宗女嫁給匈奴單於冒頓(音mo du墨讀)為妻,冒頓姓攣 (音luan di鑾低)。按匈奴習俗,貴者皆從母姓,所以攣 氏子孫皆姓劉。五胡亂華時漢國建立者劉淵就是匈奴貴族。
4、劉漢王朝曾賜項氏、婁氏為劉氏。
5、劉漢王朝共歷四百二十六年之久,劉姓人口在西漢年間就有十多萬,在全國五千多萬總人口中佔有相當的比例。當時就已經成了大姓。
從明末開始,閩、粵劉氏陸續有人移居臺灣,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謀生。
劉 邦:即漢高祖,江蘇沛縣人。於公元前211年建國稱帝,國號漢,定都洛陽,後遷都長安,史稱西漢。
劉 向:江蘇沛縣人,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是我國目錄學之祖。
劉 秀:南陽蔡陽人,東漢開國君主,史稱光武帝,建武元年稱帝,定都洛陽。後消滅了各地割據勢力統 一了全國。
劉 備:即蜀漢昭烈帝,三國時蜀漢的建立者。曾投靠曹操、袁紹、劉表等人。後得諸葛亮輔佐,採用聯吳抗曹策略。於建安十三年大敗曹操於赤壁。公園221年正式稱帝,建都成都,國號漢。
劉 淵:匈奴人,十六國時漢國建立者,西晉末年起兵反晉,稱 大單于,後改稱漢王。永嘉二年稱漢帝,建都平陽。
劉禹錫:唐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所著《天論》三篇,為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及辯證法哲學著作。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少懷志節,讀書論兵,好言古今治亂盛衰之變。曾多次上書朝廷,「屢陳恢復大計,謂中原可一戰而取」。為韓侂胄客,不識侂胄之敗事,識力遠不及辛棄疾。又屢試不第,漫遊江、浙等地,依人作客,與陸遊、陳亮、辛棄疾等交遊。後布衣終身,去世於崑山,今其墓尚在。著有《龍洲集》、《龍洲詞》。
郡望:
據有關史料記載,劉姓郡望達25個,其中有名的有18個。
1,彭城郡:西漢的時候設立,當時將楚國改為彭城郡,後又改為彭城國,治所在彭城。此支劉氏是漢高祖的後代。
2,沛郡:西漢時置郡,治所在相縣。相當於今安徽、河南等地。
3,弘農郡:西漢置郡,治所在弘農。此支劉姓開基始祖為漢時劉賈。
4,河間郡:漢初置郡,治所在樂城。此支劉姓開基始祖為東漢章帝之子河間王劉開。
5,中山郡:漢時置郡,治所在盧奴。此支劉姓多出自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
6,梁郡:漢高帝時置郡,治所在咀陽。此支劉姓為漢文帝之子劉文所開基。
7,頓丘郡:西漢、西晉兩次置郡。此支劉氏多出自匈奴劉氏。
8,南陽郡:戰國時置郡,治所在宛縣。此支劉姓開基始祖為西漢長沙定王劉發。
9,東平郡:漢晉置郡,治所在無鹽。南朝宋改稱東平郡。此支劉氏,其開山基始祖為漢宣帝第四子東平王劉宇。
10,高密國:西漢置國,治所在高密。此支劉氏為廣陵王之子劉宏所開基。
11,竟陵郡:西晉置郡,治所在石城。此支劉氏為後漢劉焉所開基。
12,河南郡:漢置郡,治所在洛陽市東北。此支劉氏出自匈奴族劉氏。
13,尉氏縣:春秋時鄭國尉氏邑,秦時置縣。此支劉姓開基始祖為東漢章帝十一世孫劉通。
14,廣平郡:漢置郡,治所在廣平。此支劉氏出自西漢景帝之孫劉蒼之後。
15,丹陽郡:西漢置郡,治所在宛陵。此支劉氏為臨懷劉氏分支,起開山始祖為東漢光武帝劉秀7世孫劉會。
16,廣陵郡:西漢改江都國置廣陵國,治所在廣陵。東漢改為郡。此支劉姓開基始祖為漢宣帝廣陵王劉胥。
17,長沙郡:戰國時置郡,治所在臨湘。此支劉姓開基始祖為長沙定王劉發。
18,臨淮郡:漢武帝時置郡,治所在今安徽。此支劉姓,其開基始祖為東漢光武帝劉秀六世孫晉永城令劉建。
堂號:
1,彭城堂:這是劉氏使用最普遍的堂號,因為彭城劉氏其源出西漢皇族,時間較早,人口、支脈較多,影響較大,因此被劉氏看作是郡望堂號的正宗。
2,豢龍堂:夏相劉累,相傳他善於養龍,被封為豢龍氏。
3,藜照堂:漢代的劉向,元帝的時候校書天祿閣,有一天,一個老翁穿著黃衣,拿者藜杖,吹著拐杖上的火焰,拿出天文、地理的書給劉向。劉向問:「你是誰?」他回答說是太乙之精,聽說他好學,特來看他。劉向一生著述很多,見了老翁後,才思更加敏捷了。
往期姓氏詳情請在太康網APP中查詢:
查詢方法:打開太康網APP,點擊「發現」,「熱點推薦」欄目裡點擊「太康姓氏文化」即可查詢!
掃描上方二維碼可快速查看往期姓氏文化
點擊左下角"閱讀全文"下載全新太康網APP,了解更多太康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