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現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很弱?這幾點原因是關鍵,父母要知道

2020-10-12 小熊育兒日記

文/小熊育兒日記

隨著時代的發展,孩子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卻變弱了。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的新聞「孩子承受不住父母的批評,最後輕生了」、「孩子承受不住老師的批評,輟學了……」這樣的新聞層出不窮。

在我們的身邊,也不乏這樣的例子發生。有些孩子在學校被批評幾句,就情緒崩潰,鬧著不上學。

有些孩子被長輩批評幾句,就絕食抗議……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都很弱,和父母的教育脫不了干係。

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原因

育兒專家李玫瑾曾在節目中提過:現在的孩子生活水平提高了,心理承受能力卻越來越弱了,這和父母的教育有一定的關係。

父母平時太寵愛孩子,對孩子保護過度,不讓孩子參加社交活動,或者平時很少陪伴孩子,讓孩子安全感缺失,內心變得敏感,都會讓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變得脆弱。

1、父母從不讓孩子自己面對困難

父母愛孩子,這乃人之常理,但現在有些父母在愛孩子的時候,沒有自己的底線和原則,他們會對孩子過度寵愛,讓自己成為一個包辦型的父母。

孩子只要一面對困難,父母就會為孩子解決阻礙在他們面前的困難,不捨得讓孩子親自面對這些困難。孩子從來沒有自己面對過困難,長大以後一遇到困難,心理承受能力難免會比較弱。

2、父母很少帶孩子參加社交活動

有了孩子以後,很多父母都擔心孩子會受傷,孩子受傷,他們會比孩子還要難過。為了避免孩子受傷,父母很少帶孩子參加社交活動,長期地讓孩子宅在家裡,這對孩子的身心也帶來一定的影響。

孩子如同溫室裡的小花一樣,沒有經歷過外面的風吹雨打,是無法健康成長的。一旦孩子進入了學校集體生活,孩子就會變得不習慣,心理承受能力也會變弱。

3、缺乏安全感的孩子

有些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是特別嚴厲的,他們不允許孩子犯錯,也不允許孩子不優秀,平時對孩子的要求太過於嚴格,教育方式過於嚴厲。

這樣的教育方式只會教育出一個內心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孩子失去了安全感,也等於失去了底氣,當孩子面對一點點小困難、小挫折時,他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會比較薄弱。

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孩子因為父母過度的管教而輕生,這也是因為父母太嚴厲,孩子安全感缺失導致了心理承受能弱。

4、內心比較敏感的孩子

現在的父母生活壓力都很大,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他們會在生完孩子後,就讓家裡的老人幫忙帶孩子,父母則負責工作賺錢。孩子的成長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孩子的內心也會變得比較敏感。平時一遇到一點小挫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會比較差,情緒也容易崩潰。

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弱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1、容易變得自卑

父母對孩子過度寵愛,從不讓孩子自己面對困難與挫折。但孩子的成就感,就是在自己解決掉困難與挫折中建立起來。

父母幫孩子解決了阻礙他面前的困難與挫折,讓孩子失去了建立成就感的機會,這將會影響到孩子的自信心,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弱,也會容易變得自卑。

2、容易喪失志氣

父母對孩子保護過度,孩子在舒適圈呆久了,也容易變得心理承受能力脆弱。

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孩子,他容易喪失志氣與鬥志,他只想一輩子在這個舒適圈裡,不願意走出去,如同井底之蛙,安於現狀,不願意改變現狀。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也容易成為啃老一族,不會吃苦,也沒有上進心。

3、影響人際關係

父母從不帶孩子參加社交活動,讓孩子整天宅在家裡,自以為是在保護孩子,但卻讓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變得脆弱,也影響了孩子的社交能力以及人際關係。

孩子上學了以後,將不懂得如何和同伴相處,在和同伴相處的時候,也容易發生矛盾,孩子甚至還會因為和同伴發生一點小矛盾而心理崩潰。

父母要如何增加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1、不過度寵愛孩子

雖然孩子如同父母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父母都很愛孩子。但父母不要過度寵愛孩子,父母對孩子的過度寵愛,只會養育出一個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孩子,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脆弱,將來也能有大作為。

父母寵愛孩子有個底線,給予孩子合理的愛,不要無底線地滿足孩子的需求,父母有的時候也要自私一些,不要對孩子太無私,太寵愛。

讓孩子明白長幼有序,孩子才懂得尊重長輩,尊重他人,他才會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樣才能增加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讓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

2、讓孩子走出舒適圈

現在的父母都在努力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給孩子創造了一個安全的舒適圈。孩子一遇到困難,父母就會替孩子把困難解決,孩子在這樣的舒適圈裡成長,心理承受難力將會很脆弱。

孩子遇到困難時,要引導孩子自己解決,不要讓孩子成為溫室裡的小花。要讓孩子走出舒適圈,讓孩子獨自面對風雨,孩子才能擁有野草般旺盛的生命力,從而增加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3、多帶孩子參加社交活動

雖然讓孩子宅在家裡,孩子會比較安全,不會發生同伴矛盾。但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只讓孩子得不到鍛鍊,不但會讓孩子心理脆弱,還會影響他的社交能力以及人際關係。

父母要多帶孩子參加社交活動,不要擔心孩子在和小朋友相處的時候發生同伴矛盾。孩子只有經歷過這些,才懂得思考如何化解矛盾,懂得了包容,也懂得了諒解他人。這將會增強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讓孩子擁有一顆強大的心靈 。

4、多陪伴孩子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有父母陪伴的孩子,他更有安全感,內心也不會敏感而脆弱。他會更有底氣,也會更有自信,更富有冒險精神以及探索能力。

父母要陪伴孩子,不要錯過孩子最需要父母的那3年,也就是孩子三歲以前。這段期間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關鍵時期,只要這段期間,父母多陪伴孩子,溫和教育孩子,讓孩子擁有足夠的安全感,才能增加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都很弱?和父母的教育脫不了干係。父母只要掌握以上的方法,便能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讓孩子擁有一顆強大的心靈,長大後才會變得優秀。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變得越來越差?原因很真實
    文/秘籍君想當初,我們小的時候,父母的教養方式很粗暴,不聽話,打;考試成績差,打;頂嘴,打......但是,那時候的我們,心理承受能力還是非常大的,沒有聽說過誰家孩子離家出走,或者承受不住壓力想不開的。可是,現在的孩子好像異常的脆弱。
  • 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弱,動不動就愛哭?家長要及時培養孩子性格
    遇到一點小事,父母剛說了他沒兩句,他就開始哭,每次父母想要跟他好好的說一件事情的時候,他總是沒有辦法平復自己的情緒,就喜歡用哭來面對,而父母卻覺得自己的脾氣並沒有爆發,也並沒有出現打罵孩子的現狀,只是非常平淡的跟孩子說這件事做的不對,但孩子卻總是用哭泣來面對,其實這樣的孩子,之所以哭是因為他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差,所以動不動就愛哭,簡單來說就是這樣的孩子普遍都比較玻璃心。
  • 孩子承受能力越來越弱,原因可能在父母身上,三招讓娃更堅強
    其實對於每個孩子來說學習成績在較短的時間內出現起伏是正常的情況,但是小明在面對自己的成績下降的時候卻無法接受這種情況的發生,甚至因此大哭一場。這讓小明的媽媽感到非常的心疼,但是同時又不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安慰傷心的兒子。其實,導致小明在挫折面前如此容易被擊倒的原因和小明的爸爸媽媽有直接關係。
  • 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弱?家長應動之以情,讓孩子養成堅韌不拔的精神
    孩子表現的如此脆弱,我是無比的擔心,不禁細想:孩子的內心脆弱,究竟是家長在教育上的缺失還是孩子成長路上必經的坎坷。為什麼孩子會變得心理承受能力弱?心理承受能力弱,對孩子有什麼不良影響?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孩子,往往在思考問題的方式上會產生消極、負面的情緒,會習慣性、有規律性的把結果往不好的方向靠攏。孩子帶著這樣的想法做事,便會使自己掉入誤區,自己走不出來。
  • 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弱?家長應動之以情讓孩子養成堅韌不拔的精神
    為什麼孩子會變得心理承受能力弱?人對社會有兩種態度:一種人永遠用樂觀的、積極的態度看世界。一種人用悲觀、消極的態度看世界。實際上這是劃分人的心理平衡與不平衡的標準。只要你樂觀積極地看世界,這世界就很美好。
  • 為什麼現在很多年輕人承受壓力的能力那麼弱
    現在社會中似乎動不動就能聽到某個地方出現了一些年輕人因為一些事情自殺的新聞,似乎現在年輕人承受壓力的能力越來越弱,好像就是受不了一點點的壓力,如果有什麼事情不是特別順利的話,就覺得天都塌下來了一樣。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他們的主要壓力就是來自於事業上面。不得不承認,現在社會給新一代年輕人的壓力確實比較大。就比如說一個男生,如果想在一線城市買一套房子的話,不靠父母幫助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基本上是不可能實現的,或者說大部分人都沒有這個能力的。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家庭所有的父母都能承擔得起這樣的經濟,那麼這個重任自然就落到了自己的身上。
  • 孩子心理脆弱,遇到事情就崩潰,家長該如何提高孩子承受能力?
    可也有一些人不能正視這種困難,往往內心承受能力非常弱,遇到困難就想著退縮或是放棄,沒有勇於面對困難的能力。往往這類人在這個弱肉強食的社會當中,是很難取得成功的。可總會有一些孩子還沒有具備這種能力,在面對困難時,則會表現的非常害怕,內心承受能力非常弱。這種行為表現便會讓父母感到特別頭疼。也曾想著讓孩子做出改變,具備勇於面對困難的能力和勇氣,鍛鍊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但都毫無效果。
  • 父母自以為孩子抗壓,發洩了自己的憤怒卻忽視了孩子心理承受能力
    兒童心理承受力培養,一直老生常談的話題。如今,隨著兒童z殺案件普遍發生,父母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父母們都希望可以給孩子創造一個安全、理想的世界,可以得到保護,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事實上,這真的只是想像。
  • 父母自以為孩子抗壓,從而重視課本教育卻忽視了孩子心理承受能力
    兒童心理承受力培養,一直老生常談的話題。如今,隨著兒童z殺案件普遍發生,父母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父母們都希望可以給孩子創造一個安全、理想的世界,可以得到保護,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事實上,這真的只是想像。
  • 如何提升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讓孩子經得起風風雨雨
    當孩子遇到困難的事情,父母應該及時給予孩子鼓勵,疏導孩子的心理壓力,提高他的心理承受力。很多父母和老師認為,今天的孩子太嬌氣,但對孩子來說,是他們的心理承受力降低了。 所以,父母有必要增強孩子的心理承受力,使孩子逐步形成遇忙不亂、遇驚不顫、寵辱不驚的心理品質,保持健康的心態。
  • 是孩子們心理承受能力差?還是尊嚴的覺醒?
    是孩子們心理承受能力差?還是尊嚴的覺醒?近期關於學生自殺事件枚不勝舉,有天真爛漫的小學生,朝氣蓬勃初中生,有花枝招展的高中學生,也有似水年華的大學生,還有有理性睿智的研究生……每一個生命的逝去都引起很多人都關注、關心和反思,這些事件中畢竟存在著很多共性,但是也有不少另類的聲音,認為每一位凋謝的生命都是因為"抗壓"能力弱,甚至一度引發加強"挫折教育"的呼聲。
  • 孩子承受能力弱?家長可了解下「甘地夫人法則」,讓孩子勇對挫折
    雖然重視成績並非壞事,可是考試失利只是個小挫折而已,圖圖這樣的做法很明顯是承受能力較弱,沒有辦法承受挫折的表現。痛苦和挫折只不過是我們生活中的一次小小的波折而已,不至於對我們的生活產生負面的影響,也沒有必要過分地在意一次失敗。
  • 「大學生作弊被抓墜亡」:現在大學生心理承受能力為何這麼差?
    這源於我們在教育觀念上的兩個誤區:1、過度保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模式,就像是拼圖,家長照顧的多一點,孩子的獨立就少一點。而孩子缺乏獨立意識,就會缺乏戰勝困難的信心、勇氣和能力,這是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根源所在。大學生時某的心理脆弱表現,其家長的教育方式難辭其咎。
  • 抗壓力是孩子走上成功的必備條件,這幾點教您提高孩子的抗壓能力
    後來湯唯終於學成英語,又通過自己的努力進入時尚界,還收到了來自香港的片約,也就有了現在的湯唯。通過這個故事,相信很多家長已經明白了湯唯成功的原因,那就是超常的抗壓能力。試想一下,一個人既要面對生活上的困難,同時還要利用零碎的時間提升個人能力,這得承受多大的壓力呀!但是湯唯就是挺過來了,於是就有了後來的華麗復出。
  • 為何有的孩子長大後會變壞?李玫瑾給出了這幾點原因,家長要牢記
    李玫瑾給出了這幾點原因,家長應牢記:李玫瑾教授是專門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學的,所以說,在育兒這方面,她深有了解。李玫瑾教授的講座和觀念,深受廣大家長的喜愛。針對孩子長大後會變壞的這個說法,李玫瑾教授也給出了幾點原因。李玫瑾教授認為,孩子之所以長大後會變壞,多半都是這幾點原因所致,家長應該牢記。
  • 一次次悲劇之後,是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太弱?還是我們的教育問題?
    她的生命留在了那個下午,沒有留下任何文字,也沒有人知道小女孩最後心裡經過了怎樣的掙扎,一切都是未知。我們該怪孩子心理素質不好?我們該怪老師可能批評得過於嚴厲?還是該責備種種不合理的教育現象?我們該怎樣避免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我們又該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論是何種原因,被傷害的都是孩子。還記得我們曾經的童年,「棍棒」教育下的一代又一代,仿佛沒有太多這樣的想像,為什麼現在會逐漸頻發?
  • 愛哭的孩子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你錯了,這樣的孩子心理彈性好
    導讀:愛哭的孩子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你錯了,這樣的孩子心理彈性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愛哭的孩子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你錯了,這樣的孩子心理彈性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父母一定要做好3件事,孩子社交能力不會弱,非常關鍵
    心理學家認為,人際關係是孩子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標誌。與同伴交往機會多的孩子,社會技能發展得更好。父母一定要做好3件事,孩子社交能力不會弱,非常關鍵!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東西,有時卻忘了最好的東西是讓她有一顆感恩的心。只有讓他們懂得感恩,懂得來之不易,他們才會感激別人的贈予。引導孩子把自己心愛的物品分享出去,他會體會到那種難以割捨的情緒,這樣在別人借或者送他東西時,他才會懂得感恩。
  • 孩子一遇挫折就喪失信心?提高抗挫能力,關鍵是提高「心理彈性」
    作者/英英編輯/英英現代社會,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出於對孩子的過度關心,不少大人會把孩子保護得太過嚴實,孩子沒有接受困難的過程和經驗,一遇挫折就喪失信心,心理承受能力越來越差。1、從小被過度保護有一種原因是從小孩子就被父母保護得太好了,順風順水的長大,也沒有遇到過什麼大的坎坷,再加上這類家庭長大的孩子性格普遍都比較善良純真,感覺世界都是充滿愛的。這就導致真正遇到挫折時,一些小小的挫折就會讓其手足無措,消極情緒無法排解,尤其是從學生過渡到社會的時候,更加難以適應。
  • 家長非常不靠譜,一路實力坑娃,這孩子要有多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父母均為公務員。但在孩子教育上,夫妻兩個都沒怎麼盡心,小王基本處於放養狀態。小王晚上家裡的日常生活一般是這樣的,小王學習,媽媽刷劇,爸爸玩遊戲,偶然夫妻兩個還一起出去看場電影(單位的福利)。如果就這樣也就罷了,但這對夫妻屬於實力坑娃,一路上給小王增添了無數的煩惱,不知道這孩子有多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如此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