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熊育兒日記
隨著時代的發展,孩子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卻變弱了。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的新聞「孩子承受不住父母的批評,最後輕生了」、「孩子承受不住老師的批評,輟學了……」這樣的新聞層出不窮。
在我們的身邊,也不乏這樣的例子發生。有些孩子在學校被批評幾句,就情緒崩潰,鬧著不上學。
有些孩子被長輩批評幾句,就絕食抗議……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都很弱,和父母的教育脫不了干係。
育兒專家李玫瑾曾在節目中提過:現在的孩子生活水平提高了,心理承受能力卻越來越弱了,這和父母的教育有一定的關係。
父母平時太寵愛孩子,對孩子保護過度,不讓孩子參加社交活動,或者平時很少陪伴孩子,讓孩子安全感缺失,內心變得敏感,都會讓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變得脆弱。
1、父母從不讓孩子自己面對困難
父母愛孩子,這乃人之常理,但現在有些父母在愛孩子的時候,沒有自己的底線和原則,他們會對孩子過度寵愛,讓自己成為一個包辦型的父母。
孩子只要一面對困難,父母就會為孩子解決阻礙在他們面前的困難,不捨得讓孩子親自面對這些困難。孩子從來沒有自己面對過困難,長大以後一遇到困難,心理承受能力難免會比較弱。
2、父母很少帶孩子參加社交活動
有了孩子以後,很多父母都擔心孩子會受傷,孩子受傷,他們會比孩子還要難過。為了避免孩子受傷,父母很少帶孩子參加社交活動,長期地讓孩子宅在家裡,這對孩子的身心也帶來一定的影響。
孩子如同溫室裡的小花一樣,沒有經歷過外面的風吹雨打,是無法健康成長的。一旦孩子進入了學校集體生活,孩子就會變得不習慣,心理承受能力也會變弱。
3、缺乏安全感的孩子
有些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是特別嚴厲的,他們不允許孩子犯錯,也不允許孩子不優秀,平時對孩子的要求太過於嚴格,教育方式過於嚴厲。
這樣的教育方式只會教育出一個內心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孩子失去了安全感,也等於失去了底氣,當孩子面對一點點小困難、小挫折時,他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會比較薄弱。
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孩子因為父母過度的管教而輕生,這也是因為父母太嚴厲,孩子安全感缺失導致了心理承受能弱。
4、內心比較敏感的孩子
現在的父母生活壓力都很大,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他們會在生完孩子後,就讓家裡的老人幫忙帶孩子,父母則負責工作賺錢。孩子的成長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孩子的內心也會變得比較敏感。平時一遇到一點小挫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會比較差,情緒也容易崩潰。
1、容易變得自卑
父母對孩子過度寵愛,從不讓孩子自己面對困難與挫折。但孩子的成就感,就是在自己解決掉困難與挫折中建立起來。
父母幫孩子解決了阻礙他面前的困難與挫折,讓孩子失去了建立成就感的機會,這將會影響到孩子的自信心,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弱,也會容易變得自卑。
2、容易喪失志氣
父母對孩子保護過度,孩子在舒適圈呆久了,也容易變得心理承受能力脆弱。
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孩子,他容易喪失志氣與鬥志,他只想一輩子在這個舒適圈裡,不願意走出去,如同井底之蛙,安於現狀,不願意改變現狀。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也容易成為啃老一族,不會吃苦,也沒有上進心。
3、影響人際關係
父母從不帶孩子參加社交活動,讓孩子整天宅在家裡,自以為是在保護孩子,但卻讓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變得脆弱,也影響了孩子的社交能力以及人際關係。
孩子上學了以後,將不懂得如何和同伴相處,在和同伴相處的時候,也容易發生矛盾,孩子甚至還會因為和同伴發生一點小矛盾而心理崩潰。
1、不過度寵愛孩子
雖然孩子如同父母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父母都很愛孩子。但父母不要過度寵愛孩子,父母對孩子的過度寵愛,只會養育出一個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孩子,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脆弱,將來也能有大作為。
父母寵愛孩子有個底線,給予孩子合理的愛,不要無底線地滿足孩子的需求,父母有的時候也要自私一些,不要對孩子太無私,太寵愛。
讓孩子明白長幼有序,孩子才懂得尊重長輩,尊重他人,他才會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樣才能增加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讓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
2、讓孩子走出舒適圈
現在的父母都在努力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給孩子創造了一個安全的舒適圈。孩子一遇到困難,父母就會替孩子把困難解決,孩子在這樣的舒適圈裡成長,心理承受難力將會很脆弱。
孩子遇到困難時,要引導孩子自己解決,不要讓孩子成為溫室裡的小花。要讓孩子走出舒適圈,讓孩子獨自面對風雨,孩子才能擁有野草般旺盛的生命力,從而增加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3、多帶孩子參加社交活動
雖然讓孩子宅在家裡,孩子會比較安全,不會發生同伴矛盾。但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只讓孩子得不到鍛鍊,不但會讓孩子心理脆弱,還會影響他的社交能力以及人際關係。
父母要多帶孩子參加社交活動,不要擔心孩子在和小朋友相處的時候發生同伴矛盾。孩子只有經歷過這些,才懂得思考如何化解矛盾,懂得了包容,也懂得了諒解他人。這將會增強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讓孩子擁有一顆強大的心靈 。
4、多陪伴孩子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有父母陪伴的孩子,他更有安全感,內心也不會敏感而脆弱。他會更有底氣,也會更有自信,更富有冒險精神以及探索能力。
父母要陪伴孩子,不要錯過孩子最需要父母的那3年,也就是孩子三歲以前。這段期間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關鍵時期,只要這段期間,父母多陪伴孩子,溫和教育孩子,讓孩子擁有足夠的安全感,才能增加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都很弱?和父母的教育脫不了干係。父母只要掌握以上的方法,便能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讓孩子擁有一顆強大的心靈,長大後才會變得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