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考生被高校錄取需要經過哪些環節?神秘的高考錄取現場到底是什麼樣子?新高考元年錄取工作與往年有何不一樣?……對高考錄取工作,考生和家長心中充滿了問號。近日,記者走進高考錄取工作現場,近距離接觸了不為外界熟知的錄取幕後場景,為考生和家長揭開高考招生錄取的神秘面紗。
濟南時報 黃中明攝
錄檢員平均每人要對接68所高校的2.2萬個招生計劃
根據高考錄取流程,考生投檔後高校先「閱檔」,然後將錄取信息和退檔信息回傳錄檢大廳,由錄檢員對學校提交的錄取名單逐一審核,看是否符合錄取要求。
「考生檔案已經上傳,你們那邊注意及時下載。」「請說明下這位考生為什麼會被退檔。」當記者走進高考錄檢大廳時,在攝像頭的無死角監控和紀檢人員的嚴密監督下,現場一片繁忙,電話聲此起彼伏,錄檢員正在有條不紊地與各高校進行溝通。
省招考院普招處處長李春光介紹,今年26名錄檢人員分為錄檢一室和錄檢二室,分別負責普通類錄檢工作以及藝術、體育專業和春季高考等錄檢工作。錄取規則的變化,最直觀的就是平行志願錄取批次志願數量大幅增加,也極大地增加了錄檢工作量。今年全國共有1727所高校在山東招生,錄檢員平均每人要對接68所高校的2.2萬個招生計劃,平均每天要對接2所高校的600多個計劃。
濟南時報 黃中明攝
錄檢人員除了審查高校上傳的預錄取信息,還負責為達線卻被退檔的考生向院校「討說法」。如果院校退檔,錄檢員會逐個審核退檔理由,必須符合教育部規定的退檔原因,否則錄檢員將讓學校重新標記錄取。
「在正式投檔前,我們會先進行模擬投檔,其間我們與高校不斷溝通,全力為山東考生爭取更大利益,保證投放到山東的高校計劃一個都不能少,另外爭取高校多在山東投放機動計劃。」李春光介紹,對於生源較好的高校,省招考院相關錄取工作小組會及時與其對接,在符合錄取規則的情況下,爭取讓高校在我省增加招生計劃。
數據統計顯示,截至目前,今年提前批、特殊類型批增加計劃2655人,普通類、體育類常規批、藝術類本科批實際增加計劃1386人,後續申請提高投檔比例的高校將陸續把計劃調入山東。
濟南時報 黃中明攝
過半考生在前30個志願被投走選物理可報考85%以上本科專業
今年是山東實施新高考的第一年,錄取過程也較往年有所變化。往年文科考生和理科考生分別排序,形成各自的位次,新高考取消了文理分科,所有考生統排位次;同時,選考科目的位次也成為專業填報的參考依據,選考科目和填報專業的關聯度越來越強。考生只有選報必考科目,才能順利完成志願填報,因限選物理科目的本科專業最多,加上不限選考科目的專業,選考科目包括物理的考生,今年可以報考85%以上的本科專業。
今年實施平行志願的批次以1個「專業(類)+學校」為1個志願單位,普通類填報志願最多不超過96個,藝術和體育類填報志願最多不超過60個。從今年志願填報情況來看,夏季高考普通類考生平均填報志願數為84個,其中報滿96個志願的考生158509人,佔比64.2%。考生在前30個志願就被投檔的有104498人,佔投檔考生數的52%;前70個志願投出182040人,佔投檔考生數比例為90%。
濟南時報 黃中明攝
李春光表示,「專業(類)+學校」的填報模式使志願填報更加精準,有助於促進考生的專業發展,專業滿足率越來越高。新的投檔錄取模式下,高校投滿率進一步提升。截至目前,普通類常規批首次志願投出考生202730人,參與高校1020所,投滿高校1017所,3所高校共剩餘17個計劃,其他高校全部完成計劃,計劃完成率達99.99%。
與此同時,今年,各類各批次都取消了徵集志願,分若干次志願填報和錄取。普通類和體育類不再劃定本科、專科分數線,改為劃定一段線、二段線,未達到一段線的考生也有機會填報本科志願。但從目前投檔情況來看,一段線上已基本完成本科招生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