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新手媽媽分娩前需要準備的材料,像產檢、護理包等等,相信大部分人都有所了解,但孩子出生後需要準備些什麼,家長們都知道嗎?
群裡有位寶媽因為是早產,孩子的身體弱一些,剛出生就在保溫箱裡養了將近半個月。結果好不容易鬆口氣,又碰上了換季時期,孩子剛出院就就開始連續性發燒。
嬰兒的身體本就虛弱,加上發燒可能會引起很多併發症,她一刻都不敢鬆懈,馬上又帶著孩子辦理了住院手續。
幸虧她老公比較靠譜,提早辦理了孩子的醫保,雖說寶寶這一來二去住院花了不少錢,但自己並沒有掏太多,反而醫院報銷了不少。
事實上,除了醫保之外,孩子出生後還需要很多證件,從他降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一個獨立個體,父母若提前辦理好,後期既省錢又省心。
如若你的孩子即將出生,以下有五大證件要做好辦理準備,至於該怎麼辦理,又有什麼作用?想了解就趕緊往下看吧!
大部分寶爸寶媽應該都知道,這是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個證件,但凡是在正規醫院出生的新生兒都會有。
但你可能不知道,這個證件並不是醫院主動發到父母手中的,而是需要爸爸媽媽帶著雙方的身份證、寶寶的準生證以及證明材料辦理。
不同醫院辦理的標準不同,但大多都需要在一個月之內完成,為了不讓家長白跑一趟,最好和醫院達成溝通之後再去,並提前為寶寶確定好名字。
新生兒的醫保不是父母必須辦理,但它可以讓你享受很多好處。
在寶貝出生後的28天內(也有部分地區的規定是90天內)辦理,今後他所有在醫院的費用,都可以享受來自醫院的報銷,可以為父母減輕壓力。
如果你錯過了這個最佳時間,在寶寶出生的90天後辦理醫院也可以報銷,不過報銷生效的日期為次月;
在寶貝一歲之後辦理的,可享受的報銷日期,需要等到次年的1月1日。
綜合之上,寶寶出生後的28天內辦理醫保,可以享受的報銷力度是最大的,越早越好。
那怎麼辦理呢?大多數地區都需要去戶口所在地的醫保中心,或者社區居委會。
兒童的預防接種非常重要,新生兒的抵抗力比成年人弱很多,很容易患上各種疾病,比如最常見的B肝、天花等等。為了確保孩子的身體健康,此證必不可少。
它的辦理地點一般在戶口所在地的社區醫院,如果是外地人口,也可以在居住地辦理,具體事項可與當地社區聯繫。
辦理它所需要的材料有:父母雙方的身份證、戶口本,孩子注射B肝、卡介的證明,以及出生證明。
孩子出生後的一個月之內,必須上戶口,並且需要帶上出生醫學證明、生育服務單,以及父母雙方的戶口本、結婚證和身份證。
辦理地點在父母中一方的戶籍所在地的派出所,記住!辦理此證不能在居住地,只能回戶籍地。
五.身份證
很多人的身份證都是等到初三才辦理的,但其實寶寶也可以。
一般的要求是,等到寶寶能夠獨立坐穩,並且已經能按出指紋時,就可以辦理了。地點在戶籍所在地派出所,需要攜帶父母雙方的戶口本、身份證以及寶寶的出生證明。
這有利於以後帶寶寶出遊,或者給他開銀行卡存儲成長基因。而且,留下身份特徵和指紋,也能方便查找,極大程度上降低孩子被拐賣找不回的風險,還是很值得辦理的。
二胎寶媽、營養師,為大家分享育兒生活中的心得;圖片皆源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另外,碼字不易,如有個別錯別字,請別介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