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聰供熱採暖網 近日,記者來到位於石家莊元氏縣蟠龍湖開發區的多康採暖設備有限公司,現場觀看環保燃煤採暖爐生產情況。作為大氣汙染治理的重要環節,在石家莊市二三環區域置換環保燃煤採暖爐工作正在抓緊進行。
據該公司生產部經理李傑明介紹,由於天氣炎熱,為了搶工期,選擇從清晨開始生產。「工人們每天4點不到就開始上班,廠房內溫度升高時就暫時休息。目前一線工人數量擴至70人,每日從生產線下線成品爐具300臺左右,力爭讓農戶儘早安裝、使用。」
目前,該工廠共分為四大功能區,包括下料、套爐、焊接、噴漆。在下料車間,爐具外皮、內芯、輔料、爐頭都大批生產出來;另一側,兩個工人仍在加班,分立車床兩側,將鋼板折彎、切割、打孔,確保生產加工材料充足夠用。
焊接車間內,室內溫度明顯高了許多,汗水不停從工人額頭上流下。記者看到,工人小心翼翼地把一塊鐵板焊接在爐膛內壁,然後再轉移下一人,焊接其他部位。李傑明說,待工人們焊接結束後,還要注入兩公斤的高壓水,測試爐具主體有無漏水。
因為環保燃煤採暖爐的爐內溫度最高達1400攝氏度,煤灰、煤焦油、粉塵在爐內有氣化、爆燃的過程,需要套爐工藝保護好內壁。工人們用耐火水泥和耐火砂調製成的材料,在爐膛內壁刷成2釐米至3釐米的保護層。研發部總監李三軍解釋說,這一層材料能夠有效隔離煤裡的硫等腐蝕成分,讓爐具使用壽命大大增加。
套爐車間外,記者看到了氣化三配套裝置的組裝過程,這部件也是安置在爐子中央的「技術核心」。李三軍自信地說,「別看是這麼一個小小的罐子,裡面有我們多項發明專利,包括最裡面的多孔增氧裝置,外皮的四給氧系統。」
在倉儲區,噴漆後的一千多臺鍋爐擺放整齊,即將送往農戶家中。李傑明表示,按照在33個村推廣1.6萬臺的總任務,該廠增工人、調產能,已經從之前每天生產50臺,發展到日下線300臺成品爐具,力爭在取暖季來臨前,實現置換和使用。
責任編輯:劉書言
【慧聰資訊手機客戶端下載】
免責聲明:凡註明來源本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歡迎轉載,註明出處。非本網作品均來自網際網路,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