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網友說道:夫妻之間相互稱謂還是平淡為好。我和老伴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相識相愛並結婚成家的。年輕時,以各人的名字互相稱呼,後來我們都漸漸老了,就在各人的姓氏前加了一個老字相稱呼,互相有話要說時就喊一聲老X,覺得也很親熱的,就這樣從喊名字到喊老X都堅持近五十年了。
近五十年不變的稱呼,伴隨近五十年不變的夫妻感情。我倆都是老三屆上海知青招幹後當老師的,那個年代在安徽當老師,工作辛苦不說,生活也很艱難,但我們夫妻間感情很好,聽到對方喊自已的名字,心中都會感到特別的溫暖。現在的青年人稱對方為「親愛的"顯得熱情浪漫,但我們那個時候是不能這樣稱呼的。
某網友說道,夫妻之間相互稱謂,我看怎麼輕鬆怎麼自在就最好!我對老公有三種稱呼,平常時候就是胖子來胖子去,他也樂於接受。等有求於他時,就會嗲嗲的喊:「老公,老公,快給寶寶倒點水,人家口渴了。」他就會假裝生氣地說:「滾!」然後把水放我跟兒前。要是看他不順眼,或者喊他幾次不吱聲,我就會連名帶姓地招呼他。他一般都是叫我媳婦兒,要是家裡來人了,或是外邊的場合,他會喊我的名字,應該是不好意思吧!
某網友認為,在夫妻倆人單獨相處時,怎麼稱呼都無所謂,但在老人、孩子、外人面前,稱呼還得注意一下。我一般在我家老人面前,稱呼以學名為主,因為我家老人比較傳統,不適應喊老公的小名,老公也隨了他家人喊我的大名。
喊學名就像單位點名一樣,聽起來特別生硬,沒有親切感,開始時,我非常不適應。回到自己的小家,我稱老公:「老趙」,他稱我:「老王」。在同事和朋友面前,我認為夫妻雙方應該喊大名,這樣顯得不矯情,沒有賣弄感情的嫌疑。也顯得夫妻之間平等尊重。
小編以為,夫妻間如何稱謂比較好?應包括兩層意思:一是向外人作介紹,二是在家裡日常的稱呼。根據傳統習俗,可謂五花八門。從古至今,並無統一標準。隨心所欲,全憑習慣,叫啥的都有。比如,向外人作介紹:這是我媳婦,我是她愛人;她是我夫人,我是她先生。前面走的那個,是孩子她媽;後面跟的那個老頭,就是我的丈夫。還有什麼婆姨、堂客,家裡的、坑上的。老頭子、老婆子。好不好聽隨便叫。
再如,夫妻日常稱呼:喂,來一下,我跟你說個事;老婆子,今晩有飯局,你們先吃別等我;親愛的,今晩加班回來晩,你先睡別等我了;孩他媽,下班我去接孩子,你去買菜做飯吧。也有風趣幽默的,心肝寶貝張口就來。至於如何稱呼最好?我看,順其自然就最好!但必須注意場合,掌握分寸很有必要。從如:公眾場合過度親暱,在孩子面前過分張揚,未必是件好事。只要在私密空間,隨便誇張無所謂。總之,老年人和青年人,還是應該有所區別的!
總之,不管你使用什麼樣的稱謂,有一點值得堅守,那就是:夫妻感情,只能增進不能疏遠。既然是夫妻,就該相敬、相愛。有愛才有家,有愛婚姻才會持久、家庭才會穩定、社會才會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