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中國十大集成電路與分立器件製造企業

2020-12-13 電子產品世界

  隨著扶持政策的出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被外界看好,2014甚至是被業界認為是集成電路元年,集成電路分立器件是半導體的兩大分支,前者是一種微型電子器件或部件,而後者則被廣泛地應用到消費電子、計算機及外設、網絡通信、汽車電子、Led顯示屏等領域。今天就跟著筆者一起來盤點一下中國的十大集成電路與分立器件製造企業。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56113.htm

  1、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中芯國際」,紐交所代號:SMI,港交所股份代號:981),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總部位於中國上海,是世界領先的集成電路晶片代工企業之一,也是中國內地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晶片製造企業。主要業務是根據客戶本身或第三者的集成電路設計為客戶製造集成電路晶片。公司的創立者為曾在臺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工作過的張汝京。目前公司的絕大多數高管為臺灣籍。是世界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中芯國際向全球客戶提供0.35微米到28納米晶圓代工與技術服務。

  中芯國際總部位於上海,在上海建有一座300mm晶片廠和三座200mm晶片廠。在北京建有兩座300mm晶片廠,在天津建有一座200mm晶片廠,在深圳有一座200mm晶片廠在興建中,在成都擁有一座封裝測試廠。中芯國際還在美國、歐洲、日本提供客戶服務和設立營銷辦事處,同時在香港設立了代表處。此外,中芯代成都成芯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經營管理一座200mm晶片廠,也代武漢新芯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經營管理一座300mm晶片廠。

  在整個製作過程及從研發到量產的全程服務中,中芯整合了全面的品質與控制系統。另外,我們多樣化的實驗室和工具,可用於化學和原材料分析、產品失效分析、良率改進、可靠性檢驗與監控,以及設備校準等。

  為了保證產品品質一致性和不同客戶的客戶靈活性,中芯國際採用「一大廠」概念,即在中芯國際的所有工廠,各個晶片廠對設備及製程參數均做最優化的設置,以期達到、超越同一晶圓接受度測試(WAT)的標準和良率要求。

  2、上海華虹(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華虹(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年,是國家「909」工程的成果與載體。

  華虹集團在建設運營我國第一條深亞微米超大規模8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的同時,逐步發展成 為以晶片製造業務為核心,集成電路系統集成和應用服務、晶片製造工藝研發、晶片設計、電子元 器件貿易、海內外風險投資等業務平臺共同發展的集成電路產業集團。

  華虹集團以「建好『909』工程,推動信息產業發展」為使命,秉承「知難而進、奮發圖強」 的企業精神,致力於在8英寸特色工藝晶片製造、集成電路工藝研發公共平臺、AFC和RFID系統應用、 集成電路設計服務等領域發揮國有產業集團的主力軍作用。華虹集團是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高 級贊助商,成功實現了RFID技術在門票領域全球範圍內最大規模的一次應用,獲得了各方一致好評。當前,華虹集團正在積極推進「909」工程升級改造 ——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項目建設。

  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華虹集團不僅推動了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而且在晶片製造、晶片設計、系統及應用服務、工藝研發、電子元器件貿易和風險投資(包括海外投資)等領域取得了令業內外矚目的成績,向社會和用戶奉獻了代工(Foundry)技術、產品工藝、晶片設計、AFC系統等產品和服務。

  3、華潤微電子(控股)有限公司

  華潤微電子有限公司是華潤集團旗下負責微電子業務投資、發展和經營管理的高科技企業,亦是中國本土規模和影響力最大的綜合性微電子企業之一,自2004年起連續被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評為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

  公司以振興民族微電子產業為己任,聚焦於模擬與功率半導體等領域,矢志成為具有包容文化、創新精神、良好業績和行業領導地位的中國半導體領軍企業,為建設和諧、效率社會提供卓越品質的產品和系統解決方案。

  公司業務包括集成電路設計、掩模製造、晶圓製造、封裝測試及分立器件,目前擁有6-8英寸晶圓生產線4條、封裝生產線2條、掩模生產線1條、設計公司4家,為國內唯一擁有齊全半導體產業鏈的企業。

  在規模增長的同時,公司注重社會責任,持續開展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工作。獲江蘇省人民政府頒發的「十一五」「節能工作先進集體」,獲無錫市頒發「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二型社會企業稱號,連續四年獲《長三角地區環境行為等級評定》評為最高等級「綠色」企業。

  華潤微電子矢志成為中國內地領先的模擬半導體公司,利用中國在全球製造業中的顯著地位及其蓬勃發展的國內市場,華潤微電子已成為中國消費類電子行業中主要的模擬集成電路及分立器件供應商。華潤微電子的策略是利用中國製造平臺的成本優勢以及華潤微電子的戰略性夥伴所提供的技術優勢,從而實現股東價值的最大化。

  4、無錫海力士意法半導體有限公司

  海力士半導體在1983年以現代電子產業株式會社成立,在1996年正式在韓國上市,1999年收購LG半導體,2001年將公司名稱改為(株)海力士半導體,從現代集團分離出來。2004年10月將系統IC業務出售給花旗集團,成為專業的存儲器製造商。目前是世界第二大DRAM製造商。

  海力士-意法半導體有限公司是由韓國(株)海力士半導體和歐洲意法半導體公司在江蘇無錫新區出口加工區合資建造的世界一流存儲器製造的外商獨資公司。其主要產品為8英寸及12英寸集成電路晶圓,應用範圍涉及存儲器、消費類產品、移動、SOC及系統IC等領域。公司將採用世界最先進的技術來生產DRAM和Nand 快閃記憶體。

  該項目是無錫市惟一獲得國務院核准建設的工業項目,總投資為35億美元,是國內半導體單體投資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項目,也是江蘇省最大的外商獨資項目。作為兩個在半導體行業舉足輕重集團的合資公司,海力士-意法半導體有限公司必將邁著穩健的步伐,前進在成長的繁榮道路上。

  海力士-意法半導體有限公司主要產品為8英寸及12英寸集成電路晶圓,應用範圍涉及存儲器、消費類產品、移動、SOC及系統IC等領域。

  5、和艦科技(蘇州)有限公司

  和艦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坐落於馳名中外的蘇州工業園區,是一家具有雄厚外資,製造尖端集成電路的一流晶圓專工企業。第一座8寸晶圓廠於2003年5月正式投產,總投資超過12億美元,最大月產量可達6萬片。目前和艦是國內同行業中最短時間內達成單月、單季損益平衡,並以高效率生產能力及高水平工藝技術,創造持續獲利優異業績的晶圓專工企業。和艦已將上、下遊產業引進蘇州工業園區,形成群聚效應,完成在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布局的第一步,並規劃建立多座晶圓製造廠。

  作為中國內地集成電路產業的重點企業,中央及各級地方政府對和艦非常重視,胡錦濤、溫家寶、賈慶林、曾慶紅、黃菊、吳官正、李長春、羅幹、吳儀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先後視察過本公司。由於和艦科技是中國與新加坡合作之蘇州工業園區的指標性企業,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也曾蒞臨考察。

  和艦秉承以客戶滿意為導向,與客戶共同成長的經營理念,為客戶提供全面性及具有競爭力的服務,包括多項目晶圓(MPW)服務,IP服務,BOAC,Mini-library等。資深、專業的技術及經營團隊在新品開發、方案設計、出貨交期、品質提高及良率提升等方面為客戶提供有力的支持。和艦長期致力於推動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整體發展,已與多家設計公司建立合作關係。通過與和艦的技術生產合作,這些設計公司在市場開拓及公司營運上取得重大成果;和艦亦為各地產業化基地提供優惠的MPW服務;並同國內多所著名高校籤署校企合作協議,實施人才本土化策略,為員工提供完善的培訓計劃。在專注本業同時,和艦亦主動踐行社會責任,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扶持弱勢群體及貧困地區的教育事業。

  和艦未來將致力於積極拓展主流產品市場,研發更先進及特殊應用的工藝技術,並持續進行產能擴充,以滿足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同時,和艦配合總公司臺灣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在大陸地區進行業務推廣,方便客戶及時獲取集團所提供的6寸、8寸及12寸全方位客戶導向的晶圓專工解決方案。

  6、首鋼日電電子有限公司

  首鋼日電電子有限公司(SGNEC)是由首鋼總公司和NEC電子株式會社(NEC ELECTRONICS CORPORATION)合資興建,致力於半導體集成電路製造和銷售的生產廠商。公司成立於1991年12月,1994年4月組裝線投產,1995年4月擴散線投產。

  公司擁有半導體集成電路生產的完整生產線(包括晶圓製造和IC封裝),主要產品品種有MCU(微機控制單元)電路、遙控電路、顯示驅動電路、通用LIC等。公司同時面向國內客戶,開展Foundry產品的代工業務。 製造水平:晶圓製造:6英寸 0.35微米 月處理能力15000片。IC封裝:QFP系列及其它多種封裝形式,合計2.0億塊/年。

  7、上海先進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

  上海先進半導體為一家領先的專門模擬晶片代工廠,主要專門製造仿真半導體及雙極型內容較高的混合訊號半導體,在汽車電子、MEMS以及IGBT領域具有領先地位。公司的客戶包括部分全球領先的集成器件製造商及無生產線半導體公司。上海先進半導體生產的標準和專用半導體,由公司客戶設計,產品用於各類終端市場應用方案,包括計算機、通訊及電子消費品。二零零九年, 上海先進半導體取得了VDA6.3質量體系認證, 現已具備為國際汽車市場提供服務的一家「A」級資質供應商。

  公司為客戶提供種類廣泛的加工技術,包括: 模擬半導體的雙極型、BiCMOS 及 HVMOS 加工技術;及用於製造智能身份證的非揮發性存儲內存技術。憑藉運用各類加工技術的靈活及度身訂造製造模式,上海先進半導體能支持客戶的特定製造要求。目前在上海漕河涇有5英寸、6英寸、8英寸和MEMS獨立生產線各一條

  8、臺積電(上海)有限公司

  臺積電上海有限公司(臺積電上海)位於上海市松江科技園區內,是臺積電獨資設立的子公司,也是其全球布局中重要的一環。臺積電將運用以往豐富的成功經驗,協助客戶排除產品由設計至最終上市的種種困難,提供給客戶最完整的產品解決方案,與客戶建立長期深厚的夥伴關係。臺積電是全球半導體業者最大且最值得信賴的晶圓製造服務夥伴,也是在中國和全世界得到最優質晶圓製造服務的最佳管道;臺積電上海面向大陸國內客戶,提供優質的生產、運籌及設計服務,其業務團隊的觸角已遍布全國全國。

  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臺積電)是全球領先且規模最大的專業集成電路製造服務公司。在先進位程技術世代,許多公司委外進行生產製造已成為趨勢,當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開始進入這樣的新模式時,臺積電無疑是擁有一個絕佳的戰略位置,以及最佳的獲利優勢。

  臺積電於1987年2月21日在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成立,是全球第一家專業集成電路製造服務公司。身為全球的領導者,臺積電提供了業界最先進的製程技術及擁有專業晶圓製造服務領域最完備的組件資料庫(Library)、智財(IP)、設計工具(Design Tools)及設計參考流程(Reference Flow)。

  2004年,臺積電及其轉投資、合資公司的總產能,已達全年480萬片八寸晶圓(約當量)。臺積電在臺灣設置的廠區計有:一座六寸晶圓廠(晶圓二廠);五座八寸晶圓廠(晶圓三廠、五廠、六廠、七廠及八廠);二座十二寸晶圓廠(晶圓十二廠、十四廠)

  此外,臺積電擁有三家轉投資、合資公司的產能配合,包括在美國轉投資的WaferTech公司、在中國大陸轉投資的臺積電上海有限公司,以及在新加坡成立的合資公司SSMC公司(Systems on Silicon Manufacturing Company)。

  9、上海宏力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

  宏力與2003年9月23日開業,一期項目總投資為16.3億美元,目前已建成兩座12英寸規格的廠房,其中一廠A線(8英寸線)已投入生產,2004年底月生產能力達27,000片8英寸矽片,可提供0.25/0.22/0.18/0.15/0.12微米工藝,產品類型包括:邏輯、混合信號、射頻、高壓器件,及掩模存儲器、靜態存儲器、快閃記憶體、嵌入式快閃記憶體等。

  上海華虹宏力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虹宏力」),由原上海華虹NEC電子有限公司和上海宏力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新設合併而成,是世界領先的8英寸純晶圓代工廠。華虹宏力在上海張江和金橋共有3條8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月產能達12.4萬片。公司總部位於中國上海,在中國臺灣地區、日本、北美和歐洲等地均提供銷售與技術支持。

  華虹和宏力於2011年9月13日籤署了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合併協議。此次合併的交易結構為全股票交易。根據合併協議條款,華虹向宏力現有股東發行新股,換取宏力全部的已發行股份。

  宏力半導體製造公司是中國先進8英寸半導體生產技術的領導者,專注於高品質的製造服務和高附加值的技術。公司註冊地為開曼群島,通過在中國設立的運營子公司從事半導體製造業務,擁有一座8英寸晶片代工廠,在NOR快閃記憶體技術方面具有世界級領導地位,同時在邏輯、非易失性存儲器、混合信號、射頻、高壓器件、及靜態存儲器等方面提供先進的技術工藝平臺,晶圓產能為每月44,000片。

  10、吉林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坐落在吉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並被確立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公司現擁有員工近2000人,研發人員佔公司總人數的20%。公司佔地面積近3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3.5萬平方米,淨化面積17000平方米,主要淨化級別為0.3微米百級。公司於2001年3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為國內分立器件行業首家上市公司。

  吉林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1] 是集功率半導體器件設計研發、晶片加工、封裝測試及產品營銷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經科技部、中科院等國家機構論證,被列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國家創新型企業。

  公司總資產27億元,員工2000餘人,研發人員佔公司總人數的30%以上,佔地面積近4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3.5萬平方米,淨化面積17000平方米,主要淨化級別為0.3微米百級。公司於2001年3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600360,總股本52160萬股。

  華微電子擁有3英寸、4英寸、5英寸與6英寸等多條功率半導體分立器件及IC晶片生產線,晶片加工能力為每年300餘萬片,封裝能力為30億隻/年。公司在終端設計、工藝製造和產品設計方面擁有多項專利,各系列產品採用雙極、MOS技術及集成電路等核心製造技術,公司主要生產功率半導體器件及IC,應用於消費電子、節能照明、計算機、PC、汽車電子、通訊保護與工業控制等領域,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公司已形成VDMOS、IGBT、FRED、SBD、BJT等為營銷主線的系列產品,成為功率半導體器件領域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的製造商。

  華微電子擁有四十餘年功率半導體器件設計研發、晶片加工、封裝及銷售的生產經營歷史。公司現有4英寸、5英寸與6英寸功率半導體晶片生產線。晶片加工能力為年產220餘萬片,封裝能力為22億隻/年。主要產品有機箱電源用雙極型功率電晶體、彩色電視機行輸出管及電源管、節能燈、鎮流器、變壓器用雙極型功率電晶體、VDMOS場效應功率電晶體、半導體放電管、單/雙向晶閘管、肖特基、快恢復二極體等產品。產品廣泛應用於各類家電、綠色照明、計算機、汽車電子、網絡通訊、工業控制等多種領域。通過與國際知名企業PHILIPS、FAIRCHILD公司良好的合資、合作,華微電子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半導體功率器件製造基地之一。

相關焦點

  • 2018國內半導體設計、製造、封測十大企業
    第四,以四川、重慶、陝西、湖北等為核心的中西部地區,包含西安、成都、重慶長沙、合肥等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重點城市,它們處於產業發展的第二梯隊,也是產業發展最為活躍的地區。  2018年馬上就要過去了,本期《盤點2018》由與非網小編分別來給大家盤點一下2018年中國大陸半導體設計、製造、封測十大企業。
  • 盤點中國十大微電子封裝測試企業
    2010年形成年產:集成電路100億塊,大中小功率三極體240億隻、分立器件5」圓片100萬片的能力。  封裝測試是半導體生產流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所謂封裝測試其實就是封裝後測試,把已製造完成的半導體元件進行結構及電氣功能的確認,以保證半導體元件符合系統的需求的過程稱為封裝後測試。
  • 科創板含科量再增加,分立器件領先者銀河微電即將登陸
    預示著科創板也將迎來半導體分立器件的領先者。一、篳路藍縷,十四載磨一劍不求虛名,這一埋頭苦幹就是14年,也使得銀河微電成為國內規模領先的半導體分立器件企業,取得了不俗成績。回溯成立之初,銀河微電僅在具備專業封測能力,依託於國內的巨大的需求市場,其利潤有了不小的收穫,但「小欣喜」並不會成為一個志向遠大企業的絆腳石。
  • 集成電路設計迎新契機
    據中證網綜合報導,在國務院印發《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的推動下,晶片業將成為行業投資的重點。知名調研機構TrendForce日前發布報告稱,未來武漢新芯將募集約240億美元打造中國存儲晶片產業基地,武漢將成為中國存儲晶片產業的重點區域。隨著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的扶持,國內集成電路產業集中度正持續提高。
  • 2018年中國集成電路各產業環節的十大(強)公司排行榜
    中商情報網訊:5月17日,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發布了2018年中國集成電路各產業環節的十大(強)公司榜單,其中不乏上市公司或科創板受理企業。他們有的已經躋身世界巨頭供應鏈,有的仍然在「備胎」道路上下求索。
  • 中國半導體市場仍將持續上升,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三大半導體消費國
    但這個比例比2004年略有減少(2004年集成電路佔半導體銷售額的54.7%),這說明在一定程度上受全球集成電路產業增長緩慢的影響,2005年我國集成電路銷售額的增長不如往年;而分立器件卻依然保持著較為良好的增長勢態,使得分立器件銷售額的增長速度大大超越集成電路。
  •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持續高速增長,集成電路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
    2020年第一季度突發的新冠疫情給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帶來陰霾,製造指數下挫32個點,由512下降到480,相對而言設計和封測環節影響不大。二、三季度,設計、製造和封裝三大指數均平穩上升,隨著國家新基建、振芯鑄魂工程等政策持續發力,預計四季度指數將呈現持續回升態勢,創歷史新高。
  • 快訊:2019年第一季度世界集成電路晶圓代工前十大企業排名
    1. 2019年第一季度世界集成電路晶圓代工前十大企業排名 據拓墣產研院報導:2019年一季度由於包含智慧型手機在內的大部分終端市場出現需求疲乏的現象,導致集成電路晶圓製造發展驅動力下滑,世界集成電路晶圓代工在2019年第一季度面臨相當嚴峻的挑戰,較2018第一季度同比下降16%,晶圓代工總值為146.2億美元。
  • 有源器件與無源器件的區別
    ,有源器件可以分為分立器件和集成電路兩大類。1、分立器件(1)雙極型晶體三極體(bipolartransistor),一般簡稱三極體,bjt(2)場效應電晶體(fieldeffecTIvetransistor)(3)晶閘管(thyristor),也叫可控矽(4)半導體電阻與電容——用集成技術製造的電阻和電容,用於集成電路中。
  • 帶長電科技分立器件根基,長晶科技將重點向第三代半導體延伸、升級
    (圖片來源:南京江北新區產業技術研創園)江北新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羅群表示,新區在臺積電、新思科技、Arm等龍頭企業帶動下,已集聚集成電路上下遊企業超過200家。新區將以長晶開業為契機,進一步加強溝通協作。希望長晶科技能依託長電科技國際一流的集成電路封裝測試能力,充分發揮自身在半導體器件領域專業化和系統化優勢,助力新區打造千億級集成電路產業集群。
  • 中國十大晶片廠排行,中興僅排第四
    清華紫光是30年前清華大學創辦的一家校辦企業起步,如今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綜合性集成電路企業,也是全球第三大手機晶片企業,擁有世界先進的集成電路研製技術。第三名:豪威科技。是中興旗下的晶片研製企業,成立於2003年,主要服務於中興內部。主要涉及監控晶片和路由器等領域,擁有很多的技術專利。不過中興卻是中國最大的通訊設備製造企業,前段時間中興已經宣布可以量產7nm晶片,這對於華為來說是個好消息,因為它可以與華為合作,不用再受他國的指示了,同時,中興也不用受到美國的幹擾了。
  • 有源器件有哪些_二極體是有源器件嗎_有源器件範圍
    由此可知,有源器件和無源器件對電路的工作條件要求、工作方式完全不同,這在電子技術的學習過程中必須十分注意。 三、有源器件有哪些? 有源器件是電子電路的主要器件,從物理結構、電路功能和工程參數上,有源器件可以分為分立器件和集成電路兩大類。
  • 立昂微王敏文:要做中國半導體行業一頭「雄獅」
    構建矽片及晶片製造產業鏈除了半導體材料矽片外,立昂微的另兩大業務——分立器件製造與集成電路射頻晶片製造——也是可圈可點。立昂微曾入選2017年「中國半導體分立器件十強企業」。公司在汽車電子領域的突破,將助力立昂微的產品類型更加多元化,企業抗風險能力將進一步提升。需要強調的是,立昂微是國內唯一一家構建了矽片、晶片製造產業鏈的公司,擁有相對完整的矽材料、分立器件、集成電路晶片的產業平臺,產業協同效應十分突出。「我們在12英寸矽片量產上跑得這麼快,就是得益於與分立器件製造業務的協同。」
  • 2018中國電子製造設備自動化市場研究
    半導體的分類,按照其製造技術可以分為:集成電路器件,分立器件、光電半導體、邏輯IC、模擬IC、儲存器等.2.光電子設備光子學也可稱光電子學,它是研究以光子作為信息載體和能量載體的科學,主要研究光子是如何產生及其運動和轉化的規律。所謂光子技術,主要是研究光子的產生、傳輸、控制和探測的科學技術。
  • 立昂微:連續三年位列國內半導體材料十強企業榜首
    2015~2017年,立昂微在中國半導體材料十強企業評選中連續三年位列第一,2017年,中國半導體功率器件十強企業評選中位列第八。立昂微通過合併和設立子公司模式將業務逐步展開。   具體業務:   1、分立器件:應用廣泛與國際知名客戶合作   半導體分立器件晶片主要產品包括肖特基二極體晶片、MOSFET 晶片等;半導體分立器件主要產品為肖特基二極體。
  • 常見的無源器件和有源器件及區別
    連接類器件   (1) 連接器(connector)   (2) 插座(shoket)   (3) 連接電纜(line)   (4) 印刷電路板(pcb)   二、常見的有源電子器件   有源器件是電子電路的主要器件,從物理結構、電路功能和工程參數上,有源器件可以分為分立器件和集成電路兩大類。
  • 集成電路產業鏈深度報告:製造、封測、設備、材料
    1、 集成電路景氣回暖,集成化趨勢持續推進在半導體產業鏈中,上遊由 EDA、材料、設備三大行業構成,中遊由晶片設計、制 造、封測三大環節構成,下遊由集成電路、分立器件、光電子、傳感器四大品類構成。目前,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廠商 均在積極布局先進位程,到全球最先進的量產集成電路製造工藝已經達到 7 納米至 5 納米,3 納米技術有望在 2022 年前後進入市場。Foundry 模式廠商目前處於集成電路製造環節主導地位。
  • 低成本與差異化:本土功率半導體企業競爭策略
    吉林麥吉柯半導體公司技術工程部經理 蔣和平  功率半導體器件是能承受較高電壓和較大電流的半導體產品,現代功率半導體器件與大規模集成電路是半導體技術中相互獨立平行發展而又時有交叉的兩個不同專業技術領域,分別解決不同的專業技術問題,製造不同性能的產品,滿足不同用途的需要
  • ...企業慌了,臺灣環球晶圓為什麼收購 SunEdison Semiconductor ?
    3、中芯國際世界領先的集成電路晶片代工企業之一,也是中國內地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晶片製造企業。主要業務是根據客戶本身或第三者的集成電路設計為客戶製造集成電路晶片。5、華虹半導體華虹半導體有限公司是中國領先的半導體製造服務企業之一,專門為國內外客戶提供高品質集成電路產品和增值服務。
  • 大陸30個主要城市半導體產業及企業盤點(上)
    近年來,中國大陸的半導體發展迅速,逐漸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體系,東、西、南、北、中幾大區域各有特色,有做材料的,也有做設計、製造的,還有做封裝、測試、設備的企業,它們一起撐起中國強大的產業。本文列舉了目前中國大陸主要的半導體城市和企業,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