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有一個好前程,能出人頭地。所以,隨著大家生活條件的改善,大量家長開始把孩子送到各種培訓機構學習特長,同時想盡辦法讓孩子在考試中拿到好的成績。甚至可以這樣認為,這些家長為了孩子的前程,願意付出一切精力和金錢。而家長如此關注孩子的發展,也可能被一些人有機可乘,其中竟然一個孩子的家長,竟然相信了培訓機構所宣傳的封建迷信思想,為了兒子的前程花掉了3600萬。
孩子的父親姓郭,我們且稱其為郭氏夫婦,他們在2013年4月的時候通過申請名額的方式,進入了一家「杏壇春熙」的教育機構,其名目為「書生家庭」。而這家教育機構中,有一位講師稱自己是「神」,並指出郭氏夫婦的孩子為「神人轉世」,未來必然會有大成就,但要求郭氏夫婦保守秘密。
同時,這位講師也提出了實現「大成就」的難度,認為俗世之間諸多紛擾,必然會影響到孩子的發展。所以,需要給孩子構建一個更加理想的教育環境,即,用文物充斥在孩子的生活空間,這樣便能夠讓其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而郭氏夫婦竟然相信了如此荒謬的言論,隨即前後交給這位講師3600萬用於購買文物。
當然,如此違法行逕自然會被告破,這位講師也被判了無期徒刑。至於郭氏夫婦的財務,最後判處結果是要求該講師退賠3095萬元。如今並不知道是否已經退賠,但郭氏夫婦確實因此至少損失了505萬元。
對於該事件,理應值得我們對於「望子成龍」有所深思
正如上文所說,家長希望孩子有出息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在行為上理應當有個度。因為,一個人的潛能或許有很大的開發空間,但是,並不意味著過度的開發可以取得理想的成果。
就好像這十餘年來,有很多家長為了孩子的教育真可謂「砸鍋賣鐵」,比如送孩子學音樂、學奧數、學體育。大量的成本投入其中,本來想著讓孩子在專業領域有所建樹,之後又轉變為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以及薰陶孩子的情操。
可是,時至如今,培養的結果又是如何呢?雖然我們不能說沒有作用,但是終究極少出現按照預期規劃發展的狀況。如果這時候再對比教育過程中所投入的資源,似乎並不是很划算的一種選擇。那麼,對於這種近乎於盲目的教育投入,僅就孩子發展來說,是更具有意義的選擇嗎?
我們應當明白,在教育過程中不應過度強調「望子成龍」
這並不是一個理想的社會風氣,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天賦,而展現天賦,更不能依靠壓榨時間來實現。因為,對於青少年來說,他們在青春期的過程中,有一個顯著的標籤便是「叛逆」,過度強調各種教育的價值,未必能讓孩子真正的吸收。
重要的是,很多家長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有哪些天賦。這種狀況其實並不少見,聽到學鋼琴可以培養氣質,然後就一窩蜂地把孩子送去學鋼琴。聽到國學有助於人格構建,然後又一窩蜂地讓孩子去學國學。僅就這兩點來說,並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更不會是每個孩子都感興趣。而孩子不感興趣的結果,自然就會造成單位成本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也就是說,錢花了,卻沒有能夠得到理想的效果。
而且,大家更應該明白一件事,雖然我們沒法從基因科學角度來探討一個人的天賦是怎麼來的,但家庭環境的薰陶往往要比專注於上課更加重要,也更容易起到效果。所以,要實現「望子成龍」,很大程度上要看給孩子提供一個變成「龍」的環境,並不是僅把孩子送到各種培訓班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