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男人戀愛時》好歹還是有誇點的,它勝在細節的把握,讓人物顯得很真實。黃政民的兩面性形象,影片開頭就告訴你他是個小混混,還是個善良的男人,所以也給後來發生的一切做了可能的說明,有人說這邊囉嗦,可我覺得挺有必要的。你看很多電影,會發現特別像一本入門的編劇參考書,一步一步都還做的挺到位的。雖然有點平庸,可對於電影來說把俗套的故事講完整也不是件容易事。雖然有些地方漏洞顯出來,可還是能夠包容的。
橫行於窮街陋巷,動輒大打出手,真遇上事兒又撅起嘴眼神迷茫,憨態十足。你可以說他有男兒味兒,或者男孩子氣,他一根筋地認死理兒,愛上一個人只需要幾秒鐘,對抗現實的唯一武器就是拳頭。這個世界上總少不了懷著一顆仁慈的心卻幹著齷蹉勾當的人,黃政民就屬於這種人,而這種人的存在就是對社會最好的諷刺,仁慈是因為沒什麼文化,而齷蹉則是因為必須要生存,他們沒的選,社會不給他們機會,因為這個社會是人造的,但人造不了愛情,所以黃政民覺得愛情來了的時候他勇敢的走到對方面前喊出了那句「我愛你!」
這就是小混混的愛情邏輯,跟他們做任何事情的邏輯都一樣,想做就去做咯,但愛情哪兒有你想像的那麼簡單?至少人家可不這樣認為。可是他又很脆弱,影片結尾兩個人夜晚重逢那一場戲,他不是迎上前去摟住愛人故作堅強,而是噗嗤一聲委屈地哭出來,讓我不禁拍案對劇本點讚。收保護費的摳腳大叔懵然心動遇真愛隨後得癌症的戲碼,你說俗套,我當然也不會傻到反駁。雖然導演外加溫馨一家人和友情被背叛的橋段也還是沒能拯救這片被各位說成俗劇。演了那麼多黑社會,不僅沒有落入窠臼,而且表演越發細膩成熟,使得這樣一部劇情俗套的影片變得看點密集,淚點精準。
在街頭,兩個人痛哭流涕的情節,非常的好,沒有擁抱,沒有說話,只有哭,我想除了撕心裂肺的哭,還有什麼能表達對愛的不舍和無奈呢。如果,當你快死的時候,有那麼一個人俯下身子對你說,我愛你,你會覺得不虛此行麼?接著畫面跳躍到了兩年後,黃政民刑滿釋放,家人卻早已搬遷,女友對他憤怒無比,他在剃鬍子時,突然流血不止,暈倒在地。影片從此也慢慢拉開了回憶的序幕,開始介紹兩年前發生的事。剛剛得到女神的他,倆人過起了幸福浪漫的戀愛生活。
本以為經歷了世事滄桑,看盡了塵世繁華,在守著老婆,生個漂亮的孩子,開個屬於自己的小店,過著平凡而溫暖的日子,此生足矣。世事難料,此時他卻查出患上了腦瘤,面對著巨額的醫藥費,他默默地選擇了放棄治療,這該是怎樣的決心啊。他決心在臨死前滿足女友的願望,為她開一間自己的炸雞店。沒什麼能力,沒什麼文化,總是打架,做小混混,是家裡的老二,看上去像個社會的累贅。可是他希望身邊所有人因為他的存在能稍微好過一點。他想讓他喜歡的女人不要那麼可憐,想讓侄女開心,想保護哥哥,想盡孝讓爸爸寬慰。
黃政民詮釋這個角色非常到位,沒有將他神化,就是這樣一個粗魯,單純直接,但是非常善良又不被人理解的角色。但是,很可愛,也很悲哀。可能也就是他演的吧,才把一部原本爛俗的愛情片刻畫的如此令人動容。爸爸回想起太逸生前自顧自的驕傲著遺憾著對他說的話,「其實,我是差點結了婚的」邊吃飯邊說,那表情真讓人心酸,想著美好的過去,可是自己又快要離開人世了,忍不住就哭了。人類的之所以能脫離動物文化,就是因為人類比動物有更多的情感,這情感才能讓人更加團結更加聰明更加滿足,而不是金錢和地位。
其實,每個人都只需要養活自己的食物和衣物住所而已,多餘的並沒有意義,死神降臨的時候,沒有任何人能夠阻擋,唯有情感無所畏懼。